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虚构成分么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5
转发:0
评论:0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虚构成分么,关于三国时代的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等人物,陈寿的《三国志》都为之立了很生

  关于三国时代的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等人物,陈寿的《三国志》都为之立了很生动的传,虽然还不可能像后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那样活龙活现,栩栩如生。

  这些历史人物,尤其是与他们相关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重大战役,历来是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也是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取之不尽的题材宝库。但是人们往往误认为,凡《三国志》未载,而《三国演义》加以敷演的,即非事实,皆系罗贯中虚构。进入此一误区者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按陈寿《三国志》是所谓正史。陈寿原任蜀汉的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司马炎建立晋朝,陈寿被荐为佐著作郎,继升迁为著作郎。他著《魏书》《蜀书》《吴书》,共六十五篇,称为《三国志》,得到广泛好评。陈寿亡故,范頵等上书朝廷,说此书“虽文艳不如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于是朝廷派洛阳令到陈寿家中抄录全书,予以保存。

  在陈寿编著《三国志》的前后,文人的史书著作极多,有综合性的《魏氏春秋》《九州春秋》《献帝春秋》《先贤行状》《魏晋春秋》等等,有记载某一地区的人物事迹的《江表传》《襄阳记》《零陵先贤传》《益部耆旧传》《吴录》《吴历》等等,还有专为曹操个人写的传记《曹瞒传》等等,种数多,形式也并不完全一致。

  正因为陈寿的《三国志》虽然质量不错,但传记篇数有限,又较简略,而且仅有传记,缺少《艺文志》《食货志》等部分,读起来总觉得不够充实。到了南北朝的南朝宋文帝时,即命中书侍郎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

  裴松之完全知道《三国志》的语言文字并不艰深难懂,他的作注,所用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书比较少些,主要是补充或引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上搜旧闻,傍摭遗逸”。他所引用的史学著作,据缪钺先生统计:“则为一百五十余种,其中有百分之九十几现在早已亡佚。”由此可见,裴松之为保存三国史料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现在,试举三个世人多以为完全出于罗贯中虚构的例子,以说明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影响:

  一、京剧《捉放曹》,题材来源于《三国演义》,但罗贯中没有杜撰故事,所据乃自裴松之所引的两部书:《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为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悽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二、京剧《华容道》,题材来源是《三国演义》,其部分内容,也是根据裴松之所注的《山阳公载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关羽义释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出自三国演义电子辞典)

  则曹操兵败赤壁之后,在华容道受困确有其事。罗贯中根据这一情景,虚构了关羽奉命在此阻击,曹操已临绝境,关羽为报当年在曹营所受礼遇之恩,佯作摆开一字长蛇阵,让了曹操一条生路。这一虚构在一定程度上也还符合逻辑推理,既描绘了关羽的性格,也使曹操再一次露出了狼狈相,从而让读者和观众得到了难以言喻的满足。

  三、京剧的《空城计》,照搬了《三国演义》,其根据则是裴松之所注的《郭冲三事》:……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偪,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谷欲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猬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

