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南北朝时期诗人何逊:最早写梅花的诗人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1
转发:0
评论:0
南北朝时期诗人何逊:最早写梅花的诗人,相送乃南朝人何逊当时写的一首诗,至今这首诗已广为人知。诗名虽为相送,但并不是

  相送乃南朝人何逊当时写的一首诗,至今这首诗已广为人知。诗名虽为相送,但并不是真正的相送给朋友,而是留下这首诗给送他的朋友们,由此可见此诗的与众不同之处。 

  何逊相送图

  《相送》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这篇诗词多次出现在我们语文诗歌鉴赏中,要读懂这首诗,我们还是要简单的了解一下诗人的背景。诗人何逊的背景其实并不复杂,综合起来可以说又是一个仕途上的失意人。他常年在官场不如意,对国家的前景非常担忧,空有报复却无处施展,这也是这类诗人的共同之处。

  所以他的诗歌大多表现这个情感,而诗人这首相送诗更是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前两句:客心已百年,孤游重千里,是表达自己常年在外面四处飘泊,形单影只非常孤单的心情,更有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一种珍惜之意,而后面两句则突出表现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江岸雨欲来,浪白风初起,表白上是说临别之际江边的情景,实则表现诗人觉得未来像风雨一样非常艰难,对自己的前景非常担心的心态,表达出了自己忧虑自己的仕途,担忧前途的心情,其实这种类型的诗词在何逊的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只是这一首表达的尤为明显,以诗鸣意。

  所以我们从这首歌也可以更加的了解作者何逊,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的命运如何,当然了相送一诗也给后人在送别诗词上起了典范作用,影响了不少后人的文风墨笔,值得我们来学习探讨。 

  何逊 梅花

  梅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历史上文人雅士拿来作诗作词的对象。从很早开始,就有不少关于梅花的佳作,其中包括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的咏梅,还有陆游的梅花绝句,以及后来毛泽东也写过咏梅的佳词。  

  何逊像

  但是要说最早写梅花的诗人还属南北朝时期的何逊,相信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读过这首咏早梅的诗。

  免园标物序,惊世最是梅。衔霜当路发,眏雪似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凤台。朝洒厂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诗中第一句其实不难理解,只是以梅花时节变化最明显的景物来拉开序幕,诗中第二句的意思就太明显不过,后世咏梅也大多跟这句意义相似,说的就是一副傲骨黯然,不惧风霜的品质,诗中前两句把作者所见的梅花清晰的展露在我们的面前。

  而诗中后三句借用典故以抒发自己对梅花的感情,突出自己对梅花的所感。通过自己对梅花的所见所感整首诗可谓是连贯一体,读起来颇有意味,特别是那种积极澎湃之情油然而生。

  再者何逊本身是一个仕途失意的文人,结合诗中的意境,我们不难了解诗人想表达的情感。首先我们都知道梅花比喻傲骨,坚韧的性格,不屈的精神,不畏强权的精神让人敬佩。而诗人何逊自己即使怀才不遇,仕途不顺,可是依然借梅花比喻自己坚韧的意志和高远的志向,永远不会世俗的现实被屈服。可以说正因为何逊写的梅花,让之后很多的文人墨客受到了影响,也让之后更多的咏梅诗词越来越有喻意,更是让很多人的精神受到了梅花的鼓舞激励而变得更加坚韧。 

  何逊 下方山

  何逊是南朝梁诗人和文学家,他是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的儿子,八岁就可以作诗,文采非凡,20岁就被推举为秀才,与同时代的诗人范云结为“忘年之交”。他的诗作与阴铿齐名,世号为阴何。  

  何逊图片

  何逊的诗作善于描绘景物和抒发别离之情,他喜欢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受。他的写景诗《下方山》就是一首典型的运用流畅的语言来细致的描写自然景物的诗作,对仗工整但却不会让人觉得平板。何逊下方山诗句的意境与谢朓有些相近,是南朝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品,饶有风致。

  这首诗的原文是: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它描写的是何逊在冬天的早晨从方山渡口乘船回家乡时的情景。

