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为何被人称为是悲观主义?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25
转发:0
评论:0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为何被人称为是悲观主义?,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主要是以他独特的“生存意志论”而被世人所知晓的,叔本华的哲学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主要是以他独特的“生存意志论”而被世人所知晓的,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被人们称之为是悲观主义。同时,他的一生又被用于思考人生问题。当然悲观主义的有很大的消极作用,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否定了它积极的一面。所以在了解、认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哲学时,应该辩证的看待,全面的认知。他的悲观主义是建立在其“本体意志论”的基础上的,在他看来,世界是表象和意志。所以他看待事物现象也会表象的,是“我的表象”,也就是所谓的“自在之物就是作为意志的世界,是我的意志”。 在叔本华的哲学中,理想就像是一个跛脚的,而认识也是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工具,这是一种非理性主义。他强调的是一切事物都是意志,同时意志是自由的,是一种无法控制的冲动,是永远也无法被满足的欲求,这些在本质上是没有目的的,一切的止境,也就是无尽的追求。由此,他引发出了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思想,也就是人生等同于痛苦。意志的本质是挣扎,任何事物是敌对的,这样,意志的本质也就就是痛苦。因为人有无尽的欲望,所以在满足欲望的过程时,就要经受更多的痛苦。欲望越多痛苦越多。意志越趋于完美,那么痛苦也就越发的显著。欲望无法满足,人类痛苦;欲望得到满足,人类暂时无聊,人生就是在这两者中进行无尽的转换。也就是说,痛苦和无聊是人生主要的组成部分。

  身为哲学家,在叔本华看来,所谓的哲学就像是我们想要去某一个地方,只要知晓目的地,那么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可以到达。在他看来,世界的本质就是意志,是无法分割的,他深藏在万事万物的表象之下,不受任何东西的约束。如果一直外化,那么他就需要被约束。叔本华的思想中,悲观的成分很明显,他是悲观主义者,同时也是禁欲主义者,这一点从他对婚姻的看法以及终身未娶就可以知晓。他认为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也就是所谓的人要在不断追求中满足自身,通过自身价值的实现,来证明活着的意义。虽然可以通过客观的审视来缓解人自身的失落,悲伤等,但是这些能偶维持的时间是短暂的。之后人还是会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对生命意识的自我否定,才能够完全的走出痛苦。

  叔本华这样的哲学思想影响力非常多的人,其中有哲学家如尼采、萨特、维特根斯坦、伯格森、波普尔等人,当然除了哲学家之外,还有心里学家如佛洛伊德、荣格等人。还有作家托尔斯泰、莫泊桑、托马斯曼等等,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影子。当然还有艺术家萧伯纳、瓦格纳和马勒等等,以及诗人狄兰·托马斯、博尔赫斯,作为与哲学很难被扯到一块的科学,也深受他思想的影响,如爱因斯坦、达尔文等等。总之。叔本华哲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几乎影响了任何学科,启发了更多的人。

  作为一个美学家,叔本华作品有很多,比如《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论视觉与颜色》、《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论自然中的意志》、《伦理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等等,这些著作被译为各国的语言,流传在不同人之间,同时也是学者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文献。在这些叔本华作品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第一本书中,充足理由律被他总结为概括为一切的事物都有它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说没有事物是无法被解释的。作为充足理由律,一共有因果律、逻辑推论、数学证明和行为动机四种表现形式。但是这四种表现形式却不是证明该定律的原因,它只代表自身。另一本叔本华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主旨是则是作为表象但最终作为意志的世界,而不是将两者并列的。该书中,叔本华想要解决康德哲学未能够解决的问题。他保留了事物自体,并且将它定义为了意志。该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他重新解释了充足理由律,将世界通过充足理由律了解的原因重新解释了,第二部分则是展现意志的细节,并且将人从欲望中解放了出来。第三部分他企图通过对生命和自然的审美,也就是说从艺术中获取短暂的慰藉。第四部分是阐述伦理学和禁欲主义,并未其提供拯救的方式。

  关于死亡,大多数人都是恐惧的,而作为哲学家的叔本华又是怎么死的呢?关于叔本华怎么死的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应该说叔本华对他的死亡早有预料了。在谈到对死亡的认识时,他说到所以的生物在面对死亡时,都是恐惧和嫌恶的,这些都源自于本身的盲目的意志,也是生物对于生的追求。这种求生意志的本原是生命对于存在的需求和冲动,人对于死亡的恐惧,这些于我们的生存是跟于时间没有关系的,不管是过去的还是未来的,这些都没有意义,也不重要,为此而感到悲伤是愚蠢的。 因为对于死亡他有过深入的思考,所以死亡对于他来说,是非常的普通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有任何的恐惧。他在1860年的八月份,出现了窒息现象。同年的9月9日,他被诊断出了肺炎。生命对于他来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或许在别人面对这一情况时,是慌乱的,但是他却表现的非常的镇静。生活依旧是很规律的进行着,直到21日去世。对于他的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自杀,也有人认为是猝死。21日那天,叔本华跟往常 一样,先是洗了一个冷水澡,然后才吃的早饭,之后一个小时过去了,女佣才发现他死在了沙发的一个角落里。

