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诸子百家中的法家最早是由谁创立的?“法家”有哪些代表人物?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2
转发:0
评论:0
诸子百家中的法家最早是由谁创立的?“法家”有哪些代表人物?,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汉书·艺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其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

  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谓是“独步天下”。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代表人物

  管仲(前719-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政治人物。

  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汉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改革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和“华夏文明的保护者”。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失败,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成为齐国上卿(即宰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并因开创国营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国务业供奉为保护神。

  姬侨(?—公元前522年),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号成子,人们又称他为公孙侨、郑子产,郑国贵族,郑国国都(今河南郑州新郑)人。他是郑穆公的孙子,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公孙侨、郑子产。他自郑简公时(前554)被立为卿,公元前543年到522年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家。子产没有著述传世,他的言行事迹,主要载于《左传》、《史记》等书籍。子产的在法律上所做出的贡献主要有铸“刑书”,公布成文法。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提出“以宽服民”、“以猛服民”的主张。

  李悝(kuī)(前455—前395年),河南濮阳人。嬴姓李氏,名悝,一作克,战国初期魏国人(今河南濮阳)。

  约生于周定王五十四年(前455年),卒于周安王七年(前395年),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在魏文侯时任丞相,主持变法。司马迁说:“魏用李悝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李悝变法在魏国走上富强之路过程曾做出很大贡献,是中国变法之始,随后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都在发展着李悝的变法实践,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赵国人,早年曾“学黄老道德之术”,后来成为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对于法家思想在齐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史记》说他有《十二论》,《汉书·艺文志》的法家类著录了《慎子》四十二篇。后来很多都失传了,《慎子》现存有《威德》、《因循》、《民杂》、《德立》、《君人》五篇,《群书治要》里有《知忠》、《君臣》两篇,清朝时,钱熙祚合编为七篇,刻入《守山阁丛书》。此外,还有佚文数十条。

  申不害(公元前385-前337,另有资料认为在前420年-前337年),亦称申子,郑韩时期人物(今河南新郑)人。

  战国时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思想家。以“术”著称,著有《申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韩国灭掉郑国后,韩昭侯重用他为丞相,在韩国主持改革,他在韩为相19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十五年间便使韩国强盛起来。

  商鞅,原名卫鞅,也叫公孙鞅,战国时期卫国人。

  商鞅早年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孙痤病死后,魏王并没有重用商鞅。后来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者,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三见孝公,拿出了三套改革方案,分别为“帝道”、“王道”、“霸道”。商鞅畅谈霸道的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商鞅得到了施展他改革变法理想的舞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为:建立新型的军功爵制,激励士兵奋勇杀敌;奖励耕织,保证了秦国后方粮草充足;制定新法,使得百姓各司其职,安分守己。秦国自商鞅变法后,迅速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为后世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剧辛(公元前?~前243年),战国时期赵国人。

  战国时期著名燕国将领。在战国历史上,剧辛不是一般人物,当年在赵国也出仕过赵武灵王。剧辛是战国后期法家的重要代表,著有著名的《剧子》,亦称《处子》九篇。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汉族,战国时期的韩国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将慎到的“势”、申不害的“术”、商鞅的“法”紧密结合,系统化发展法家学说。

  韩非是韩国的王公贵族,但是他的学说不被当时的韩王所采纳。在悲愤之下,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后来这些著作传到了秦国,秦王政看完后,发出了“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但韩非在出使秦国时,没有得到秦王政的信任,更被李斯、姚贾陷害,被毒死在秦狱中。韩非虽然在生前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把法家思想、学说进一步发展,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

  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统一六国之前,有一次,他读了韩非写的书,十分佩服的说:我想和这个人交流,即使死也没遗憾了。他根据韩非子的中央集权理论开始作为强化。在中央,确立了一整套为皇权服务的官僚体制,使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在地方,废除了所有的分封诸侯国,设立郡县,将全国统一划分为三十六个郡县,皇帝直接掌握地方行政官的任免权。

  李斯,战国末年楚国人。

  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西汉法家人物、理财家。

  出生于洛阳,父亲为当地商人。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人物,专长为财政。桑弘羊13岁时“以心计”入赀为侍中,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被委以重任,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中央财政近40年之久。终武帝一代,桑弘羊忠心耿耿,聚敛资财以增强国力,为武帝屡败匈奴,多次出巡耀武扬威,打通西域,开发西南等奠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理财之功连对之十分不满的司马迁也不得不击节赞扬,称弘羊时代“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公元前80年桑弘羊因与权臣霍光政见不和被杀。

