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的姓氏为什么变复杂了?究竟是什么导致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55
转发:0
评论:0
中国的姓氏为什么变复杂了?究竟是什么导致的,中国姓氏在秦汉以后才多了起来,虽有“姓”与“氏”合一,导致姓增多的原因,但更

  中国姓氏在秦汉以后才多了起来 ,虽有“姓”与“氏”合一,导致姓增多的原因,但更多与新姓的出现和外来姓加盟、少数民族姓汉化等“变异”现象有直接关系。

  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有影响的一次改姓事件,发生在北魏时期,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北方王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发起了一场改姓“汉化”运动,鲜卑人的姓氏一律改为汉姓,拓跋宏带头将自己的姓改为“元”,故史书中称他名字为“元宏”。

  鲜卑人的姓氏比较复杂,多三字或四字姓,难记,而且不利于民族间的融合,怀有统一中国雄心大志的孝文帝当时不惜“忘祖”,硬将鲜卑人的多字姓,改为单字或双字姓,除了拓跋宏改为“元”姓外,元宏将皇父魏献帝的七兄弟,分别改为“胡”、“周”、“长孙”、“奚”、“伊”、“丘”、“亥”等7姓,叔父一族改姓“叔孙”,远房亲属改姓“车”,这样加上元宏的“元”姓,这十大姓为北魏的一等贵姓。

  另外王公大臣也都改了姓:丘穆陵改姓“穆”、步六孤姓“陆”、贺赖氏改姓“贺”、独孤氏后改姓“刘”……。

  据《魏书·官氏志》和《通志·氏族略》,在这次姓氏“汉化”运动中,总计有144个鲜卑姓氏被改为汉姓。

  很显然,北魏的姓氏“汉化”运动,对促进民族融合和本民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丰富了中华姓氏,但其“负作用”同样十分明显:以往中原姓氏血缘关系相对清楚,也就是说“种纯”,但因为这么多外族人改与中原汉族人同姓,同姓的血缘关系就复杂了,用民间狭隘的观点说,“杂种”多了,这给过去的“同姓不婚”观念带来了冲击,因为很多同姓人根本无任何血缘关系,结婚也不会影响后代健康。

  此后,历代都有新增姓氏出现和发现,其中民间改姓以避难、避讳的需要为主要原因,最典型的改名传说,发生在《史记》作者司马迁后代的身上。

    在“李陵案”被处宫刑后,司马迁的两个儿司马临、司马观,分别用复姓中的一个字改出新姓,哥哥在“马”字旁加两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至今冯、同二姓同祭一祖,就是这原因,而冯、同二姓之间不通婚,也是这原因。

  再如,明初被“灭十族”的方孝孺同宗,有的得以逃脱后,便改姓“施”,意思是“方人也”,不忘祖上姓“方”。

  在当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姓氏数量增加提速,改他姓、取新姓的新闻不断,如有个南京小孩姓“点”,此就是一个新创的姓氏,据报道,在孩子出生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四方都希望孙辈能继承自己的姓氏,为了让各方满意,不得罪任一方,最终选用“点”字作新姓:下面的四点表示四个祖辈,意思是四个姓都“占”的意思。

