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张旭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张旭书法的特点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4
转发:0
评论:0
张旭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张旭书法的特点,自晋代以后,唐代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上出现了另一个高峰。唐代建国以来,政治和

  自晋代以后,唐代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上出现了另一个高峰。唐代建国以来,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空前强大,文化艺术的交流也更加广泛,使得书法艺术也更加受人欢迎,也出现了很多影响深远的书法家。张旭也正是从唐代开始出现,并最终成为了一代书法艺术名家。  

  张旭像

  张旭生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此时正是唐代空前繁荣的盛唐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已经有了新的变化和方向。各家的书法风格已经真正摆脱了王家派系的绑缚,形成了他们自己独有的笔法风格,他们在篆书、行书、草书、楷书等方面的成就极为之高,让后世书法家都有借鉴和瞻仰。就连唐皇帝也是书法名家,唐玄宗李隆基通晓骑射,善于书法,他的行书和隶书笔法等成就也是相当的高,传世的作品也有很多,如碑刻《纪泰山铭》等。

  草书在唐代的发展极为鼎盛,以张旭和怀素等为首的草书书法家将草书的发展推上了一个巅峰。唐代统领天下共约有二百九十年的时间,而张旭正是生活在唐代中期,有着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文化交流环境,使得他有着绝佳的环境进行书法创作和艺术交流。张旭生于唐代的吴郡,也就是现如今的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他年轻时曾做过县尉,当时他写的文字已经被人们所称赞,就连告状的老人也都称赞他的字写得其妙珍贵,可以加封珍藏起来。所以后来他就越加勤奋练习,笔法精进,功力倍长。后来他还升官做到了长史。

  张旭的草书作品在唐代被奉为至宝,所有人都希望得到他的一纸笔墨珍藏起来,可见他的草书笔法的高深境界,他也因此被人称为“草圣”。 

  桃花溪 张旭

  张旭是盛唐时期的书法家,他在草书书法艺术上的造诣非常高,张旭有很多传世的草书艺术作品,但随着时代变迁,留存于后世的已经寥寥无几。张旭在楷书上的笔法也是非常深厚和精妙,也因为他在楷书上所下的功夫,成就了他在草书笔法上的独特风格。另外,张旭在诗作方面的成就也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他写的诗多为七言绝句诗,大部分都是在写山水美景。代表作品有《山中留客》、《桃花溪》等。  

  《桃花溪》欣赏

  张旭的诗现存于世的已经不多,仅仅只有六首,每首诗的内容都是写自然风光、山川景色,意境幽远,风格独特。陶渊明曾写过一段游记,名叫《桃花源记》,写的是一处景色优美、桃花盛开的别世渔村。而张旭的这首《桃花溪》,正是他借着《桃花源记》所刻画的幽深意境而创作出来的一首写景绝句。

  此诗写到:“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意思是说隐约看见一座被野烟隔断的长桥,便去问打渔的小船,挑花源的洞口,在这终日流不尽的溪流的哪一边。张旭通过写美景和与渔人的对话,表达了他自己向往世外桃源仙境的迫切追求。想当初陶渊明在无意间发现了武陵渔人所生活的桃花仙境,表现出他无限的惊异和向往之情,如此绝佳美景,世间难有。而这也正是张旭所要表达的心情和向往,世间不如意十之八九,想要实现人生理想难之又难,但若是有这样隔世的佳境所在,每天写书赋诗,耕田打鱼,悠闲自在,这样的生活也是很美好的。

  虽然我们不清楚这里所写的桃花溪是否就是当时陶渊明找到的那条溪流,但是张旭所要表达的意境和追求却是和陶渊明一样的,虽然《桃花溪》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其中包含的悠远意境和流露出的诗人情感却是让人回味无穷的,不禁让人陷入无限的遐想之中。 

  张旭代表作

  张旭,唐开元年间人,年轻时曾做过官,后来仕途失意,便整日沉浸在酒海和书法艺术的海洋中,常常醉酒后疯狂挥写草书作品,是唐代草书笔法的集大成者,被人尊称为“草圣”。那么这位草圣张旭代表作有哪些呢?  

  张旭像

  张旭将书法艺术特别是草书艺术发展和抬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创了气势博大、意境恢宏的草书笔法。虽然张旭生前书法作品很多,但是传世真迹却没有留下太多,主要是因为时代变迁,年代久远,很多真迹都在改朝换代河历史更迭的炮火中湮没了。如今我们所能见到的、可供人们瞻仰的作品意境寥寥无几,比较著名的遗作有《古诗四帖》、《肚痛帖》等。

  《古诗四帖》在明代和清代都被宫廷收藏着,现在这幅作品被辽宁博物馆收藏。千百年来,多少人都对这幅作品的作者耿耿于怀,有人认为它是谢灵运所作,也有人认为它是北宋时期才有的作品,后来一位叫杨仁凯的鉴藏家在期刊上发表文章,主张此幅作品乃是张旭的大作,后来便一直沿用此说法,所以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张旭的遗作,这也成了张旭代表作之一。

