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燕昭武皇帝慕容盛的贡献 慕容盛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慕容盛(373年―401年),字道运,后燕惠愍帝慕容宝长子 ,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燕皇帝。少年时沉着聪慧,富有谋略。苻坚诛杀慕容氏时,潜逃投靠慕容冲。后来慕容宝死后,慕容盛得以不死,被兰汗封为侍中,慕容盛乘机离间兰汗、兰提、兰难三兄弟,慕容盛派遣慕容奇在建安聚众讨伐兰汗。后兰汗父子喝得酩酊大醉,慕容盛与李旱等人趁机杀死兰穆,引兵将兰汗乱刀砍死。于是继位,改元建平。隆安五年(401年),段玑、秦兴、段泰等人趁乱反叛,慕容盛暗中遭刺而死,时年二十九岁,谥号昭武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兴平陵。
慕容盛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政治
平定叛乱
当初,慕容奇在建安招聚兵马,准备讨伐兰汗,百姓们聚集跟从他。兰汗派哥哥的儿子兰全讨伐慕容奇,慕容奇打败并消灭了他,进驻乙连。慕容盛杀了兰汗以后,命令慕容奇收兵,慕容奇便和丁零严生、乌丸王龙之依仗军队反叛慕容盛,率领军队到达了横沟,离龙城有十里远。慕容盛派出军队攻打,俘获了慕容奇回来,杀了王龙之、严生等一百多人。基容盛便登上皇位,大赦刑罚在斩首以下的罪人,追尊已去世的伯父献庄太子慕容全为献庄皇帝,尊父亲慕容宝的妻子段氏为皇太后、慕容全的妻子丁氏为献庄皇后,追谥太子慕容策谧号为献哀太子。慕容盛的幽业刺史慕容豪、尚书左仆射张通、昌黎尹张顺阴谋反叛,慕容盛将他们诛杀。改年号为长乐。凡犯罪的人,十日之内全部判定,没有拷打之类的刑罚逼供,但是案情大多属实。
同年,高句骊王安派来使者进献土产。有白身绿头的鸟聚集在宫殿南面的正门上,在东园栖息飞翔,二十天以后才离开,把东园改名为白雀园。
灭郎免旱
辽西太守李郎在辽西郡统治十年,威力控制了境内,慕容盛怀疑他,多次征召他,他都没有来朝。因为李郎的母亲在龙城,所以他还不敢公开反叛,他暗中派人引导北魏的军队入境,作为自己安身的计策,便上表请求出兵抵抗敌寇。慕容盛说:“这一定是假的。”把来人叫来审问,果然证实,将李郎家族的人全部杀了,派辅国将军李旱率领骑兵讨伐李郎。军队驻在建安,命令李旱率兵返回。李郎听说家族人被杀,就聚集三千多户人固守。等到听到李旱半路上折回去了,就说内部有变故,不再作防,留下儿子李养守卫令支,自己去北平迎接魏军。李旱等到知道了此事,袭击并攻克令支,派遣广威孟广平率领骑兵追击李郎,在无终追上,杀了他。当初,慕容盛命令把李旱追回来,各位大臣都不明白是什么原因。李旱杀掉李郎以后,慕容盛对大臣们说:“早先把李旱追回来,正是为了这个缘故。李郎刚叛逆不久,一定忌惮官家的威势,一方面聚集同类,抢掠良善人家,另一方面是逃窜在深山大泽中,不能一下子平定,所以出其不意地撤回来,使他们意志骄盈怠懈,再突然袭击他们,这是必胜的道理。”大臣们都说:“这是我们所比不上的。”
李旱从辽西回来,听说慕容盛杀了他的部将卫双,心里害怕,扔队逃跑。不久返回来认罪,慕容盛恢复他的爵位。慕容盛对侍中孙勍说:“李旱统领三军的大权,担负着能够自行出兵的重任,没能够执符节为军败而死,无故逃跑,按军法论处,这是不可赦免的罪行。但是在先帝避难的时候,众人都怀着背叛的念头,亲生骨肉忘掉了亲情,股肱大臣失去了忠节,李早用他受遇刑罚的身躯,为先帝效力拼命,极为忠诚,精诚之气直冲白日。所以我记录他舍身的功劳,赦免他的重大罪行。”不久,慕容盛免去了皇帝的称号,改称庶人大王。
文化
论古说贤
慕容盛听了歌颂周公的事迹后,对大臣们说:“周公辅佐成王,不能用至诚之心来感动上下,杀了兄弟来杜绝流言,还在经传上专有美名,歌颂他的美德。至于我们太宰桓王,继承了先前百王的末世,皇上还不能主持朝政,两个敌国待机而动,祸难超过了以往,他辅佐国政,文武百官都很和睦,统率军队打仗,开辟数以千里计的国土,用礼让维系皇室兄弟,用德政和刑罚约束诸王和睦和乐,当时没有异议。功勋之多,岂可和周公同日而语!但是燕歌中竟然没有说到,他的大德被埋没而没有记述,这是不对的。”于是命令中书改写《燕颂》以记述慕容恪的功勋。又把中书令常忠、尚书阳璆、秘书监郎敷带到东堂,问他们说:“自古以来君子都说周公是忠圣,岂不是大谬吗?”阳璆说:“周公处在摄政之位,君臣的名分上却能做得很得体,到了流言诽谤他的时候,招致暴风来使主上觉悟,道和神相助,万代流光,所以世代都称赞他的高风,后世的王侯没有超过他的。”慕容盛说:“常令认为怎么样?”
