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景颇族习俗 景颇族制作织锦时有和习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1
转发:0
评论:0
景颇族习俗景颇族制作织锦时有和习俗,景颇妇女不厌其烦,常常是从天亮织到太阳落山。如今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织锦工艺技术

  景颇妇女不厌其烦,常常是从天亮织到太阳落山。如今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织锦工艺技术。景颇族织锦编织技术代代相传。自古以来,每个景颇族妇女都要学会纺线织布,姑娘从小就被要求掌握纺织编织技术,女孩一般七八岁起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织布了,一般从简到难,先从织挂包学起,织了四五件挂包以后,在母亲的指导下,慢慢的可以学习织更为复杂的,如筒裙之类的织锦。学得快的一般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慢的需要五六个月左右,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景颇族谚语里说:“不煮过大锅饭,不织过大筒裙的女人成不了家庭主妇”;“小姑娘不会织统裙不能嫁人,小伙子不会耍长刀不能出远门”。确实,景颇族小伙子不会耍长刀的不多,小姑娘不会织筒裙的也几乎没有。一个小姑娘如果连一种织锦一种布也不会织的话,不但被人讥笑,看不起,而且小伙子一般都看不上。因此,景颇姑娘就必须从小勤学苦练,她们一有空就学习织布。这样,景颇妇女人人都成了心灵手巧、独具匠心的纺织能手和艺人。母亲在传授编织技艺的同时,也把纹样的名称、含义、有关本民族的历史、创世故事传授给她们,并做思想教育工作。此外,织品还是景颇人家中的重要财物,一件制作精美、用料上乘的织品筒裙的价值相当于一头水牛。

  景颇族传统织锦出自地道的农家女子之手,在表现艺术手法上和表现思想感情上,乡土味特浓,朴实无华。她们根据织物经纬结构的规律和本民族的审美观,凭借对于大自然物象的直观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对所饰物进行高度的提炼概括后,创作出独特、古朴、优美的纹样,制图讲究对称、平衡,纹样图案造型具有极强的可视性和艺术性。

  织品中,经线一般为黑色,纬线用各种颜色的毛线、色线,其中大多以黑、红为基色,以黄、蓝、绿、白等颜色图纹作点缀,用色不受自然的制约,色调强调对比、鲜明夺目,表现出丰富而统一、绚丽而细致的色彩效果,有五彩绚烂、浑厚庄重、艳而不俗、艳中含素的艺术效果。

  景颇族织锦是景颇姑娘智慧的结晶,是她们借以显示手艺、寻偶择配和憧憬未来的珍贵织物,我们从中多少可以理解景颇族妇女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追求。通过这些织锦,我们或许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了解景颇族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和历史文化传统。