  张旭的另一个遗作便是《肚痛帖》,该作品的真迹已经下落不明,此帖是在北宋时期由人摹刻在刻石上的,刻石高约四十厘米,宽约三十四厘米,现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里。全帖仅有三十个字,写的内容大概是张旭肚痛之时为自己诊断而写作的。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是却看得出张旭在写作时的狂放状态和意境,也表现出张旭在创作时的无拘无束的艺术状态。

  张旭代表作仅存于世的虽然很少,但是我们从其仅存的作品中还是能看到张旭在创作时的热情和豪迈的气度,同时也能看到他在草书笔法领域的功夫和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张旭
唐吴(治今江苏苏州)人,字伯高。曾任左率府长史。天宝时与贺知章、李白等游,号为“钦中八仙”。工书,精通楷法,草书最为知名,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格。与李白诗歌、裴文剑舞,时称“三绝”。颜真卿、怀素均师承其法。相传往往在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人称“张颠”。正书有碑刻《郎官石记》,草书散见历代集帖中,墨迹有《草书古诗四帖》。《全唐诗》录其诗六首。
· 张旭
简历有关张旭的经历不详,生卒年皆不详。《新唐书》有张旭的事迹,附于《李白传》之后。张旭的书法,初学陆彦远(陆柬之之子)。张旭曾在朝廷任职,在长安及上京当官,并与颜真卿及杜甫相识。张旭以豪饮而知名。在杜甫的诗作“饮中八仙歌”里,张旭亦是其中一位被描写的人物之一,与其他人被称为“饮中八仙”。张旭以书法中最为奔放自由的草书闻名,据《新唐书》记载,张旭喜欢在酒醉之后书写作品,称之为“狂草”。他的书法多以奇形怪状、粗细对比夸张、以及充满情感的线条相连,在《旧唐书》中赞誉为“变化无穷、若有神助”。张旭草书与李白诗,还有裴旻舞剑被称为三绝。然而张旭并非只写草书,他是唐朝另一个知名书法家陆柬之的外孙,对于楷书、国画等也相当精通。相传他的狂草来自观看公孙大娘及其弟子练剑时的姿态而得到灵感。在张旭之前,书法界一直奉王羲之及王献之为规范,然而张旭的书法却打破了这个常规,为书法界带来旋风式的改革。杜甫在《八仙歌》...
· 张旭怀素书法风格有何区别张旭草书精髓是什么
张旭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经济繁荣,国力昌盛,文化艺术空前交流融合的时代。这一时代诞生了许多有名的诗人、书法家,如李白、杜甫、欧阳询、颜真卿、张旭、怀素等。这一时代也是草书空前发展繁荣的时代,而它们的代表人物便是张旭怀素。怀素画像张旭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书法家。生平爱喝酒,更爱酒后写作书法,其草书气势恢宏,别具一格,极有个性。他经常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就开始挥笔书写,到性情高狂的时候,他更是用头发蘸着墨水写字,因而也被世人称为“张颠”。后来有一个叫怀素的在张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笔法,也因为狂草而得名,所以世人把怀素和张旭合在一起,并称“张颠疏狂”。张旭擅长楷书和草书书法,在七言绝句诗方面的成就也很高,而他造诣和成就最高的,就是草书书法。他的草书书法,张狂不羁,磊落潇洒,变幻无穷。他从简单的路人争道和大娘舞剑的情境中悟得了草书笔法的技艺和神韵。得益于他在楷书书法上的长时间练习,他的草书笔法虽...
· 和怀素齐名的大书法家张旭,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旭,唐朝大书法家。但除了书法家这个称谓,他还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头衔众多,一身技能也不斐。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张旭的一生。张旭,中国唐朝中期知名书法家。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张旭的书法,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诗以七绝见长,被列为饮中八仙之一。张旭,唐代书法家。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年),卒于玄宗天宝九年(750年),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
· 唐张旭古诗四帖
张旭,字伯高,吴郡人。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工诗书,晓精楷法,以草书最为知名,嗜酒,常于醉中以头发濡墨大书,如醉如痴,称“张颠”。时与李白诗,裴文剑舞称“三绝”。其书得之于二王又独创新意,书迹有《郎官石记》、《草书右诗四帖》等。其正书《郎官石记》,完全是虞欧笔法,端严规整,欧阳修《集古录》:“旭以草书知名,而《郎官石记》真楷可爱。”《古诗四帖》以其崭新、高美的形式,巨大的气魂展开雄伟壮阔的书卷。丰道生跋:“行笔如从空掷下,俊逸流畅,焕乎天光,若非人力所为。”《宣和书谱》说:“其草字虽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