  因为诸葛亮一生谨慎,司马懿认为他断乎不会冒这样大的风险。诸葛亮和司马懿互相猜测对方的计谋煞是有趣。最后还是诸葛亮凭冒险而免于溃败,自然大快人心。

  根据以上三个例子,《三国演义》的题材选取乍看似乎以《三国志》为主,实际上用裴松之所注(所引)的材料更多些。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则未见于裴松之注。但这种情况不多。至于诸葛亮的借东风、关羽的玉泉山显圣等等,则不仅是虚构的问题,而是典型的迷信糟粕。这是作者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史学家、文学家往往苛责罗贯中的虚构,“戏说”历史的一群又往往用罗贯中作了大量虚构作挡箭牌。因此我想,有必要在此作些说明和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帮关羽虚构了多少战绩
在罗贯中的笔下,关羽成了武圣,也为其虚构了不少战绩。这当然是因为罗贯中佩服关羽。但罗先生夸张的描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纷纷站出来口诛笔伐,贬低关羽。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了,批评得也更厉害了。不信你百度一下看看,什么好美色,不通政治,爱慕虚荣等等,据说这些贬低关羽的网友都是读过“书”、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倒是在民间,关老爷依然备受恭拜。网络配图其实原因很简单:关羽的忠、义是一种朴素的思想,这种朴素的思想早已深深扎根于广大民众心间。那关羽的勇是不是徒有虚名呢?因为罗贯中移花接木,原意欲突出武圣的高大全形象,不想却授人以柄,大家于是纷纷撰文论证关羽的哪些战绩是假的,哪些是虚的,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怀疑关羽的武艺和战绩。看看现在三国演义的序言,毫不客气的讲,那是篇思想浅薄、诬罔视听、疑误后生的文章。序言里对关羽(还有曹操、刘备、诸葛亮)的评论既与三国演义唱反调,又没有考虑到三国志的史实,有时将小说...
· 揭秘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帮关羽虚构了多少战绩
在罗贯中的笔下,关羽成了武圣,也为其虚构了不少战绩。这当然是因为罗贯中佩服关羽。但罗先生夸张的描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纷纷站出来口诛笔伐,贬低关羽。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了,批评得也更厉害了。不信你百度一下看看,什么好美色,不通政治,爱慕虚荣等等,据说这些贬低关羽的网友都是读过“书”、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倒是在民间,关老爷依然备受恭拜。网络配图其实原因很简单:关羽的忠、义是一种朴素的思想,这种朴素的思想早已深深扎根于广大民众心间。那关羽的勇是不是徒有虚名呢?因为罗贯中移花接木,原意欲突出武圣的高大全形象,不想却授人以柄,大家于是纷纷撰文论证关羽的哪些战绩是假的,哪些是虚的,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怀疑关羽的武艺和战绩。看看现在三国演义的序言,毫不客气的讲,那是篇思想浅薄、诬罔视听、疑误后生的文章。序言里对关羽(还有曹操、刘备、诸葛亮)的评论既与三国演义唱反调,又没有考虑到三国志的史实,有时将小说...
· 貂蝉真的存在么?罗贯中缘何要虚构貂蝉
三国时期最为出名的一位女子,便是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赛若天仙风姿绰约的她被后人冠以“闭月”之称。聪颖机智的她凭借美貌流转在各诸侯间。网络配图《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以诗称赞貂蝉的能歌善舞,“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看暖不胜春。”又有诗“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长。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事楚襄王”。但是令我们费解的是,既然貂蝉是这样一位夺目的女子,理应史书上会对其有详尽记载,然而并不如此。史书上对貂蝉的记载可谓是鲜之又少,甚至未提过这样一个名讳。那么有一种解释也就理所当然,也是如今各位史学研究专家普遍认同的,那就是貂蝉并未真实存在。历史上有其影无其人。正史如《三国志》、《后汉书》中只些许抓得住貂蝉的影子,但全文未提及过貂蝉二字,“布与卓侍妾私通,恐事发觉,心自不安。”(...
·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现在的三国演义有区别吗?
近来又说600年前罗贯中先生写的三国演义跟现在市面上流通的三国演义有出入,真的是这样吗?三国的分类大体分为以下几类通俗演义版本类:演义通俗篇顾名思义就是以历史为依据进行改编而创作的小说。罗贯中当时写的可以归为这一类。志传版本类:形式上为上图下文,内容上则多插增关索或花关索故事。批评版本类:简而言之就是大文豪大胆阐述自己的批评观点和独特见解。毛氏版本类:我们如今看的基本上都是毛氏版本类。毛氏版本就是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参考了《三国志传》版本,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修改,并作详细评点,全面整理修订而成。毛宗岗,生于明崇祯五年,是个贫寒卑微的读书人。中国清初文学批评家。而毛纶就是他的父亲。关于他俩我们知道这么多就足够了。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改了什么:整顿回目:原著的有24卷,240则。毛氏版的改为120回。也就是说从单标题变为双标题。打个比方,现在的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
· 罗贯中简介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生平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还有着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罗贯中始祖罗仲祥,原籍四川成都府人。五代后唐(公元924年~公元926年)时,仕为青州(今清徐县)仆射。因避水灾和战乱落户于清徐县城西郊白马山寺沟村。罗贯中父罗锦,曾任元代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司吏。罗贯中成年后即离开故乡,外出漫游。他先在晋中和晋东南地区了解、收集关于五代时期梁晋交战的故事和传说,后离开山西到冀、鲁、豫交界的大名府、河南卫辉府、怀庆府、开封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