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成汉皇帝李寿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李寿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60
转发:0
评论:0
成汉皇帝李寿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李寿,李寿(300年-343年),字武考,李特之弟李骧的儿子,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

  李寿(300年-343年),字武考,李特之弟李骧的儿子,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338年―343年在位。

  李寿聪敏好学,雅量大度,从小崇尚礼仪容止,异于李氏诸子。其堂兄李雄认为他才能不凡,足以担重任,拜前将军、督巴西军事、征东将军,时年十九岁。

  其父李骧死后,升任大将军、大都督、侍中,封扶风公。征讨宁州、平定各郡有功,进封建宁王。李雄死后,受命辅佐朝政。

  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李期弟李越杀哀帝李班,拥立李期为帝,李期继位改封李寿为汉王。

  玉恒四年(338年),率军攻克成都,废李期自立,年元汉兴,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

  汉兴六年(343年),李寿去世,时年四十四岁,谥号昭文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安昌陵。

  历史如何评价李寿

  总评

  李寿开始做王的时候,好学而爱护士人,还希望行正道,每当阅读到良将贤相建功立业的故事,没有不反复诵读的,所以能征伐四方而取胜,开辟千里国土。李雄既在上位非常虚心,李寿也在下位极尽忠诚,被称为贤相。到了登上帝位之后,改立宗庙,将父亲李骧作为汉始祖庙,李特、李雄为大成庙,又下书说和李期、李越不是一族,但凡各种制度,都有所改换。公卿以下的官员,大部分任用自己的僚属部下,李雄那时的旧臣和六郡的士人,都被废黜。李寿刚生病的时候,解思明等人又一次提议事奉王室,李寿不答应。李演从越巂上书,劝李寿回归正统,去掉帝号而称王,李寿大怒而杀了他,借以威胁龚壮、解思明等人。龚壮写了七首诗,假托说是应璩写的来讽劝李寿。李寿回答说:“读了诗知道意思。如果是现在的人的作品,那是贤哲的话。如果是古人写的,不过是死鬼的套话罢了!”平时仰慕汉武帝、魏明帝的作为,耻于听人讲他父兄时期的事情,上书的人不能说先世的政绩教化,因为他自认为自己超过了先辈。

