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顾宪成的对联:顾宪成写过什么千古名句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10
转发:0
评论:0
顾宪成的对联:顾宪成写过什么千古名句,人称“东林先生”,是无锡泾阳人,字叔时,号泾阳。顾宪成生于嘉靖二十九年,卒于

  人称“东林先生”,是无锡泾阳人,字叔时,号泾阳。顾宪成生于嘉靖二十九年,卒于万历四十年,共享年62岁。顾宪成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著有《顾端文遗书》等著作。 

  顾宪成故居

  顾宪成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研究王明阳和陆九渊的“心学”,另一方面就是一手创建了东林学院。除此之外,顾宪成是一名爱国人士,从立志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为明朝朝廷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后来勤学苦读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如愿进入官场。此时的明朝廷有魏忠贤当道,官宦勾结,明代的政府腐败不已。顾宪成满腔热血投身到国家建设之中,他的谏言收到了权贵派的反对。1594年,因为选皇子一事,提出了和权臣相反的意见,引来宋神宗的不满,终被革官。顾宪成一生仕途坎坷,但是他的爱国信念一直没有更换过。

  顾宪成在家乡开创了东林学院,希望和友人们为明朝政府培养出可塑之材。

  顾宪成也是位著名的思想家。他赞同王阳明和陆九渊提出的“陆王心学”这一理论。赞同知行合一、和身外无物、心外无理这一说法,而他的一生也致力于心学的研究。

  顾宪成也是东林学院创始人之一,在东林学院的门上,有这样爱国语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成为顾宪成的爱国宣言,也是他的教学理念。

  时至今日,顾宪成的爱国之心被后人称颂,而他的名言也成为了千古名句。 

  顾宪成的对联

  顾宪成是知名的爱国人物代表,他生于嘉靖二十九年,卒于万历四十年,享年62岁。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研究王明阳和陆九渊的“心学”,另一方面就是一手创建了东林学院,为明朝廷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顾宪成作品欣赏

  1594年,因为选皇子一事,提出了和权臣相反的意见,引来宋神宗的不满。于是遭遇革官,最后被变为庶民。顾宪成当时看清了朝廷的形势,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扭转明政府的软弱无能。于是,顾宪成便回到无锡,创建了东林学院,和高攀龙、钱一本等文人致力于东林学院的教学活动。

  而顾宪成的名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写于东林学院的院门之上。这也是顾宪成和友人开办东林学院,致力于东林学院讲学的意义和宗旨。这句对联,体现了以顾宪成为首的爱国人士对国家的忠义之心。而这句话也成了爱国名言,至今仍在广泛应用。

  顾宪成在他30岁的时候,走入明朝廷。此时的明朝廷有魏忠贤当道,官宦勾结,明代的政府腐败不已。顾宪成满腔热血投身到国家建设之中,他的谏言收到了权贵派的反对。最后救国无路,便回乡开办了东林学院。希望自己能为明朝政府培养忠义之材,顾宪成的良苦用心得到友人们的支持。而这句对联写于东林学院门上,以此来激励求学的莘莘学子。 

  顾宪成名言

  顾宪成的名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至今仍被后人使用,用来激励国人的爱国之心。 

  顾宪成名言欣赏

  顾宪成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顾宪成赞同王阳明和陆九渊提出的“陆王心学”这一理论。赞同知行合一、和身外无物、心外无理这一说法。而他的一生也致力于心学的研究。除此之外,顾宪成顾宪成是一名爱国人士,他看到明朝政府的黑暗、百姓生活的疾苦之后。想要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后来如愿进入官场。此时的明朝廷有魏忠贤当道,官宦勾结,明代的政府腐败不已。顾宪成满腔热血投身到国家建设之中,他的谏言收到了权贵派的反对。1594年,因为选皇子一事,提出了和权臣相反的意见,引来宋神宗的不满。顾宪成以此遭到革官,后来顾宪成在家乡开创了东林学院,希望和友人们为明朝政府培养出可塑之材。

  在开办东林学院之后,顾宪成和友人们致力于对学生的培养。而顾宪成更是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名言写于东林学院门上,以此来激励前来求学的莘莘学子们。

