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城濮之战简介 城濮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8
转发:0
评论:0
城濮之战简介城濮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城濮之战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据

  城濮之战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据记载此战为先轸所谋划。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公元前632年,春秋时期,晋文公与楚成王为争夺中原霸权,晋军谋略制胜,在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大败楚军,开“兵者诡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战。4月,晋、楚两军为争夺中原地区霸权,在城濮(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楚军居于优势,晋军处于劣势。晋国下军副将胥臣奉命迎战楚国联军的右军,即陈、蔡两国的军队。陈、蔡军队的战马多,来势凶猛。胥臣为了战胜敌人,造成自己强大的假象,以树上开花之计,用虎皮蒙马吓唬敌人。进攻时,晋军下军一匹匹蒙着虎皮的战马冲向敌阵,陈、蔡军队的战马和士卒以为是真老虎冲过来了,吓得纷纷后退。胥臣乘胜追击,打败了陈、蔡军队。

  晋文公于二十年(公元前632年)初,率军由棘津(河南滑县西南)渡河,进攻附楚的曹、卫,企图诱楚来援以解宋围。正月占卫五鹿(河南清丰西北),二月进至敛盂(河南濮阳东南)与齐昭公会盟,都城楚丘(河南滑县东北)的卫人逐其君降晋。

  三月攻占曹都陶丘(山东定陶西北)。但楚军不受调动,反而加紧围攻商丘。宋向晋告急,晋文公用先轸建议,利用秦、齐“喜贿怒顽”的心理,运用外交谋略制造秦、齐与楚的矛盾。一面让宋重贿秦、齐,请两国出面求楚退兵,一面分曹、卫之地与宋,坚其抗楚决心。商丘未能攻下,而曹、卫之地又被晋送于宋国,楚因而拒绝退兵。秦、齐遂出兵助晋,形成三强联合对楚的战略格局。

  楚成王见形势不利,恐秦乘机攻其后方,退至申邑(河南荥阳西北),并令围攻商丘和缗邑以及占领谷邑的楚军撤回。但围攻商丘的主将子玉,骄傲自负,坚请与晋一战。楚成王决心动摇,同意子玉建议,但又不肯全力决战,仅派王室亲兵600人增援子玉。子玉派人与晋交涉:如晋许曹、卫复国,楚即解宋之围。晋国君臣认为形势有利,希望决战,但恐不允子玉条件,将遭宋、曹、卫三国仇恨。于是一面暗许曹、卫复国,劝其与楚绝交,一面扣留楚使臣以激怒子玉。子玉果怒而求战,率军进逼陶丘。晋文公为疲敝楚军,诱使子玉轻敌深入,以便在预定战场与楚决战。遂退避三舍(在古代一舍为30里,三舍为90里),至城濮与秦、齐军会合。