  丹青斑驳,千秋溢彩。景颇族这一织锦艺术的奇葩,将在争奇斗艳、琳琅满目的民族文化艺术的苑囿中越开越艳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景颇族文化景颇族织锦是怎样制作的
景颇族织锦多以自捻棉、麻、羊毛线为原材料,经自然印染(深蓝、红两色)初步加工后成型作织锦原料。机杼由“工”字型主线支架、皮制腰带(系于腰间用于勒紧织线、便于操作)、数对梭子、两只相同的竹竿、梭镖(形似古代青铜剑,用于压线)、线轴、底杠组成,所有部件均为竹或木制。制作时将线纵向排布于主线支架上,制作时坐于席上,由较小的梭子完成横线布线及挑花等工作,最后由梭镖压紧、咬和。在织锦过程中4线成股及8线成股两种压线技法最为常用,根据织锦、图案种类大小排列组合,结合使用以制得各式图案,在必须时还可结合手工挑线成花,使图案更为精密、丰富。而单线逐压则用于制作背带等部分。总而言之,景颇族织锦制作复杂、烦琐。其原理类似于电视机成像原理:每一根纵横线交点就好比一个“像素”两种压线技法就像“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由此即可制得各种织锦产品,景颇族先民掌握有较高的手工纺织技术,从纺棉、绩麻、染色、架线到纺织,都具...
· 景颇族习俗景颇族丧葬习俗有何特殊之处
成年人死后,家属立即在家门前敲响鋩锣,并且鸣枪数响,向邻居近亲报丧,人们闻声立即前来帮助料理丧事。当晚,同寨或附近村寨的青年男女要到死者家中参加“布滚戈”(一种祭祀性舞蹈),主人以水酒招待,这种舞要跳通霄,并且要连跳数夜。尸体在家里停放五、六天。入棺前要洗尸,穿衣服,并在尸体下垫棉毯(男用)或筒裙(女用),然后收殓到用粗大树身挖空而成的棺木之中。埋葬前要在寨子附近择地,择地时,以鸡蛋掷于地上,如果鸡蛋打破,便是吉地。坟上搭成尖塔形茅屋,屋上置一人头形木刻,坟的四方立四根竹竿,每根上悬一幅白布;有的还在坟的四周挖沟,死者如欠债尚未还清,便在沟上留一缺口,直到家属代他还清后,才能将沟上的缺口补合。葬后还必须为死者举行送魂仪式,在坟前剽牛或杀猪。过去,富裕人家,老人死后家里有几口人,便要剽几头牛,以示追悼。死于非命或幼殇者多实行火葬或天葬。每当寨子传出火药枪声,邻里便知道有人辞世了,并根据枪声的...
· 景颇族传统织锦啥样?又是怎样制作的
传统织锦按纺织工艺方法可以分为青锦和彩锦两大类,青锦多以黑白为基调,属通经通纬织造,彩锦则多以红色为主色调,通经断线,其造工较素锦要复杂得多;如按织图法又可以分为机排自序图案织锦和手工挑花织锦两种,手工挑花织锦图案内容十分丰富,样式繁多;机排自序织锦图案内容相对较少,织锦成品存量也十分稀少,所以显得更珍贵。传统的景颇族织锦是用景颇族妇女自己平时聚少成多,争分夺秒捻出的麻线、棉线、羊毛线染色后用腰机一图一式编织而成。制品有毯子、筒帕(挎包)、筒裙、护腿、包头、腰带、背腰、护孩围巾、祭祀垫毯等。装饰筒帕、包头、筒裙、护腿、腰带等制品经线用黑色线构成,纬线为手工自捻自染的红色羊毛线,且多为红底。有些角边或特殊部位是黑底,黑底部分无花纹图案,红底部分再用红、绿、黄、蓝、紫毛线或丝线织出各种精细、古朴、神秘的花纹图案。织锦图案多为几何图形,主要取材于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所熟悉的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
· 景颇族习俗景颇族婚礼都有哪些有趣习俗
在景颇山区,寨与寨之间显眼的山坡上,盖有较大的茅屋,即“公房”,是男女青年交往和谈情说爱的场所。在公房里,大家围坐在火塘边,边说笑边对唱,以歌唱的形式来相互了解对方的情况并可表达自己的倾慕之情和真挚感情。钟情者常常互赠筒帕和烟盒等作为定情信物。另外,他们还常以实物来互通信息,作为交流思想的情书。如小辣椒表示“自己非常思念对方,如吃多了辣椒一般心急如焚,坐立不安”,但如果是一块火炭,则表示“自己不同意,拒绝与对方建立恋爱关系”等。类似的以物代言通信的物件很多很多,大部分以自然界的树木、花草等的谐音或者其本身的用途来表意。景颇族结婚,首先要请董萨占卦,选择要娶的对象,之后请媒人提亲。在历史上,婚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为“送女子出嫁”,是按照一定的礼仪,通过明媒正娶的。二为“拉婚”,即姑娘不是陪送来的,而是男方请人将姑娘拉来的。拉婚前,男方通过媒人与女方父母喝了定亲酒,议定好了婚期,并在婚期...
· 景颇族文化景颇族的织锦是怎样的
景颇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民族织锦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织锦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景颇族织锦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内容及色彩别具一格,花纹图案独树一帜,是我国民族民间染织工艺百花苑中一朵瑰丽的“斑色”花,播馥传俏于中印半岛西北部以及中缅边境一带,在景颇族人民中世代传承,是景颇族妇女朝夕接触的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民间手工艺品。它凝聚了无数代景颇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是景颇族妇女手工文化的艺术精髓所在。景颇族织锦可分为传统织锦和现代织锦两大类,图案花纹多,有文化内涵,包容性很强,内容丰富,样式种类繁多。传统的有长裙、短裙、妇女内裙(相当于现在的短裤和卫生带)、毯子、背腰、护孩围巾、祭祀毯、男女腰带、挎包、护腿、包头、马鞍坐垫……现代织锦又增加了材质柔软、款式新颖的钱包、挎包、提包、披巾、拖鞋、男子领带等。不同地域、支系、等级所织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