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布朗族历史 布朗族人口是怎样划分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3
转发:0
评论:0
布朗族历史布朗族人口是怎样划分的,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布朗族总人口为9.19万人,其中:男性4.75万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布朗族总人口为9.19万人,其中:男性4.75万人,女性4.44万人;性别比为107.18。与10年前的'四普'相比,布朗族人口增加了0.95万人,增长率为11.51%,平均年增长率1.05%。

  在布朗族人口中,城镇人口有0.55万人,占总人口的5.97%;乡村人口8.64万人,占总人口的94.03%。与10年前相比,布朗族城镇人口比率提高了3.64个百分点。

  布朗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云南省,共有9.04万人,占布朗族总人口的98.37%。另外,布朗族人口在其它地区均不足300人。

  从各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看,少年儿童人口(0-14岁)比重为29.93%,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比重为65.15%,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4.92%,与1990年相比,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了8.88个百分点,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分别增加了7.83和1.05个百分点。1990年和2000年布朗族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15岁及以上人口有6.44万人,在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1万人,文盲人口比率为23.43%,其中男性成人文盲率为15.62%,女性成人文盲率为31.96%。与1990年相比,文盲人口减少了1.51万人,文盲率下降了36.36%。

  6岁及以上人口8.25万人,其中,受过小学以上(含小学)教育的占70.79%,受过初中以上(含初中)教育的占14.55%,受过高中及中专以上教育的占3.56%,受过大专、大学教育的占0.55%。平均受教育年数4.81年,比10年前增加1.96年。

  在15岁及以上人口中,劳动力为5.46万人,其中从业为5.43万人,失业0.03万人(按'五普'长表推算),劳动参与率为87.98%,在业率为87.45%,失业率为0.60%。从业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93.77%,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64%,从事第三产业的占4.59%。

  从职业看,2000年从事脑力劳动工作的占全部从业人口的比率为3.19%,从事城市体力劳动的比率为3.08%,从事农村体力劳动的比率为93.74%。具体地说,担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占从业人口的比率为0.37%,担任技术工作的占1.97%,办事员占0.85%,商业、服务员的比率为1.38%,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作的比率占1.66%,从事农林牧渔工作的占93.74%,而从事其他工作的比率占0.04%。

  在布朗族15岁及15岁以上的人口中,已婚比例为73.86%,初婚比例为62.98%,再婚的人数占3.56%,离婚比率为1.13%,丧偶比例为6.19%。

  在1999年11月1日-2000年10月31日期间,全国布朗族出生人口为1510人(按长表推算),总和生育率为2.00。出生性别比为118.84,其中一孩出生性别比为111.11,二孩出生性别比为119.05,三孩出生性别比为141.67。

