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响马是什么意思?“响马”一词是怎么来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31
转发:0
评论:0
古代响马是什么意思?“响马”一词是怎么来的?,古代响马是什么意思?“响马”一词是怎么来的?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响马是什么意思?“响马”一词是怎么来的?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响马一词起源于山东地区,在古代专指马贼、强盗。每当有旅商路过,马贼便会放出一支响箭,此后马匪就会杀出,掠夺财物。因为古代山东马匪会在马脖子上挂满铃铛,所以才有了响马这样的称号。直到山东爆发农民起义,响马逐渐变成了英雄好汉的代名词,此后响马的意思多指起义军而不是马匪。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响马”一词的来历,还有词意究竟是如何发生转变的,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国古代,拦路抢劫的强盗、土匪,又被称“响马”,指他们在拦路抢劫时,因放出响箭示警,然后骑马奔腾而至抢劫商旅货物而得名。

  那么,“响马”一词又是具体从何时出现的呢?

  其实,“响马”这个名称和明朝中叶一场历时两年,纵横八省的农民大起义有关。下面,笔者简单来叙述一下这场农民起义的来龙去脉。

  明朝建立之初,为了抵御北元贵族的侵扰,明成祖朱棣规定在京畿周围地区计丁养马。后来的明朝皇帝又逐渐把这项制度推行到河北,河南等地。

  当时,明朝按百姓丁田授给种马,叫马户,然后每年征驹(即小马),若种马死或者小马数量不足的,百姓都得自己赔补。

  到明朝中叶时,由于宦官擅权,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十分激烈。庄田日增而导致草场日少,饲料短缺,马户无力饲养,军马死亡不少。官吏又催督苛刻,农民因赔偿往往弄得家破人亡,加之连年灾荒,致使“民困已极,庐舍几空”。当时有人形容为“江南之患粮为最,河北之患马为最”。

  在这种情况下,京畿周围的人们往往利用自己饲养的官马,组织成马队,劫富济贫,反抗官府,他们这样的人被明朝称为“响马盗”。

  明正德初,“响马”的势力越来越大,明朝统治者派官兵四处,并设立“什五连坐法”,乱杀乱捕无辜的百姓。

  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杨虎、刘六、刘七率领众“响马”揭竿而起,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大起义。

  杨虎,河北交河县人,是著名的“响马”,他屡受官军的追捕。刘六名宠,刘七名宸,是霸州(今河北霸县)的贫困农民,他们弟兄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但“胆力弓矢绝伦”。

  他们起义后推杨虎为首领,攻打京畿南面的州县,一时间,四方贫困百姓云集响应,“旬日间众至数千”。

  由于起义爆发于饲养军马的京畿地区,许多马户都参加了起义,起义军便拥有了许多军马,“一昼夜驰数百里”,“倏忽来去,势如风雨”。官兵兵少马弱,对义军莫可奈何。许多地方州县的官吏不是“望风奔溃”,就是“开门迎款”。

  起义军兵分两路,东路由刘六、刘七率领,自河北转入山东;西路由杨虎率领,进入山西。义军纵横数千里,所到之处,百姓备粮酒相迎,声势极为浩大。

  明朝的统治者对爆发的农民起义大为震惊,慌忙调兵遣将,加强防守和。

  为打破官军的包围,正德六年(1511年)六月,杨虎率领义军迂回于河南、山西;而刘六、刘七则转战于山东、河南,出湖广、江西。

  起义军“持马力倏忽驰骤”,不占城池,不建立根据地,采取的完全是流动作战的战术,“所至纵横,如蹈无人之境”。

  八月,两路义军又会师于霸州,直逼京师。明朝廷急忙命兵部侍郎陆完率领京营和边军回师救援。义军为避敌锋芒,又挥师南下。

  十一月,杨虎在夏邑(今河南夏邑县)小黄河战斗中牺牲。起义军又推刘三(刘惠)为首领,称奉天征讨大元帅,又推秀才赵鐩为副元帅。起义军还进行了一番整顿,把义军编为28营,并严申军纪,不许抢掠,不许妄杀。

