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初画坛的两颗明星,一人隐居乡野,一人官居庙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97
转发:0
评论:0
清初画坛的两颗明星,一人隐居乡野,一人官居庙,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说到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一说到清代山水画,必然要提及清初四王。按照长幼排序,四王分别是王时敏、王鉴、王翚和王原祁。这四人中王时敏、王鉴和王原祁都是同乡同族,其中王鉴是王时敏的子侄辈,王原祁是王时敏的嫡孙。王翚与他们三人没有亲缘关系,但有师生之谊。王翚开始拜入王鉴的门下,后来受到王时敏的赏识,成为他们二人共同的弟子。就这样,清初四王之间产生了密切交集。王翚比王原祁年长10岁,但由于王翚拜入了王时敏门下,王原祁见到王翚时也会以晚辈自居,只不过王翚也不敢过于托大,二人交往还算密切。王翚和王原祁二人,一个是王时敏的弟子,一个是王时敏嫡亲孙子,有好事者总爱将两人的画风及成就进行对比,久而久之也就产生了画坛“一哥”之争。

  先说王翚,他出生于丹青世家,从他的曾祖父那一辈开始就以卖画为生。到了王翚这一代也选择了绘画这个职业。不过王翚没有王原祁那样显赫的家世背景,只是机缘巧合遇到了二位名师,让他在绘画方面的天分得以展现出来。王原祁就不同了,在明代他们王氏家族有文人领袖王世贞,到了清代他们家族中人及早认清形势,参加科举考试,王原祁的叔父就曾出任内阁大学士。清代不设宰相这一官职,内阁大学士就是文官的最高品级了。在这样的氛围中,王原祁也晋身官场,成为一名官员画家。

  王翚隐居乡野,他的作品充满了禅意的美感,他将许多人生感悟都画入山水之中,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喜欢用王翚的山水画作为家装饰品。王原祁久居官场,受到宫廷绘画风格影响,在作品中习惯性加入一些玄幻色彩以求讨好统治者。比如王原祁喜欢将风水堪舆学说引入山水画中。

  王翚和王原祁二人再度产生交集,是在他60岁的时候,此时王原祁也已经50岁了。康熙皇帝南巡之后,下了一道旨意命令宫廷画家把南巡的场面描绘下来。由于这个作品创作难度极大,宫廷画家完成起来有些困难,这时就有人举荐了隐居乡野的王翚前来北京主持创作。王翚来到北京之后,历时三年和王原祁及多位宫廷画家合力完成了12卷《康熙南巡图》的绘制工作。康熙皇帝十分满意,亲口称赞王翚为“画圣”,这样一来王翚就当仁不让的成为画坛“一哥”。