  在1999年11月1日-2000年10月31日期间,全国布朗族死亡人口为784人,其中:男性425人,女性359人。粗死亡率为8.58‰,其中男性为8.99‰,女性为8.14‰,婴儿死亡率为100.13‰,预期寿命为60.63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布朗族历史布朗族祭竜活动是怎样进行的
布朗族是多神崇拜的民族。在布朗族眼里,山有山神,寨有寨神,五谷杂粮、金木水火、灶盆锅碗皆有神,神无处不在,无物没有。由于多神崇拜,因此布朗人每年都有多次的祭祀活动。在诸多的祭祀活动中,以祭拜竜神最为严肃隆重。因为竜神是“全寨人的保护神”。双江的布朗族都有祭竜神的习俗。在布朗人的观念中,竜神是崇高无比的,任何人不得冒犯;竜林是神圣之地,任何人不得猥亵。进竜林时必须脱鞋,不能穿白色衣服,不得大吼大叫,竜林里的任何东西都不能随意拿,随意动。祭竜活动由一名竜头(即主持人,布朗语称“昭色”)和两名助手(布朗语分别称为“翁色”和“翁莱”)共同主持完成。祭祀前先准备红公鸡、母鸡各一只,反毛、爪上长毛、杂色鸡均不用;鸡蛋两个,公猪一头(逢有大事还要一头公牛);另要蜡条八对,酒一瓶和适量茶、米。祭祀开始,昭色、翁色、翁莱率全寨每户一名男人到竜林,昭色提鸡,翁色拉猪,翁莱牵牛,其他物品由村民携带。到竜林后先由...
· 布朗族历史布朗族的经济发展是怎样的
布朗族主要的手工业是纺织、染布、竹编。葛布,是布朗族妇女擅长的一种古老的手工工艺品。收回的野葛藤,刮去外皮,撕成细条,逐节接长,若干股长条编成经线。上机,穿篦。织机与棉麻布机相同,篦眼较大。民间称这种布为“葛丈”,用宋缝制口袋,床垫(先缝成长袋,内装稻草),经久耐用。布朗族妇女从小就学织葛布,不会织葛布,会被人瞧不起。阿娃毯,用粗棉线织成的线毯,又叫牛肚子毯。一面起绒,一面平织。此项工艺现已闲置。布朗族还能用檀扇叶来制做蓑衣。清酒,以小红米、高梁、玉米等酿制。也有人制作小锅酒。有少数专业酿酒户,开办酒厂,产品供应市场。有少数铁匠.木工较多,解板,盖房,制作桌、椅、织布机等,技术较为粗糙。工具多为刀、斧。大木料不用锯解,一破两半,再以斧削平.制作木杆臼,用火烧木料的—端,然后取出木炭,形成一个园坑,稍加修理即成。公弄、邦协一带的布朗族经商较多。1980年后,公弄村布朗族农民赵家福,承包茶叶初...
· 布朗族的由来布朗族的民族历史
布朗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沿澜沧江中下游西侧的山岳地带,主要聚居地是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动海县布朗、打洛等山区,云县、镇康、德、双江、耿马、澜沧、墨江、景东等县亦有部分散居或杂。布朗族聚居地群山起伏,气候暖和,降水较多,土地肥沃,产丰富。根据1998年人品统计,布朗族有8.77万人,占有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0.661%,根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布朗族有9.388万人。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语族布朗语支,分为布、阿尔低两种方言。布朗与俄语、克木语、德昂语及高棉语有亲属关系。由布朗族与傣族、伍族、汉长期杂居,故多能兼操傣、佤和汉语。布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傣文和汉文。布朗族古称“徽’、“蒲人”、“朴子”,自称“乌”、“翁拱”、“阿娃”,他称“濮曼”、“濮满”。其先民在先秦时为百濮的一支,汉晋时称“濮”,唐时称“扑子蛮”,先后受南诏、大理国统治。元明清时期称...
· 布朗族历史布朗族的古代历史简介
古代永昌郡范围内的濮人,由于分布地域广阔,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分布在城镇附近和交通便利的部分濮人,逐渐融合于周围先进民族中,而另一部分自汉代以来很长一段时期仍然处于十分落后的狩猎和采集经济阶段。由于这种狩猎和采集经济的不稳定,濮人的迁徙活动甚为频繁。此外,大民族统治阶级的压迫政策,也引起部分濮人的迁移。东汉永平十二年,汉皇朝在哀牢区设置了永昌郡,统辖现今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地区及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各县境。其统治和压迫日益加深,引起濮人部落武装反抗。后来昆明人首领卤承率兵为东汉皇朝效劳,打败了濮人,迫使部分濮人南迁。封建统治者还用行政手段强迫另一部分濮人迁移。到了西晋惠帝元康末期,在所谓“南夷作乱”的相互混战中,永昌濮人又一部分向南移至永寿。唐代后,布朗族先民--濮(朴)子蛮的分布,“开南、银生、记昌、寻传四处皆有,铁桥西北边延澜沧江亦有部落。”就是说到了唐代,上至今...
· 布朗族文化布朗族的特色青竹茶是怎样的
居住在勐海县巴达乡茶树王所在地的布朗族和被称为孔雀之乡的德宏州阿昌族,喜欢饮用“青竹茶”。布朗族的青竹茶,是一种简便实用又特殊的饮茶方法。一般在出远门,远离家中或野外劳作时采用此方法。其做法十分简便,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砍伐碗口粗的鲜竹筒为煮茶工具。竹筒注入山泉后放于火堆上烧烤,等水煮沸后放入茶叶,煮成茶汤后倒入短小的饮茶竹筒内喝饮。青竹茶融茶香和青竹香为一炉,喝之香醇爽口、回味无穷。饮青竹茶,一般常在吃过竹筒饭和烤肉后饮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特点是用新鲜香竹作为煮茶和饮茶工具,煮茶的鲜竹简。长约30厘米。口径有的达碗口大小,饮茶的鲜竹筒,一般五六寸长。而底部很细很尖,插在地上,口径有酒盅大小。作法是先将装满山泉水的大竹筒靠在火塘上烘烤至沸腾,投入茶叶(多为毛茶),煮7-8分钟后,将茶水倒入短竹筒内送客人饮用。这种茶多在打猎或远离寨子劳动时使用。这种青竹茶、山泉水、鲜竹青香与茶香味融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