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京族都有哪些民族习俗?京族习俗简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1
转发:0
评论:0
京族都有哪些民族习俗?京族习俗简介,京族沿海而居,海域捕鱼自然也就成了他们主要的经济生活。在海滩、村寨给人第一印

  京族沿海而居,海域捕鱼自然也就成了他们主要的经济生活。在海滩、村寨给人第一印象是成堆成挂的各式渔具。拉网、刺网(定刺、流刺、旋刺)、塞网,还有专门针对特定捕捞对象的鲨鱼网、南虾网、海蜇网、鲎网、墨鱼网等,渔具之多、分工之细,形成了京族发达的渔业文化与独特的渔业风情。

  渔箔是京族渔猎生产中独特的传统设施,以渔箔捕鱼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渔箔颇象古代的八卦阵。捕鱼经验丰富的京族人,在地势倾斜、水流较急的滩地裂沟两旁,分两行插上木柱,直到最低潮水线处。木柱间用细竹条、竹蔑或山藤编结成“篱笆”栅栏,形成“篱沟”,状如漏斗。在“漏斗”里以竹片和木条编织3个由大到小的“鱼室”(也叫“鱼港”),鱼室彼此相通,各入口处安置有鱼虾能进不能出的“笼须”。

  涨潮时,潮水带着鱼虾淹没了箔地;退潮时,鱼虾被困于鱼室。渔民驾轻舟划竹筏,进入篱沟以鱼罩、阿罾尽情收获。

  在京族的渔业生活中,至今还保留有“见者有份”的“寄赖”习俗。不论是退潮后的渔箔边,还是满载归来渔船旁,只要想吃海味,你就可以捡一些拿走,主人绝不会责怪。

    京族也有与渔业生活有关的禁忌,如在渔家做客,千万别说饭烧焦了,因为“焦”与“礁”同音,不吉利,渔民最怕触礁。

  在船上不要说“油”,把油称为“滑水”,因为“滑”有“顺当”、“顺溜”、“顺利”之意,而“油”与“游”同音,船破后人落水才要“游”。移动器物要拿起来,不能推拖着移动,因为有“搁浅”之嫌。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当一艘艘鱼船行驶在辽阔的海面时,渔民便互相对歌,或抒情婉约,或激越磅礴。长年累月,使京族人具备了大海一样的胸怀,大海一样的性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京族习俗简介京族都有哪些禁忌呢
京族禁忌同京族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并广泛存在于京族日常生活和生产劳作的各个方面。诸如渔网放在海滩上,忌人从上面跨过;新造而尚未入水的竹筏,忌人坐在上面。胶新网时,忌别人走近来交谈,否则认为会因此而捕不到鱼;抬网出海,下第一网时,忌碰见女人;请人装渔箔时,忌煮夹生鱼、煮焦饭;建造房舍,要择吉日,否则认为会遭到天灾人祸;忌住不按照传统规矩修建的房屋,有“宁置败家田,不住败家屋”的说法,即使这种房子建得富丽堂皇,也无人敢住;忌在天黑之后向别人借钱;逢初一、十五忌借火。孕妇怀孕期间,忌移动床铺,忌入哈亭,否则,认为生下来的孩子会歪嘴;在船上忌将碗碟倒置,忌双脚垂在船外,忌坐在船头烧香的地方;忌夜间在树林里吹口哨或唱歌,认为如此会招来鬼魂,摄去人们的灵魂。京族的许多禁忌,源于谐音,“焦”与“礁”同音,出海触礁不吉利,煮饭做菜皆忌烧焦。“油水”和“游水”同音,出海要游水说明出了意外事故,因而不说“...
· 京族的春节是怎样过的?京族习俗简介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一般从腊月办年货、掸尘、送灶君、挂年画、贴春联开始...
· 京族纯铜的体育项目有哪些?京族习俗
跳竹竿跳竹竿,是流行在京族民间,以竹竿为器械形式的一种器械舞蹈。京族的跳竹竿,首先在两条平行置于地面的长木上横放八根竹竿,参与者分成四对,由8名男子或女子分坐两排。跳竹竿开始后,双手各执竹竿一端,按照有节奏的鼓点敲木杆、合竹竿,发出抑扬顿挫的响声。而年轻的姑娘们也会随着节拍和竹竿的开合,巧妙地在上面做着各种动作。单人跳时,在四个空格中一步一跳,边跳边舞,穿梭往返。双人跳或多人跳时,动作协调整齐,前后相互照应,舒展而优美。顶竹竿顶竹竿,是京族民间的一项较力型竞技项目。顶竹竿比赛,必须准备一根长约3米的竹竿。比赛开始后,对抗双方各执竹竿一端,手伸平,用力推进。这一竞技形式,既要有劲力的推进,还需要有气力的巧用,是一类既斗力又斗巧的竞技体育活动。比赛以手臂弯曲的一方为输。京族的男女均可参加。游水捉鸭京族聚居的地区,常年与水为伴,人人练就了多种水上运动的技能,而游水捉鸭就是京族民间一项传统的水上竞...
· 京族习俗京族的“异祖共祀制”是怎样的
异祖共祀制京族的居住地并不大,人口并不多,但其姓氏却相当复杂。山心、巫头、澫尾三岛就有30余个姓,仅山心岛就有刘、阮、武、黎、黄、梁、裴、杜、何、李、陈、段、龚、范、施、张、陆、林、等18个姓。据了解,他们当年在越南原籍时一般都是以血缘聚居的,后来由于他们迁来中国的时间先后不同,且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因而不得不混杂地居住在一起了。他们一般是为生活所迫而陆续迁来的,经济条件和单家独户的原因,使他们不可能也无必要各自建立自己的宗祠,而只好在村里联合共建一座“哈亭”,每村一座,把“本村诸家先灵”请到里面,与其他神祗一起,每年对其进行共祭。京族的这种既共同祀神又共同祀祖的习俗,显然是在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形成的,它是“宗祠”习俗的一种变异。京族的“哈亭”是“属于封建性的宗族组织”,尽管它在发展变民异中已不是单纯的某姓或某个家族的“宗祠”,但从它的有关活动中仍可窥见京族的各姓传统家族的某些文化特征。...
· 京族历史京族都有哪些姓氏呢
京族人的姓名与汉人的姓名基本一样,子女承用父姓。京族人的姓名一般为三个字,“姓”在前,“名”在后,中间是“垫字”。中间的垫字,男子多用“文”,女子多用“氏”。少数男子姓名用两个字,如范雄、黎英;部分女子的姓名用四个字,如黎氏清心、阮氏香梅等。《防城二区巫头、澫尾、山心越南族概况》,文中写道:“据老辈传说,越南人(即京族——引者)原先住在越南的桃山(即涂山——引者)做海为生,大概10多代前,刘、阮两姓在海上打鱼,赶着一群大鱼来岛上,当时岛上没人住,荒草树木,虎兽很多,越人见此人少,打鱼做海容易,即住下来。其后刘、阮两姓又回桃山邀来黎、李等姓同来做海,此后子孙繁衍,有了这么多人。”1953年中南民委及广西民委又曾对京族的社会历史进行联合调查,记述的材料更为翔实:在巫头、山心、澫尾三岛,京族共有25个姓氏,各姓群众都公认刘、阮两姓迁来得最早。1958年,广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调查材料也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