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景颇族织锦有何作用?其又有何含义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55
转发:0
评论:0
景颇族织锦有何作用?其又有何含义,景颇族特殊的经历,创造了特殊的文化。据说景颇妇女织锦上的图案是一种古老的景颇

  景颇族特殊的经历,创造了特殊的文化。据说景颇妇女织锦上的图案是一种古老的景颇族图画象形的表意文字,属于图画记事,是一种文字符号,这种文字符号具有浓厚的图画色彩,每个字都是一幅惟妙惟肖的图画,比形意象形文字更加古老、原始。在这里可能是化用文字作装饰之用,其内涵可能是表达某种意思的文字装饰在织锦上。可以断定其内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丰富,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去认识,去释读,去破译。景颇族信仰原始宗教,如:“共荣”——坟头桩、官庙横梁、目瑙示栋、祭祀鬼桩上面也有大量的符号图案——图画示意文字,这是专门在宗教活动仪式上使用的一种古朴神秘的符号,所绘符号(绘画大都与雕刻相互统一体现在物体上)内容为圆点、菱形纹、交叉几何齿纹、旋转交错连续纹、太阳、月亮、星星、各种动物、五谷杂粮、瓜果等,字画自成一体,线条比较简练粗放,造型神奇古怪,是一种人与鬼神能通用的简明易懂的交流形式和语言,具有直觉性、具象性的特点。千姿百态,形象生动的景颇族象形文字,它们或倚或靠,或交或连,或独自成体……这是如诗如画、诗情画意的象形文字,多么艺术多么美妙。

  过去景颇族没有文字,以象征性的纹样、符号、标记形式记录本民族大迁徙的英雄史、大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爬虫飞碟、日月星辰,浮云流水、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具实物等,这是有史可查,确切无疑的。

    我们追溯一下历史,就可以了解装饰图案在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其有所变化发展的烙印、形态有所变异的形象。

  景颇族织锦花纹图案是一部结构宏大语言文字瑰丽的史诗,景颇族古社会生活的灿烂画卷,记载着景颇人的思想感情、人生追求,是景颇族日常生产生活、居住环境等的一种再现。凝结着景颇族古代社会的历史、自然知识、美学艺术、意识观念、习俗礼仪、伦理信仰、宗教哲学、思维方式、行为心理等古老精神文化,它以丰富多采的内容,多姿多态的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景颇族古社会的灿烂文明。

  这些纹饰符号用红、黑、白等色彩勾勒。景颇族对黑、红、白的颜色,有着一套完整的应用概念和心理感觉。“红”、“黑”、“白”贯穿整个祭祀柱中,红色象征血,代表勇敢顽强,另象征凶兆;黑色代表驱邪除恶;白色代表吉祥、平安,用在祭祀活动上表示行礼、崇敬并求神灵保佑。

  望着如此丰富多采而生动形象的景颇族织锦图案,品味着古朴的织锦文化,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那粗犷的线条,像是景颇人豪放、热情的性格;那柔美的图案形态,像是景颇人丰满而细腻的情感。古朴拙怪而神秘的织锦图案,时空似乎非常遥远,有先民苦苦探索的印记,它充分展现古社会景颇族先民的神奇的真实生活,体现出景颇先民曲折艰苦的历史进程。

    从中可以体会到先民开拓生活的艰辛,领略到古朴生活的气息,隐约看到这个民族纯朴自然的劳作,生态状况,生活状态;同时也可以深深感受到先民与自然勇敢拼搏的振奋,自然现象、自然万物预示着神秘。