  义军还提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树立起了两面金字大旗,上面写着“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这个口号继承了元末红巾军的传统,表达了义军要推翻明朝腐朽统治的决心。

  正德七年(1512年),明朝再度调集重兵围剿义军。起义军为了牵制官军,再度分兵。刘三、赵鐩转战河南,刘六、刘七出兵山东。

  在河南的义军受到明将仇钺的疯狂反扑后,进入安徽,又转战湖广。闰五月,义军在湖广应山县与明军激战失利,赵鐩突围后化妆成僧人,不幸在江夏(今武昌)被俘。

  刘三突围至河南南召,在战斗中中箭牺牲。赵鐩和其他被俘的义军首领共计37人被囚车押至京城,赵鐩等六位主要将领被明廷处以残酷的剥皮之刑,其他人均被处以磔刑。

  刘六、刘七为了援救河南战场,率军入豫,当他们到达河南时,刘三、赵鐩均已兵败牺牲,明军集中兵力向刘六、刘七疯狂扑来。

  陷入孤军奋战的刘六、刘七为了摆脱明军的围剿,被迫“弃马登舟”,引兵南下湖广、江西。在湖北黄州的战斗中,刘六中箭受伤后,不愿被官军俘虏,投江自杀。

  刘七继续领导义军,攻克江西九江,顺流而下,转战于安徽安庆、芜湖和江苏瓜州、镇江、南通等地,“三过南京,往来如无人之境”。

  但是,水上的舟船毕竟不是惯于骑射的义军的长处,七月,明军用火药击沉义军战船,义军只好登陆,占据南通狼山岛。

  明军大举围攻,由于寡不敌众,刘七中流矢溺水而亡,其他将士有的战死,有的投江自尽,义军最后全军覆灭。

  这帮“响马”起义军奋战两年,纵横八省(包括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是明朝中叶规模最大的一场农民大起义。

  这场起义虽然被了下去,但是,这次起义也给明朝统治者一个沉重而深刻的教训,使明武宗认识到仅凭高压政策难以维持长久统治,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缓和社会矛盾。

