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郡国并行制”是一种什么制度?“郡国并行制”延续了多久?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58
转发:0
评论:0
“郡国并行制”是一种什么制度?“郡国并行制”延续了多久?,“郡国并行制”是一种什么制度?“郡国并行制”延续了多久?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

  “郡国并行制”是一种什么制度?“郡国并行制”延续了多久?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秦朝末年爆发的农民起义运动逐渐演变为六国的复国运动,重新建立自己国家的六国遗民合力攻秦,最后在楚国项羽的率领下歼灭了秦朝军队的主力。当暴秦灭亡后,项羽分封的诸侯王们开启了兼并战争,这场兼并战争逐渐形成楚汉两个军事集团的战争。刘邦通过分化、拉拢、消灭的手段清除了所有的异姓诸侯王,将自己的儿子、侄子和兄弟分封在山东六国的地盘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希望这些同姓诸侯王能够镇守一方,拱卫中央政权,这一制度就是流传后世的郡国并行制。

 

  西汉前期的郡国并行

  刘邦在世的时候,同姓诸侯王的作用仅限于镇守一方,压制六国遗民的复国运动。但是当刘邦去世,吕雉掌握中央权力的时候,诸侯王拱卫中央,维系刘氏宗族的作用则越发重要。吕雉临朝称制时期为了分封娘家人为王,残酷大量刘氏宗族成员,有些立国根基浅、封国距离中央十分近的诸侯王就倒了大霉,比如赵王刘如意,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是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多次在刘邦身边吹耳旁风,希望刘邦能够废掉太子孝惠,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刘邦生前就有多次废立太子的打算,但是在大臣们的据理力争下没能实现。因此当刘邦驾崩于长乐宫后,吕雉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将赵王刘如意从封国召回中央毒杀。

  吕后—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主

  此外齐王刘肥也险些被杀,齐王刘肥是刘邦在外偷情所生的儿子,按照辈分属于刘邦的长子,在一次孝惠皇帝举办的家宴上,孝惠皇帝将刘肥视作兄长,就让刘肥坐在上位。吕后看到后就十分的不舒服,因为刘肥本来就是刘邦的私生子,现在竟然坐在自己儿子的上面。此外当年刘邦兵败彭城,在逃跑的过程中屡次推孝惠皇帝和鲁元公主下车,难道刘邦不怕一儿一女被项羽抓住吗?刘邦还真不怕,就是老家还有个私生子刘肥,只要有儿子在就不怕后继无人,哪怕是个私生子。因此吕后就用鸳鸯壶为刘肥赐酒,希望借此机会毒杀刘肥,但是在孝惠的掩护下躲过一劫。

  宫廷鸳鸯壶—一壶酒分阴阳

  赵王刘友的妻子是吕氏一族的人,刘友不爱王后而宠爱姬妾,王后一怒之下就向吕后进献谗言,说赵王刘友要在吕后死后发兵诛灭吕氏一族,吕后就将赵王召回长安,拘禁在赵王府中活活饿死。另外还有不堪吕氏羞辱的赵王刘恢自杀身亡。但是吕后畏惧像吴王、楚王这些擅长带兵打仗的诸侯王,只敢寻个理由杀些立足根基浅的诸侯王。

  朱虚侯刘章—吕氏一族最怕的刘姓之人

  吕后驾崩后,齐王开始举兵号召天下的刘姓诸侯王联合起来进逼关中,消灭盘踞在中央准备颠覆刘氏政权的吕氏一族。刘邦时期的主要大臣与诸侯王里应外合消灭了吕氏一族,将吕氏一族赶尽杀绝,迎奉刘邦的儿子刘桓为帝,就是后来开启文景之治的汉文帝。由此观之,汉朝天下能够重归刘氏一族的手中,汉高祖时期分封的同姓诸侯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样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在西汉中期已经名存实亡,诸侯王也逐渐淡出汉家政治。那么是什么促使拱卫中央的诸侯王制度分崩离析的呢?

  汉文帝刘恒

  说道汉朝诸侯王就不得不提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这场由晁错主导削藩引发的诸侯王联合叛乱是西汉郡国并行制的转折点,此后诸侯王日渐削弱,中央直接掌管的郡县开始展现压倒性的优势。汉朝建立初期,刘邦采用黄老道家的无为而治作为政府的治国思想,无为而治就是减少政府对百姓的干预,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治举措使得汉朝的国力迅速增加,但是诸侯国的国力的增长的速度则是远远超过了中央朝廷。中央朝廷由于要负责全国范围军事力量的供给,尽管采用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但同样要征收大量的赋税。相比而言,诸侯国由于不用供养大量的军队,因此赋税远低于中央。

  七国之乱—西汉分封制衰亡的开始

  就比如南方的吴国,因为吴国内有铜山,吴王直接开采铜矿铸造钱币,又因为靠海占据了鱼盐之利,大量的金钱使得吴王看不上农业那点税收,吴王直接取消了吴国的农业税收。因此诸侯国对中央统治下的百姓有着极强的力,再加上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大量郡县百姓拖家带口迁往诸侯国,诸侯国们实力大增。实力大增的诸侯王独立的倾向开始显现,当汉帝国中央开始大规模的削藩时,瞬间逼反了大量的诸侯王,在吴王刘濞的倡导下,七个诸侯国一起举兵进攻中央。虽然七国之乱被平定了,但是中央对诸侯国的存在已经充满了审视,后来在汉武帝刘彻推恩令的攻势下,诸侯国逐渐四分五裂,再也无法对中央的政权形成威胁。

