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林黛玉为什么要进贾府?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8
转发:0
评论:0
林黛玉为什么要进贾府?,林黛玉为什么要进贾府?林黛玉为为什么要进贾府呢?这是红楼研究者为之困扰的

  林黛玉为什么要进贾府?

  林黛玉为为什么要进贾府呢?这是红楼研究者为之困扰的问题之一。我们先看看林黛玉的出身。第二回说道:“因闻得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 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 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林黛玉乃是王候之家,经济实力自不必说,就说当下在扬卅,仍保留有清朝盐官府第花园,其豪华程度令人咋舌。林黛玉大可不必去投靠舅舅。但是她确确实实去了,去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家中无人照料:书中交待: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 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这段写得明明白,是因为黛弱多病,且幼年丧母,而且贾母甚为想念,试想这段话,林如海是什么人物?难道连一个多病的女儿都不能扶养吗?这显然说不通。也历来受人垢病。

  第二:指腹为婚:显然这个说法也行不通,书中多次提到有人给宝玉提亲,也没看见有人拿出这个观点来反驳。而且当人们知道两人情投意合之时,也没用这个说法来锦上添花,纵观《红楼梦》中的变色龙王熙凤,就曾半真半假地戏说俩人的姻缘,可就是没用这个最有力的证据加以佐证,说明婚配一说根本站不住脚。有红学家刚一提出这个观念,就遭到一致围攻。

  第三:别有用心:既然上面两点都行不通,就有人提出第三种说法,认为贾母三个儿女中,唯有林黛玉的妈妈贾敏是她亲生的,贾赦贾政是领养别人的儿子。(刘心武更是把这一观点扩大)眼看贾家在王夫人的控制下大权旁落,于是想出了让林黛玉来嫁贾宝玉的绝招,把林接过来与宝玉同住居一室,难免日久生情,贾宝玉和林黛玉更是亲上加亲,既让贾家嫡亲血脉加以延续,也让贾家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中……此有这种观点的人,让很多的红谜们难以接受。

  林如海为什么会把年幼的女儿送入贾府?至少女儿进京之时他的家族还没有丝毫的动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以我个人的观点也总结有三条。

  首先,林如海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这个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一个失了父母的让他放心不下。

