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王阖闾最后怎么死的?阖闾的墓在哪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90
转发:0
评论:0
吴王阖闾最后怎么死的?阖闾的墓在哪,吴王阖闾最后怎么死的?阖闾墓在哪春秋战国时期先人的名字都那么随意而有诗意

  吴王阖闾最后怎么死的?阖闾墓在哪

  春秋战国时期先人的名字都那么随意而有诗意,不似今天我们这样实际而平庸。比如阖闾,阖闾二字是两扇门——阖是闭着,《易经》中说,一阖一辟为之变,辟也就是开;而闾是通向里巷,也就是通向邻里、市井。前者是藏,后者不仅是开,而且是聚拢。

  阖闾用伍子胥献给他的刺客杀吴王僚,这刺客叫专诸,他将鱼肠之剑藏在蒸好的鱼肚中实施了暗杀与改朝换代。阖闾共得到越国献他的宝剑三把:鱼肠剑逆理不顺,臣以杀君,子以杀父,所以用来杀了前吴王。磐郢剑是不法之物,对主人不亲,所以被他女儿用以自杀。第三把湛庐剑集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可临阵拒敌,但主人如有逆理之谋就会自动离去。在《吴越春秋》中,它就自动出鞘而去,从水面掠过而至楚昭王的枕边。现在我们还有这等想象力么?

  阖闾当了19年吴王。掌权时间最长的吴王是第一任寿梦,25年;第二位是他儿子夫差,20年,比他多一年。

  阖闾死于公元前496年。公元前497年越王允常死,勾践即位,阖闾想趁乱灭越国。双方决战于越国的檇李,古地名也有诗意,檇李本是一种李子的名称,在今嘉兴西南。《春秋左传》中记载,勾践因怕吴军齐整而将死囚编为三行敢死队,以剑自刎,喊道:“二君有治,臣好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扰吴军心而致吴军大败。灵姑浮“以戈击阖闾,阖闾伤将指”,还捡到了他的一只鞋。“将指”就是大脚指。但伤到脚趾怎么就死了呢?《春秋左传》中没有记载,只说他“卒于陉,去檇李七里”。陉是山脉中断的地方,烽火台肯定是没有的。

  这次大战,吴军投入精兵三万是明朝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的叙述,他说两军列阵于五台山(到明朝再想不出“檇李”这样的地名了)。勾践先出敢死队,左右各500人,然后又出囚徒300人列3行。《东周列国志》中说灵姑浮用的是刀,砍中了阖闾右足。它描写阖闾是怎么死的呢?——“吴王因年老不能忍痛,回到七里之外,大叫一声而死”。

  阖闾墓,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虎丘山下剑池水中。其子吴王夫差为营造阖闾墓,征调十万民工使大象运土石,穿土凿池,积壤为丘,历时三年竣工。因阖闾爱剑,下葬时以“专诸”、“鱼肠”等剑三千殉葬。陵墓上方剑池为清泉一泓,深可二丈,峭壁如削,景色幽深。相传秦始皇和东吴孙权都曾派人来此凿石求剑,但无所获,惟凿处成为深池,故称剑池。一说剑池为冶炼宝剑淬火之处。

  阖闾墓所在的虎丘山剑池,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曾在此书写“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每一笔画都有二尺多长,笔力遒劲。经风霜侵蚀,“虎丘二字段落湮没,于是在明代万历年间照原样钩摹重刻。所以苏州人称为“假虎丘,真剑池”,也有人说这句话暗指阖闾墓的秘密。