  历代评价

  房玄龄《晋书》:①“武考凭藉世资,穷兵窃位,罪百周带,毒甚楚围,获保归全,何其幸也!” ;②“敏而好学,雅量豁然,少尚礼容,异于李氏诸子。雄奇其才,以为足荷重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成汉皇帝李雄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李雄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大获全胜,声势复振。李流病死后,将军权交给侄子李雄。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不久,攻克成都。304年称成都王,建元建兴,306年称帝,国号“大成”,改元晏平。314年汉中的杨虎和梁州的张咸也先后投奔了李雄,成国疆土达到最大。334年李雄头顶生疮而死,享年61岁,谥号武帝,庙号太宗,葬于安都陵。历史如何评价李雄总评李雄性情宽厚,简省刑律法纪,很有声望。氐人苻成、隗文投降李雄后又背叛,亲手伤了李雄的母亲,他们又归降时,李雄都宽恕了他们的罪过,优厚地加以对待而接纳了他们。由此夷夏各族人心安定,威震西方。当时海内大乱,而蜀地单单平安无事,所以归附...
· 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李寿生平简介李寿是怎么死的
李寿(300年-343年),字武考,李特之弟李骧的儿子,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338年―343年在位。李寿聪敏好学,雅量大度,从小崇尚礼仪容止,异于李氏诸子。其堂兄李雄认为他才能不凡,足以担重任,拜前将军、督巴西军事、征东将军,时年十九岁。其父李骧死后,升任大将军、大都督、侍中,封扶风公。征讨宁州、平定各郡有功,进封建宁王。李雄死后,受命辅佐朝政。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李期弟李越杀哀帝李班,拥立李期为帝,李期继位改封李寿为汉王。玉恒四年(338年),率军攻克成都,废李期自立,年元汉兴,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汉兴六年(343年),李寿去世,时年四十四岁,谥号昭文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安昌陵。李寿生平简介李寿聪敏好学,雅量大度,从小崇尚礼仪容止,不同于李氏的其他孩子。其堂兄成汉武帝李雄认为他才能不凡,足以担负重任,拜为前将军、督巴西军事,升任征东将军。当时十九岁,聘请处士谯秀作宾客,完全听从他...
· 成汉国最后一位皇帝李势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李势
李势(?―361年),字子仁,成汉昭文帝李寿长子,母李氏,十六国时期成汉最后一位皇帝,343年―347年在位。公元343年,李寿去世,李势即位,改元太和。李势在位时,骄狂吝啬,贪财好色,杀人夺妻,不理国事,残害大臣,滥用刑法,当时人人自危。公元347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军讨伐李势,李势兵败投降,成汉灭亡。桓温将李势及其亲族十多人迁往晋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封李势为归义侯。公元361年(升平五年),李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去世。历史如何评价李势《晋书》:“子仁承绪,继传昏虐,驱率余烬,敢距大邦。授甲晨征,则理均于困兽;斩关宵遁,则义殊于前禽。宜其悬首国门,以明大戮,遂得礼同刘禅,不亦优乎!”《晋书》:“势身长七尺九寸,腰带十四围,善于俯仰,时人异之。”《晋书》:“势既骄吝,而财色,常杀人而取其妻,荒淫不恤国事。”《晋书》:“加之荒俭,性多忌害,诛残大臣,刑狱滥加,人怀危惧。斥外父祖臣佐,亲任...
· 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李瑁
李瑁,唐玄宗十八子。初名李清。开元十三年封寿王,并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775年(大历十年)薨。其妃为杨玉环,后被玄宗所夺。后又封韦氏为正妃。开元廿三年(735)年,不到17岁的杨玉环被选纳为寿王李瑁的妃子,因为母亲武惠妃正受宠,所以小两口恩爱大约生活了5年时间。后杨玉环被唐玄宗看上,抢走。失去爱妃的李瑁在极度委屈和万般无奈之中,鸾孤凤单地默默等待了4年半。天宝四载(745)年七月下旬,他才在他的父亲作主下,重新娶了一位姓韦的王妃.仅仅10天后,他的父皇就把自曾祖爷唐太宗时代就已废置不用的"贵妃"名号,赐给了那楚楚动人的杨玉环.正史记录,寿王李瑁在王妃杨玉环离开后的第二年,就替刚刚死去的伯父宁王李宪守孝三年,以后虽被父皇疏远冷淡,但他还是与另娶的韦妃相依为命,生有5个儿子,其中3人封王.李瑁本人到大历十年(775年)正月十二才溘然长眠.。历史如何评价李瑁历史上的寿王是个悲剧的人物,本...
· 成汉政权建立者李特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李特
李特(?―303年),字玄休,巴族,巴西宕渠(今四川营山)人,东羌猎将李慕之子,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建立者李雄之父,亦是成汉政权的奠基人。李特性格雄武沉毅,与兄弟李庠、李流率流民徙居巴蜀。301年因益州刺史罗尚的压迫起义,罗尚率兵三万偷袭义军绵竹大营,被李特将计就计杀的大败。攻克广汉后,与民约法三章,获得民心。罗尚表面上派使者向李特求和,暗地里勾结当地豪强势力,围攻李特。李特在奋勇抵抗之后,战败牺牲,其弟李流继统余众。其子李雄称帝后,追谥李特为景皇帝,庙号始祖。历史如何评价李特李特性格雄武沉毅,与兄弟李庠、李流率流民徙居巴蜀。301年因益州刺史罗尚的压迫起义,罗尚率兵三万偷袭义军绵竹大营,被李特将计就计杀的大败。攻克广汉后,与民约法三章,获得民心。罗尚表面上派使者向李特求和,暗地里勾结当地豪强势力,围攻李特。李特在奋勇抵抗之后,战败牺牲,其弟李流继统余众。其子李雄称帝后,追谥李特为景皇帝,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