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思家桥”是怎么来的?思家桥与贺知章有什么渊源?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69
转发:0
评论:0
“思家桥”是怎么来的?思家桥与贺知章有什么渊源?,“思家桥”是怎么来的?思家桥与贺知章有什么渊源?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

  “思家桥”是怎么来的?思家桥与贺知章有什么渊源?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唐朝天宝三年,在朝中担任秘书监的大诗人贺知章已经八十六岁了。年纪越大,他也越来越思念故乡萧山,就向唐玄宗辞职,说想回家修道,以终天年。

  唐玄宗虽然不舍得多年的老臣贺知章,可也知道他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就下旨批准了。皇上还特别颁旨,让萧山地方官出钱把贺知章的故宅改建成千秋观,以便让他安心修道。

  贺知章回到萧山老家,随行的只有儿子贺孚。踏上故土的贺知章分外激动,听着熟悉的乡音更是百感交集。因为街道变化太大,他有点迷路了,便向街上玩耍的孩童问路。当孩童告知后,兴冲冲的贺知章当即赋诗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远远的,贺知章父子看到了故宅,恨不得插翅飞过去。可是,眼前有一条河拦住了去路。举目远望,河上连一座桥都没有。再往下看,只见河面上横着一条摆渡船。贺家父子赶紧上前,招呼摆渡船。船上站着一个歪戴帽子的家丁模样的人,伸手就要摆渡银一两。贺孚一听吓了一跳,一两银子能买五十斤白米,这价格也太贵了。他不由怒道:“哪有这么贵的?我另找个摆渡船!”

  家丁两眼朝天地说道:“这棣上河三十里内,所有的摆渡船都是曾家的,都是这个价。想省钱,你只管游过去好了!”这话够霸道的,贺孚就要发火,被贺知章拦住了。他知道自己父子久未回乡,不了解当地情况,还是打听明白再说。于是,贺知章掏出一两银子,两人坐船过了河。

  贺家老宅是一座三间房的小院子,早已破败。不过当地的曾县令已经奉旨,带着一帮工匠等着改建千秋观。贺知章虽然已经告老回家,曾县令对他仍然毕恭毕敬。贺知章想起了棣上河摆渡的事,就问曾县令。曾县令叹了口气,说这条河常常发大水,因此始终无法修桥。摆渡价格高,是因为河流湍急,摆渡人有风险。

  贺知章当即说:“修道修的是人心,与其花钱修观,不如就建桥吧。发大水没关系,只要把桥墩加高即可。”曾县令听完后,苦着脸说:“皇上下旨修的是千秋观,如今改为建桥,岂不是抗旨不遵?再说您的宅子这么破旧,也没法住。”

  贺知章听完微微一笑,说:“你只管先停了工程,上奏皇上,就说我贺知章决意弃观建桥,皇上一定会恩准的。至于我的房子,还勉强能住。”

  事情就这样说定了。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县衙里一点动静都没有。贺知章这个急啊,因为自己身体不大好,就让儿子贺孚出门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过不多时,贺孚怒气冲冲地回来了,对贺知章说:“爹,您上当了。原来河上的摆渡船都是这里的恶霸曾员外把持的,这个曾员外正是曾县令的亲弟弟。建了桥,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听衙门里的人讲,曾县令压根就没上奏,他打算拖到您忘了再说!”

  贺知章性子十分火爆,闻言不顾病体,起身去找曾县令理论。谁知曾县令来了个闭门不见,他去了好几回都找不到人。无奈,贺知章就打算自己写奏折上报朝廷,可写一半又放下了,因为他现在无官无职,没有资格 上奏了。贺知章越想越窝火,心里一急,病情就加重,眼看病入膏肓了。

  这一天,奄奄一息的贺知章终于见到了曾县令。原来这家伙又接到新的圣旨,说等贺知章百年之后,要下旨赐封仙号,在千秋观中立像祭祀。这真是皇恩浩荡啊,曾县令屁颠屁颠跑来道喜了。贺知章听完,心头不由感慨,唐玄宗乃一代明君,可现在却痴迷鬼神之道,忘记了天下苍生。

  忽然,他想出一计,急忙把儿子贺孚叫到跟前,低低嘱咐一番。贺孚满眼含泪,点头应允。之后,一代大诗人贺知章溘然长逝。

  等贺知章下葬后,曾知县就开始张罗着修观立像了。修好观塑好像后,四名工匠往木座上立像的时候,神像的脸却自动转向北方,连立了三次都是这样。曾县令有点儿慌了,急忙问工匠是怎么回事,工匠们都茫然摇头。

