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泥习字的不是颜真卿?揭秘历史勤学故事黄泥习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08
转发:0
评论:0
黄泥习字的不是颜真卿?揭秘历史勤学故事黄泥习字,颜真卿“黄泥习字”的故事,世间流传很广:颜真卿三岁丧父,母亲带着他回到了

  颜真卿“黄泥习字”的故事,世间流传很广:

  颜真卿三岁丧父,母亲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法家,他们见颜真卿很聪明,就教他读书写字。颜真卿练字很认真,一写就是大半天。母亲见儿子练字这样用心,心里又是喜又是忧。喜的是看到儿子这么用功,愁得是家境不宽裕,哪有余钱买纸供他练字啊!

  颜真卿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不想让母亲为难,就暗地里自己想办法。有一天,颜真卿拿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跑到母亲面前说:“我有不要钱的纸笔了,您别发愁了!”说着,颜真卿就用刷子在碗里沾满泥浆,开始在墙上写字。写完之后,他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然后又重新写字。看到儿子有了不花钱就能练字的好方法,母亲也高兴地笑了。

  就这样,颜真卿从“黄泥习字”开始,终于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师。

  这是个励志故事,它告诉大家:颜真卿虽然贫穷,但是很有志气;他练字很用功,而且聪明懂事。颜真卿是少年儿童的好榜样,他们可以从颜真卿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然而,有治学严谨的专家学者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表示质疑。按照他们的考证结果,“黄泥习字”的不是颜真卿,而是颜真卿的父亲颜惟贞。

  这不是空穴来风、信口开河,他们说的确实有理有据。打开《颜鲁公文集》,颜真卿为父亲颜惟贞写的《颜氏家庙碑》上面,清清楚楚地写道:“君仁孝友悌,少孤,育舅殷仲容氏,蒙教笔法。家贫无纸笔,与兄以黄土扫壁,木石画而习之,故特以草隶擅名。”

  白纸黑字,毋庸置疑。于是专家得出结论:世人把“黄泥习字”的主人公弄错了,把父亲的故事嫁接到儿子身上了。为了避免以讹传讹,应该把流传千年的故事纠正过来。

  不过,结论不要下得太早。

  让我们打开殷亮写的《颜鲁公行状》,上面写道:“公以家本清贫,少好儒学,恭孝自立。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习学书字,攻楷书绝妙,词翰超伦。”

  很显然,这个“黄泥习字”的主人公是颜真卿。

  殷亮是谁?他是颜真卿的表侄。颜真卿的舅父殷践猷有三个儿子,分别叫殷摄、殷寅、殷克齐,殷亮是殷寅之子。宝应二年(763年)八月,颜真卿除江陵尹,充荆南节度使,他聘殷亮为节度推官。永泰二年(766年)六月,颜真卿登临庐山,游东林、西林二寺,殷亮陪同。殷亮作为颜真卿的亲戚后辈,长期在颜真卿手下做事(历任郎官,贞元初年任给事中),与颜真卿关系密切,他的所言所记,应当可信。

  这样一来,“黄泥习字”的主人公就出现了两个人,一个是父亲颜惟贞,一个是儿子颜真卿。父子二人,孰真孰假?

  依我看来,都是真的。一方面,他俩“黄泥习字”的故事,都有文字记载,皆非虚构;另一方面,他俩都是少年丧父,家境清贫,身世相似,父子二人都有“黄泥习字”的经历,也属正常。或许,年幼的颜真卿听说了父亲“黄泥习字”的故事,他是在有意无意地效仿父亲。只是因为颜真卿的名气比他父亲大一些,所以世间流传的“黄泥习字”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颜真卿了。

  有两点需要说明:

  一,颜真卿三岁丧父之后,主要靠母亲和舅父殷践猷抚养教育。颜真卿十三岁时,殷践猷去世,颜真卿跟着母亲离开长安,投靠担任吴县令的外祖父殷子敬。“黄泥习字”的故事不是发生在外祖父家里,而是发生在舅父家里。

