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临汾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重大发现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50
转发:0
评论:0
临汾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重大发现,出土的碳粒。“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了重大发现。”日前,山西省考古所研

  


  出土的碳粒。

  “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了重大发现。”日前,山西省考古所研究员、丁村遗址考古工作队领队王益人告诉记者。在丁村遗址群东侧的塔儿山向汾河谷地过渡的山前黄土台塬区域内,新发现了46处旧石器时期原地埋藏的人类活动遗迹,遗迹内发现大量石制品。专家介绍说,这些发现,不仅扩大了丁村遗址的分布范围,使丁村遗址文化埋藏类型由原来单一的河流沙砾层,延伸到黄土地层,更为丁村遗址旧石器文化研究增加了坚实的依托。

  在发掘现场,王益人向记者介绍说,今年4月起,他们对46处遗迹中的三处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古发掘,在九龙洞遗址发现了丁村遗址群首个原地埋藏的石器打制现场;在过水洞遗址,发现了30万年前的人类用火遗迹;在老虎坡遗址发现了10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王益人认为,这些遗迹的发现,对进一步认识丁村远古人类的活动范围、生活轨迹及其行为链条,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和宝贵资料。

  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发现于1953年,是继周口店遗址后,新中国发现的又一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发现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而受到世界瞩目。

  据介绍,九龙洞遗址文化层由5个沟谷洪积物和土状堆积交替叠压形成,厚约7米。发掘面积35平方米,分A、B两个区,出土石制品2000余件,有多个可以拼合的石制品密集分布区。特别是在B区,同一层位不到9平方米的面积内,发现了两处古人类打制石器的现场,集中分布着百余件石片、石核以及大量碎屑,初步推测,这可能是两个工匠同时打制石器的活动场所,遗憾的是其中一处靠近路边断崖,不完整了。王益人说,这一发现,对研究丁村远古人类对石器原料的选取,对复原打制技术及石器制作流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水洞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丰富的动物化石、石制品、碳屑、红烧土块,形成年代约为20万年至30万年前。从发现的动物化石来看,大部分为小型食草类肢骨、脊椎骨等,它们与石制品、碳屑、红烧土块同时出现在黄土层中,表明这是一处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临时营地有可能是古人“野炊烧烤、分享食物”的场所。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今后展示需要,考古工作者对遗存密集层进行了整体套箱提取保存。

