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隋文帝为何只留杨素?隋文帝为何不杀功臣杨素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14
转发:0
评论:0
隋文帝为何只留杨素?隋文帝为何不杀功臣杨素,隋文帝为何只留杨素?隋文帝为何不杀功臣杨素杨素(544年—606年8月3

  隋文帝为何只留杨素?隋文帝为何不杀功臣杨素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去世后谥曰景武。

  隋文帝不杀功臣杨素可能出于一下几个原因:

  1.杨素早在隋文帝任丞相时就与他关系密切。

  2.杨素军事才能突出,周武帝时参与平定北齐,后又破,在平陈之前数次献策,并在伐陈时任水军统帅东下。

  3.杨素虽有大功,但并不像贺若弼那样仗着军功飞扬跋扈地争功,而且杨素而且善于猜测隋文帝的心思,在建造仁寿宫时还大肆讨好隋文帝,善于的权力和地位。杨素得宠之时,隋文帝对其言听计从。而且他为人圆通,善于跟同僚搞好关系。

  4.杨素与独孤皇后关系也很密切,并与杨广私下交好,帮助杨广取得太子之位的同时也取得了独孤皇后的亲近和信任,并同时利用独孤皇后和杨广来排挤高颎。

  总之杨素的才能虽然稍逊于高颎,但是高颎属于理想主义者,杨素则属于现实主义者,虽然才能不及高颎,却能从人事方面弥补。虽然有时略显奸诈狡猾,但是不失为隋代名将与名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隋文帝
生平经历出生杨坚于西魏大统七年六月十三癸丑夜(541年7月21日)生于冯翊般若寺,其父是西魏随国公、北周柱国、大司空杨忠,生母吕氏。其妻独孤皇后为北周时八大柱国之一独孤信之女。其长女嫁北周宣帝为后,地位显赫。杨坚在北周时曾官拜骠骑大将军,又封为大兴郡公,后袭父爵柱国,北周武帝时任随州刺史,参加过北周灭北齐之战。夺取政权杨坚壮年时曾随北周武帝伐灭北齐统一华北,不久后武帝于宣政元年(578年)病逝,北周宣帝即位。北周宣帝行为乖戾,诛杀元老重臣,将国政交给东宫的旧僚郑译,引起朝野恐慌。579年,传位仅7岁的太子北周静帝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大象二年(580年)5月11乙未日(6月8日),北周宣帝病逝。近臣刘昉、郑译等和杨坚有旧,并且杨坚有“重名”,矫诏谋引杨坚辅政。据记载杨坚开始是:“固辞,不敢当”。但是刘昉警告他:“公不为,昉自为之”,杨坚遂接受此建议,之后郑译等对北周宣帝病逝的死讯秘不发丧,...
· 隋朝的赵绰是谁?为何深得隋文帝杨坚的信任
隋朝虽然是个短命的王朝,但制定的政治法律制度,如《开皇律》等,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较完备。隋文帝清醒地认识到法制对巩固统治的作用,有时甚至不惜以身护法,同时也能听从下属的劝谏。有一次,隋文帝想加重惩处盗贼的刑罚,刑部侍郎赵绰(chuò)马上进谏道:“陛下实行的是尧舜之道,执政、为人都非常宽容,没有必要对盗贼的惩处特别严厉;何况量刑的依据是法律,这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方面,怎么能随便更改呢?”隋文帝很高兴地接受了赵绰的意见,认为他执法讲原则,便把他提拔为大理寺少卿(管理司法的官员)。当时和赵绰一起在刑部共事的还有个侍郎辛亶(dǎn),比较迷信,喜欢穿红色的短裤,以为这样可以官运亨通。有人向隋文帝告发,隋文帝就下令赵绰把辛处死。赵绰上朝对隋文帝说:“辛犯的不是死罪,所以我不能接受陛下的命令。”隋文帝气呼呼地说:“你想救辛的命,就不顾自己的性命了吗?”说着,立即喝令侍从把赵绰一起拉下殿去砍头。赵...
