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真的是因为屈原吗?明清两代民间和宫廷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真的是因为屈原吗?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清两代民间和宫廷的端午习俗的文章。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作为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历代多有笔墨书绘,更有经过历史积淀的习俗传承。端阳节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值佳节,不妨追溯佳渊源,品察端午盛景。
一、端午由来
民间传说中,端午节的起源是美好的:先民们驾乘龙舟赶去救落水的贤臣屈原,无果后抛粽子入江引诱鱼虾食用以保护屈原遗体。然而,端午节作为民间节日早在屈原之前就存在,其形象更是“恶日”而非美好佳节。
中国先民讲求阴阳平衡,认为只有阴阳和谐万物才能滋长。五月位处盛夏,昼最长夜最短,是阳极盛阴极衰之时;此月中,阴阳二气斗争激烈,万物半生半死,疾病多发,可谓大大的不吉利。端午节更是恶中之首,由西晋名将周处写就、最早记录端午节的书籍《风土记》中,涉及到的端午习俗便多有去除恶气、强身健体的寓意。
五月颇多忌讳:不宜晒被褥、不宜给房子加顶,甚至五月出生的孩子都会遭遇“被夭折”的噩梦。相传在这个“”月份出生的孩子克父母,端午节出生的尤其厉害。不幸出生在五月的孩子往往会被父母送人、遗弃甚至杀死。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田文、西汉末年大将军王凤、南朝刘宋名将王镇恶都险些被被家人“处理”掉,全靠家中有见识的长辈庇护方才存活。不幸的总是大多数,遍布大江南北,五月出生的孩子多因父母迷信丧命:东汉时西北武威郡“凡二月、五月产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之”;湖南长沙,五月出生的孩子也常常“产乳不举”。
面对五月“生子不举”的陋习,政府和有识之士展开了长久的斗争。东汉名将张奂出任武威太守后,“示以义方,严加赏罚,风俗遂改”;长沙则在太守宗庆上任后,下令“禁民杀子”,违者严惩不贷,不过几年间就“养子数千人”。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在其著作中也对此行为进行抨击,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十月怀胎而生,不会因为出生在哪个月份就有所区别,更不会有吉凶之分。通过先贤的不懈努力,五月“生子不举”的情况终于在南北朝时得到了改变,五月出生的孩子的噩运终于消散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二、明清端午
到了明清两代,端午节发展已臻成熟,极具民族色彩。
1.食粽
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物便是粽子。粽子早在西晋便成为端午节指定食品,到了明清已经演变成现代流行的角粽,口味上也形成了南咸北甜的格局。
民间喜食粽子,宫里也不例外。清宫端午节当日几乎不吃他物,唯食粽子,称为“粽席”。席上粽子数量按皇帝、皇后、嫔妃的级别递减,开席之前还要进行“射粽”的游戏:将粽子盛在盘中,宫女们用小巧角弓搭无锋箭射粽子,射中者可先享用,并另有赏赐。乾隆很喜欢“射粽”,在自己浩如烟海的诗篇中也留下了“亲教宫娥群角粽,金盘射得许先尝”的吟咏。
2.饮雄黄
饮药酒也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明清主要饮菖蒲酒和雄黄酒,菖蒲酒可通血脉,雄黄酒则更为特殊:雄黄本身具有毒性,加热后在一定情况下会形成砒霜,但又颇具药用价值,明清时国人常将雄黄碾碎融入酒中饮用,也常常洒在房中、涂在孩童脸上,利用其刺激性气味驱散毒虫,辟邪求平安。宫里饮用雄黄酒的用具颇为精湛,常采用沉香、犀角的名贵材料,杯身上则雕上各种典故轶事,清雅脱俗。
