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辜鸿铭有几个儿子?辜鸿铭有的子女有哪些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098
转发:1
评论:0
辜鸿铭有几个儿子?辜鸿铭有的子女有哪些,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何许人也?他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1857-1928)出身于华侨世家,十三岁即赴欧洲求学, 十余年中游学于英法德意诸国,归国后长期担任张之洞幕府的洋文案,曾官至清廷外务部左丞。他精通英、德、法等近十国文字,尤其擅长 英文写作,被孙中山、林语堂推为中国第一。1915年,辜鸿铭在北京出版了《中国人的精神》(Spirit of Chinese People)一书,汉语题名“春秋大义”。不久即被译成德、法、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一时轰动东西洋,在德国甚至掀起了持续十几年的“辜鸿铭热”。

  辜鸿铭的子女后人有哪些?

  辜鸿铭独子辜守庸,是日本小 妾吉田贞子所出,倍受辜鸿铭溺爱。用守庸自己的话说,是过了一辈子公子哥儿的生活。成婚后,育有四男二女:

  长子辜能以解放后到台湾卖文为生。1957年,辜鸿铭百岁冥诞时,辜能以组织力量出版辜鸿铭的著作。

  次子辜营商解放后留在北京。

  三子辜文绵解放前夕也迁居台湾。

  第四子情况不详。

  辜鸿铭的女儿珍东、娜娃是淑姑所生的两位千金。这两位小姐不仅聪颖明慧,学得多国语言,而且也继承了乃父的性格,骄傲、清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末怪杰辜鸿铭:辜鸿铭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个人著述辜鸿铭的仕途生涯不足一谈,他一生事迹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在于沟通中西文化并诉诸于翻译事业。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孔孟哲学,精神道义,他勤于写作。辜氏一生著述颇丰,且多用流利的英文写成,其目的即在于使西方人了解,并通过了解进而尊重中国文化。英文专著1.PapersfromaViceroy'sYamen:AChinesePleafortheCauseofGoodGovernmentandTrueCivilization.封面上有赵凤昌亲笔手书的中文书名《尊王篇》。该书于1901年在上海出版,陆陆续续发表于《日本邮报》等报刊上的系列英文政论文章结集而成的合集。该书出版后,欧洲人争相购买传阅,当时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史稿》本传中说:“辜氏以英文撰《尊王篇》,申大义,列强知中华以礼教立国,终不可侮,和议乃就。”2.ETnunc,reges,intelligite!TheMoralCau...
· 辜鸿铭是谁?辜鸿铭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中文名:辜鸿铭外文名:Tomson字:汤生号:立诚国籍:中国民族:汉族祖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出生地:马来西亚槟城州出生日期:1857年7月18日去世日期:1928年4月30日妻妾:正妻淑姑(中国);妾室吉田蓉子(一说吉田贞子,日本人)子女:儿子辜守庸,女儿珍东、娜娃毕业院校:爱丁堡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主要成就: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翻译“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大学》;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是晚清著名文人,号称“清末怪杰”,他既精通西方文学,也在东方文学中学有所成,学贯中西,整个下半身都致力于对中国文化的宣传,认为只有中国的文化才能拯救现在这个黑暗的世界,所以致力于向西方宣传东方文化。1857年7月18日,英国人布朗先生在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的橡胶园里迎来了一个新生命,这个人就是被称为“清末怪杰”的辜鸿...
· 清末怪杰辜鸿铭个人资料辜鸿铭的子女后人简介
辜鸿铭(1857.7.18-1928.4.30),字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个人评价:《论语》英译本出版序言:辜先生不小的功绩是翻译了儒家四书的三部,他不仅是忠实的翻译它,而是一种创造性的翻译,超越了中西方观念与思维方式的鸿沟。吴宓(《大公报》)发表的悼文中说:除政治上...
· 辜鸿铭和辜姓的来源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何许人也?辜鸿铭是一位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的人,他一生获得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辜鸿铭(1857~1928),字汤生。出生于南洋槟榔屿(今马来西亚槟城州),祖籍福建泉州。10岁时到英国读书,完成学业后,回祖国大陆定居,继续苦读中国典籍。后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20年,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是中国近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博学汉学中国传统的同时,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号称“清末怪杰”。辜(gū,潮音gu1(龟))姓在全国约有人口98万,在各姓中排第273位,占全国人口的0.08%.辜姓在揭阳有人口7149人(2001),在...
· 辜鸿铭:清末怪杰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出生于1857年的辜鸿铭一生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他曾这样概述自己的一生:“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在民国时期,辜鸿铭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学贯中西的他被人称为“清末怪杰”。1915年4月,蔡元培聘请辜鸿铭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英国文学。任教期间,外貌奇特的他曾有过诸多特立独行的做法。周作人为此曾专门撰文对其描述:“北大顶古怪的人物,恐怕众口一词的要推辜鸿铭了吧。他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毛,却编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更让人捧腹的是,就连他的车夫也是一个拖带大辫子的汉子,正好与其形成一对,成为北大门前的一道风景。课堂上的辜鸿铭,也有“怪”处。第一次和学生见面,自报家门后他便直言不讳:“你们受得了的就来上我的课,受不了的就趁早退出。”还没等学生明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