· 隋朝名将杨素:堪称隋文帝稳定局势的救火队员
杨素是隋唐时期最耀眼的一颗星,无论他有着怎样的复杂,也无视后人的喜与恨,他就在那,曾经安分地做着大隋的消防队长:哪里有险情,他往哪里去。公元590年,隋朝的天下看起来太平,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和平。虽然和吐谷浑都已臣服,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怎么可能安心做小?不过是看隋朝刚平定江南,增加了大量土地和人口,他们并不想愚蠢地冒出头来,背后,祸心依然。至于刚刚得到平定的江南,依然是此起彼伏地造反。缘起《五教》之祸东晋以降,江南地区的豪门大族不断发展壮大。到王朝末年,司马家族的权势反而完全落于下风,发出的政令根本得不到执行,皇帝成为傀儡,代之而起的是世家大族凌驾于皇权之上,宋、齐、梁、陈,代代相承,铁打的世家大族,流水的皇帝。世家大族掌握了权势,自然可以完全凌驾于寒门庶族之上,隋朝接手后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或者说豪门世族的思想并没有得到改变。平定江南时,江南民间传言隋文帝为了稳定,要将百姓都迁到关内去。...
· 杨汪是怎么死的?隋朝大臣杨汪生平简介
杨汪,字元度,祖籍弘农华阴,出身名门望族,一说隋皇宗室,杨玉环曾祖父,官至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忠肝义胆,后为李世民所杀。杨汪,字元度,本弘农华阴人也,曾祖顺,徙居河东。父琛,仪同三司,及汪贵,追赠平乡县公。汪少凶疏,好与人群斗,拳所殴击,无不颠踣。长更折节勤学,专精《左氏传》,通《三礼》。解褐周冀王侍读,王甚重之,每曰:“杨侍读德业优深,孤之穆生也。”其后问《礼》于沈重,受《汉书》于刘臻,二人推许之曰:“吾弗如也。”由是知名,累迁夏官府都上士。及高祖居相,引知兵事,迁掌朝下大夫。高祖受禅,赐爵平乡县伯,邑二百户。历尚书司勋兵部二曹侍郎、秦州总管长史,名为明干。迁尚书左丞,坐事免。后历荆、洛二州长史,每听政之暇,必延生徒讲授,时人称之。数年,高祖谓谏议大夫王达曰:“卿为我觅一好左丞。”达遂私于汪曰:“我当荐君为左丞,若事果,当以良田相报也。”汪以达所言奏之,达竟以获罪,卒拜汪为尚书左丞。...
· 隋炀帝为何被葬于扬州?隋文帝被弑杀之谜
考古专家确认,新近在江苏省扬州市曹庄发现的隋唐墓葬系隋炀帝杨广之墓。隋代都城在长安,陪都在洛阳,隋炀帝为何葬在了扬州?杨广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帝王?隋朝在历史上为什么会有“短命王朝”的诡异说法?关于隋炀帝、关于隋朝究竟有哪些谜团?隋炀帝葬于江都之谜“好头颅,谁当斫之?”隋炀帝名叫杨广,“炀”是谥号,一般只有好内远礼、逆天虐民、好大殆政的帝王,才会谥“炀”,含贬谪之意。实际上从政绩来看,杨广并非一位无所作为的皇帝。杨广遭人诟病,主要是因其荒淫无度,穷奢极欲,大兴徭役,不知体恤民众。而且,杨广不知反省和检讨执政失误,反而采取高压政策,加之偏信佞臣,诛杀勋臣,导致国家内外矛盾加剧。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已故将军杨素之子杨玄感发动兵变,农民起义相继跟进,先后有130余起之多。由于时局动荡不安,杨广每天提心吊胆,常从噩梦中惊醒,呼叫有“贼”。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十二月,杨广干脆以巡幸为名,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