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柯尔克孜族习俗 柯尔克孜族婚礼是怎样办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22
转发:0
评论:0
柯尔克孜族习俗柯尔克孜族婚礼是怎样办的,柯尔克孜族的婚礼十分隆重,分订婚和结婚两个步骤。在订婚时,男方用一匹马驮

  柯尔克孜族的婚礼十分隆重,分订婚和结婚两个步骤。

  在订婚时,男方用一匹马驮着礼物前往女家,马头上要扎一块洁白的棉花,以示订婚。女方父母要拿出最 好的食品招待。有的地区马头上的棉花由女方来扎,或向男方客人身上撒些而粉,表示同意亲事,预祝顺利。

  结婚一般要举行三天,日期多选择在月底,仪式主要在女家进行。第一天,新郎在父母、亲友陪同下,带着礼品前往新娘家。礼品包括刚宰杀的两只羊,一只作整羊煮熟;一只把五脏掏出,不剥皮烤熟,还要带上数十头 小牲畜。临近新娘家时,举行“叼羊”游戏,并借此机会将那预先宰好的羊扔到新娘家门前。随后才被新娘家 的女眷们热情迎入。婚礼仪式开始前,女方的亲友群起 将新郎新娘双双绑在门口,这时,新郎的父兄要向这些 亲友赠送礼物,请求“释放”。

  婚礼正式开始,由男方的一位长者用木棒将毡房天窗挑开,从天窗向外撒糖果 、点心等,客人纷纷争抢,以分享幸福。接着,新娘的 母亲要唱“送嫁歌”,还要举行“赛得河”,即让新婚 夫妇背对背坐下,每人头上蒙一口袋。众人用一只羊蹄 轮流在他们头上轻打一下,然后拉起来共同跳舞。之后,由阿訇主持典礼,念“尼卡罕”(结婚证词),给双 方分吃蘸盐水的馕,象征夫妻白头偕头,永不分离。第二天,双方家长要举办传统的赛马、叼羊、摔跤等活动 ,以示祝贺。

    晚上,新娘来到嫂子家与新郎见面,这时的毡房外挤满了宾客,人们奏起传统的民间乐器“库姆 孜”,跳起会面舞,唱起一曲曲喜庆的歌,直到深夜, 当讨得礼物,放新郎进入洞房后,才尽兴离去。

