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七夕节”本为女子祈福的节日 从何时开始成了中国的情人节了?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5
转发:0
评论:0
“七夕节”本为女子祈福的节日从何时开始成了中国的情人节了?,唐代秉承南朝之风,《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盛大的穿针乞巧仪式:唐玄宗与杨贵妃在

  唐代秉承南朝之风,《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盛大的穿针乞巧仪式: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游宴,七月七日夜,宫女们盛陈瓜果、鲜花、酒馔,列于庭中,乞求于牵牛、织女,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第二日视蛛网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引得民间纷纷效仿。至于长生殿的私语,托白居易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词。

  说到七夕,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把七夕等同于中国的情人节。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儿节”的称谓。女性欢天喜地竞技娱乐的日子,男子也凑个热闹在一旁欣赏,男女定情只是“女儿节”盛会中的副产品。

  牛郎织女的传说来源于人们对星辰的敬畏和崇拜

  文献中最早出现“牵牛”、“织女”记载的,是创作于西周的《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此时的牛郎织女还只是天上二颗被人格化了的星辰,可见牛郎织女传说最初来源于人们对星辰的敬畏和崇拜。

  根据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的战国晚期竹简《日书》的内容,牛郎织女婚姻的悲剧性已初现端倪,并得到广泛流传。“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意思是说,戊申、己酉,牵牛迎娶织女的婚姻非常不幸,若人们在这种时候结婚,丈夫三年内会离弃妻子。

  汉初《淮南子》中有“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记载,两汉时还产生了最早的关于牛郎织女形象的绘画和雕刻。比如班固的《西都赋》和张衡的《赋》,都记载了长安西郊昆明池边设有牛郎、织女石像的事情。而东汉《古诗十九首》已经将牛郎织女相爱而不能团聚的传说初步做了一个交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对女子意义非凡七夕乞巧祈福顺理成章

  织女善织,女子通过拜祭织女来祈求获得灵巧的技艺和美满的生活。晋代葛洪的《杂记》说,女子乞巧的活动源于汉初刘邦的后宫:“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晋周处《风土记》中除了描述女子供奉瓜果于庭、祈福祈寿之外,还为七夕首次添加了求子的内涵:“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酺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见者便拜,而愿无子乞子,唯得其一,不可兼求。”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将女子乞巧的活动设定在农历七月初七呢?原来,女娲创造苍生时,在第七日造出人来,初七为“人日”。“七”还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人有七窍,乐有七音,人有七情,天上有七仙女,曹植七步能成诗,日常生活七件事。再加上《黄帝内经》中将七定义成是女子的生命之数:女子七岁齿更发张,二七就发育有了月事,为生育做好了准备,三七四七都是身强体健之时,五七身体渐渐衰弱,六七开始生白发,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终止。这样一来,七月初七既是人日,七又对女子意义非凡,两个吉祥数字叠加,七夕乞巧祈福顺理成章。

  南朝时,牛郎织女的故事进一步完整,织女成为天帝之女,许嫁河西牵牛,但织女婚后消极怠工,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牛郎织女一年相会一次。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缘起并非偶然,是中国“男耕女织”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

  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了南朝七夕乞巧的流程,特别提到了蜘蛛结网会带来好兆头:“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咸以金银输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托白居易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词

  唐代秉承南朝之风,《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盛大的穿针乞巧仪式: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游宴,七月七日夜,宫女们盛陈瓜果、鲜花、酒馔,列于庭中,乞求于牵牛、织女,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第二日视蛛网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引得民间纷纷效仿。至于长生殿的私语,托白居易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词。

  唐代以七夕为题的诗就达八十多首,从唐诗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乞巧盛会。崔颢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宋代以后,城市中商业的繁荣推动了七夕节的发展,节日的气氛非常浓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罗烨、金盈之编辑的《醉翁谈录》写道:“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宋代妇女陈瓜果、穿针乞巧,蜘蛛网占与前朝类似。她们还会在瓷器内用水浸绿豆、小麦,生芽数寸,以红蓝彩楼束之,谓之“种生”,此外还在庭院中盖彩楼,谓之“乞巧楼”。孩子们在七夕也可以参与乞巧活动,男孩“乞聪明”,女孩“乞巧”:“京师小儿各置笔砚纸墨于牵牛位前,书曰:‘某乞聪明’。诸子女致针线箱笥于织女位前,书曰:‘某乞巧’。”

  七夕这天,大街上皆卖“磨喝乐”,又名“摩睺罗”或“摩罗”,是以雕木彩装为底座的泥塑土偶,或用红纱碧笼装扮,或饰以金珠牙翠。“磨喝乐”或“摩罗”是梵语音译,本意为佛经中的神名,宋代七夕至此出现了佛教因素。

  两宋时可以说是七夕节的鼎盛时期,全宋词中以七夕为题的作品超过百首,鹊桥仙更是成为佳作频出的词牌名。

  将七夕称为“女孩儿节”自元朝始

  最早将七夕称为“女孩儿节”的,是元朝人,元《析津志》云:“宫廷宰辅之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邀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

  明清时期,北京地区端午、七夕、重阳都有“女儿节”的叫法。七夕“女儿节”的穿针习俗变为丢巧针乞巧,乞巧时间由夜间变为午间。女子乞巧时,将装满水的碗放在正午的阳光下,再将绣花针放在碗里浮起来,如果针在水中的影子如花似云,或呈鸟兽形,就认为“乞得巧”;如果影子粗笨似槌,或弯曲不成形,就认为“乞得拙”。清代七夕,北京“女儿节”又将丢巧针改为丢细枝或松针。