  顾宪成经过革官之后,身心俱疲,加上舟车劳顿身体大不如从前。而顾宪成依然坚持为学生们授课讲学,在他去世之前,写下《示淳儿帖》,拳拳爱国之心可见一斑。

  顾宪成的爱国之心被后人称颂,而他的名言也成为了千古名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云: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又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原有一联云: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以上两联与第一联采用相同的艺术手段,均无作者和年代,因此不能断定谁是创新,谁是仿效;但可以说明,相同的艺术手段,可以表达绝然不同的思想情趣。
· 顾宪成
家族顾宪成父亲顾学是殷实商人,留下田地三百亩;长兄顾性成及二兄顾自成承继父业,支援顾宪成及四弟顾允成参加科举。仕宦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八月初七,顾宪成诞生于顾氏祖屋“端居堂”。他家境清贫,自幼好学,常夜读达旦。曾在常州龙城书院求学。隆庆四年(1570年),补邑庠生员,治程朱理学。万历四年(1576年),举乡试第一,万历八年(1580年)成二甲第二名进士,授户部主事,与李三才一起编纂《万历会计录》。万历十年,调任吏部稽勋司主事,历任考功司,与同年中举的魏允中、刘廷兰一起批评时政,反对首辅张居正。张居正病卒后,顾宪成改任吏部主事。请告归三年,后补验封司主事。万历十五年(1587年),因与内阁对立,谪官桂阳州判官。不久,迁处州府推官,因母丧去职。服阙,补泉州府推官。万历二十年(1592年),举公廉第一。擢吏部考功司主事,历吏部员外郎。第二年,明神宗想封其三个儿子为王,以拖延国本之争,顾宪成...
· 顾宪成故居
人物简介: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人称泾阳先生,无锡县(现无锡市锡山区)张泾人。家境清贫,自幼才华出众,万历四年(1576)举乡试第一,八年(1580)成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文选司郎中等职。后忤旨被削职为民,回家乡无锡讲学,晚年首倡讲学东林书院,成为东林党领袖,列为"东林八君子"之首,后卒于家(1612)。著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等。顾宪成故居简介:顾宪成在无锡的遗迹,现尚保存端居堂、同人堂和小辨斋等。端居堂是顾宪成的故居,现为顾宪成纪念馆,在无锡张泾镇元吉弄内,是顾宪成、顾允成兄弟诞生地。端居堂面阔五间,梁架间饰有飞仙雕刻。前有两厢,两厢前门前有一对青石狮子。堂后原为花园,四面环绕回廊,园内亭台水榭、假山花木,十分幽致。清嘉庆年间,顾氏后裔顾皋中状元,于是在花园后又增建状元厅。同人堂在无锡市锡山区张泾镇西。是顾宪成讲学之所。当年同人学生有史孟麟、丁元荐、夏台...
· 揭秘东林党的开山鼻祖顾宪成:顾宪成与东林党
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江苏无锡人,在1580年(万历八年)中进士后历任京官,授户部主事。牛逼之处:忤逆皇上,更换首辅,削职为民后居然能操纵朝廷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如果说一个从五品官员忤逆皇帝的意愿,跟内阁首辅(权力仅次于皇帝的最大官员)对着干,竟然决定自己顶头上司的人选(正二品),而且竟然取得胜利,这在皇权决定一切的明朝恐怕是天方夜谈吧?然而顾宪成这个牛人竟然做到了。事情要想说清楚,先得说说“争国本”事件。所谓争国本,就是立太子,决定以后谁当皇帝这个国家的根本问题。一人命运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剧,可惜太长的时间都是这种体制。如果太子是个低智商的人,国家怎么可能富强?可惜的是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低智商的皇帝,尤其明朝一些皇帝的智商,那是相当的低!当时万历同志有三个龙种,长子朱常洛当太子...
· 苏图获赠续修《顾氏宗谱》涉及顾野王、顾宪成等
一套涉及顾野王、顾宪成、顾鼎臣等名人资料的续修《顾氏宗谱》,昨天上午捐赠苏州图书馆。这套宗谱由江阴“五侯家清化支”编委会捐赠,共15册,是根据旧谱续编而成,以南北朝时期钱币学专家、苏州铜坑(今属吴中区光福)人顾烜为始祖,第2世即南北朝时期儒学家、被誉为“楷书宗师”的顾野王(519-581年)。宗谱《统宗世系图录》部分记录了铜坑派顾氏世系,以及从铜坑分迁至昆山、太仓、吴江等地的顾氏分支情况。其中无锡支后裔、28世孙顾宪成(1550-1612年)为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名联作者。《清化信公支世系图录》等则记录了明初顾氏迁居清化(今江阴市华士镇一带)后的顾氏子孙情况,其中有属于苏州地区的虞山、鹿苑中顾村等处分支。该谱还有《卷首》《卷末》。其中《卷首》部分收录有顾氏图腾图、顾野王等名人的像和赞语、家训;《卷末》则收录有旧谱原序、墓志铭、祠堂图、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