  神像面向南方才对,否则曾县令就交不了皇差,他不由慌乱起来。好在第二天早上,贺孚来找曾县令了,说他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了老爹贺知章说,他在等一位北方来的腰佩金龟的仙人,而这位金龟仙不日即到。

  当时皇上痴迷道教,全天下都在谈鬼神之术,曾县令也不例外,立刻派出衙役到城门口迎接金龟仙。第三天,还真有一位腰佩金龟的中年文士飘飘而来。衙役们立刻通报了曾县令,曾县令亲自出迎,然后说明给贺知章立像的事。文士略一沉吟,说:“贺老估计是心愿难了,但具体是什么心愿,我得去问问。”

  曾县令便带文士前往千秋观。文士面对神像,先是侧耳听了听,然后点点头,才转身对曾县令说:“贺老说了,他的心愿是拆掉千秋观,用来建棣上河的桥!至于神像,可以立在剩下的一间旧宅里,這样的话他的神像自然就立正了。”

  曾县令一听拉着苦瓜脸,说:“可是皇上下旨没说建桥啊,这个责任我担不起!”文士就说:“这个容易,你即刻写本上奏,我也具名。”曾县令虽然不想建桥,但立不正神像交不了皇差,无奈就开始写奏折。写完之后,文士提笔在后面写上名字:臣李白同奏!

  曾县令恍然大悟,眼前文士竟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皇上曾经亲口封他“谪仙人”名号,难怪贺知章要称他金龟仙了。有他出面,这奏章皇上自然会批准。这时候,李白招呼工匠把神像立在旧宅里,果然端端正正面向南方。

  曾县令看看神像,又看看李白,就有点醒过味儿来,李白和贺知章是旧识,这来得也太巧了吧。可是,奏章已写好,李白又名满天下,这桥是不修也得修了。

  曾县令没猜错,李白正是贺孚一封书信请来的。贺知章临死对贺孚嘱咐,要他写信给京城的李白报丧,并说明详情。两人交情深厚,李白肯定会来。李白一向身佩金龟,正好用金龟仙来吓唬曾县令。而神像始终面向北方,是因为贺孚跟工匠们商量好,在木座下安了滑轮机关,会自动朝向北方。

  却说李白来到贺知章坟前一阵恸哭,贺孚忙过来劝解。李白这才止住悲声,挥笔写下一首诗《对酒忆贺监》,来纪念这位肝胆相照的老友: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金龟换酒,说的是李白三十五岁那年在长安游历,和贺知章初识于一处街头。那时李白只是一介布衣,贺知章是朝廷高官,但两人都感觉遇到了知音,于是贺知章立刻拉李白进入酒馆痛饮。其时贺知章身上没带钱,竟然把身上戴的金龟摘下,换酒酬知己。后来李白赎回金龟,贺知章却不要,送给了生平第一好友李白。如今好友故去,李白悲痛万分!