常忠说:“从前武王病重的时候,周公有顾命大臣的忠诚,有流言的时候,道义感动天地,拷打伯禽以使他顺从王德。周公的忠诚,圣明至极。自从《诗经》、《尚书》以来没有超过的。”慕容盛说:“你们二位的话真是奇怪啊!我见周公的虚伪,没有见他的忠圣。从前武王做了能活九十岁的梦,告诉文王,文王说:‘我能活一百岁,你能活九十岁,我给你三岁吧。’到了文王死的时候,已经证实武王的寿命。武王的寿数还没有完周公就请求代他死,这不是虚伪吗?如果对天命糊涂,这就不是圣。居摄政之位而不诚心,致使兄弟之间出现残杀。再说文王的教化是从近到远,所以说刑于嫡妻,至于兄弟。周公自己违背文王圣父的常道,走招人嫌疑之路,杀害兄弟以泄私忿,这有什么忠的呢!只是当时没有敢于如实记载的史官,后世的儒生沿袭谬误的缘故。”
常忠说:“打开收藏书契的柜子,风向倒转,也足以表明他不虚伪。遭到管叔、蔡叔的流言,却能大义灭亲,最终安定了宗国,又使成王成为明君,辅助成王完成大业,以致天下太平,制作礼乐,流芳百世,这是最高尚的道德了。”慕容盛说:“你只会沿袭书上现成的说法,没能探究大的道理,我现在给你论说。以前周自从后稷积累仁德,直到了文王武王。文王武王以大圣顺应天运,拥有天下。芸芸众生都景仰他们的恩德,四海之内都归顺他们。成王虽然年轻就登上了王位,但是世数久长,再加上吕公(吕尚)、召公、毛公、毕公做他的师傅。如果没有周公摄政,王道也足以完成。周公无缘无故把国家安危当作自己的职责,把处理国事的大权集于一身,没有一点儿为臣的大节。管叔蔡叔对王室怀有忠心,认为周公代替主上的职位不合人臣之道,所以他们说周公将会对成王不利。周公应当明了大顺之节,表明自己的忠诚来解开大家的疑团,竟然把军队开到都邑,擅自施行杀戮。不臣的罪名已在海内昭著,便呈送成王《鸱鸦》的诗篇,把错误归到主上身上,这叫什么呢?还有,周公举事时,已明告二公,二公足以明白周公无罪,却坐观成王的猜疑,既是这样,那么二公对周公也是存有猜疑的。但因疏不间亲,所以把话让管叔蔡叔去说,真可以说是当时没有表现出忠心,仁义没有行到兄弟身上。周公明知大家把期望都已放在成王身上,天命不在自己身上,然后才把国政归还成王,以此作为忠诚。大风拔木的征兆,是皇天保佑周,不忘文王武王的德政,所以赦免周公过去的罪过,想成就周公的大美。考求周公的心,探究周公的行为,他是天下的罪人,有什么至德可说的!周公归还国政以后,二公闭口不说他的本心的原因,是要表明管叔蔡叔的忠心。”
基容盛又对常忠说:“伊尹和周公哪一个更贤?”常忠说:“伊尹并不像周公一样和皇帝是亲人,却能功成一代,太甲乱德,伊尹把他放逐在桐宫,让他反省自己改正过错,然后恢复他的王位。使得主上没有怨言,臣下没有流言,江山保存正道,美名流传。我认为伊尹的功勋比周公高。”慕容盛说:“伊尹凭着老臣的重要地位,处在主持国政的重要位置上,太甲登上帝位的时候,所作所为还不符合君主之道,伊尹不能竭尽忠诚辅导主上,却把他放黜到桐宫,同夷羿一样,和周公怎么可以相提并论!”郎敷说:“伊尹处在人臣之位,不能纠正君主,担心成汤之道毁败了而无所依循,所以把太甲安置在桐宫,和下等人一起劳动,让他知道耕耘的艰难,然后让他恢复帝位,这就是伊尹的忠诚。”慕容盛说:“伊尹能够放黜了又扶立他,为什么不能辅助他,让他达到完善呢?如果太甲生性就和桀纣一样,那么三年之间不应该就变成了贤明的君主。如果里里生性就美善,仁义之心容易显现,那么,伊尹就应该竭力地把规劝的理由全部都说出来,扶成君主的德政,岂有人臣把君主拘禁起来而占据他的位置呢!况且人臣事奉君主,应当竭尽全力,为什么要挟持智慧,怀藏仁义来促成君主的恶行!太甲的事情,我已经明察了。太甲,是极贤明的君主,因为伊尹先后为三代国君效力,政绩没有值得称道之处,将会失去祖上给的功勋,所以太甲藏起自己那像日月一般的圣明,接受伊尹的放黜,用以成全伊尹忠贞的美名。只有不平凡的人,才会做不平凡的事情,这并不是一般的人能看得到的,也好比太伯的三次谦让,人们也没有称誉他的品德。”郎敷说:“太伯三次把国家让给别人,到了孔子的时候才题出了他的大德。太甲被天下人责骂,碰到了陛下才彰明他的善美。”于是君臣喝酒叙谈赋诗,赏赐群臣钱财布帛各人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