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皇帝战胜四方的“四军之利”是什么?何为“四军”?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38
转发:0
评论:0
皇帝战胜四方的“四军之利”是什么?何为“四军”?,皇帝战胜四方的“四军之利”是什么?何为“四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

  皇帝战胜四方的“四军之利”是什么?何为“四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相传上古时期,皇帝战胜四方氏族的部落首领所用的处军原则就是“四军之利。”何为“四军”?“四军”分别为处山、处水、处斥泽、处平陆四种不同的地形所用的驻军兵策。

  “四军之利”就是面对四种不同的地形所做出军队驻扎的有利条件。

  孙武在《孙子兵法》行军篇中说过,在山地等地势排兵布阵的原则:

  在山地行军作战的时候,士兵观察敌情要在富有水源的草地进行,一是为了补充水源,二是利于军队士兵隐蔽。而驻扎军队也有讲究,需要驻扎在视野开阔地势偏高的地方,同时需要阳光、水源充足。这两者是生存的必须条件。在阴暗潮湿的低洼之处常驻容易造成士兵体弱,切记不得仰攻身处在高势地带的敌人,因为他们占得地势之优势。

  在江河地带行军作战的原则:

  面对川流地势需要谨记的三点行军原则。

  一:军队在河川地势驻扎时,不能驻扎在江河的下游,应该驻扎在高势地区,以防敌军水淹我军。

  二:与敌人军队交战的地点,不能选择在江河水边处列兵布阵。

  三:军队在渡过江河之后,不能在江河附近驻军,应该远离江河,防止士兵渡河疲惫之后,敌人来袭,我军没有退路。

  在江河地带军队作战的策略:在敌军渡河来战时,不要在敌军刚渡河的时候攻击,更不要在敌军完全渡过河水才进攻,应该在敌军渡河到河水中间的时候,给敌军当头一棒,形成我军有利条件的最大化态势。

  在盐碱沼泽地带行军作战的原则:在军队行军过程中,若是遇到盐碱沼泽地势,应该在熟悉和确认周围环境后,快速离开盐碱沼泽地带。以防敌军来袭或者被地势所困。当此时与敌军在盐碱沼泽地带相遇时,一定要及时抢夺接近水草背靠树林的地势,抢夺先机,占取有利地形。

  在平原地区排兵布阵的原则:在平原地带行军作战时,主力军队选择视野开阔、平坦的地势驻扎,但同时侧翼军队需要驻扎在高地,观望敌情,了解周围视野及动向,使得军队面向平原、背倚山势,形成前低后高之势,得地势之优。

  一个优秀的部队懂得如何利用周围环境来利于行军作战,面对不同的环境地势采取相应的作战方针,占地势之优,取得作战先机,建立军队在战场中的优势,从而取得战场的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何为“四方”,何为“中域”?西周时代的世界观
西周金文中赞扬文王与武王的内容西周金文中有记录文王与武王共同建立周王朝的内容。文王的功绩有“膺受大令(命)”(受天命)、“受天有大令(命)”(受天之大命)、“匍有上下”(获得知晓天地呼应的力量)。而武王的功绩有“克大邑商”(战胜了大城市商),其结果便是“匍有四方(平定了四方)”。到了西周后期,文王和武王的功绩被合二为一,铭文内容主要表现为“丕显文武,膺受大命,匍有四方”(出自青铜器“师克盨”)。这是将文王的“膺受大令”和武王的“匍有四方”合二为一的结果。其“匍有四方”的部分在其他青铜器铭文中表现为“亦则殷民”(出自青铜器“师询簋”。意为使殷商遗民归顺自己),或者表现为“率褱不廷方”(出自青铜器“毛公鼎”。意为使不来朝贡的“方”国〔诸侯〕都归顺自己)。由此可知所谓的“匍有四方”所表现的是周打败殷商的“克殷”之意。这是因为在西周初期,“四方”指的并非周的“四方”,而是殷商的“四方”。并且这个“...
· 四川省冷军
冷军,1963年7月生于四川。1984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艺术系。后在武汉第二师范学校任教,1991年到武汉画院至今。现任武汉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在2007年9月22日下午闭幕的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当选为省文联副主席。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数次获全国美展大奖,声名海内外,是近年来大陆非常有影响的青年美术家。作品《马灯的故事》获91’七一全国美展铜奖;1993年作品“网—关于网的设计”获’93中国油画年展银奖;1994年作品“文物—新产品设计”获第二届中国油画展艺术作品奖,并参加中国油画百年展;1995年作品“世纪风景之二”获’95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金奖;1999年作品“五角星”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2000年参加“1979—1999世纪之门邀请展”,并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个展;2001年开始制作石版画,作品“突变—有刺的剪刀”获首届中国小油画大展优秀作品奖;...
· 四方之志
【成语】四方之志【成语】四方之志【拼音】sìfāngzhīzhì【解释】指远大的志向。【出处】1、《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2、《旧唐书·李靖传》:“会高祖击突厥于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3、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姜氏曰:‘知公子有四方之志,特具一杯饯行耳。’”4、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夺冀州袁尚争锋决漳河许攸献计》:以愚意度之,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不敢展足,其无四方之志可知矣!5、《孔丛子·儒服》:“人生则有四方之志,岂鹿豕也哉,而常聚乎?”【译文】鲁国的子高去赵国。赵胜门下食客有雏文,季节,他们和子高十分要好。等到他回鲁国时,和那些老朋友道别,已经好了,雏文,季节流泪,子高只是拱拱手而已。分开上路了,他徒弟问他:“您和这二位公子要好,彼此舍不得,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才...
· 志在四方
“志在四方”由“四方之志”衍变而来。“四方之志”出自秦朝孔鲋编撰的《孔丛子》(记述孔子及其后代言行的一部书)。《孔丛子儒服》篇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第五代孙孔穿,字子高,出游赵国(今河北省南部一带)。在赵国,他和赵胜(即平原君)门下的宾客邹文、季节两人交了朋友。后来孔穿要回鲁国了,邹、季两人上路相送,一直送了三天,陪着走了不少路,总是恋恋不舍。临别的时候,邹文、季节竟难过得流下眼泪,而孔穿只躬身向他俩轻轻一揖,就转身而去。与孔穿同行的人不理解他为什么如此不近人情。孔穿说:起初我以为他们都是大丈夫,想不到这两个人却如此婆婆妈妈,“人生则有四方之志”,怎么能儿女情长、长期聚在一起呢?作为成语,“四方之志”现在一般都说作“志在四方”,用来形人们的远大志向。
· 志在四方
志在四方【成语意思】:志:志向;四方:各处天下。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用法分析】:志在四方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成语来源】: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立忠信男儿志四方,居王佐丹房定八方,抚万姓,定边疆。”【褒贬解析】:褒义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zhìzàisìfāng【成语声母】:ZZSF【志在四方的近义词】:雄心壮志【志在四方的反义词】:胸无大志、鼠目寸光【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到齐国,齐桓公把齐姜嫁给重耳。重耳在齐国生活7年,日子过得很逍遥,他的属下十分着急,商量要他回国争王位。齐姜也认为男子汉要志在四方成就大业,就与重耳的部下用计送出齐国【近似成语】:方正贤良: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制度,唐宋沿用…方丈盈前:方丈:一丈见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