  其次,贾母爱“女”心切,一心想要把外孙女拢入怀中,也许当时的想法只是接过来住上一段时间,后因林如海出世,才彻底地留了下来。

  最后,林黛玉的母亲临死之前做了交待,深恐受后母之罪,放置母亲家中以安心。我猜想最后一条最靠谱,因为,母亲临死最放心不下的一定是自己年幼的女儿……

  最后声明一点,《红楼梦》是小说,是可以虚构的小说,至于年龄关系不大,一味地纠缠在此,也甚是无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时贾赦和贾政为何不见林黛玉?
林黛玉初进贾府时,贾赦、贾政两位身为至亲舅父却都托辞不见,很多人都指责贾府势利,瞧不起黛玉这个孤女;并举出薛家为例,说贾家对薛家的迎接有多热络重视,可见趋炎附势,厚此薄彼。这指责貌似正直,实则太有点小家子气,把赦、政等人看作周瑞、林之孝一般见识了。书中说,黛玉进京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黛玉。”可见并无冷淡之意。而且进府之时,贾母与邢、王二夫人都一早等在堂上,连丫环见了黛玉来都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子”,抢着回话“林姑娘到了。”可见贾母等待之殷。黛玉进来,贾母搂着“心肝儿肉”的大哭绝非做作,是一位老祖母想念外孙女儿的最正常反应。而贾府里的人都是看着贾母眼睛眉毛行事的,贾母如此看重黛玉,贾赦、贾政两个做儿子的又怎么会慢怠她呢?即便从贾政对贾雨村的态度,也可以看出端倪。“进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带了小童,拿着宗侄的名帖,至荣府的门前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
· 贾元春为何不支持表妹林黛玉嫁入贾府?
秦可卿去世之前,曾向王熙凤托梦,交代了她的心事,大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件事是关于贾氏家族的远景展望,希望凤姐一定要未雨绸缪,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曾经有过相应的论述,第二件事是关于贾氏家族的近期规划,告诉凤姐“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当凤姐追问她是何喜事时,她却不回答,还给凤姐留了一句诗:“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通过《红楼梦》后来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出,这里所说的“喜事”,应该就是“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以及《红楼梦》中的重头戏“皇恩重元妃省父母”,笔者觉得,第二件事如果仅仅以“喜事”来论就显得过于笼统,不够具体,显然不符合《红楼梦》对于中国封建社会高度的概括性和浓缩性。网络配图那么,秦可卿托梦的第二件事究竟是指的什么?笔者认为,所谓喜事,表面上确实是“贾元春省亲”的盛宴,实质上依然是一个“悲剧”,其实,在此所谓喜事之前,整个贾氏家族已经为秦可卿的丧事...
· 贾政为什么会如此欣赏林黛玉?
在人们的印象中,贾政是《红楼梦》人物中比较冷酷、古板的一个,除了对贾母的孝顺以外,我们很难看到他会对谁和颜悦色,对贾府的几位小姐如此,对贾宝玉、贾环、贾琏更是如此,就是对自己的老婆王夫人也未见有什么温馨描写。但就是这样一个“严肃”的人,偏偏对自己的外甥女林黛玉颇为欣赏。小说第七十六回写林黛玉和史湘云中秋之夜在大观园的凸碧堂和凹晶馆处比赛对对子,因湘云赞这个馆的名字取得好,林黛玉无意之中道出了舅舅贾政对她的赏识。林黛玉说道:“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因他拟了几处,也有存的,也有删改的,也有尚未拟的。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所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如今就往凹晶馆去看看。”对人素来苛刻尖刻的贾政...
· 贾赦生病了贾母为啥不让林黛玉去看望贾赦?
第二十三回,也就是宝黛葬花之后,有一个小细节,颇费思量。原文如下: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贾赦生病了,贾宝玉和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都要去请安看视,从后文来看,贾琏也去了,贾环贾兰也去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虽然没写,贾珍贾蓉也是要去的。但是,贾母唯独没让林黛玉去,这是为什么呢?我想:第一,按照礼数规矩,林黛玉是外戚,不是贾家人,我们看去的,都是贾氏子孙。第二,贾母在人前,也就是在亲戚面前,尤其是薛家面前,总是把林黛玉当成自家人,这个我多有论述。但是在内里,还是有区分的,她再爱林黛玉,再想把林黛玉嫁给贾宝玉,也知道内外有别,对外,可以给林黛玉的未来身份定个调儿,但是对内,还是要讲礼数的,毕竟林黛玉还没嫁给贾宝玉。从第二...
· 贾赦为什么要痛打儿子贾琏?贾琏挨打的原因
宝玉挨打是明写,从原因到如何被打,打的如何,引起的混乱,都有着生动的描写,而贾琏被打却是暗写。从平儿与钗的对话中写出,平儿至钗处寻药,说起原因是因了扇子。贾赦看中了几把扇子命贾琏去弄来。贾琏按商业规则办事,重金相许,无奈对方爱扇成痴,不为钱财所动。贾琏便放弃了这一收购行动。贾赦自然是不高兴的,骂贾琏没本事。偏贾雨村运用职权把扇子给贾赦送了过来。贾赦责问贾琏为何贾雨村能办到的事,他办不到的。贾琏说了句公道话,为了几把扇子弄得人坑败业的不算什么本事。对贾雨村的行为很不以为然,贾赦却恼了,借机生事打了贾琏,说他顶撞自己。当然平儿说也有别的事,都凑在一起了。打的是极严重的,已经动不了。贾琏挨打的原因就是如此吗,还有别的原因吗,那平儿不曾说的小事是什么,这扇子是不是只是导火索,而真实的原因,另有缘故。老子打儿子,在红楼梦一书中共有两处,一次是众所周知的宝玉挨打的故事,另一个就是贾赦打贾琏。小说采用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