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十八学士助李世民弑兄夺位 却都人人自危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75
转发:0
评论:0
十八学士助李世民弑兄夺位却都人人自危,唐武德九年(626)六月三日夜,秦王李世民带兵入玄武门,诛幼弟李元吉,杀皇储

  唐武德九年(626)六月三日夜,秦王李世民带兵入玄武门,诛幼弟李元吉,杀皇储李建成,废长夺嫡,入主东宫。

       这就是震古慑今的玄武门之变。这样的大手笔并非李世民的个人智慧所能书写,秦府十八学士为此宵衣旰食、匍匐案头,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武德三年,秦王平定王世充归来,高祖一时高兴,“以李世民为天策上将,设天策府,置官属”,李世民抓住了这个机会,开文学馆,延纳当时英俊,秦府十八学士应运而生。十八学士的人员构成很有代表性:心腹谋士,如杜如晦、房玄龄;儒士学者,如陆德明、孔颖达;能对李渊产生影响的,如苏世长、颜相时;代表地方宗法势力的,如士族首领李守素。这些人多数是隋朝旧臣,或出于洛阳王世充的旧部,如今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李世民是个舍得投资的人,除了食有鱼、出有车,十八学士一律配享五品俸禄,又命当时的著名画师阎立本为他们画像,“藏诸凌烟阁,留待后人看”。这一段风流闲散的日子并不长久,李世民跟他们谈论了一阵子文史,研讨了几次经籍,很快把“争嗣”的主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上面。李世民习惯于“夜办公”,常常是闻鸡即起、深夜问计,十八学士只好“更日值宿”,以应人主的不时之约。这些人中间,数司勋郎中杜如晦、考功郎中房玄龄最得倚重,房“善建嘉谋”,杜“临机能断”,王朝马汉,一哼一哈,在李世民篡嗣夺嫡的斗争中数出奇计、力挽危局,立下了盖世功勋。

       玄武门兵变不久,李渊逊位,李世民新登大宝,开创了余响千古的贞观之治。新时代来临了,大唐官僚制度开始了新的运作,十八学士的最后出路成为唐太宗心头的一块难解之结:弑兄夺位不是一段光彩的历史,倘若皇帝原是一个偷儿,大臣又是偷儿的帮凶,那么万民之口流蜚成川,岂非洪水滔滔?皇帝有夜间磨牙的习惯,股肱大臣却是曾经睡在床铺对面的兄弟,那么“天颜既凋”,天威焉存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贾雨村式的阴暗心理消耗了李世民的大半聪明。

 

  李世民史称“英主”,搞平衡术也是别出心裁。至贞观二年,十八学士全数加官封爵,房玄龄、杜如晦位列尚书省左右仆射,其尊荣显贵,极一时人望。

        非常蹊跷的是,他竟在身边安插了一个李建成的旧臣,特许他参知军机、风闻言事,每有奏议,“辄和颜嘉许”。此人就是历史上享有“直臣”之誉的魏征。李世民的黑哨一吹,十八学士看到了一张醒目的黄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夹紧屁股做人吧,可别让魏征逮住了你的尾巴!秦府文学馆鹄立在初唐的斜阳西风里,阶前碧草,凋尽了昔日的芳华。贞观三年冬,杜如晦抑郁而死。房玄龄兔死狐悲,怀旧伤情,佝曲的背脊从此就没有挺直过。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房玄龄用了毕生的精力参与着、维护着、奉献着,但要论起治国的政绩,竟是“游龙过江,无迹可寻”。房玄龄是聪明的,长期以来混迹政坛,惯看水生风起、云卷云舒,他是懂得一点黄老谦退之术的,宁可做缩头乌龟被人遗忘,也不愿稍露“圭角”使人心生怵惕。无声无臭的日子飞快地过去,房玄龄的国史编修初见成果,他临深履薄的政治生涯也终于走到了尽头。贞观十年,李世民违背祖制强索《太宗实录》御览,战战兢兢的房玄龄只能放弃原则,把武德、贞观两代的“起居注”呈送御前。李世民翻阅细目,一眼就看到了“玄武门之变”,不禁雷霆震怒,指着房玄龄的鼻子大发天威:“狂奴故态!何欺吾太甚也!”房玄龄铩羽回乡。自此,十八学士的身价一落千丈。