3.浴兰
先民于端午节时多采百草,并选择其中的兰草放入热水中沐浴。这一习俗在宋代便很流行,苏轼笔下便有“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的佳句。明清时加入的药材更加丰富,常常是用兰草、艾蒿、桃叶、菖蒲等“混合浴”,以期驱邪保健。
4.菖蒲
端午节时先民也常常用菖蒲制成饰品、用品,最常见的是蒲剑、蒲人、蒲鞋。最早悬挂的是蒲剑,蒲叶外形尖直,形似宝剑,故称蒲剑。宋元时多将菖蒲做成人形辟邪,就是所谓的蒲人。明清时期最流行的是蒲鞋,每逢端午,北京城中无论贵贱,人人均是一双蒲鞋。
5.艾蒿
艾蒿同蒲草一样,都是良好的中药材。五月是艾蒿成熟的季节,端午时节先民常用艾蒿泡水洗脸,以求祛灾。西晋时国人常把艾蒿挂在门上以求辟邪,南北朝时将艾蒿制成人形悬挂,称为“艾人”。两宋时,国人按照典籍中虎为至阳之物,可辟邪祟、吞鬼怪,将艾蒿制成小巧的虎头状配在身上。明清时,端午节佩戴艾虎的习俗更为流行,家中长辈还常将孩子装扮成老虎:穿上虎纹褂、虎纹鞋、虎头帽,再用雄黄酒在额上写上“王”字,十分可爱。宫里也不例外,同治皇帝幼年时便曾扮成老虎,以求茁壮成长。
6.配五毒
明清时期,端午节佩戴“五毒”香囊流行一时。“五毒”指蝎子、、蛇、蜘蛛、蜥蜴种中,先民认为这五种生物都是剧毒之物,在五月这个恶月中,将五毒的图案绣在香囊上,里面装上艾叶、雄黄等辟邪之物,以求以毒攻毒,平安度过端午。姑娘们常常在端午前一天采艾叶,缝好香囊后待在胸前或者辫子上,在端午节下午扔掉,以求驱赶邪祟。
清宫里除了香囊以外,还常常会制作“锭子药”,这种药多用防暑药材制成,在端午前大量制作,赐给宫人佩戴,也常常赐给臣下。平日里外饰五毒、钟馗等包装以供佩戴,必要时也可作为药品使用。
宫里的习俗与民间多有类似,亦有独特之处
1.赐物
皇帝常常选择在端午节增进君臣关系,一般会赏赐朝臣纱罗、茶叶、扇子,并设宴款待。
夏季炎热,丝绸制成的衣物厚重难着,贵戚往往会换穿纱、罗、葛等清凉夏装。端午节时,皇家常会赐下衣料,唐代便有此例,杜甫为此作诗《端午节赐衣》便写道“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对皇帝此举颇为感动。明清时宫里在端午节常会举行射柳、竞舟等活动,按名次赐下不同等级的衣料,沟通君臣感情的同时,也起到奖励武功的作用。
端午苦热,饮茶可解暑祛热,皇帝常会赐下茶叶。偶尔还会有葫芦器茶具赐下,这是讲模具套在正在生长的葫芦上,使其长成模具形状的器具,常被制成茶具,别具一番风味。
扇子是夏天必备之物,更兼有清正寓意,是赏赐的良品。清宫扇子大体有折扇、团扇两种,最名贵的当属象牙团扇,此扇制作极为精良,需先将象牙在药水中泡软,在劈成极细的牙丝编成扇子,多由广东地方制作上贡。端午时百官多能得到皇帝赐扇,有时也会将扇子赐给藩国,以示亲近。
有节必有宴,端午节赐宴群臣是明清国家定制。与宴群臣按等级享用三等宴席,食用粽子、果子、菖蒲酒等诸类菜品。席上君臣之间还常会吟诗唱和,宣倡文教,其乐融融。
2.观戏
清代皇帝多好戏剧,每逢节日多会观戏。端午节演出的剧目颇具节日特色,《五毒传》《五花洞》等以张天师、钟馗大战五毒妖魔的大戏几乎每年都要上演。端午节最出名的是由嘉庆帝脚下剧本、御命排演的《混元盒》大戏,主要讲述明嘉靖年间张天师斩杀妖魔进京面圣的故事,最终落脚在歌颂天子圣明国家昌盛。然而,各方做好准备,在第一次演出时负责打锣鼓的内侍却出了错,嘉庆帝大怒,降下重罚。
观戏之外,杂耍也必不可少。嘉庆年间,皇家多在圆明园观看“台阁”表演,这是一种微缩戏剧,表演者在龙舟上搭台,在水面上乘舟而过,皇室则在水榭亭阁上观看,君臣衣带飘飘,盛况空前。傀儡戏则为宫中内眷单独观看,类似今日的木偶戏。
龙舟竞渡、傀儡戏、台阁表演在乾嘉时期甚为兴盛,道光帝即位后,提倡节俭,将杂耍类表演一一革除。
佳节已至,忆古思今,端午的晦气已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唯有欢笑穿越时空,回响今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