  推恩令—挥向诸侯王的软刀子

  但同时也为后来的王莽篡位埋下了隐患,失去了诸侯王的制衡,外戚势力终于毫无顾忌的攫取汉帝国中央的权利,直到后来出了个王莽,王莽依靠外戚势力逐渐取代了汉朝,西汉正式灭亡。刘邦建立的分封制却再次救了刘氏皇族一命,汉景帝儿子的后人—刘秀起兵反抗王莽建立的新朝,延续了汉帝国的寿命,建立了东汉王朝。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刘秀的先人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则而从列侯递降。到他父亲刘钦这一辈,只是济阳县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刘邦建立的分封制度使得刘氏一族在全国开枝散叶,尽管大部分刘氏后人都趋于没落,但总会诞生像刘秀这样的人才。比如东汉灭亡后建立蜀汉政权的刘备,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也是因为分封得以在外开枝散叶。

  蜀汉昭烈皇帝—刘备

  汉高祖刘邦不愧是千古一帝,其开创的郡国并行制竟然延续了汉帝国四百六十五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西汉郡国并行制简介郡国并行制的影响
西汉郡国并行制弊端有很多,汉文帝继位后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分为三个小王国,为的是削弱宗室诸侯的势力,从而壮大中央力量,达到国家长治久安。不过这项举措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当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由于不满国家削减他们手中的权力,发兵反抗中央政府。景帝在位第三年七国之乱爆发。刘邦画像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了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以及避免再次造成向七国叛乱,诸侯王国的权力逐渐被削,特权逐渐被夺回,地位下降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文景两代相继实施以亲制疏和重建诸侯这一策略,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则册封同性子弟为王。简单来说西汉郡国并行制就是一部分国土由皇帝直接管辖;而另一些地方则分给同姓皇族,这些地方分别实行分封制以及郡县制。这使王国越来越多,诸侯管辖的领域越来越小。而西汉时期王国最多的时期达到了王国二十五个,汉郡为四十三个,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基本解决了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弊端。真正...
·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郡国并行制的结果
西汉郡国并行制弊端有很多,汉文帝继位后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分为三个小王国,为的是削弱宗室诸侯的势力,从而壮大中央力量,达到国家长治久安。不过这项举措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当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由于不满国家削减他们手中的权力,发兵反抗中央政府。景帝在位第三年七国之乱爆发。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了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以及避免再次造成向七国叛乱,诸侯王国的权力逐渐被削,特权逐渐被夺回,地位下降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文景两代相继实施以亲制疏和重建诸侯这一策略,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则册封同性子弟为王。简单来说西汉郡国并行制就是一部分国土由皇帝直接管辖;而另一些地方则分给同姓皇族,这些地方分别实行分封制以及郡县制。这使王国越来越多,诸侯管辖的领域越来越小。而西汉时期王国最多的时期达到了王国二十五个,汉郡为四十三个,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基本解决了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弊端。真正使诸王领...
· 郡国并行制弊端:郡国并行制膨胀了各郡王的野心
西汉郡国并行制弊端有很多,汉文帝继位后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分为三个小王国,为的是削弱宗室诸侯的势力,从而壮大中央力量,达到国家长治久安。不过这项举措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当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由于不满国家削减他们手中的权力,发兵反抗中央政府。景帝在位第三年七国之乱爆发。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了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以及避免再次造成向七国叛乱,诸侯王国的权力逐渐被削,特权逐渐被夺回,地位下降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文景两代相继实施以亲制疏和重建诸侯这一策略,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则册封同性子弟为王。简单来说西汉郡国并行制就是一部分国土由皇帝直接管辖;而另一些地方则分给同姓皇族,这些地方分别实行分封制以及郡县制。这使王国越来越多,诸侯管辖的领域越来越小。而西汉时期王国最多的时期达到了王国二十五个,汉郡为四十三个,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基本解决了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弊端。真正使诸王领...
· 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西汉郡国并行制弊端有很多,汉文帝继位后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分为三个小王国,为的是削弱宗室诸侯的势力,从而壮大中央力量,达到国家长治久安。不过这项举措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当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由于不满国家削减他们手中的权力,发兵反抗中央政府。景帝在位第三年七国之乱爆发。刘邦画像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了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以及避免再次造成向七国叛乱,诸侯王国的权力逐渐被削,特权逐渐被夺回,地位下降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文景两代相继实施以亲制疏和重建诸侯这一策略,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则册封同性子弟为王。简单来说西汉郡国并行制就是一部分国土由皇帝直接管辖;而另一些地方则分给同姓皇族,这些地方分别实行分封制以及郡县制。这使王国越来越多,诸侯管辖的领域越来越小。而西汉时期王国最多的时期达到了王国二十五个,汉郡为四十三个,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基本解决了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弊端。真正...
· 郡国并行制的历史作用是怎样的
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中央机构继承秦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和异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后来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文帝、景帝时,为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文帝采纳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以削弱其力量;景帝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减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区,导致了以“清君侧”为借口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下令取消了诸侯王的治民权,又减缩诸侯王的统治机构,降低王国官职的等级,使之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基本上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到了汉武帝时期又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国并行制的作用汉初政权推行郡国并行制,扩大地方王国的自治权力,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干涉,也是当时“无为而治”的表现形式。其时的郡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