  随着时间的推移,织锦图案的意义也逐渐转移到审美的意义上来,人们现在的制图,已不再是表达思想含义的标记符号,而是一种美化的装饰性图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景颇族现代织锦与传统织锦有何区别
作为日常穿着使用的现代织锦,是在传统织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原始织锦的继承和发展,可以从中看到纯粹的传统形态体系,充分体现了现代景颇人的审美观。在继承传统织锦文化的同时,根据现代审美观念汲取传统图案中的图案、花纹等精华部分,并进行重新剪切、编排。或对原形图案加以分解、组合,沿用扩展传统图案的同时大胆创新,别出心裁的再创造、重剪辑造就了如今百花齐放的现代织锦图案,兼具景颇族传统特色与现代美学概念。现如今,全手工制作并非唯一方法,大多数图案的工具化制作得以实现。两者所使用的工具不尽相同,现代织锦的织机更为先进。现代织锦采取手工织法与机械织法两种制作方法,有别于传统织锦。现代织锦质地柔软,款式新颖,色泽鲜艳,品种五花八门。花纹图案形态千姿百态而不失传统织锦的精髓、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出现了现代样式的衣物、裤裙、披巾、提袋、钱包等织锦产品,争奇斗艳,风格各异。织锦图案是织锦作品的主要元素之一...
· 景颇族文化景颇族织锦图案有何特点
织锦图案绝大多数是由点、面、线组成。织锦图案上的点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点。线也可以是粗、细、直、曲、折、弧等多种多样的线,曲折线居多,弯弧线极少。各种线同时使用,加上间隔的变化,色彩的对比,线的形态是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同样,面的变化也是形态各异的,一般有方形、三角形、折形、多角形、菱形、圆弧(很少见)、扇形等等。几何图案编排十分巧妙,比例尺寸协调,讲究对应关系,有的相互联贯、连接成体。多数图案具体而形象生动,少数图案则比较抽象,看不出图案所表达的内容和含义。值得一提的是,菱形、菱角图案几乎是所有传统织锦作品的底纹图案,其由折线围成,有3、4、5、6、7折之分,都属于lasimaku类图案,“载瓦”、“喇期”、“浪莪”、“波拉”四支多用7折图形,景颇支多用4折图形。同样,这样的菱形、菱角图案用于织对比彩色的装饰图案也很多。在人类社会的童年,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比较感性、直观,他们所刻画的图案和...
· 拉祜族的图腾是什么?其图腾又有何含义
拉祜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系统,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拉祜族地区属于带山区,以农业为主,1950年以前,拉祜族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地区已发展到地方经济;有的保存着土司制度的残余;澜沧西南部,孟连、沧源,耿马和西双版纳等地的拉祜族都是被傣族封建领主所统治,保留原始公社制的残余。葫芦是拉祜族的崇拜物,拉祜族民间史诗《牡帕密帕》就有葫芦生人的神话传说。拉祜族节日跳芦笙舞,澜沧县还过“葫芦节”。由葫芦和长衣裳花边装饰纹样所组成的图案,象征人类的起源和拉祜族始祖的由来,也象征女性美和人丁兴旺、生活幸福。在拉祜族民间广泛流传着葫芦孕育人种和人类源自葫芦的传说。至今仍将葫芦视为吉祥、神圣之物。人们...
· 拉祜族还有何族称?其族称又有何历史
拉祜族自称拉祜纳、拉祜西、拉祜普、戈搓等。民族他称有锅锉、苦聪、古宗、小古宗、黄古宗、小黄古宗、倮黑、大倮黑、小黄倮黑、目舍、缅、卡桂、阿当归等等。内部主要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支系。“拉祜”一词的含义,1953年4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区(辖今澜沧、孟连、西盟三县)各族各界代表会议作出的《关于拉祜族自治区若干问题的报告》曾明文指出:“‘拉’即大家拉起手来,代表团结,‘祜’即代表幸福的意思。”以后的许多文章和著作又把“拉祜”释为“烤虎肉吃”、“猎虎民族”、“虎图腾”等等,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拉祜”一词作出的解放。拉祜族渊源于甘、青地区的古羌人,历史上,曾有古羌人的部分支系向南迁徙,进入今云南境内,分布在金沙江南岸地带,秦汉时期,活动于洱海地区的彝语支各族体被泛称为“昆明夷”,其中便含有拉祜族的先民。自唐代起,拉祜族先民自金沙江南岸地带分东西两侧陆续南迁。其中西路一支,经今弥渡、巍山,渡澜沧江,到达...
· 景颇族新谷节怎样过?其又有何来历
居住在云南省的景颇族人,每年夏历八九月谷子成熟后,家家要举行新谷节。节日前一天,主人拣一捆成熟的糯谷,用插满鲜花的篮子背回家中,摆在鬼门旁边。尔后邀请好友。节日这天,寨中男女老少和魔头至主人家,主人以酒迎客,互致问候。吃饭前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并由老人讲述谷子的来历。传说,天地形成后有了人类,那时什么草都能长山米粒,由人们随便摘吃。人们不劳动就有粮食吃,对粮食也就不看重了。看见老鼠、雀鸟、野兽践踏米粒,人们不去赶一赶,还拿米粒舂成粑粑,拿又大又软的粑粑给娃娃当坐垫。天神看见了,非常生气,说人太作怪了,嘴上吃着,屁股坐着,真不象话!天神一发怒。就把米粒全收上天去了。于是,人只得吃树叶山果。狗饿极了,每天抬头望着天哭。哭了六天七夜,天神可怜狗,丢给拘一团饭。饭团才落地,就被填不饱肚的人抢去了。天神看见了,连忙给米粒穿上衣服,变成谷穗丢下地,人就用饭团跟狗换来谷穗栽种。稻谷扬花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