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朝琴师董庭兰:身怀绝技却生平难觅一知音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9
转发:0
评论:0
唐朝琴师董庭兰:身怀绝技却生平难觅一知音,董庭兰简介中记载到:董庭兰,出生于公元695年,死于公元765年,古陇西人(

  董庭兰简介中记载到:董庭兰,出生于公元695年,死于公元765年,古陇西人(今甘肃一带)。盛唐时期非常著名的琴师,擅长吹西域乐器筚篥和弹奏古弦琴。  

  董庭兰画像

  董庭兰在年幼时喜爱游山玩水,不喜欢静心读书,更甚至去做了乞丐,以乞讨为度日。直到董庭兰50岁,他才开始读书写诗,好在他比较努力,几年之后渐渐有了名气,开始受人关注。他那时的诗大多写的是边塞战争之事,诗中描写了战争的疾苦与深闺怨妇的幽怨之情。当然,董庭兰的诗作并不是他惟一的成就,他在音乐上的成就在当时极负盛名。在青年时在音乐上就很有成就,七弦琴是的最擅长的乐器之一,无奈七弦琴太古朴,难得遇到知音,而且当时随着西域乐器的传入,会弹七弦琴的人更少。为此,董庭兰开始苦心研究筚篥,筚篥是从西域传入大唐的,当时很盛行,甚至成为了唐朝的主要乐器之一。董庭兰自此便开始演奏筚篥,走街串巷,吸收民间艺术精华,技艺进步很快,甚至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了当时家喻户晓的演奏家。

  董庭兰为了研究乐曲,查阅无数曲目,吸百家之精华,其对音乐的痴迷在当时的琴坛非常出名。当时有很多诗人都跟他有往来,董庭兰的琴技与演奏技术让很多诗人都写诗赞叹,最为有名的就是李欣的《听董大弹胡笳声》。他的学生郑宥也很好的继承了他的绝学,也受人称赞,其弟子杜山人也是青出于蓝,其技艺被赞为“沈家祝家皆绝倒”,可见名师出高徒。

 

  董庭兰的艺术成就

  董庭兰,才能出众的音乐圣手,在音乐方面成就非凡,在唐朝乐坛中影响很大。那么董庭兰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董庭兰画像

  董庭兰的艺术成就表现的三个方面,一是在乐器演奏方面,二是在琴曲创作方面,三是在诗作方面。

  在演奏方面,董庭兰的胡笳演奏技艺精湛,手速变化得心应手,张弛有度,韵律优美。诗人李欣曾为董庭兰出色的演奏写诗赞美。而且董庭兰把《胡笳》进行了整理,做成了琴谱,如今现存的《大胡笳》和《小胡笳》就是他的作品。还有一首小调《颐真》也流传于世,欢快清脆,描写了他“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道家生活。

  在琴曲创作方面,董庭兰坚持创新。他非常喜爱西湖的美景,经常去西湖畔作曲。他认为纯真自然的音乐最为美妙,如《高山》《流水》等,浑然天成的音律是他的偏爱。如若在纯音基础上添加词,则显得音调呆滞,损坏了原有的音。但像有些如《赤壁》《滕王》这样的琴词,便不能只顾音而舍弃词。他主张随曲子特色而论,不可一概而论。他在琴曲创作上通达开放,既有利于展现乐曲所表述的内容,也符合了琴曲创作的意境。