  起义失败的第二年,明朝廷下令减免京畿、山东、河南等地税粮,并宣布“流民复业者,官给廪食、庐舍、牛种,复五年”。

  明武宗去世后,明世宗朱厚熜继位后,对朝廷内部也加以整顿,进行了杨廷和领导的改革,罢免了部分宦官,裁撤冗官,清查皇庄、官庄,退还自正德以来侵占的民田。明朝出现了嘉靖初年较为清明的政治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响马皇帝高从诲简介高从诲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上上下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造就了不少奇人奇事。有时候历史远比电视剧更狗血,更出人意料。中国古代有贤明的君主,自然也有行事奇葩的君主。比如说喜欢干木工活儿的皇帝,喜欢唱戏的皇帝,还有为了辨别婴儿性别而提前将婴儿从孕妇肚子里挖出来的皇帝。在各种各样的奇葩君主中,有一位就特别喜欢当“响马”,玩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处过,留下买路财的游戏。这位君主,就是南平国第二位皇帝——高从诲。高从诲是南平武信王高季兴长子,最开始在后梁当官,后来他父亲建立南平国之后,任职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等。公元928年,高季兴卧病在床,高从诲暂时接替父亲掌管军府事务。后来高季兴重病不治去世,高从诲顺理成章的继承君主之位。对于高从诲的评价有两面,有说高从诲比之父亲要更懂治国的,也有说他荒唐无比的。高从诲继位之前,他的父亲原本是依靠后唐,后来受到吴国的笼络,与后唐决裂,依附吴国。当初高季兴与后唐决裂的时候,高...
· 牺牲在古代是什么意思?是祭祀用的吗?
“牺牲”现指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也指为一方利益而舍弃或损害另一方的利益,是我们常见的一个词语。但其实它的原意跟古代的祭祀文化有关。在古代,“牺”,指毛色纯正的牲畜,如纯色的牛、羊、猪等,被视为纯洁无瑕、能通神灵的象征;“牲”,则泛指用于祭祀的牲畜。因此,“牺牲”原指古代祭祀时供奉给神灵享用的整牛、整羊、整猪等祭品,寓意着对神灵的虔诚与敬意。随着时间的流转,“牺牲”一词逐渐引申出更为丰富的内涵。它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的供奉,更象征着为了更高尚的目标或信仰而做出的无私奉献、乃至生命的舍弃。这种精神层面的“牺牲”,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家国天下贡献力量。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牺牲”二字背后承载的是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神灵的信仰以及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我们不...
· 马克吐温对后世的影响马克吐温妻子的生平简介
马克吐温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在文学形式上,他的乡土文学开创了美国文学的先河;其二是文学表现上,他幽默、诙谐的语言,赢得了读者的青睐。马克吐温的漫画形象马克•吐温对当时他所处的社会,有一个比较清醒和客观的认识,而且随着他生活阅历的加深,这种认识也在逐步深刻。他可以洞悉在繁荣表面下的美国社会的丑恶现状,并通过其尖锐的笔触,将其跃然纸上。马克•吐温在文学创作上,采用的是乡土文学的形式,他主张以作者熟悉的生活环境为故事发展的基础。不仅如此,他还在作品中采用方言式的描写,他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运用口语语体和方言进行创作。将美国的乡土人情,向全世界的读者进行推广。因此,马克•吐温成为了美国文学的鼻祖,他对美国后世文学的创作,影响很深。如威廉•福克纳等人的作品之中,都有马克•吐温的影子。马克•吐温在文学表现上,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体,这种结合是完美的,他通过对人物夸张、荒诞的描写,将...
· 眼中钉是什么意思?“眼中钉”一词的由来
眼中钉是什么意思?“眼中钉”一词的由来介绍在汉语中,“眼中钉”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那么,这个词的这种用法是怎么来的呢?“眼中钉”一词最迟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据史籍记载,五代时期的后唐人赵在礼在任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期间,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而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致使当地百姓受尽欺压、怨声载道、民愤滔天,对赵在礼极其痛恨。因此,当赵在礼后来被罢免时,宋州百姓奔走相告,纷纷拍手称快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事见北宋欧阳修修撰的《新五代史》卷四十六《杂传八·赵在礼传》、唐代冯贽的《云仙杂记·拔钉钱》、明代张岱《夜航船》卷七《政事部·拔钉钱》)史书中另一个有明确记载的、被人们视为“眼中钉”的人是北宋真宗年间的宰相丁谓。传说,丁谓当权时和太监狼狈为奸,把持朝政,而当时老宰相寇准尚在朝中。丁谓深知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寇准抓住把柄,于是就千方...
· 古代饮食习俗是什么样的?“点心”一词是怎么来的?
古今的饮食习俗差异很大。其中不仅表现在菜肴的烹调方法上,也体现在食用的方式上。食用品种古代的肉食最初是以牛、羊、猪为主,其次为狗。后因牛被广泛地用于犁耕,狗被用于看家护院,食用牛肉、狗肉就逐渐减少。此外,鸡、鸭、鹅等家禽和鱼、龟、鳖、蚌等水族动物,也是古人的肉食来源。烹饪方法古人制作的肉食方法主要有炙、脍、醢、羹、脯等。炙,即烤肉。这种肉食加工方法,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在汉代画像砖石上,常见以炙为题材的画面。脍,即将用于生吃的肉切成极薄的片或极细的丝。这种饮食习俗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到春秋时期就已十分流行。孔子就曾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脍,需要高超的刀工技艺。唐代就有一位擅脍的高手南孝廉,“善斫脍,薄丝缕,轻可吹起,操刀响捷,若合节奏”(段成式《酉阳杂俎·物草》)。据说,一次南孝廉正在切肉片,突然狂风大作。一声惊雷响过,所切的生鱼片全部化作蝴蝶飞走了。脍和炙这两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