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成就是什么 郭守敬纪念馆在哪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09
转发:0
评论:0
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成就是什么郭守敬纪念馆在哪,郭守敬字若思,汉族,他是元朝有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出生于1231年生于顺

  郭守敬字若思,汉族,他是元朝有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出生于1231年生于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县)。而且郭守敬的祖父也是一位在金元之际非常有名的学者,他的名字是郭荣。  

  郭守敬雕像

  郭守敬自幼就继承了郭家的传统,对五经方面是熟悉的,熟知天文、算学,擅长水利技术。郭守敬曾师从刘秉忠。他的老师非常精通经学和天文学,郭守敬从他的老师那里得到了非常大的教导,也在天文学方面是非常精通的。后来他的师父刘秉忠被忽必烈召回去了之后他被推荐给了张文谦,后来郭守敬慢慢的升职,之后就变成了大名路宣抚司的长官。其实郭守敬在水利方面也有着很大的造诣,因为在他面见忽必烈的时候,他就曾经对忽必烈提出了水利方面的建议,后来就被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

  他后来升上了工部侍郎,因为他对元朝的水利治理方面有着很大的贡献。在郭守敬治理水利时就跟王恂一起提出了“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这段主张。“四海测验”也是在郭守敬和王恂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最后在王恂任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任同知太史院事的基础上,最后还是在郭守敬的代理下最终完成了《授时历》。王恂趋势了之后,郭守敬最后全面接管了太史院,也推出了《立成》《推步》等著作。

  在大德7年时朝廷下了诏书,但凡年满70周岁的官员都可以退休了,但是王恂肩负重任朝廷就不让他退休。最后郭守敬还是去世了,因为朝廷越到后面越不好,导致郭守敬晚年生活的很沉寂。

  郭守敬的成就

  郭守敬是中国元朝著名的水力专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仪器制造专家,他在世时写了非常多的著作,这些书对后世的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祖父郭荣是金元之际一位颇有名望的学者,他的老师也是个非常有名望的人,他的老师是刘秉忠,老师精通经学和天文学,教导了郭守敬很多。  

  郭守敬画像

  郭守敬被左丞张文谦推荐,郭守敬受到元世祖忽必烈召见,然后郭守敬在忽必烈面前提出了改善水利工程方面的建议6条,然后被忽必烈采用,后来就被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后来他担任了工部侍郎,忽必烈参照刘秉忠生前的建议,让张文谦修订新历,得出了“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后来建立了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是王恂的同事。后来两人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而且郭守敬去了境内的唐来、汉延等古渠,立了闸堰,让当地的农田得到灌溉。在太史院的时候太史院众人在郭守敬的领导下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称之为“四海测验”。

  太史令王恂去世了之后,郭守敬带领太史令众人,同时陆续整理成《推步》、《立成》等多种著作。在塞北江南因为战乱,郭守敬来西夏后沿黄河两岸勘察地势水情,绘制地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修复了长达二百五十余里的汉延渠以及正渠十余条。后来在天文仪器的改善中也做出了贡献。因为元朝的仪器是金朝留下了的,影响到了使用,所以郭守敬就开始改善,后来有了很大的改进。

  郭守敬的故事

  郭守敬是中国元朝著名的水力专家和天文学家,他在世时编纂了非常多的著作,这些书对后世的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郭守敬雕像

  他的祖父郭荣是金元之际一位颇有名望的学者,因为他的教导所以郭守敬熟读五经和清楚天文学等知识,他的老师也是个非常有名望的人,他的老师是刘秉忠,刘秉忠精通经学和天文学,也给了郭守敬很多教导。在郭守敬的研究生活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小故事呢?

  郭守敬十五岁那年,家里突然就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不是别人,正是武安天宁寺的和尚,法名子聪。这位和尚非常通晓天文、地理、算数和音律等多种学问,他上门来拜访是因为他与郭守敬的父亲郭荣交情极深。父亲和子聪和尚在一起切磋起学问来了。和尚就出一幅莲花漏的拓片,问郭守敬的父亲:“这是天圣莲花漏,主要器皿都采用莲花、莲蓬和莲叶的形状,名叫‘莲花漏’。莲花漏设计精巧,可惜由于战乱失传已久,我在一节被人打折的石碑上拓得此图,左思右想但不解其中奥秘。”

  这时候年纪甚小的郭守敬一字不落的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心想还从未见过设计如此精巧的计时工具,就心生一计,向子聪和尚讨来了莲花落,说自己有办法破解。半个月后,子聪来郭家取莲花漏拓片,郭守敬向子聪讲起莲花漏各部分的结构和用途,说的头头是道,子聪听了觉得非常妙,一个劲的夸赞郭守敬是神童。郭守敬的父亲听了后直说不知道郭守敬天天在房内画图、算术,不觉得是什么神童。后来子聪觉得郭守敬非常有天赋,就带郭守敬去武安紫金山学经深造。