    第三天,新娘带着丰厚的嫁妆,随新郎回婆家,沿路每过一个牧村,都要受到热情款待和祝福。回到新郎家的数日内 ,一对新人还会不断得到亲友的邀请,参加各种娱乐活 动,使他们处在长时间的新婚蜜月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柯尔克孜族文化柯尔克孜族是怎样养鹰的
在新疆自治区的阿合奇村的柯尔克孜族猎人训练猎鹰,为狩猎季节做准备。柯尔克孜族牧有养鹰的传统,从野外抓来的幼鹰经过驯养可以成为牧民捕猎的帮手。为了消除鹰的野性,牧民们一般使用“熬鹰”的方法,就是蒙上鹰眼,把它放在一根横吊在空中的木棍上,来回晃动木棍,使鹰无法稳定地站立,就这样连续数十天,鹰被弄得晕头转向,精疲力尽而摔倒在地。但就算摔倒了,也不要心疼它,要往它的头上浇凉水,使它苏醒过来,并且还不让它睡着。之后还要饿鹰,一般要把鹰饿10到12天,只给它饮点盐水或茶水,但不喂食物,鹰的脂肪熬得差不多了,身手才能敏捷起来。经过这一番打磨,鹰的野性大都能去掉,驯服于主人。“熬鹰”过后还要“养鹰”。养鹰也有一套方法,驯鹰人把肉放在手臂的皮套上,让鹰前来啄食,饥饿许久的鹰见了不顾一切地扑过来,驯鹰人则一次次地把距离拉远,而且每次都不给它吃饱。这样反复进行,直到鹰能飞起来,啄到驯鹰人手臂上的肉为止。喂鹰的肉...
· 柯尔克孜族习俗柯尔克孜族传统婚俗简介
柯尔克孜族人的婚姻过程一般经过订婚和结婚两步。在结婚时,男方要用一匹马驮着礼物,马头上扎着一块棉絮去女家,女方父母要以最好的食物来招待。有的地区马头上的棉絮由女方来扎,表示同意将女儿许配。当男方来的客人到达女方家时,一入宅门就要向他们身上撒点面粉,表示亲事可以顺利进行,预祝新婚夫妇未来幸福。结婚仪式在女方家进行。结婚前一天,新郎要带着宰好的羊和其他牲畜,由亲戚、伴郎和一群小伙子陪同,骑着马到女方家。迎接他们的是新娘的姐妹和嫂子。第二天婚礼仪式开始,由陪新郎来的一位客人用一根木棍将毡房顶部的天窗挑开,并从天窗口往外面撒杏干、油果子等喜庆食品。这时,新娘家和新郎家的客人分开站在毡房里等着抢那些东西,以分享这对新人的幸福。新娘家要宰羊及其他牲畜摆宴席,招待来宾。结婚仪式按伊期兰教教规进行。为庆祝新婚,宾主要举行刁羊、赛马、摔跤、角力等文娱活动。晚上,新郎、新娘由伴郎、伴娘陪同坐在帐帘内;帐帘外,...
· 柯尔克孜族文化柯尔克孜族的驯鹰习俗简介
驯鹰的柯尔克孜族人通常只诱捕雄性鹰驯养,二到三岁最佳,否则驯化难度大,到鹰七八岁时放归。柯尔克孜族驯鹰的习俗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但是柯尔克孜族民间却一直保留了几千年的口头驯鹰绝学。过去驯鹰的秘密是世代相传,驯鹰人不告诉外人。驯鹰和捕猎需要极大耐心和精力,已经没多少人愿学了。鹰性情凶悍,桀骜不驯,一般人都是从雏鹰开始喂养,逐步驯化。但它费时费工,驯出的鹰过于娇弱,缺少野生鹰的攻击力。而且到鹰巢中掏雏鹰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旦被发现,会受到雌雄苍鹰的攻击,轻则被抓伤皮肉,重则被抓伤双眼,甚至丧命。真正的驯鹰人直接捕捉成鹰驯养。难度虽大,但一旦驯化,威力加倍。在进行室外驯鹰前,要把鹰尾的羽毛缝起来,让它无法高飞;再用拴着绳子的活兔作猎物,让鹰从空中俯冲叼食。过些时日,把鹰尾线拆去,在鹰腿上拴根长绳,像放风筝一样在驯鹰人的控制下捕捉猎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鹰就成了猎鹰。过去,鹰...
· 柯尔克孜族习俗柯尔克孜族的祖先崇拜
柯尔克孜人对祖先的崇拜。这种习俗起源于其长期信仰萨满教“灵魂不灭”的观念。萨满教认为,人死后灵魂脱离肉体,游荡于空间之中,一旦灵魂附体,人又可以复生。这种观念导致了祖先崇拜。柯尔克孜人的祖先崇拜,首先表现在葬仪上。古代柯尔克孜人实行土葬,并有各种各样的殉葬品。在叶尼塞河流域古柯尔克孜族人的墓葬中发现,死者的殉葬品中有牛、马匹,还随葬有各种生活用品。对祖先的崇拜还表现在对死者的祭典上。在祭典仪式上一般都要宰杀牛羊马匹,为死者准备丰盛的食物。在《玛纳斯》的“阔克托依的祭典”一节中,描写了哈萨克、柯尔克孜族人祭典最盛大的场面。对祖先的崇拜往往也是对英雄的崇拜,崇拜的祖先大都是本民族的英雄。玛纳斯被柯尔克孜族人视为全民族的祖先,因而崇拜最集中的表现是对英雄玛纳斯的崇拜。不仅在《玛纳斯》和民间文学中是这样,在现代生活中,直到今日,柯尔克孜族人依然将玛纳斯作为他们崇拜的对象,遇事依然祈求玛纳斯的庇护。...
· 柯尔克孜族历史柯尔克孜族是怎样发展的
10世纪初期契丹兴起。931年黠戛斯臣服契丹。947年契丹建辽,于黠戛斯地设“辖戛斯国王府”,委任黠戛斯首领为王府大王,同时派辽国官员进行控制。1125年女真建金,称其为“纥里迄斯”。12世纪末、13世纪初成吉思汗一统蒙古而称雄于世。1199年铁木真征服了乞儿吉思,在叶尼塞河地区设谦谦州进行管辖。乞儿吉思除仍以游牧的畜牧经济为主外,农业、手工业也因蒙古汗国的屯田筹饷、移民设局等措施而得以发展。其实,乞儿吉思人仍主要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一带,也有一部分游牧在杭爱山与天山之间。明朝时期漠兆蒙古瓦剌部兴起,乞儿吉思不堪受其压迫而大批西迁楚河、塔拉斯河地区。明末清初,留在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乞儿吉思曾一度节制于喀尔喀蒙古札萨可图汗,后隶属于准噶尔蒙古。17世纪初沙俄的势力侵入叶尼塞河上游的乞儿吉思人的地区,遭到了乞儿吉思人的激烈反抗。1702年准噶尔策旺阿拉布坦汗为避免其属民同沙俄继续发生武装冲突,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