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曹丕篡汉的牌坊:《受禅表》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15
转发:0
评论:0
曹丕篡汉的牌坊:《受禅表》,此碑亦称《受禅碑》。三国·魏隶书黄初元年(220)立。纵270厘米,横140

  此碑亦称《受禅碑》。三国·魏隶书黄初元年(220)立。纵270厘米,横140厘米,22行,行49字。



  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冬十月乙卯,逊位于魏王曹丕,丕随即登基称帝并改元大魏黄初。十月辛未,刻立此碑以纪其受汉“禅让”之事。《受禅表》与著名的《上尊号碑》并立于许昌南曹魏故城汉献帝庙中(其地在今古城村),庙久废。《受禅表》与《上尊号碑》同为魏初巨制,不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法亦久为世重,故自唐宋以来,迭经著录。其结构方严整肃,用笔刚健斩截,意气雄伟排宕,且不失汉末名碑如《熹平石经》、《张迁》、《礼器》等骨气洞达、探穆渊雅的大家风范。明郭宗昌《金石史》评其“书法同《劝进》,虽小远汉人,雍雍雅度,衫履自饰,亦复矫矫。”赵崡亦谓此碑“隶法大都与《劝进》同”。王世贞曰:“……。余始喜明皇《泰山铭》,见此而恍然自失也。汉法方而瘦,劲而整,寡情而多骨;唐法广而肥,媚而缓,少骨而多态。汉如建安,晋三谢,时代所压,故自不可超也。此语得评书三昧。”(《石墨镌华》)从汉字字体的演变来看,汉末魏初之际,正是由隶变楷的过渡时期.魏初诸刻,承袭汉末《熹平石经》、《鲜于璜》、《张迁》等碑遗绪,在笔法上更有新的突破.具体表现在落笔逆锋减少,而变之以单刀直入;收笔重顿后迅速提起使成方波,这已经是萌芽时期的楷书的一种特殊笔法。前人对此己多有论及。如清孙矿评《受禅表》和《上尊号碑》说:“二碑余皆有之,虽磨刓甚,然字犹半可识,真斩钉截铁手也。……率更正书险折法,多从此变出。”杨守敬《学书迩言》亦谓《孔羡》、《范式》、《上尊号》、《受禅表》“下笔如折刀头,风骨凌厉,遂为六朝真书之祖。”与之稍晚的魏《王基碑》以及吴《谷朗碑》,则更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折刀头”的笔法,字形上亦更似后世的楷书了。故前人论该碑开魏晋六朝楷书之先河,无疑是确当的。此碑无书者姓名,唐刘禹锡说是王朗撰文,梁鹄书丹,钟繇镌刻,世谓之“三绝”(见唐韦绚《刘宾客嘉话》)。颜真卿则以为钟繇书(见宋欧阳修《集古录》及娄机《汉隶字源》),然二说均无确据,故不足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受禅表》是曹丕篡汉的牌坊吗?
受禅表此碑亦称《受禅碑》。三国·魏隶书黄初元年(220)立。纵270厘米,横140厘米,22行,行49字。东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冬十月乙卯,逊位于魏王曹丕,丕随即登基称帝并改元大魏黄初。十月辛未,刻立此碑以纪其受汉“禅让”之事。《受禅表》与著名的《上尊号碑》并立于许昌南曹魏故城汉献帝庙中(其地在今古城村),庙久废。《受禅表》与《上尊号碑》同为魏初巨制,不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法亦久为世重,故自唐宋以来,迭经著录。其结构方严整肃,用笔刚健斩截,意气雄伟排宕,且不失汉末名碑如《熹平石经》、《张迁》、《礼器》等骨气洞达、探穆渊雅的大家风范。明郭宗昌《金石史》评其“书法同《劝进》,虽小远汉人,雍雍雅度,衫履自饰,亦复矫矫。”赵崡亦谓此碑“隶法大都与《劝进》同”。王世贞曰:“……。余始喜明皇《泰山铭》,见此而恍然自失也。汉法方而瘦,劲而整,寡情而多骨;唐法广而肥,媚而缓,少骨而多态。汉如建安,...
· 曹丕传——代汉受禅
东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六月炎夏,三十四岁的魏王曹丕,亲率六军共十万余众,浩浩荡荡离开邺城,扬言要南征江东,捉拿碧眼儿孙权。在一片震天动地的金鼓声中,代汉受禅的历史活剧拉开了序幕。此时此刻正当炎夏,大王何以要亲冒暑热统兵南征呢?好多死心眼的官员不明白。他们哪里知道曹丕搞的是“声东击西”的把戏,说是要往东南打江东,实际上是半路上转向西,去逼许都的汉献帝下台。未能识破天机,就缄口不言也是可以的,可笑的是有人硬要认认真真去劝驾。主管军需供应的度支中郎将霍性,上疏一道,大谈不可兴师动众的道理。曹丕看得心烦,当即下令把霍性丢监处死。其他人一看,吓得不敢妄加议论。耳根清净了,曹丕这才威风凛凛地出邺城南下。时值夏末,酷热难当。安坐于饰金专车之中的曹丕,犹且汗下如雨,更不消说那些荷戈执戟的战士了。第二天下午,大军抵达黎阳县南的白马津(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准备从北岸乘船渡过黄河。又渴又累的士卒和战马,看到...
· 受禅表碑
三国魏黄初(202年)刻。在河南许昌县,额篆书题“受禅表”。字方正,渐开唐隶之门。
· 受禅表碑
三国魏黄初(202年)刻。在河南许昌县,额篆书题“受禅表”。字方正,渐开唐隶之门。
· 曹丕篡汉的故事:篡权之后曹丕为何不杀汉献帝?
曹丕篡权之后为何不杀汉献帝?曹丕是为魏国的汉献帝,历史上是他篡夺了大汉政权,改国号为魏。不过对于亡国之君汉献帝,曹丕还是表现的比较宽容,那就是除了给汉献帝吃好的、喝好的,还让他做山阳公。所谓公是当时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中,公是第一位的。曹丕为何没有杀掉汉献帝,难道他就不怕汉献帝死灰复燃吗?江湖参照历史曰:不怕,曹丕有足够的自信。其一,曹丕建立的曹魏,其实缔造者是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征战,陆续平定了除掉刘备孙权之外的军阀,可以说政治上相当稳定,汉献帝在曹氏父子手下没有实际权力,早已调不动一兵一卒,杀死他除了暴露自己的残忍,没有实际用处。其二,曹丕的魏国,是通过禅让的形式实现的。所谓禅让,指古代帝王让位给不同姓的人,如伊祁姓的尧让位给姚姓的舜,舜让位给姒姓的禹。这是一种不同于“父子相继、兄终弟及”的王位世袭制,历史上舜接受尧的位子,大禹接受舜的位子,都把老皇帝照顾的相当好,出于礼节曹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