  清代江南女子还有七夕染指甲的习俗:“七夕,妇女采凤仙花捣染指甲,红如琥珀可爱。”而且,染红指甲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能令老年人眼睛不花。《清嘉录》记苏州七月风俗:“捣凤仙花汁,染无名指尖及小指尖,谓之红指甲。相传留护至明春元旦,老年人阅之,令目不昏。”

  七夕文化深刻影响亚洲各国

  牛郎织女传说,也随着民族交流,传到西北、东北、西南的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并深深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故事名称、主人公名字和故事细节或许有地域和民族差异,它们始终和汉族母题故事保持着相近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日本也有乞巧节,并举行相似的纪念活动。《万叶集》是最早的一部日本和歌集,其中绝大部分是奈良时代(八世纪)所作,在《万叶集》中,七夕和歌就有130多首。奈良时代中期开始,日本宫廷和上流社会模仿唐宫惯例的七夕祭、穿针乞巧和七夕诗会蔚然成风。民间除祭星乞巧、曝衣晒书之外,人们还将心愿写在五色纸上,挂在竹枝枝头,第二天将竹枝和灯笼一起顺水漂流,象征心愿直达天河。“七夕流”是明治以前比较重要的七夕活动,少男少女在竹子上挂上灯笼,然后做一个小船,放上男女人偶,七日早晨一边唱送神的歌一边将船放到海里。

  1976年朝鲜发掘的德兴里墓,始建于408年,墓主人既有中国官衔,又有高句丽官衔。墓室壁画中,有清晰的“牛郎织女图”,织女和牛郎隔银河相望。这说明,朝鲜高句丽地区的贵族在北魏时期已经深受牛郎织女传说的影响。《朝鲜常识》则明确记载,高丽恭愍王曾跟妻子——元朝鲁国大长公主宝塔失里一起祭拜牵牛星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赏赐给百官。李朝时期朝鲜的七夕节活动主要包括乞巧、斗巧、乞文、曝衣晒书、拜星许愿等,宫廷内则有七夕茶礼和七夕祭奠。

  在我国,如今七夕被误认为只有情人节一个功能,媒体、商家和大众是不是更应了解这个节日的真实底蕴?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开始,“广州乞巧文化节”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2008年,甘肃陇南地区的西和乞巧节升级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的人在为保护传统文化而行动。

  即便是买买买,带有喜鹊、比翼鸟、红豆、莲子、莲花图样的礼物,在千篇一律的玫瑰花、巧克力等西式礼物面前,是不是更能脱颖而出?同时,或许可以从娃娃抓起,摒除男尊女卑的糟粕后,取其精华,让孩子们在星祭许愿、诗歌朗诵和手工游戏中强化节俗文化的认知,潜移默化中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是谁让七夕节变成了“中国情人节”呢?
说到七夕,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把七夕等同于中国的情人节。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儿节”的称谓。女性欢天喜地竞技娱乐的日子,男子也凑个热闹在一旁欣赏,男女定情只是“女儿节”盛会中的副产品。牛郎织女的传说来源于人们对星辰的敬畏和崇拜网络配图文献中最早出现“牵牛”、“织女”记载的,是创作于西周的《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此时的牛郎织女还只是天上二颗被人格化了的星辰,可见牛郎织女传说最初来源于人们对星辰的敬畏和崇拜。根据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的战国晚期竹简《日书》的内容,牛郎织女婚姻的悲剧性已初现端倪,并得到广泛流传。“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意思是说,戊申、己...
· 七夕: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情人节
又到了一年中最浪漫的日子—七夕节。大家知道吗?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也进入非遗家族啦!一、牛郎织女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天上的织女与人间的牛郎会在鹊桥相会。这美丽而感人的故事,成为了中国人对爱情最美好的向往。为了学习织女的心灵手巧,姑娘们便在这一天比针线活儿,所以这一天也叫乞巧节。二、浪漫习俗在古代,七夕节有拜七姐、吃巧果、乞求巧艺与姻缘等习俗。在现代,七夕作为中国人的浪漫情人节,庆祝方式也多种多样。1、送花:送玫瑰花是年轻情侣们表达爱意的经典方式。2、情书:一封手写的情书,比任何礼物都更能打动人心。3、观星:在烂漫的星空下,寻找牛郎织女星,一起许下心愿。4、手工礼物:花时间和精力亲手制作的小物件,代表着满满的诚意。不论是送花、送礼物,还是看电影、烛光晚餐,都是一种生活该有的仪式感。七夕提醒我们停下脚步,用心去感受每一份陪伴。不论是长长久久的...
· 七夕不是情人节?中国的情人节是正月十五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乞巧节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民间又称“七姐”。乞巧节是女子的节日,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乞巧的方式各年代地方皆有不同,最有名的是穿针乞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蛛丝乞巧则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本内容由河南商都文化发布)以其织网疏密为得巧多少;明清时代流行的投针验巧是指在水盆中放入缝衣针,以盆底针影形状判断是否“得巧”。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
· 世界最早的爱情节日并不是情人节,而是中国的七夕节!
世界最早的爱情节日并不是情人节,而是中国的七夕节每年七月初七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相传,七月初七晚上,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诗经小雅•大东》中就已经有了牛郎、织女的文字记载。这比西方情人节早得多,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七夕节是我国古代少女的重要节日,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少女节”。在唐宋时期,七夕节非常热闹,无论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都有各种各样的庆祝形式。比如在宫廷会举行乞巧宴会,中间穿插很多有趣的小游戏。在民间,七夕节恋人们相约,在庭院或花园里焚香拜银河、拜牛郎织女星,祈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此图根据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绘成。画中牛郎眼望飞星,神思遐远;织女则目视牛郎,面带喜色,似正诉说离情别绪。作者将短聚的喜与行将离别的愁体现得淋漓尽致。
· 情人节的传说中国传统情人节七夕的传说故事
情人节的传说: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