  老虎坡遗址是另一处原地埋藏的古人类活动遗址,距今约10万年,发掘面积50平方米。老虎坡遗址上部为马兰黄土,之下为古土壤条带,是黄土高原末次间冰期古土壤,距今7.8万年至13.1万年。400余件石制品就分布于这层顶部之下0.2米至1.5米的范围内,直径多在20厘米至50厘米之间的角页岩砾石和少量经过风化的花岗片麻岩砾石,靠近沟边部分排列紧密整齐,外围部分分布稀疏,其间分布有数量众多的打制石片。根据发掘现场与附近冲沟内洪积形成大小混杂的砾石堆积比较,这些大型岩块并非洪水冲积形成,而应当是人类有意识搬运而来。初步分析,一方面可能是丁村人作为打制石器的原料储备,另一方面,可能为具有人工性质的建筑遗迹,如石铺地面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临汾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重大发现
出土的碳粒。“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了重大发现。”日前,山西省考古所研究员、丁村遗址考古工作队领队王益人告诉记者。在丁村遗址群东侧的塔儿山向汾河谷地过渡的山前黄土台塬区域内,新发现了46处旧石器时期原地埋藏的人类活动遗迹,遗迹内发现大量石制品。专家介绍说,这些发现,不仅扩大了丁村遗址的分布范围,使丁村遗址文化埋藏类型由原来单一的河流沙砾层,延伸到黄土地层,更为丁村遗址旧石器文化研究增加了坚实的依托。在发掘现场,王益人向记者介绍说,今年4月起,他们对46处遗迹中的三处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古发掘,在九龙洞遗址发现了丁村遗址群首个原地埋藏的石器打制现场;在过水洞遗址,发现了30万年前的人类用火遗迹;在老虎坡遗址发现了10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王益人认为,这些遗迹的发现,对进一步认识丁村远古人类的活动范围、生活轨迹及其行为链条,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和宝贵资料。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
· 山西: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勘探有重大发现
日前,山西太原晋阳[注:晋阳历史在中国历史上,山西先后有两个晋阳城。春秋末,赵筒子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秦以为晋阳县。以后迭为太原郡、并州治所。]古城[注:古城荆州古城,又称江陵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历史上“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遗址东部区域考古勘探有重大发现。此前,根据以往零星调查成果和当地村民打井获得的地下遗物线索判断,晋阳古城的遗迹埋藏深度最深可达20米左右,目前正在进行的传统的洛阳铲考古勘探在12米左右深度时因泥浆灌注探孔现象严重,即已无法取得土壤原状样本,无法满足晋阳古城遗址的考古勘探需求。针对晋阳古城遗址地下情况,考古队认为,使用泥浆护壁、套管跟进、双管单动的普通地质钻探方式比较可行。考古队从12月5日进驻工地,经过两天的钻探,进展顺利的第一个和...
· 兴县碧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
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获悉,吕梁市兴县碧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首次在晋西高原发现龙山时期石城及大型石砌房址。其中,史前遗址12处,以仰韶中期、龙山时期为主,出土有丰富的陶器。据了解,碧村遗址位于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地处黄河与蔚汾河交汇处,是进出黄河的重要关口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合河城”和“合河关”就在碧村附近。该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自西向东主要包括寨梁上、小玉梁、殿乐梁、城墙圪垛等四个台地,含仰韶、龙山、汉代、辽金、明清等阶段堆积,以龙山时期遗存最为丰富,遍布整个遗址。2014年6月,省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在考察陕西石峁遗址出土玉器时,得知兴县也有类似玉器出土。根据这一线索,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人员在碧村小玉梁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大量积石堆积和盗洞。在向省文物局汇报情况后,成立了课题组,对该遗址及周边区域开展了系统调查。今年4月至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分别对小玉梁和城墙圪垛上的重...
·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史前考古新发现-哈民史前聚落遗址
◆再现新石器时代[注:新石器时代(NeolithicPeriod)指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年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半地穴式房屋的木质构架,可复原房屋顶部的原始形状◆一座房址内多达97具人骨,反映复杂部落生存状态哈民遗址地处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东南约15公里,南距通辽市区40公里。这里南望西辽河,北靠新开河,是大兴安岭东南边缘,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注:科尔沁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科尔沁草原是成吉思汗之弟哈斯尔的领地。-keerqin]草原的腹地。遗址在一片相对低洼平坦的林网带北部,被掩埋在一米多厚的风积沙层下面,遗址总面积达17万余平方米。2010年5-9月因通(辽)-霍(林河)铁路复线改扩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通辽市科左中旗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牵...
· 邢台内丘邢窑遗址群有重大发现 千年前就有“鸳鸯锅”
昨日记者获悉,邢台内丘邢窑遗址群又有重大发现。4个多月前发现的这处窑炉群遗址的灰坑竟多达百个,出土窑炉烧制工具及各类残片约达20万件。在这里还发现了全国罕见的“隋三彩”、唐四彩”瓷片等珍贵文物遗存,其中一件“鸳鸯火锅”盆更是引人注目。发现1历经1500年窑炉保存完好昨日,记者在内丘窑炉群遗址区看到,相比四个月前,发掘区域增加了一倍多,曾露出地表的8个窑炉遗迹已经清理完毕,露出真容。在遗址区的东侧,考古人员正对新发现的两个窑炉遗迹进行清理,不断有小车运出土方,整个窑炉的形制逐步呈现出来——窑炉门、火塘、窑床、烟道、烟囱等一应俱全。窑炉内出土了20多万件瓷片和窑具等“目前已经清理出11个窑炉遗迹,年代集中在北朝至隋唐时期,其完整性在全国很少见。”本次考古队队长、省文研所研究员王会民告诉记者,历经了近1500年,工作人员甚至发现了两座“穹庐顶”保存完好的窑炉,还有两座窑炉顶只是部分破损,这为将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