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节日?“三元”具体日期分别是哪一天?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04
转发:0
评论:0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节日?“三元”具体日期分别是哪一天?,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上元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 唐代以一、 七、 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 中元 、 下元: 上元祭天官, 中元祭地官, 下元祭水官, 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上元节---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地官节或斋孤,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七月十四),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民间有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汉代时,中元节是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道教认为中元节为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荐时食等活动。

  祭祖先、荐时食我国南京及江淮地区又将中元节称为斋孤,旧时僧人在河边超度亡魂,将纸做的荷花灯放在河里,所以又称“斋河孤”。旧时的中元节整个节日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元节---十月十五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

  古老的“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诞”、“下元水官节”。

  关于下元节的记载:

  《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

  河北《宣化县新志》:“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

  下元节吃什么

  饮食风俗是节日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在长期的、众多的节日活动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立的、特殊的节令食品,诸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它同其它风俗习惯一样,作为民族的一种共同情感、共同心态.统一着人们的节日行为,对节日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下元节也有其独特的节令食品,以北京为例,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习俗介绍
下元节,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正月十五日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节日由来农历十月十五,是中国古老的“下元节”。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需三官。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
·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据说下元节要祭“大禹”?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据说下元节要祭“大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道三官大帝,这是我国历史上民间宗教信仰之一,是我国本土宗教道教当中的三位天神。目前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当中都有着“三官堂”、“三官庙”或是“三官殿”这样的位置。三官,就是指上元天官、中元地官和下元水官,也有说法说他们就是尧、舜、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三官大帝降临人间的日子,分别称作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上元节很著名,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节在七月十五,很多人也都知道这是鬼节;唯独下元节,知道的人就少很多,下元节的日子是:农历十月十五。当然,知道的人少,不代表就没有什么意义。三官大帝各司其职。总的来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这也基本上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国人进庙磕头的心态,只不过一般人都把这三种心态混为一体了,很少单独剥离出来。学术上普遍的观点是,三官信仰源于古代对于天、地、水的祭祀。《仪礼》的《...
· 四大鬼节分别是什么节日?鬼节是怎么来的?
人们普遍认为,鬼节只有中元节,也就是农历七月十五那一天,实际上,一年之中一共有四大“鬼节”,除了中元节,还有三大鬼节呢!首先,清明节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这是一年之中迎来的第一个鬼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原来是春分后十五天,现在则规定为4月5日这天是清明节,也可以叫做民族扫墓节。清明节这个称呼的来历在《历书》中有明确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这天,人们要上坟扫墓,祭奠祖先,怀念去世的亲人。另外,清明节也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活动。中元节是最广为人知的鬼节,它是一年之中的第二个鬼节。传说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地府大门会打开,万鬼都可以来到人间,所以中元节又被称作七月半、鬼节、施孤。因为放出来的不仅有你自家的鬼,还有别人家的鬼以及无人认领的孤魂野鬼,所以为了活着的家人着想,人们不但要祭祀祖先鬼,还要祭祀孤魂野鬼。...
· 唐朝上元节是什么节日?上元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唐朝上元节是什么节日?上元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可能很多小伙伴还对上元节这个节日感到陌生,实际上上元节就是元宵节,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时期,唐朝的元宵节有三天假期而且全国各地都会举办赏灯夜游,举国欢心,所以元宵节非常热闹。狼卫想要动手引发骚乱,那在元宵节这天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人多,而且行动后也容易脱身。其实《长安十二时辰》对于大唐的还原度还挺高的,所以也获得了一致好评。关于上元节这个称呼不少朋友可能会比较陌生,但它的另一个名字却家喻户晓——元宵节。1、上元节在唐代上元节是个大节,它和道教息息相关,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因为唐朝以道教为国教,所以这一天大家会张灯结彩,以示对上天的感恩。朝廷会连放三天假期,以示庆祝。上元节的灯火晚会作为剧中的背景,相信大家都很好奇里面提到的暂时取消宵禁...
· 古代除了中元节还有其他鬼节吗?古代三大鬼节分别是什么来历?
古代除了中元节还有其他鬼节吗?古代三大鬼节分别是什么来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适逢中元节,虽然中元节也叫做鬼节,但是并不是鬼过的节日,并不恐怖,何况世上并没有鬼,鬼节是人们祭奠家中过世之人的节日,所以会看到很多人烧纸钱。但是你知道吗,历史上的鬼节并非只有中元节一个节日,其实一共有三大鬼节,这三大鬼节分别是哪些节日呢?为什么要被称为是三大鬼节,各自有什么来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其中,如今已经进入到农历七月,这在古代历史上被称为鬼月。同时,古代还有着三大鬼节的说法,分别为:清明、中元、寒衣,并寄托了缅怀先人和已故亲朋,传达思念之情。那么,对于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各自的来历是什么呢?清明节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明节也被称为寒食节。关于清明节的时间,一度长达三个月,但在三国时期,曹操将清明节改为一天。对于清明节的来历,常见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