  康熙南巡图 局部  这个时候,摆在王翚面前有两条道路,享受“画圣”的盛名继续在北京为帝王服务,但如此一来,让名满天下的王原祁何处立足。王翚选取了另外一条道路,坚决要返回家乡,继续他的山村生活。这样也不会造成与王原祁的正面攀比,保全了师门情谊。至此,所谓的“一哥”之争在两个当事人面前,已经不再重要。他们二人就像双子星座一样,一人隐居乡野,一人高居庙堂,同样熠熠生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寻雍尊师隐居
寻雍尊师隐居李白,唐代,赞颂,老师,典故寻雍尊师隐居唐代:李白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译文及注释译文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拨开浓云寻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奇树听那涂涂的流泉。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与雍尊师交谈起来一直到江水已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注释雍尊师:姓雍的道师,名字、生平不详。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群峭:连绵陡峭的山峰。”花暖“二句:都是指道行高深之意。《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色纯白,而脑尽成丹。杨齐贤曰:青牛,花叶上青虫也。有两角,如蜗牛,故云。琦按:“青牛”、“白鹤”,不过用道家事耳,不必别作创解。
· 高谷隐居故里
高谷归后,隐居故里,绝口不谈景泰、天顺间的朝廷变故。天顺四年(1460年)卒于兴化,终年七十岁,与诰封夫人郭妙宁合葬于兴化平望铺河东。墓园恢宏,有神道碑、石人石马。大学士李贤撰墓志,巡抚郑晓撰行略。成化初,尚书姚夔进言“高谷进退有道,始终不渝,宜加赐救”,朝廷乃赠高谷为太保,谥文义,祀乡贤祠。故居于城中县衙以南,隔县桥面西。门楼悬匾,额曰:“忠结主知”。府前跨街建“益恭坊”,与邑中四牌楼遥对。又悬“五朝元老”匾于邑中四牌楼,以作怀念和褒扬。
· 朱元璋儿时玩伴前来讨官为何一人砍头一人高升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布衣,家境贫寒,根本没有读过什么书,从小以放牛为生,走投无路后出家做了和尚,随后开始四处流浪乞讨,最后参加抗元起义,经过多年奋斗打拼后,终于建立大明王朝,当上皇帝后的朱元璋,自然有很多人前来巴结讨好。网络配图某天,朱元璋儿时玩伴,来到京城求见,朱元璋听到是儿时玩伴很是高兴,便立马宣他进殿,这位玩伴心想,看在儿时友谊的份上就算给不了官当,给点儿钱也是好的。网络配图于是他见到朱元璋后,便开始说起儿时趣事,说朱元璋放牛的时候偷地主家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但是因为太饿,不等豆子煮熟便开始吃,却不小心把罐子打碎,朱元璋捡起地上豆子往嘴里塞,却被红草叶子噎着,这位玩伴便用青菜叶子和着红草叶子让朱元璋吞了下去,救他一命,但不等玩伴把话说完,朱元璋便把他拖出去砍了。网络配图这件事被另外一个儿时玩伴听说后,知道那个玩伴死在不会说话上,并且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他也来到京...
· 陶渊明数次辞官,隐居之后他靠什么生活?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陶渊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大家在上学的时候应该都学习过一篇文章,叫《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但却胜似仙境的地方,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晋代大名鼎鼎的文学家——陶渊明,他之所以会写出这样一篇纯杜撰的文章出来,其实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期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古代,很多时候社会风气并不是一直很好,官场更是黑暗,所以很多自诩儒雅的文人墨客都不愿意出仕,而是选择归隐山林,逍遥自在,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陶渊明儿时丧父丧母,家道中落,只得和妹妹相依为命,但好在他年纪轻轻就学识渊博,颇有文采,名声传开,乡里的父母官就推荐他入仕,这就帮助他解决了生计问题,但当时晋朝吏治腐败,官场黑暗,作为一个文人的陶渊明,是没有办法融入进去的,于是,只做了几个月,就辞职不干了,这是他第一次辞官。但不做官,有没有其他一技之长的陶渊明,可以说基本丧失了生存的能力,迫于无奈,在此后的十多年里,...
· 历史最牛的外交官:一人灭一国的牛人
王玄策,唐代洛阳人,生卒年代不详,早期曾在广西一带担任过县令等职,后来被提拔为朝散大夫——从五品下的官职——这是王玄策一生最高的官衔。但中国古代修订官史有个很不好的传统,五品官员是没有资格立传的。所以,新旧《唐书》中都没有王玄策的传记,虽然他干了一个超牛的事。关于这些印度旅行的事迹,他本人虽记录有《中天竺行记》一书,惟完本早已失却,只余下《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逸残篇。但历史是不会被磨灭的,日本玄幻文学宗师田中芳树经多方考证,以《天竺热风录》就是以盛唐时期王玄策出使印度的真实故事为线索,再现了这段几乎被遗忘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网络配图奉旨出使印度惨遭俘虏公元七世纪时,印度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部分,其中中天竺很快强大起来,统一了印度半岛,建立摩揭陀帝国(为方便阅读,略称为中天竺)。中天竺的国王尸罗逸多对唐帝国很友好,恰逢非常著名的唐僧玄奘到印度取经,尸罗逸多就特意接见玄奘,打听唐太宗李世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