  据方志记载,剑池下面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因入葬时把他生前喜爱的三千宝剑作为殉葬品埋在墓中,故名“剑池”。历史上不少淘金者想挖掘阖闾墓。剑池的外侧有一块南北倾向的大盘石,面积有一二亩。传说阖闾墓筑成后,吴王夫差担心工匠们泄露墓中的秘密,便将全部工匠邀来饮酒看鹤舞。白鹤也会跳舞,多么稀罕!他们兴高采烈地伸长颈脖,等待着仙鹤降临,但是等到的却是一把把寒光闪闪的利刃。据说,当年千余名工匠喋血石上,至今石头还是紫褐色的,名曰“千人石”。吴王夫差以这种欺骗伎俩残杀无辜,手段十分卑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王阖闾的墓葬奇闻阖闾是怎么死的?
据方志记载,吴王阖闾被葬在三千剑池之下,二千多年以来,历史上有不少盗墓者都想进入阖闾之墓,却拿这三千剑池毫无办法,最后也都只能望而却步,留下许多掘墓未遂的故事。吴王阖闾为何要让自己葬在剑池之下呢?是为了阻挡盗墓者还是有别的深意呢?吴王阖闾,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一作阖庐。阖闾是吴王诸樊之子,吴王夫差之父,于公元前514年当上吴王,又于公元前496年去世。诸樊生前并未册立太子,死后更是将王位传给了弟弟馀祭,而不是自己的亲儿子阖闾,还立下了一个奇怪的兄位弟嗣、弟终长侄继位的祖规。最后王位传了又传,传到了诸樊的三弟馀昧手中。馀昧本想将王位继续传给弟弟,即季札,这些人这么做都是为了季札,但是季札依然不接受王位。本来馀昧去世,季札又不肯当吴王,王位就该是阖闾的,可馀昧之子僚竟然自立为吴王,阖闾便与吴王之位擦肩而过了。阖闾心有怨恨,打算刺杀吴王僚夺位,便找到了刺客专诸,将匕首藏进鱼...
· 吴王阖闾的“阖闾”怎么读吴王阖闾是什么意思
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他的一生就是一场春秋大戏。作为春秋时期的一大强国的霸主,他曾率领百万雄师进攻楚国,并导致楚国一蹶不振,但是在他的晚年,又做出了许多不明智的举动,曾经的霸主当年风光无限,为何在晚年又一蹶不振?吴王阖闾(hélǘ)又作阖庐,姓姬,名光,吴王诸樊之子,故又称“公子光”。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14至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为“春秋五霸”之一。吴王阖闾我们都知道,他叫做公子光,那为什么后来他即位以后,又要将公子光改为阖闾?吴王阖闾这个名字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我们从《史记》的吴太伯世家的记载可以看出,春秋吴国为周太王的后裔,从寿梦这个王开始起称王,史称吴王寿梦;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馀祭、馀眛、季札,除最后一个儿子季札外,其他的三个儿子,先后成为吴国的国君,史称王诸樊、王馀祭、王馀眛;等到王馀眛之子公子僚即位的时候,便是王僚;诸樊的孙子夫差即位,便被称为吴王夫差。...
· 关于吴王阖闾的故事有哪些吴王阖闾最后是怎么死的
吴王阖闾是春秋五霸之一,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分歧很大,喜欢吴王阖闾的人,认为他是时势造就的英雄,不喜欢他的认为他就是一个篡位的阴谋家。吴王阖闾最后能够成为春秋霸主,成就他的千秋伟业,除了把握住了时代的机会以外,伍子胥的助力是他成功的关键。“始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光既篡位,是称阖闾。王僚见杀,贼由专诸。”史书上短短的几个字,一两句话就把吴王阖闾的性格给草草勾画了出来。吴王阖闾又叫做阖庐,姓姬,名光,吴王诸樊之子,又被称为公子光。春秋末期吴国国君,以专诸刺王僚而闻名,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为“春秋五霸”的霸主之一。他有两件事最为人熟知,第一件事就是吴王阖闾兴兵伐楚,第二件事是刺客专诸刺杀吴王僚。我们在了解下第一个故事之前,首先了解下当时的背景情况,当时吴国的国君是吴王僚。吴王僚即位是没有问题的,之前诸樊去世的时候,本来由叔父来继承王位的,但是由于叔父不愿意当这个吴国的国王,...
· 吴王阖闾的“阖闾”两个字究竟是何意义?
吴王僚被专诸刺杀了,死的不明不白。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们剁成了一堆肉泥。公子光假称去换药,他躲在内室,暗暗的窥视着酒席上的一切,知道专诸已经得了手,便一声令下,早埋伏在家中的甲士们一跃而起,杀了出来!两下交兵,好一场恶斗!因为吴王僚已经死了,蛇无头不行,所以这边威加十倍,那边势减三分。尽管吴王僚带来的人多,却都不是对手,很快就被公子光的人杀死了一半。逃跑的一半,又被早埋伏在外面的伍子胥带的死士们追杀,一顿乱砍乱劈之后,又干掉了一半,杀的他们个个无心恋战,做鸟兽散,各自逃命去了。公子光大获全胜。打扫战场完毕,他带着人,驾着车,手持利器,直登朝堂,召集吴国的群臣,都来开会。群臣们一看,傻了眼,都说不出话来。既然吴王僚已经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那你就继任为吴国的新国王吧。公子光推辞不受,他将王僚背约自立的罪名,向国人宣布道:“并非我贪图王位,而是王僚不义!他违背了先君的意愿,霸占了四叔的王位,今...
· 帅氏阖族公约
国以法为治,民以约为信,国法民约异曲同工。以往族谱中订有家训家规家法,这是旧时代族权的表现,不符合现代文明精神。为了教育和鼓励帅氏族人上进,使大家有一个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经讨论,特制定本帅氏阖族公约。一、爱国爱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国家,而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所组成。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自古以来就有捍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光荣传统。历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我帅氏祖先在抗击外来侵略、保卫祖国安宁的斗争中而血洒疆场,屡建奇功,有的忠贯日月、名标青史。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帅氏族人的光荣传统,爱国爱家,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再立新功。二、敬老爱幼。赡养父母、抚育后代,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国家法律规定了的。人为万物之灵,其爱子之心,皆系天性;同时子女要无条件地赡养自己的父母、长辈。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那些极少数不愿意赡养父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