  半年后,新桥落成。李白此时还没有走,曾县令让他给桥赐名。李白说,贺知章在朝中为官时就多次说过思念家乡,就叫“思家桥”吧,然后大笔一挥,写下潇洒飘逸的“思家桥”三个字。从此,思家桥就横跨在萧山棣上河,方便行人来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崇明“有家桥”的来历
传说“有”姓,在百家姓中为数不多,一家出于山东,一家就出在我们崇明。崇明这个字姓,并非姓有,实际姓郁。在清朝年间,郁家宅出了个名人,在京做官,叫郁林莫。当朝皇太后姓有,老家居住在山东。皇帝下令,凡是姓有的每年可以报送一名秀才,哪个地方有新涨沙滩,得先划有氏田,商量重大的国家大事,也要有氏人参加。故崇明民间俗语常说:“沙沙有份,案案有名。”也就这个道理。再说一天,郁林莫到街上散步,看见卖家老艺人,其中有一本有关有氏家谱,他就将这本有氏家谱买下,并且全篇一一背熟。说来也巧,皇太后想念亲人,想见一见老家的后代。这消息被郁林莫知道了,心想,“郁”字耳朵割掉,不就是“有”字了吗?他想去冒认一下,就大胆走进皇宫,以有氏皇后侄儿的身份,去见“姑母”。郁林莫低头拜见,不敢抬头看一眼皇太后,当他用手摸到皇太后穿的绒球花鞋时就轻轻地叫了一声“姑母”。皇太后连忙叫侄儿站起来,但皇帝不放心,问郁林莫,你认太后为“...
· 佘家桥的传说
佘家桥的传说中华佘氏,源远流长。佘氏“血性”精神,“仁昭义立”,为历代人所颂扬。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的。云南有个关于“佘家桥”的传说,说的就是佘家也有不讲诚信的不屑之人。与这个传说有关的“佘家桥”,在云南马龙县旧县镇,是一座石拱桥。现在,其引桥已毁,人车早已不在此桥过,桥上长满了苔藓和爬山虎。而在其上游的联拱钢筋混凝土桥,则人车互过,很是热闹。相传,佘家桥是一座没有最后完工的桥,其镇水的龙口无珠,桥面和桥栏皆有缺失。为什么没有最后完工?传说是因为修此桥的佘家人有不践行承诺的行为所导致。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佘家是旧县镇的望族。其族长希望佘家人财两旺,永远富贵,请来风水大师看祖茔阴宅风水。风水大师说:“我如果看真了,你们佘家后代子孙定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神灵会怪罪于我,我将双目失明。你们佘家必须答应给我养老送终,我才给你们看。”佘家族长一口答应给风水大师养老送终。风水大师于是便给佘家...
· 一桥德川家
概要江户幕府8代将军吉宗的4男宗尹为家祖,与其他御三卿一样有资格成为德川将军家后继。家格仅次于德川御三家,俸录10万石。家名得由来是因为一桥邸位于江户城一桥门内,现在的千代田区大手町1丁目4番地附近。一桥家并非是独立的个别“家”,而是被看作将军家(德川宗家)的“家属・身边的近亲”。历代当主与后嗣初代当主宗尹第2代当主治济第3代当主齐敦第4代当主齐礼第5代当主齐位(田安家3代当主齐匡之子、一桥家2代当主治济之孙)第6代当主庆昌(12代将军家庆之子、一桥家2代当主治济之曾孙)第7代当主庆寿(田安家3代当主齐匡之子、一桥家2代当主治济之孙)第8代当主昌丸(尾张德川家から养子、一桥家2代当主治济曾孙)第9代当主庆喜(水户德川家养子)1866年、15代将军德川庆喜将军家转出。第10代当主茂荣(元尾张藩15代藩主德川茂德,庆喜的堂兄弟)一桥德川伯爵家第11代当主(伯爵)达道第12代当主(伯爵)宗敬(水...
· 帅家桥村简介
帅家桥村简介帅家桥,宋末称都昌桃源乡白尾港。又名神堂。始祖天球公,原籍江西分宁抱子(今修水县四都乡六都村)。属江西正甫公下敬宗支。帅家桥村人,自宋隆兴二年从修水徙居都昌至今,历六朝七百余年,繁衍子孙二十六代,遍及江西都昌、星子、波阳;四川乐山、峨嵋、夹江、永宁、犍为、崇州、青神、彭山、双流、温江、雅安、仁寿、攀枝花、泸州、上荣;重庆壁山、綦江;贵州遵义、赫章、贵阳、桐梓、瓮安、水城、龙里和云南镇雄;河南商丘之民权。人口近三万。帅家桥村不仅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历朝历代精英辈纭=艹龃表有:帅希升,明永乐朝吏部稽勋。其廉洁公正之风曾受明成祖褒奖。帅兴镒,守端公长子,乐山宗支始祖。明景泰间封定北候。帅兴锑,守端公次子,民权宗支始祖。明景泰间封征南将军。帅百里,希升公幼子,泸州宗支始祖。明宣德间封后宰门将军。帅明高,兴镒公长子,皇赠中宪大夫。帅明,兴镒公次子,登仕O。帅明,兴镒公三子,文林O。帅明座...
· 康桥马与马氏家族
1月20日《西安地理》刊载王来生先生《高陵村名谐音趣说》一文,妙语连珠,其中提到高陵县姬家管委会的“康桥马村”,说是乔、桥二字谐音,史料一而再、再而三地误记,只好约定俗成为今村名。对于生于斯、长于斯、聚族于斯近七百年的马氏族人而言,其实“康桥马”村名的来源和演变另有缘由。桥乔相谐是传说康桥马村,明代嘉靖三十年(1541)《高陵县志》记作“康桥硙”。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康桥”、“马家”二村。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康桥马家”或“康桥马”。民国三十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康桥马家”。“康桥”二字近五百年来从未更动,那么“桥乔”相谐音的说法从何而来呢?《高陵村名谐音趣说》称:“据说,在明朝中叶,以康、乔、魏三姓氏得名‘康乔魏’。清康熙年间,魏姓绝户,马姓兴隆,故改称康乔马。后又因‘乔’与‘桥’同音,误写为康桥马。”这说法似乎顺理成章,以至成书于1...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