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有“国手”之称的清朝名医 石顽老人张璐生平简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50
转发:0
评论:0
有“国手”之称的清朝名医石顽老人张璐生平简介,张璐(1617-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张璐(1617-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是清初著名医家,著有《医通》十六卷,名重一时,有“国手”之誉,与喻嘉言、吴谦并称清初三大名医。

  【名家生平】

  张璐出生仕宦之家,乃明按察使张少峰之孙。他少时颖悟,主修儒学,兼攻医药之书,自《黄帝内经》以下的历代医学典籍,无不搜览。他最初本欲攻举子业,步入仕途,然而遭逢明末巨变,只得弃儒业医,隐居于太湖洞庭山十余年,行医著书以自娱,至老不倦。至清顺治年间,张璐回归故里,遂以医名于世。其子张登、张倬、张以柔亦习医,皆有著作。

  【学术成就】

  张璐一生著作颇多。他离乡16年间,仿照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的体例,汇集古人方论、近代名言,详加参定,并附以治验医案,辑为医书一帙携归故里,故名之曰《医归》。其方药主治,多本《薛氏医案》与《景岳全书》,凡各家持论不一者,即荟萃其言,验之古今,以折中之;凡相传古说,于理不通者,则删削不用;凡词语不畅,意理不明者,即润色发挥,阐明其意,务在“广收历览,由博反约”。但张璐以为此书尚未完备,故先将其中《伤寒绪论》与《伤寒缵论》各二卷刻行。至康熙年间,又取《医归》残稿,从头检点,发现遗失目科、痘疹二册,即命其子增补后,作序付梓,并易名。然书未刊而璐已殁。康熙四十四年,皇帝南巡至吴,其子张以柔将此书进献,后于乾隆年间收录于《四库全书之中》。除此以外,张璐还著有《本经逢原》4卷、《诊宗三昧》1卷、《千金方衍义》30卷及《伤寒舌鉴》、《伤寒兼证析义》各1卷。

  张璐业医60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学术上主张博通,不局限于一家一派之学。张璐对《伤寒论》的研究,首推喻嘉言、方有执;论杂病,则广引孙思邈、李东垣、朱丹溪、薛己、赵献可、张景岳、缪希雍等诸家之说折衷综合;而其医学主张,则多与薛己、张景岳相类,重视辨证,喜用温补之剂,属温补学派后期的代表人物。张璐持论平实,不立新异,虽无多创见,但其所著内容丰富,条理分明,非常实用,故深受后世学医者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张石顽:清初医学家,名璐,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
张璐(1617~约1699),清初医学家。名璐,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按察使张少峰之孙。少颖悟,习儒而兼攻医。明亡后弃儒业医,隐居洞庭山十余年,行医著书,至老不倦。离乡十六年,辑医书一帙携归故里,故名之曰《医归》。将其中《伤寒绪论》、《伤寒缵论》刻行。康熙中。取《医归》残稿,从头检点,并易名《医通》。另著有《诊宗三昧》一卷(1680),专明脉理;《本经逢原》四卷(1695),《千金方衍义》三十卷等。后世汇辑成《张氏医书七种》(又名《张氏医通》)。张氏与喻昌、吴谦齐名,是清初三大医家之一,堪称一代宗师,临床经验极其丰富。所著《张氏医通》卷帙浩繁,而叙述条理清晰。系统具体。为医家案头必备之工具书。1、六部脉中,有少冲和之气者,即是病脉。或反见他脏之脉,是本脏气衰,而他脏之气乘之也。如脾胃虚损,则肝木乘之,故肝强脾弱,右关脉必弦也。2、贵人脉,常清虚流利。富人脉,常和滑有...
· 越剧界有"丑王"之称:贾灵凤的生平简介
贾灵凤(1917年-1956年),女,演员。原名裘彩凤,浙江省嵊县崇仁镇人。40年代在上海越剧界有"丑王"之称,又有"越国赵如泉"之誉。1930年进本镇戒德寺高升舞台科班学艺。本工小丑,由于聪颖好学,又兼及其他行当。此后10余年,均随高升舞台戏班演出于嵊县、新昌、宁波、绍兴、杭州、嘉兴、湖州等地,1938年4月随班进上海。1942年高升舞台解散,乃加入师姐妹筱丹桂领衔之丹桂剧团,为二牌台柱。1947年进玉兰剧团,直至解放后。1952年,转入云华越剧团。1954年云华越剧团去南京演出,乃病休在沪。艺术成就为人善良正直,不务虚名。台下不苟言笑,台上妙趣横生。虽体弱多病,但不论主角配角,演来均极认真。1954年演出之《双枪陆文龙》,是她从事舞台艺术的最后一部戏,扮演陆文龙之父陆登。其腔以〔四工调〕为基础,兼长〔唱书调〕、〔正调〕及〔尺调〕诸腔。利用鼻音与喉音的巧妙结合,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越剧丑行腔...
· 中医学―明清名医―张璐
张璐(1637~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江苏苏州人。明按察使张少峰之孙。少颖悟,习儒而兼攻医。明亡后弃儒业医,隐居洞庭山十余年,行医著书,至老不倦。离乡十六年,辑医书一帙携归故里,故名之曰《医归》。将其中《伤寒绪论》、《伤寒缵论》刻行。康熙中。取《医归》残稿,从头检点,并易名《医通》(《张氏医通》)。另著有《诊宗三昧》一卷(1680),专明脉理;《本经逢原》四卷(1695),《干金方衍义》三十卷等。后世汇辑成《张氏医书七种》(又名《张氏医通》)。
· 心中的顽石
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的,仅仅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儿子问:"爸爸,那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爸爸这么回答:"你说那颗石头喔?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
· 清初三大名医之张璐,张璐对中国医学发展有哪些贡献
张璐(1617~约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江南长州人(今江苏苏州)。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即公元1617~1699年间,享年八十二岁。与喻昌、吴谦齐名,被称为我国清初三大医家之一。张氏早年习儒,在明末战乱时期,曾隐居于洞庭山中十余载,专心钻研医术。其学习态度非常认真,自少壮至老年业医六十余年,孜孜不倦,及至老年,仍认真做学问,故一生著述颇多。著有《伤寒缵论》、《伤寒绪论》、《伤寒兼证析义》、《张氏医通》、《千金方衍义》、《本经逢原》、《诊宗三昧》等。出身于仕宦之家,自幼习儒,兼攻医学,明亡后弃儒业医,隐居太湖洞庭山中10余年,以著书自娱。对《伤寒论》很有研究,集30余年研究所得撰《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各2卷。还编成研究脉诊的《诊宗三昧》1卷、探讨孙思邈组方用药的《千金方衍义》30卷,阐发药性理论的《本经逢原》4卷。还仿照王肯堂《证治准绳》的体例,汇集古今方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