  从何逊下方山的诗句中可以了解到,何逊的心情比较沉重,也很急切,他早早的赶到方山渡口,所见所闻都表现出了一种伤感之情。何逊在开头的四句诗中用了“寒鸟”、“繁霜”、“苦雾”这样的词汇,这在古典的诗文当中都是悲伤忧郁的意思,可见他的心情是很沉重很很忧郁的;在五六两句,则描绘了主人公逆水行舟,匆忙返乡的不平静的心情;也许是近乡情怯,何逊在最后四句将快要到家乡时那种微妙又复杂的心情很好的刻画了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南北朝诗人祖珽
祖珽,字孝徵,范阳狄道人,一说猷县(今河北定县)人。父亲祖莹,东魏护军将军。起家秘书郎,迁秘书丞,领舍人事,免。文襄帝(高澄)嗣事,复为功曹参军。文宣(高洋)受禅,召直中书省,除尚药丞,迁典御。武成帝(高湛)即位,拜中书侍郎,出为安德太守,转齐郡太守,入为太常少卿、散骑常侍、假仪同三司。北齐后主(高纬)即位,拜秘书监,寻徙光州,就除海州刺史,入为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加开府仪同三司,进侍中、尚书左仆射,监国史,加特进,封燕郡公,寻解职,出为北徐州刺史。初事高欢祖珽初为秘书郎,后迁尚书仪曹郎中。北齐真正的创始人东魏大丞相高欢(鲜卑名贺六浑)见其所作的《清德颂》,喜之,遂召见口授三十六事,祖珽出而书之,一无所失,大为所赞。兰陵公主(魏孝文帝女)出嫁蠕蠕(柔然),著作郎魏收(《魏书》作者)作《出塞》、《公主远嫁》诗两首,祖珽皆和之,时人均广为传抄吟咏。并州定国寺新建成,高欢欲请人作词,问相府功曹...
· 中国梦:古代最早将“中国梦”入诗的爱国诗人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笔下《德佑二年岁旦二首》中的第一首诗。郑思肖在国家存亡之际写下的这首流传千古的爱国诗篇,让后人无不为之动容。而其中“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的诗句,最为后人吟咏。“万古下泉诗”的下泉,典出《诗经·曹风》“下泉”篇:“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原系曹国人怨恨国败、盼望贤明治事而作。用“下泉”对偶“中国”,结构与词性上十分对称匹配,意义上更是递进一层,非常巧妙。诗句表现了诗人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坚贞气节。读来朗朗上口,不仅让人顿感意气高扬,正气凛然,而且其爱国忧民之情更是溢于言表。郑思肖,南宋爱国诗人、著名画家,福建连江人。南宋灭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也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曾以太学上...
· 南北朝诗人卢思道
人物简介卢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南北朝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北齐文宣帝死后,当朝文士各作挽歌10首,择善用之,魏收、祖孝徵等人不过得一二首,思道十得其八,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北齐时,为给事黄门侍郎。北周间,官至仪同三司,迁武阳太守。入隋后,官终散骑侍郎。隋开皇元年卒。终年52岁。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有集30卷,已佚。今传《卢武阳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27首,《全隋文》存其文10余篇。事迹见《北齐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史》本传。职业生涯北齐天保中(554年),卢思道20岁,由左仆射杨遵彦推荐给朝廷,入司空府,行参军事,兼员外散骑侍郎(伴随皇帝乘马乘车的近臣)。因漏泄机密事,被贬为丞相府西x祭酒。后历任太子舍人、司徒府录事参军、京畿主簿、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
· 范云简介南北朝时期梁诗人竟陵八友之范云生平
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范云六岁时随其姑父袁叔明读《诗》,“日诵九纸”。八岁时遇到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谈,范云从容对答,即席作诗,挥笔而成。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幕中,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和萧琛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称赏。从北魏还朝,迁零陵内史,又为始兴内史、广州刺史,皆有政绩。萧衍代齐建梁,任为侍中,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再迁尚书右仆射,霄城县侯。居官能直言劝谏,天监二年病故,享年五十三岁。范云病故后,梁武帝闻讯痛哭流涕,即日御驾临殡。死后追赠侍中、卫将军,赐谥曰文。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范云六岁时随其姑父袁叔明读《诗》,“日诵九纸”。八岁时遇到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谈,范云从容对答,即席作诗,挥笔而...
· 写少女最精彩的七绝,唐诗中的诗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情感的
唐诗三百首辑录了最优秀诗人的最优秀作品,这一点是我们共同认可的。这些唐诗或抒情,或写景,或反映现实,内容不一,但都富有强烈的人文思想,浸润着那个时代的精英对于现实的思考。比如本文要写到的这首唐诗三百首写美人写得最精彩的七绝,其中名句更是化为了成语出现在你我的作文中,伴随我们走过求学阶段。且看: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首诗题目是《赠别·其一》作者乃是大名鼎鼎的杜牧。这其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豆蔻梢头二月初”,而且其引申出的成语“豆蔻年华”,时常出现在我们当时少男少女的作文当中,伴着我们走过了那一段“豆蔻年华”的岁月。这首诗是杜牧送别给当时的歌姬的诗句,两人之间的交情很好,而杜牧又因为要离开扬州,所以很是不舍,这首诗主题是描写诗人对于歌姬的美貌的描写,表达出了诗人的临别不舍之情。杜牧曾经是一浮华浪子,才华横溢却为当世所不容,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纵情温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