  因为他的生活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和反常,所以人们无法证明他是自杀的,所以关于叔本华怎么死的,自杀是一种猜测。另一方面,因为他之前就出现了窒息现象,也在医院被确认了肺炎,这些都可能导致他猝死,也就是说猝死似乎更有力一些。当然,在26日,他被葬在了法兰克福市公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哪些哲学家
叔本华是德国非常有名气的一个人,他出生在1788年,年轻的时候学习过医学和哲学,后来得到了博士的学位,自此之后他又开始研究佛学方面的知识,曾经提出了位意志主义,是悲观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尽管人们对他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叔本华的地位却是无人可以撼动的,那么叔本华的地位是怎样的呢?叔本华雕像叔本华的地位可以从他的成就和他的一些事迹说起,他的一生继承了许多康德的观点,并且将现象和物体之间的区分学说也保留了下来,但是他和同一个时代的黑格尔等人不同,他一直坚定着坚持物自体说法,并且认为这是可以通过直接的感官而被人们认识,这就是他所说的意志。之后他还将这个观点和极端的悲观主义结合起来,最终认定意志的存在会让人感觉到虚无和痛苦。这个说法对精神分析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他后来的一些散文作品也以流畅的思路对当时的哲学界产生重大启发,由此可以看出叔本华的地位在当时来说还是比较崇高的。说叔本华的地位崇高还因...
· 悲观主义
著名悲观主义者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人口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参见文化悲观主义/文化批判主义(Culturalpessimism)犬儒主义乐观主义哲学伊壁鸠鲁悖论自然神学
· 叔本华的地位是怎样的叔本华一生有结婚吗
叔本华是德国非常有名气的一个人,他出生在1788年,年轻的时候学习过医学和哲学,后来得到了博士的学位,自此之后他又开始研究佛学方面的知识,曾经提出了位意志主义,是悲观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尽管人们对他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叔本华的地位却是无人可以撼动的,那么叔本华的地位是怎样的呢?叔本华雕像叔本华的地位可以从他的成就和他的一些事迹说起,他的一生继承了许多康德的观点,并且将现象和物体之间的区分学说也保留了下来,但是他和同一个时代的黑格尔等人不同,他一直坚定着坚持物自体说法,并且认为这是可以通过直接的感官而被人们认识,这就是他所说的意志。之后他还将这个观点和极端的悲观主义结合起来,最终认定意志的存在会让人感觉到虚无和痛苦。这个说法对精神分析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他后来的一些散文作品也以流畅的思路对当时的哲学界产生重大启发,由此可以看出叔本华的地位在当时来说还是比较崇高的。说叔本华的地位崇高还因...
· 叔本华的爱情人们怎么评价叔本华这个人
关于爱情,叔本华将其归咎于生儿育女上,然而这并不妨碍他拥有爱情。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是,叔本华曾经喜欢过一个小自己很多岁的女孩子,表白后,被对方拒绝了,导致他的爱情还没有开花,就已经被扼杀了。叔本华照片当然,作为禁欲主义者的他,因着女亲的是生活,以及对女性的歧视,加上爱情的失败,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下,他终身未娶。他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两种意识,一种使我们能够明确感受到的自我意识,另一种则是深埋于个人思想中的潜意识,意识服从于我们的潜意识,而潜意识则是我们个人意志的一种展现,但是它无法周全所有的计划。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在恋爱的时候,自我的潜意识中呈现的是生儿育女,也就是我们浪漫说法的爱的结晶。叔本华在自我的意志论中,将爱情看做了生物学上不了避免的事物,是人类繁衍的关键,这也就使得人们在恋爱状况下所做的很多荒诞的事情能够被谅解。在这样的爱情观的状况下,叔本华的爱情的功利性就显得非常的强烈,这样就是...
· 伍子胥为何被人们称为“潮神”?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伍子胥后世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但在民间,他却被称为“潮神”,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叫他,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传说春秋战国时候,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于是派出文种求和,表示愿意去吴国称臣。此计骗过了夫差,却瞒不过太师伍子胥,他坚决主张杀勾践,反对纳降。后因为阻止越国献美女,伍子胥冲撞了吴王夫差,使夫差一时下不了台,激怒之下,当场以“欺君之罪”,赐伍子胥“属镂”宝剑一把,命其自尽。又把伍员尸体投入钱塘江中。老百姓见此都愤愤不平,为了支持伍子胥,在海塘上烧海香纪念他。伍子胥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浑身增添了力量。忽见他尸首朝天吐了一口怨气,便愤恨地揭竿而起,驱水为潮。只见钱塘江里突然浪涛翻滚、铺天盖地自东向西汹涌而来,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吓得吴王夫差没命地逃回了“姑苏台”。人们见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