  在诗作创作上,董庭兰的诗大多表现的是边塞战场的景象,有征夫的疾苦与家愁,也有深闺少妇的思念之情。但他的诗作成就远不及音乐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朝著名琴师:董庭兰
这一年的冬季,北风萧瑟,大雪纷纷,千里云空,黄沙漫漫。在这苍凉的世界中,唐代诗人高适如(图一:高适图)送别了他的知心好友:图一:高适图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莫要担心前途茫茫,知音难觅,当今天下有谁不知道你高适的琴艺呢?高适深情的咏唱,希望他的朋友不在孤单,这就是名满天下的琴师董庭兰。高适的《别董大》已成为赞美琴人高超琴艺的千古名篇。董庭兰(约695——765),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陇西人。因其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别称“董大”。董庭兰早年曾师从凤州(今陕西境内)参军陈怀古学习当时流行的“沈家声”“祝家声”,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琴名誉满天下。如(图二:董庭兰弹琴图)图二:董庭兰弹琴图作为一位民间的琴家,董庭兰一直在家乡陇西以弹琴为生。天宝年间,受房琯的赏识,成为他的门客,为其弹琴。宣宗时期的诗人曾写下名篇来叙述这一事情:七条弦上无音寒,此艺...
· 著名琴师董庭兰是男是女董庭兰的艺术成就
董庭兰简介中记载到:董庭兰,出生于公元695年,死于公元765年,古陇西人(今甘肃一带)。盛唐时期非常著名的琴师,擅长吹西域乐器筚篥和弹奏古弦琴。董庭兰画像董庭兰在年幼时喜爱游山玩水,不喜欢静心读书,更甚至去做了乞丐,以乞讨为度日。直到董庭兰50岁,他才开始读书写诗,好在他比较努力,几年之后渐渐有了名气,开始受人关注。他那时的诗大多写的是边塞战争之事,诗中描写了战争的疾苦与深闺怨妇的幽怨之情。当然,董庭兰的诗作并不是他惟一的成就,他在音乐上的成就在当时极负盛名。在青年时在音乐上就很有成就,七弦琴是的最擅长的乐器之一,无奈七弦琴太古朴,难得遇到知音,而且当时随着西域乐器的传入,会弹七弦琴的人更少。为此,董庭兰开始苦心研究筚篥,筚篥是从西域传入大唐的,当时很盛行,甚至成为了唐朝的主要乐器之一。董庭兰自此便开始演奏筚篥,走街串巷,吸收民间艺术精华,技艺进步很快,甚至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成...
· 琴师董庭兰:著名诗作《别董大》中的男主角
董庭兰简介中记载到:董庭兰,出生于公元695年,死于公元765年,古陇西人(今甘肃一带)。盛唐时期非常著名的琴师,擅长吹西域乐器筚篥和弹奏古弦琴。董庭兰画像董庭兰在年幼时喜爱游山玩水,不喜欢静心读书,更甚至去做了乞丐,以乞讨为度日。直到董庭兰50岁,他才开始读书写诗,好在他比较努力,几年之后渐渐有了名气,开始受人关注。他那时的诗大多写的是边塞战争之事,诗中描写了战争的疾苦与深闺怨妇的幽怨之情。当然,董庭兰的诗作并不是他惟一的成就,他在音乐上的成就在当时极负盛名。在青年时在音乐上就很有成就,七弦琴是的最擅长的乐器之一,无奈七弦琴太古朴,难得遇到知音,而且当时随着西域乐器的传入,会弹七弦琴的人更少。为此,董庭兰开始苦心研究筚篥,筚篥是从西域传入大唐的,当时很盛行,甚至成为了唐朝的主要乐器之一。董庭兰自此便开始演奏筚篥,走街串巷,吸收民间艺术精华,技艺进步很快,甚至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成...
· 演奏家董庭兰
简要介绍:董庭兰(约695年―约765年),陇西(今甘肃省)人,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善吹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古乐器筚篥和弹奏七弦琴。当时琴界盛行沈家声和祝家声,他向凤州参军陈怀古学得了这两家的声调,并把其技长的《胡笳》曲整理为琴谱。几十年之后,姜宣演奏的琴曲《小胡笳》,被称为:“哀笳慢指董家本”(元稹:《小胡笳引》)。这时董庭兰的名声和影响,已经超过并取代了沈、祝两家。人物生平:董庭兰青年时代师从凤州(今属陕西凤县)琴师陈怀古,学得当时流行的“沈家声”、“祝家声”诸流派,而青出于蓝,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由于七弦琴十分古老,难得知音,当时西域音乐又盛极一时,欣赏七弦琴的人就更少了。董庭兰虽然身怀“绝艺”,但因为和者寡少,无人与它交流,他本人又不善于开拓,来欣赏他的琴技的人就很少了。这个沉痛的教训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艺术要与群众联系在一起,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于是,董庭兰刻苦钻...
· 钟子期与俞伯牙:知音难觅的千古佳话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马鞍山(今安徽风阳县城北马鞍山,一说今湖北汉阳新农乡马鞍山)人,春秋时楚国民间音乐大师。相传,钟子期与著名的音乐家俞伯牙在汉水边不期而遇。俞伯牙抚琴一曲,志在高山,钟子期心领神会;和琴一曲,意在流水,俞伯牙心神会意。于是二人结为兄弟,相约来年中秋仍在此地相会。次年中秋,俞伯牙如约而至,却不见钟子期。后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欲绝,在其坟前抚琴祭奠后,毁琴终生不抚。高山流水遇知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