  郭守敬纪念馆

  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水利方面专家,他这辈子为了元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他在该退休的时候还在接管太史院,一直都没有很好的颐养天年。他因为跟祖父学习了天文方面的知识,所以从小就熟知天文、水利等方面的内容。而且不仅是祖父的教导,最多的学习还是在他的师父就是非常出名的刘秉忠那里。  

  郭守敬纪念馆

  现在郭守敬的家乡是在河北邢台,但是在建造郭守敬纪念馆时就建造了两处纪念馆。一处是在河北、还有一处就是在北京。在河北的纪念馆坐落在邢台市达活泉公园内,在这里的纪念馆也是非常大的,里面的内容也很丰富,有着郭守敬铜像、四个展厅、天文观测台、观星台、还有着活动室等地方供大家来观赏游玩。在纪念馆内,最大的陈列就是《郭守敬生平业绩展览》,这个陈列是分为了四个大部分的,巨星耀神州、伟业照千秋、治水树丰碑、天文建奇功。虽然说这个展览馆多是被当做展览使用,但其实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全国郭守敬研究中心,还是很多的研究基地。

  纪念馆占地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郭守敬纪念馆前后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同时还被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科技部等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郭守敬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在汇通祠内,在北京的纪念馆一共分三个展厅,在这几个展厅里向游人展示了郭守敬的生平功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简介郭守敬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郭守敬别名:郭若思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元朝出生地:顺德府邢台县出生时间:元太宗三年(公元1231年)去世时间: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信仰:科学职业: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官职:都水监,太史令毕业院校:紫金山书院主要成就:制订《授时历》西夏治水,大都治水制造天文测量仪器代表作品:《授时历》、《推步》、《立成》郭守敬是元朝时代著名学者,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以及水利专家,为元朝的天文学和水利工程建设都有很多贡献。郭守敬的祖父郭荣是金末元初很著名的一位学者,郭守敬小的时候跟随在祖父身边,得郭荣亲自教导,深得其真传。不仅精通四书五经,同时对天文学、算学以及水利技术等知识偶读十十分擅长。稍微年长一点的时候,郭守敬又拜著名学者刘秉忠为师。刘秉忠本人精通经学和天文学,拜师刘秉忠之后,郭守敬收获良多。后来刘秉忠被元世祖忽必烈召回京城,郭守敬无法跟随前往,于是刘秉...
·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简介郭守敬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郭守敬别名:郭若思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元朝出生地:顺德府邢台县出生时间:元太宗三年(公元1231年)去世时间: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信仰:科学职业: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官职:都水监,太史令毕业院校:紫金山书院主要成就:制订《授时历》西夏治水,大都治水制造天文测量仪器代表作品:《授时历》、《推步》、《立成》郭守敬是元朝时代著名学者,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以及水利专家,为元朝的天文学和水利工程建设都有很多贡献。郭守敬的祖父郭荣是金末元初很著名的一位学者,郭守敬小的时候跟随在祖父身边,得郭荣亲自教导,深得其真传。不仅精通四书五经,同时对天文学、算学以及水利技术等知识偶读十十分擅长。稍微年长一点的时候,郭守敬又拜著名学者刘秉忠为师。刘秉忠本人精通经学和天文学,拜师刘秉忠之后,郭守敬收获良多。后来刘秉忠被元世祖忽必烈召回京城,郭守敬无法跟随前往,于是刘秉...
· 郭守敬
生平郭守敬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台人,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水利学家。元太宗三年(1231年),郭守敬生于邢州境内的邢台。王恂、郭守敬等同一位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合作,在元大都兴建了一座新天文台,台上就安置着郭守敬所创制的天文望远镜。它是当时世界上设备最完善的天文台之一。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通惠河。1276年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他采用了类似现在球面三角算法的“弧矢割圆术”来处理黄道和赤道的坐标换算,在计算太阳、月亮和行星原形位置时创造运用了“招差法”,也就是三次差内插法。并设计制作了多种天象观测仪器,包括简仪和高表。组织了大量的天象观测工作,包括测定恒星位置,测定冬至点、近地点以及黄道和白道交点位置,编制月亮运动表,测定全国27个观测点的纬度。确定了一个月为29.53059...
· 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汉族,顺德邢台(邢台市邢台县)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佑三年。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 郭守敬简介元朝时期天文学家数学家郭守敬生平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郭守敬幼承祖父郭荣家学,攻研天文、算学、水利。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南宋首都临安,在统一前夕,命令制订新历法,由张文谦等主持成立新的治历机构太史局。太史局由王恂负责,郭守敬辅助。在学术上则王恂主推算,郭主制仪和观测。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称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台。当时,有杨恭懿等来参予共事。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至元十七年编出新历,经忽必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