  原来的姓氏与血缘相连,而这个“点”姓已无任何关系了,类似现象在唐宋以后就很多了,所以,原始姓氏“别贵贱”、“别婚姻”的功能已荡然无存。

    只是一个人的符号而已,姓氏血统论已失效或说过时,以前通过姓氏就可以寻根认祖归宗,现在不行,这也许是中国姓氏发展的一个遗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最复杂的一个姓氏,你可能读都不会读
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发展历史长,变化复杂。最常知道的就是我们的百家姓。中华姓氏见于文献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在这些姓氏中,有很简单的姓氏,比如一姓、二姓、三姓等等,还有笔画很复杂的姓氏。今天就是要讲到一个有三十个笔画的罕见姓氏,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这个被誉为中国复杂的姓氏就是“爨姓”,在现今读作cuàn,在古时候读作chuàn。这个姓氏的来源是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姬姓。图源网络在周王时期,“爨”属于官职,具体的工作就是为宫廷里面火头倌的头衔,后面慢慢的有些人就以官职为姓,爨姓也就油然而生。在《周礼·天官·亨人》的记载中描述到“爨官,职外内饔之爨亨煑。”爨官的后裔子孙,一些是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叫作爨氏。在古文中,“爨”同“炊”,意思相当于现在的的“厨”,因此爨氏也称炊氏。爨氏后代逐渐从中原迂徙到南中地区。在南中地区的发展过程中,与滇文化逐渐...
· 杨广为什么会被称为昏君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还不知道:杨广为何被称为昏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一直都被记载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史书中写到,因为他穷奢极欲,才导致大隋王朝的灭亡。真正研究过历史的,肯定不会认为杨广是个一无是处的暴君。实际上,杨广还是作出了很多贡献的,比如他努力将科举制度完善了起来。科举制度可谓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制度创新,它打破了由贵族子孙垄断官位的局面,使得普通老百姓都有机会当官发财。隋朝与秦朝的经历,其实还是十分相似的。第一代皇帝都是一名伟大的皇帝,打下了万古基业,但传到儿子的时候就完蛋了,不管当时是多么的美好局面,瞬间土崩瓦解,王朝迅速的走向灭亡。秦始皇在世的时候一直提防着匈奴的入侵,并且修建了万里长城,事实证明秦始皇的这个决定还是相当正确的。在当时,匈奴的确对中原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隋炀帝杨广在位的时候,多次出兵高句丽,由于高句丽鼎盛时期对中原王朝构成了很大的威...
· 西厂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的时间是什么原因的导致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述的是明朝的西厂,你知道西厂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的时间吗?说到西厂,我相信诸位看官并不陌生,因为在很多的中国古代电视剧当中都会出现西厂这个名号,西厂也是明朝时期的一个特务机构和明朝的东厂和锦衣卫属于一种类型。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从西厂的建立和他的发展说起。西厂的建立是在明宪宗时期,当时为了加强特务的统治,所以明宪忠在成化十三年,设立西厂!其实说到底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西厂的职务是用来监督朝中的官员和民间的百姓,如果熟悉锦衣卫和东厂的看官应该会发现其实西厂的职务和东厂还有锦衣卫的职务相同,但为什么明宪中会建立西厂呢?其实这个就要从东厂和锦衣卫缩写,东厂是明成祖朱棣时期建立的,东厂发展到明宪宗时期,工厂的实力不断的壮大,并且逐渐凌驾于锦衣卫之上,所以明线中用起来并不是特别的方便,于是就有了西厂!西昌厂当年把东厂和锦衣卫的职务全部包揽起来,可以说西厂是凌驾在东厂和锦衣卫之...
·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明清的领土面积的差异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的
一个国家或一个朝代的兴盛衰败和当局或当朝的统治者息息相关,而统治者的出身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这个国家某些方面的固有特点。比如,最后一个朝代清朝的统治者是属于当时的少数民族满族,而明朝则是由最大的民族汉族人所建立起来的。我们知道,论经济实力,明朝远远强于清朝。明朝一直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开发贸易,发展对外的经济。而清朝,给人更多的印象是一直在“赔钱”,各种耻辱的条约,白花花的银子不断往外流失浪费。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对比悬殊的经济实力,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清朝的领土面积远大于明朝的疆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两个朝代的领土面积的差异呢?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军事实力的差异。虽然明代的经济实力领先于清代,但是清朝的军事能力却强于明朝,这一点是清朝开疆辟土的重要保障。如上文所述,清政府是由满族作为统治者建立政权,而这个民族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天生就擅长骑马射箭,可谓是与生俱来的优势。而明朝则是靠“土”吃饭的政...
· 为什么两汉这么多后宫干政的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一国的象征,君临天下。而皇后则是一国之母,母仪天下。漫漫历史长河中,不乏有许多杰出的皇后,她们不单是作为皇帝正妻,统领后宫佳丽,更是参与朝政与皇帝共同治理天下,这被后世称为“后宫干政”。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死后,其后呂雉便开始了夺权之路。在群臣的自保下,汉惠帝刘盈死后,吕雉便临朝称制,行使皇帝的权力,她改变刘邦”非刘氏不得为王“的定制,大封诸吕为王,这在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改朝换代。司马迁做《史记》将吕后列入本纪,实际上就是承认她是皇帝。若非吕氏诸男没有吕后的政治能力,周勃平叛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吕氏之后,长期把持朝政的是文帝的皇后窦氏。窦太后和其女馆陶长公主刘嫖权势滔天,甚至可以左右景帝立嗣。在景帝去世后,升级为太皇太后的窦氏把持朝政,武帝亲自任命的重臣赵绾只因提出“窦氏不应再干涉朝政”,窦氏就迫使武帝罢免了自己任命的丞相和太尉,并把赵绾逼死在狱中。在其母王太后的建议下,武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