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的儿子是谁?陶谦有几个儿子结局如何
陶谦的儿子是谁?陶谦有几个儿子结局如何,陶谦的儿子是谁?陶谦有几个儿子结局如何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
陶谦的儿子是谁?陶谦有几个儿子结局如何
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人。汉末群雄之一。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剌史、议郎,性格刚直,有大志。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扬武校尉,之后又随张温征韩遂、边章。
188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尔后听从王朗、赵昱建议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晚年因战事上为曹操大败,徐州大半几乎遭兵祸所害,以致过度忧劳而逝,享年六十三岁。
陶谦的儿子:
陶商,不仕。
陶应,不仕。
三国演义中未提到过陶谦儿子的结局。陶谦在让徐州时,曾提到他的儿子性格懦弱,难成大事。因此才让刘备担任徐州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张居正有几个儿子?他儿子结局如何?
![](https://imgs0.zupu.cn/photos/fenzhan/11/f4100fdb-2847-41cb-a6d4-3a896dc5b862.jpg)
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帝时期的内阁首辅,为相期间辅佐万历帝朱翊钧开创“万历新政”,将已经走下坡路的大明王朝,又生生的拉回来一大截。张居正在后世评价很高,后世有人甚至称其为“千古一相”。在他诸多政治、经济、民生、军事等政策中,其所推行的“一条鞭法”,更是受到历朝历代的借鉴和研究。就算放在今天,接受义务教育的我们,也会在高中历史书上看见分析张居正一条鞭法的章节。不说其他,只说能上课本就已经证明了这项政策的地位。张居正为大明费劲心力,但却又有“人亡政息”的说法,这是为何?因为张居正为人太过专制,也许他是出于国家发展考虑,但在皇帝本人看来却也是对自己的蔑视。万历帝上位之时尚且年幼,所以朝政由张居正保持。随着年岁渐长,万历帝对张居正的不满自然一点点的增加。可偏偏张居正手握重权,把控朝政,万历帝只能忍气吞声。一直到张居正去世,万历帝才算真正松了口气。不仅是皇帝,连大臣都受到压制。明朝内阁制,内阁首辅是头头,...
· 鳌拜有几个儿子?他死后儿子结局如何?
![](https://imgs0.zupu.cn/photos/fenzhan/366/19d55a65-278d-4d9d-b93a-346e399a7fef.jpg)
康熙帝是清朝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帝王,一生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功绩,让后人为之击节称叹。而要说起康熙英明君主生涯中的第一个大功,非少年时擒获鳌拜莫属。鳌拜,瓜尔佳氏,是清朝三代重臣,在皇太极时期受到提拔,顺治帝时期获得重用,甚至成为顺治帝托孤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后世许多电视剧将鳌拜塑造成一个野心勃勃,企图谋朝篡位的形象。个人对此并不认同。鳌拜对大清的忠心没什么好质疑的,他的不好之处在于晚年拥功自重。鳌拜前半生征战沙场,立下赫赫军功,被赞誉为“满清第一勇士”。晚年的时候却专权弄政,结党营私。权利是一个好东西,开口便能决定一人生死,一抬手就能让一个人坐上高位,决定人的命运,仿若天神一样。如此随心所欲,相信没有哪个男人能抗拒的了。鳌拜从四大辅政大臣最末位,一路高歌猛进,铲除异己,风头无两,自然也沉迷于权势之中。有权对于一个人而言不是坏事,但关键是他有权之后不将皇帝放在眼里。也许是欺负康熙年幼,所以鳌拜常...
· 李卫有几个儿子?他的儿子结局如何?
![](https://imgs0.zupu.cn/photos/fenzhan/192/23826b1d-555f-420c-a2c6-9e69a351f931.jpg)
年羹尧和李卫都是雍正朝宠臣,但是两人的结局却天差地别。年羹尧被雍正帝列92条大罪,于雍正四年赐自尽。而李卫却一路坐到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的职位,最后善终结局。同是雍正宠臣,两者结局不同,大概因为年羹尧受宠后骄横跋扈,多次触及雍正帝的根本利益。而李卫虽然是捐官出生,但是却公正廉明,尤其在处理盐政事务,查出私盐买卖方面有大功。不仅是两人之间有差别,连后代也有所不同。年羹尧的几个儿子,要么早死,要么在年羹尧死后改名换姓,此后隐居过日子。年氏兄妹的相继死亡,让年氏家族再不复往日嚣张气焰。得罪了雍正帝的年家,想的是怎么躲,自然不会有人在进入官场,所以年家也就没落了。李卫家的五个儿子可就没那么多顾虑,自己的父亲是皇帝宠臣,对国家有功。自己不去当官,实在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所以李卫的五个儿子都进入官场,而且官一个坐的比一个高,哪里像年羹尧的儿子结局悲惨的。李卫长子李星垣,乾隆元年考取进士,高中...
· 狄仁杰有几个儿子?他的儿子是何结局?
![](https://imgs0.zupu.cn/photos/fenzhan/306/db5a05ee-4bf7-4e62-a9d5-819b1172a63e.jpg)
他是大唐最有名的宰相,也是古代最著名的神探,他叫狄仁杰,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狄仁杰有着令人叹服的断案能力,他的事迹被荷兰人高罗佩整理记录,写了一本《大唐狄公案》,从此“狄仁杰”三个字火遍大江南北,名扬百世,不但成为了国人心中的神探,更成为了欧洲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历史上的狄仁杰这么优秀,这么出色,世人对他的后代报以巨大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继承狄仁杰的衣钵。狄仁杰有三个儿子,他们又是怎样的人呢?狄仁杰最有名的儿子,应该是他的次子狄光远,因为狄光远救过狄仁杰的性命!当时,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武则天闻之震怒,二话不说就把他们关入了大牢。和狄仁杰一起被抓的很多大臣很多都死在了牢里,因为他们不认罪,来俊臣就用酷刑逼他们认罪,很多人受不住酷刑就死掉了。狄仁杰为官刚正不阿,但为人还是很精明的,来俊臣问他谋反没有,他当场就认了罪。来俊臣得到了想要的口供,自然就免去了对狄仁杰的刑罚,只等着来...
· 李敢的儿子是谁结局如何?李敢有几个儿子
![](https://imgs0.zupu.cn/zupuls/p999/58793f93-2f93-456c-8380-4b7e6e1afaa4.jpg)
李敢有后代吗?西汉大将李敢有几个儿子?李敢的儿子是谁结局如何?李敢(?—前118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将领,飞将军李广之幼子。多次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由校尉渐升至郎中令,并封关内侯。后因击伤卫青而被霍去病射杀。李敢子女李氏:太子刘据所宠幸的宫人。李禹,好利,亦有勇。征和二年被巫蛊之祸牵连,以“谋入匈奴”之罪被杀。李禹(?―前91年),李广之孙,李敢之子,有一同胞姐妹是汉武帝的戾太子刘据的中人,有宠。李禹也很得刘据的喜爱。李陵投降匈奴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者皆用为耻。李陵一家被族,李禹未受牵连。直到征和二年的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全家,两位公主以及丞相公孙贺、公孙敖、卫伉(卫青长子)等人先后冤死,李禹也被牵扯其中,江充陷害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及部属李禹与匈奴有勾结,称李禹打算逃走投奔李陵,李禹蒙冤而死。后来车千秋为太子申冤,汉武帝霍然醒悟,立即就任命...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