       贞观十二年,太子左庶子于志宁遭太子李承乾刺杀。于志宁侥幸未死,称病不朝。次年,他的母亲去世,解职丁忧。三年期满,他的父亲病故,继续丁忧。贞观后十年,能说会道的于志宁竟没有上疏言事的记录,他的话语功能完全丧失了。十八学士中,李守素是闭口不谈政治的谱牒专家,他在山东世族里有相当的号召力,当初李世民把他请进文学馆多半是出于“统战”的需要,现今江山已定、天下大治,“统战”的事情搁置一边,他就被遗忘在淼如烟海的谱牒文献里。贞观十二年,李守素受命重订《氏族志》,李世民了无意趣地审阅着志稿,发现山东李姓竟列于皇族同姓之前,鼻孔里哼了一声,按下奏表,再无下文。翌年,李守素一连三个月没有领到薪俸,感觉到秋凉渐浓,寒流袭至,旋即交了一份辞呈灰溜溜地卷起铺盖走人了……十八学士平静地退出了初唐的政治舞台,就像风扫落叶,了无痕迹。这中间,惯于“面刺君过”的魏征始终保持着沉默,也许魏征的存在,仅仅是初唐政治的一种特殊需要——贞观十七年,魏征刚刚去世,唐太宗就把他的墓碑给掀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世民弑兄夺位背后有多无奈?唐太宗为何夺位?
李世民毕竟征战一生,决不是引劲待戳之辈,首先是要活着,夺皇位不过是搂草打兔子,所以,他的皇位是被逼出来的,逼出来一位历史明君,逼出来一个贞观盛世,也逼出来了李唐三百年的基业。说起太宗皇帝李世民,不能不提他的父亲李渊,李渊是一名胆大超群的战略家,政治家,只不过在后世当中其功绩不免在其二子的“贞观之治”中显得暗淡,以至被后人忽视,可是,在隋末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初四日李渊审时度势,统兵三万于太原起义史称“晋阳起兵”为风雨飘摇的隋王朝敲响了最后的丧钟。武德二年(公元617年),晋阳今山西太原,刘武周受暗中支持,兵指太原,先后打败,时任右仆射的裴寂,镇北将军李元吉,几乎占领河东全境,关中震动。唐高祖准备放弃河东,谨守潼关以西。最后李渊命二子李世民为先锋,统兵三万,这也是李渊于关中所能集结的所有部队了,李世民东渡黄河,击败刘武周主力精锐宋金刚部,收服骁将尉迟敬德,是年,李世民又麾军北进,终...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弑兄夺位背后的无奈
说起太宗皇帝李世民,不能不提他的父亲李渊,李渊是一名胆大超群的战略家,政治家,只不过在后世当中其功绩不免在其二子的“贞观之治”中显得暗淡,以至被后人忽视,可是,在隋末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初四日李渊审时度势,统兵三万于太原起义史称“晋阳起兵”为风雨飘摇的隋王朝敲响了最后的丧钟。网络配图武德二年(公元617年),晋阳今山西太原,刘武周受暗中支持,兵指太原,先后打败,时任右仆射的裴寂,镇北将军李元吉,几乎占领河东全境,关中震动。唐高祖准备放弃河东,谨守潼关以西。最后李渊命二子李世民为先锋,统兵三万,这也是李渊于关中所能集结的所有部队了,李世民东渡黄河,击败刘武周主力精锐宋金刚部,收服骁将尉迟敬德,是年,李世民又麾军北进,终于在武德三年(620)四月歼灭了刘武周,收复了河东全境。这一仗可以说是李渊对李世民的第一次心许,充份展现了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李世民为李渊二子,大哥建成,三弟玄霸(早夭...
· 李世民弑兄夺位,历史上却零差评,靠的是什么呢?
对于玄武门事变,相信大家很熟悉了,不管是历史课本还是影视剧中都是很重要的历史事件,那是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7日),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夺位斗争。但我认为将玄武门之变视作普通的夺嫡事件是不妥的,因为李世民的对手从来就不是李建成,而是唐皇李渊。而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取得的最大战果,也不是杀了李建成,而是逼李渊退位。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和古往今来的太子们一样,他的权力基础是太子位,而这个太子位是他的父亲李渊给的,所以李建成的权力来源就是李渊。很显然,他一直以来的斗争思路和方法就是和李渊搞好关系,靠李渊来对付李世民,这种思路其实是没错的,但是很不巧,李渊已经对付不了李世民了。再看李世民,他的权力来源是什么?表面上是依靠李渊,但实际上靠的是他多年来立下的汗马功劳,积攒的赫赫威名,培...
· 历史上十位弑兄夺位的皇帝,除了李世民你还知道谁?
说起杀兄夺嫡的篡位皇帝,人们就会想起刀光剑影的唐朝“玄武门之变”和宋朝发生的“烛影斧声”的故事。其实,纵观二千多年来的中国帝王史,杀兄夺嫡的篡位皇帝何止李世民和赵光义二人。千百年来,父子反目的大戏轮番上演,兄弟成仇的故事俯首可拾。“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道是,自古皇宫之内无亲情,一部二千多年的中国帝王史,就像一条骨肉相残、同根相煎的血色长河,令人胆战心惊,不寒而栗。翻开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撩开腥风血雨的厚重帷幕,这里撷取的是历史上踏着手足骨肉的鲜血登上皇位的古代十大皇帝:一、秦二世胡亥秦二世,也称二世皇帝,姓赵氏,名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太子扶苏的弟弟。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时,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谋杀了其兄扶苏后就当上了秦朝的二世皇帝。胡亥杀兄夺嫡,登上皇帝大位,却不问朝政大事,安享后宫之乐,将朝中大小政事都由赵高一人来独断专行。赵高虽然大权在握,但他也...
· 十八学士
北周时期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率军攻下邺城,北齐灭亡。阳休之、袁聿修、李祖钦、元脩伯、司马幼之、崔达拏、源文宗、李若、李孝贞、卢思道、颜之推、李德林、陆乂、薛道衡、元行恭、辛德源、王劭、陆开明等十八人随周武帝西行入北周长安,是为十八学士之始。唐太宗时期唐太宗在做秦王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十八人并为学士。复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即为《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当时获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称为“登瀛洲”,后人有所谓“十八学士登瀛洲”,又因唐太宗常与门下十八学士弈棋,后人因此画有《十八学士弈棋图》。唐玄宗时期唐玄宗开元时,于上阳宫食象亭,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吕向、咸廙业、李子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