  二,所谓“黄泥习字”,不是用刷子或毛笔蘸着泥浆在墙上写字,而是以黄土涂墙,待其稍干之后,用短木棍或小石块在墙面上写字。这也使得颜真卿练就了力透纸背的书写功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才子文征明简介才子文征明习字的故事
文征明是中国古代明朝时期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才子。说道才子一词,大多数人的脑中都会出现一个词,那就是“风流倜傥”,但是文征明并不是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相反他是一个书呆子,从文征明习字的故事就可以看出,那么文征明习字的故事是怎样的呢,关于文征明还有哪些简介呢?才子文征明简介文征明生于1470年,死于1559年,明朝时期的人物。是长洲人现今苏州人。文征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个才子。文征明画像文征明是一个官二代,家里是官宦之家,家庭因素的影响,文征明的目标也是当官希望能报效国家。文征明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都没有成功。到了晚年54岁的时候,被推荐去了翰林当官。58岁的文征明便被辞退回乡。仕途并不顺利的文征明把所有的经历都放在了文学上,写诗画画作为了晚年的目标。晚年的文征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创作上,把和当官有关的所有人都断绝了来往。文征明是个不聪慧的孩子,但是他很勤奋。对于诗词歌赋...
· 黄泥堡裕固族乡
行政区划黄泥堡乡下辖以下地区:沙枣园子村,新湖村和黄泥堡村。参考资料
· 一个曾名耀历史的村庄――东黄泥
一个曾名耀历史的村庄――东黄泥(村史资料)概述词曰:“滚滚大河东逝水,浪花述说古今。悲欢离合转头空。虎窝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游子音不改,多少寒宵残梦!青山碧水滹沱东,一段伤心事,千古稻花村。”八百里太行莽莽苍苍,一千里滹沱浩浩荡荡。在平山的版图上,滹沱自西北至东南,划出一个近似的“之”字。在这个“之”字的第二个拐弯处,在历史的记忆里,曾经坐落一个美丽富饶文明可爱的村庄。这个村庄,位于“孕育新中国”的西柏坡西邻;被敬爱的聂帅情切地称为“晋察冀的乌克兰”(见《聂荣臻回忆录》第348页)、当年李克农率领“中央社会调查部”的驻地、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白毛女》的“开片镜头”拍摄地――平山县东黄泥。东黄泥曾是“(西)建屏县”(1945年至1958年)的“第一大村、第一富村”;也是当年的“抗日模范村”、“公粮第一村”(传说东黄泥一村交公粮之数为“文都河”、“柳里河”、“卸甲河”“三河总量”。占“...
· 才子文征明简介才子文征明习字的故事是怎样的
文征明是中国古代明朝时期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才子。说道才子一词,大多数人的脑中都会出现一个词,那就是“风流倜傥”,但是文征明并不是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相反他是一个书呆子,从文征明习字的故事就可以看出,那么文征明习字的故事是怎样的呢,关于文征明还有哪些简介呢?才子文征明简介文征明生于1470年,死于1559年,明朝时期的人物。是长洲人现今苏州人。文征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个才子。文征明画像文征明是一个官二代,家里是官宦之家,家庭因素的影响,文征明的目标也是当官希望能报效国家。文征明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都没有成功。到了晚年54岁的时候,被推荐去了翰林当官。58岁的文征明便被辞退回乡。仕途并不顺利的文征明把所有的经历都放在了文学上,写诗画画作为了晚年的目标。晚年的文征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创作上,把和当官有关的所有人都断绝了来往。文征明是个不聪慧的孩子,但是他很勤奋。对于诗词歌赋...
· 环峰黄泥塘村谢姓简介
近日,环峰镇文化站走访了该镇九连居委会黄泥塘村。走进该村,美好乡村建设正在进行时,绿化、修路、建房、文化广场和乡村舞台搭建等工程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开展,到处是忙碌的劳动场面。在该村委的陪同下,我们调查了该村村史。该村因地而名,缘自该村村前的黄泥塘,古村名已有数百年历史。谢氏一族明正德年间(1505--1521)由舒城迁含城西乡北十三都,土人号曰黄泥塘谢村。历至八世,谢文昇集族人议修宗谱,手绿清稿一部,奈何时遇岁荒,刊修不果,后几世经过努力,终于修成家谱。辈份为:万世事业,立学国朝,崇大玉正,文武之道,孝顺周至,可法承尧。谢氏堂号为“安义堂”。谢氏在含已历五百余年,二十余代,族人亦有数百之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