  四月初一,楚军进至城濮,初二,双方对阵。晋军在秦、齐军声援下配置为上、中、下三军;楚军以陈、蔡军为右军,申、息两军为左军,主力精锐为中军。晋统帅先轸下令首先击溃较弱的楚右军;并让晋上军佯退,于阵后拖柴扬尘,制造后军已退的假象,以诱楚左军进击,使其暴露侧翼,尔后回军与中军实施合击,又将楚左军击溃。子玉及时收住兵力,方免于中军败溃。楚军退至连谷(河南西华境)时,子玉自杀。此战,晋文公及先轸等,决战前充分运用外交谋略,是由实力制胜向谋略制胜的转折点;决战中,晋军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示利诱敌,在战术上也有所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城濮之战
战争背景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急求援助。先轸认为帮助宋国是树立晋国威望的良机,说服晋文公援宋。楚国和曹、卫两国订立盟约。前632年,齐国和晋国结盟。晋军攻下曹国,生擒曹共公。慑于晋国声威,曹、卫两国相继背叛楚国。楚成王为避免与晋国交战,命子玉将楚军撤出宋国。但子玉反而率军北上试图与晋军决战。楚将宛春出谋,建议先向晋国要求复曹、卫两国,楚军解宋国之围,这样成功的话就可以令宋、曹和卫三国感激楚国,若晋国不允,则曹、卫、宋三国则怨恨晋国,这样就可以进可攻退可守。子玉接受,派宛春为使,但被识破,反被晋军智激,继续猛攻。城濮之战战前部署晋军晋军战车700乘(依曹操注《孙子》的说法,每乘战车两辆,驰车一,辎重车一,甲士三人,用于作战的徒兵七十五人,负责辎重车的徒兵二十五人,一乘总人数在百人左右,其中主要作战人员应为七十五人,此即所谓七十五人车乘制,其最早的来源应该是来自《司马法》的衍文,...
· 中国历史上城濮之战简介城濮之战发生的时间
城濮之战:城濮之战(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是继齐、楚召陵之盟和宋、楚泓之战以后,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一场大战,在春秋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扼制了楚国的北进势头,稳定了中原形势,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当时,楚国可以说是势力强盛、声威方张。晋国自文公即位以来,对内整顿内政,发展经济,壮大军旅,对外尊崇王室,联络齐、秦,以与楚国针锋相对,争夺中原霸权。晋、楚之战势在难免。这是城濮之战的根本原因。楚成王深知楚军战线过长,后方空虚,加之现在双方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决定撤兵,自率部分楚军退至申(今河南南阳北),以防秦军袭其后方。但统帅子玉刚愎自用,不听成王知难而退的告诫,坚决不撤宋围。成王亦存侥幸取胜心理,又给子玉补充了少量兵力。子玉为寻找借口与晋决战,提出晋要曹、卫复国才解宋围的要求。晋文公不好公开拒绝,遂将计就计,私下答应曹、卫复国,但必须以与楚断交为条件...
· 城濮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对城濮之战的历史评价
“兵者,诡道也”,兵法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灵活性极强。善于运用兵法的人,思维灵活,既能把握大局又能于细枝末节中抓住时机。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上下五千年,能够将兵法运用自如的人也不过寥寥数几而已。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哪一个不是威风凛凛、战绩斐然,然他们有兵书在手,有前人经验可借,而春秋战将先轸什么可供学习的经验都没有,却因此开创了兵法善变的先河。关于先轸的最著名的战役便是晋国和楚国之间争霸的决战——城濮之战。战争的历史背景发生在春秋时代,那时候,楚国是楚成王统治,晋国则为晋文公统治。泓之战以后,郑、许、鲁、卫、曹、陈、蔡、宋等诸侯国纷纷选择臣服于强大的楚国。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是齐恒公,齐恒公统治下的齐国也是春秋一大强国,可此时的齐国对上了楚国也需要避其锋芒。因为楚成王攻打了齐国的谷地,将公子雍拥立为君,对齐国的安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此时的晋国在晋文公的统治下,文治武功,大肆改革...
· 城濮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对城濮之战的历史评价
“兵者,诡道也”,兵法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灵活性极强。善于运用兵法的人,思维灵活,既能把握大局又能于细枝末节中抓住时机。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上下五千年,能够将兵法运用自如的人也不过寥寥数几而已。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哪一个不是威风凛凛、战绩斐然,然他们有兵书在手,有前人经验可借,而春秋战将先轸什么可供学习的经验都没有,却因此开创了兵法善变的先河。关于先轸的最著名的战役便是晋国和楚国之间争霸的决战——城濮之战。战争的历史背景发生在春秋时代,那时候,楚国是楚成王统治,晋国则为晋文公统治。泓之战以后,郑、许、鲁、卫、曹、陈、蔡、宋等诸侯国纷纷选择臣服于强大的楚国。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是齐恒公,齐恒公统治下的齐国也是春秋一大强国,可此时的齐国对上了楚国也需要避其锋芒。因为楚成王攻打了齐国的谷地,将公子雍拥立为君,对齐国的安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此时的晋国在晋文公的统治下,文治武功,大肆改革...
· 城濮之战交战双方是谁:谁赢了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为了争夺在中原的霸主地位,晋军制定详细的策略,大败楚军,确立了晋军在中原的不可撼动的地位。城濮之战晋文公率领军队从棘津渡河,进军攻打依附楚国的曹国河卫国,企图通过攻打楚国的依附国来吸引楚国的注意,从而为宋国解围。晋文公先是率领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卫国,很快就把卫国占领了。之后,又对曹国发起了攻击,不久便攻下了曹国的都城,俘虏了曹国的国君。晋军攻打曹、卫本想楚军北上,但是楚军却无动于衷,依然攻打宋国。宋国又来向晋王求救,晋王进退两难,最终听从了先轸意见,利用齐、秦“喜赂怒顽”的心理,制造齐、秦、楚之间的矛盾。晋国一方面让宋国送一份厚礼给齐、秦两国,让他们劝楚军撤兵。另一方面,把曹、卫的一部分土地赠送给宋国,以表示自己的忠诚。宋国没有被攻下,加上曹、卫两国的土地又送给了宋国,楚军当然不会同意撤兵。秦、齐遭到楚国拒绝后,也非常恼怒,于是出兵协助晋国,形成了三大强国联合对抗楚国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