  代表著作

  《隋书·经籍志》列出的法家经典有《管子》十九卷、《商君书》五卷、《申子》三卷、《慎子》十卷、《韩非子》二十卷、《新书》三卷、《正论》六卷、《法论》十卷、《政论》五卷、《阮子正论》、《世要论》十二卷、《陈子要言》十四卷、《蔡司徒难论》五卷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诸子百家中的“法家”三派是那三派?法家三派的区别在哪里?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法家学说也称作“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成为一个大的学派。春秋时期,为适应封建土地关系发展的需要,奴隶主贵族现了一批改革家,如齐国的管仲、晋国的郭偃、郑国的子产等人。他们颁布法令与刑书,改革田赋制度,促进封建化过程,成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管仲和子产既强调法制,又重视道德教化。战国时期,思想家在理论上各有特色,在方策上也各有不同,但都主张以“法”治国。讲学于稷下学宫的齐国法家,继承发展了管仲的思想,汲取了黄老之学,主张法礼并重,先德后刑,因道生法,形成了一套较为温和的法治理论。而秦晋两国的法家则主张严刑竣罚,反对礼义说教,重法、术、势,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力并天下。他...
·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法家创始人是谁
韩非子是传统认定的法家代表人物,其实自其师荀子(名卿)就已有法家思想。法家著名人物如商鞅等,法家思想盛行在秦朝,以后各朝代均为儒法结合、此消彼长的形势。先秦文化有九流十家之说,法家为先秦学术文化九流之一。战国时期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重要学派。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代表人物主要有吴起、商鞅、慎子、申不害等,后世的曹操、诸葛亮都是法家继承人。在战国中后期,法家思想得到长足发展,法家也成为最为显赫的学派。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法家的政治学术思想概略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奖励农耕,崇尚军功,以求富国强兵。2、因时变法,整饬法令,设立在官府,布之于百姓。3、厚赏重刑,执法严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4、君主谨守主道,用刑名之术考核群臣,操持赏罚二柄。5、君主独占权势之位,高度集权,君临...
· 古代不出名的书法家有哪些?
提起古代的书法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王羲之、王献之等家喻户晓的名书法家。而在历史上,还有一些书法家,虽然不出名,但依然有很多优秀作品。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三位不怎么出名的古代书法家!第一位黄溍黄溍(1277-1357),字晋卿,稠城人(义乌),元代史官。著作有《日损斋稿》33卷,《义乌县志》7卷,《日损斋笔记》1卷,《黄文献集》10卷。他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现存他的书法有:《与德懋书贴》、《免颖贴》、《跋兰亭图》。黄晋在义乌时,教了不少学生,如宋濂、王玮、傅烁、金涓、朱廉、傅藻都是他的高徒。但黄溍淡泊名利,后因友人力荐,于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举为教官,两年后为宪吏。延佑元年,“面举之法行”,第二年县更强迫他参加考试,中进士,出任台州路宁海县丞,4年后升绍兴路诸暨州判官,又奉省檄监税杭州。公元1331年荐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造国史院编修官,教国子博士。公元1346...
· 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是寿终正寝的吗?
申不害是改革家,也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申不害之前是郑国人,后来韩国兼并后,韩昭侯启用申不害在韩国进行了变法。申不害所处的韩国,虽然国土面积没有其它六国广阔,但是韩国政局比较稳定,当时国家之间吞并现象很严重,韩国君主也怕自己的国家有一天被别的国家所吞并,所以启用了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主持变法。申不害浮雕申不害的思想核心是法的概念,申不害认为国家只有有法可依,一切都能走上正轨。而且,申不害宣扬君主主张“术”,即加强君主的权力,对朝廷官员要实行考核制度,这样一来,可以清除朝中不正之风,开启新的法治气象。在政治上,申不害强调君主用“术”的理念,加强对上下官员的政绩考核,申不害的这一做法是积极的,因为可以清除朝廷之中无用的官员。申不害还加强了君主专制,使君主积权力于一身。在经济上,申不害鼓励百姓多多开垦荒地进行粮食产物的种植,以及鼓励百姓发展手工业,申不害的这一措施增加了百姓的收入。在军事上,申...
· 中国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是什么?是由谁著作的
《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由南宋宋慈著,刊于宋淳祐七年(1247)。其出规比国外最早由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50多年,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内容非常丰富,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它区别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的方法,至今还在应用;它记载的洗尸法、人工呼吸法,迎日隔伞验伤以及银针验毒、明矾蛋白解石比霜中毒等都很合乎科学道理。作者宋慈,字惠父,建阳人。曾在广东、湖南做过提点刑狱管,执掌司法和刑狱的大权。在任职期间,办案精审,处事严谨,既能博得医籍,又能不耻下问。《洗冤集录》现流传的有4卷和卷本5,内容有检腹总说、验尸、四时变动(四季的尸体变化)、自缢、溺死、杀人、火伤等其他各种伤死53项,为现代尸检方面作出了贡献,深受国内外法医界的重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