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打仗的铠甲是用什么做的?历史上的三种“怪甲”!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9
转发:0
评论:0
古代打仗的铠甲是用什么做的?历史上的三种“怪甲”!,古代打仗的铠甲是用什么做的?历史上的三种“怪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古代打仗的铠甲是用什么做的?历史上的三种“怪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战争的刀枪火炮面前,人类的躯体是及其的脆弱,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古人就发明了各式各样的甲胄,也就是铠甲。按常理来说,甲胄应该是越坚硬越好,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比如,历史上就曾出现过三种反常规的“怪甲”,而且一种比一种怪,到底怪在哪里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

  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各大诸侯国就已经有所谓的“甲兵”,并且在战争中还是一股强势力量,比如秦灭六国时就大量使用了甲兵。1998年的时候,考古专家在秦始皇陵内发现了一处陪葬坑,里面就有100多幅石制的甲胄。

  经过一番研究,原来古人是将石头磨成薄片,然后用麻绳串在一起,就形成了石制甲胄,每件大约有三四十斤。石制甲胄虽然相对坚硬,可以抵挡刀剑,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第一很重,不适合长途行军,第二很响,因为石片之间碰在一起就会有声响,所以在战场上是就活靶子。

  后来到了汉朝时期,就逐渐出现了铜和铁质制造甲胄,但因为铁器极容易受潮生锈,尤其是在潮湿的南方,所以铁甲胄也有很大的缺点。在这期间还曾出现过藤甲,也就是用藤蔓植物的根茎做的铠甲,这样一来虽然不会生锈,重量也轻了很多,但是不防火啊,如果敌人放火箭,藤甲兵瞬间就去见阎王爷了。

  就在这样的重重矛盾之下,古代先民凭借着无穷的智慧,还发明了三种怪甲:

  第一种:纸甲。

  纸甲顾名思义就是用纸做的铠甲,从唐朝一直沿用到清朝。据史料记载,“纸 甲,用无性极柔之纸,加工捶软,迭厚三寸,方寸四钉,如遇水雨浸湿,铳箭难透。“(明杨国桢《涌幢小品》)。

  专家们研究发现,纸甲主要由纸和布混合在一起,然后碾压成3寸(10厘米)厚,再剪裁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样子用铁钉固定四角,最后缝合在一起即可。经过实战检验,纸甲又轻,又没声音,还不会上锈,湿了还防火,防御效果也是杠杠滴,比如在《新唐书》中记载,“襞纸为铠,劲矢不能透”。

  第二种:雁翎甲。

  提到雁翎甲,想必很多读者都会想到《水浒传》中的徐宁,因为这可是它的宝贝啊。根据专家们的研究,雁翎甲并不是小说中虚构出来的,而是确确实实的存在过。比如,元朝武将洪俊奇就有一件这样的雁翎甲,为元世祖所赐。

  专家们研究元朝史料的发现,雁翎甲是用大雁的翎根制成的。因为大雁常年远途迁徙飞行,所以它的翎根异常坚硬,而且还很轻,是制作甲胄最好的材料。另外还会用牛筋缝合大雁的翎根,因此制造一套雁翎甲大概需要500多只大雁,以及两三头牛的牛筋,足以见其珍贵之处。

  第三种:发甲。

  在古代先民的探索中,还发现头发也可以制作甲胄。也许有读者看到这里就疑惑了,头发一剪就断,怎么能做甲胄呢?其实头发甲的秘密,全在它的制造工艺中。

  首先,工匠需要准备大量的头发,然后,用大量金丝和银丝和头发掺和在一起并紧紧的扭住;最后,把混合好的头发绑在一起,就成了穿在身上的甲胄。这样的头发甲因为既有金银丝带来的坚硬,又有头发带来的韧性,所以也算得上是一件“宝甲”。

  这些奇特的甲胄,虽然是战场上有利的保命符,但因为造价高昂,能用得起的也只是少数人,而大多士兵都成了战场上的“炮灰”。因此,小编也十分的感慨,古人既然如此的智慧,为何不想办法去阻止战争的发生,如果没有战争,那也就不需要甲胄,也就不会有人因为穿不起“怪甲”而丧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为什么古代打仗的时候士兵要用铠甲护身
《释名·释兵》:“铠,犹铠也。坚重之言也,或渭之甲。”铠甲在全世界每个地方或早或晚的都出现果,从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秦俑来看,铠甲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大批量的装备了部队,在中国有史记载的历次战争中,都能见到铠甲的身影。网络配图先秦时期,中国的铠甲主要是由皮革制造,春秋战国之后随着铁骑的发明,开始出现了铁片制作的铠甲,宋朝是中国科技文明发展的高潮期,中国的铠甲由也走到了高峰期,军队装备了各式各样的铠甲,不同的部队装备不同的铠甲,直至清朝末期,中国部队还在使用铠甲。网络配图在中国铠甲飞速发展的时候,世界其他国家也没闲着,比如中世纪欧洲的重甲骑兵,那么为何到了近代不管是中国的轻甲铠甲,还是欧洲的重甲铠甲,都遭到了淘汰?在近现代战争中,铠甲已经小时匿迹?“存在必合理”,那么一个事物的消失也必然有它的道理,研究历史我们发现,火药出现之后,铠甲就开始慢慢的推出历史的舞台,火药的出现跟铠甲的消失,有着必...
· 唐朝人用纸做铠甲?做成的铠甲能用吗?
唐朝人用纸做铠甲?做成的铠甲能用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长安十二时辰》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摒弃了古装剧铠甲多粗制滥造的缺点,认认真真复原了多款唐朝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甲胄。长安十二时辰唐代的甲胄到底有多少种呢?在《唐六典》中,是这样记载的:“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乌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以上甲胄,一共是十三种,于是也有人将之称为是“唐十三铠”。唐代的甲胄其中,最有名且最能展现唐代特征的铠甲,莫过于明光甲。现在我们在寺庙中见到的天王雕像,多是身披此甲。因为其、背部各有一块护心镜,它在阳光反射下能发出夺目明亮的光芒,故而得此名。明光甲为铁甲,全身以鳞甲片覆盖,制作精良,因此一般为将领、军官所穿着。与彰显大唐气象的明光甲不同,在唐朝还有一...
· 竟然铠甲不能保护安全,为什么古代军人打仗还得必须穿着铠甲呢
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是靠士兵打出来的。各国之间的争霸,还有与其他民族的争斗,为了守住自己的国家,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士兵就要出征战斗,这一出征,或许就是与家人的永别,或许就是最后一次为国家而战斗。当战斗的号角声响起来,一个个士兵身披戎装铠甲,手持利刃刀剑,浩浩荡荡地奔赴战场。无论是在古装剧中,还是在一些历史资料中,去打仗的人一定要穿上铠甲,可是,铠甲却并不能保护你不受任何伤害,很有可能也会被敌人一刀刺死或者砍死,这就有争议了,有人就说,穿着铠甲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反而还让自己的行动灵活度受到影响,那为什么古代军人打仗还得必须穿着铠甲呢?其实不然,铠甲对要去打仗的军人来说,还是起着一部分的作用的。铠甲在最早的时候是用铁做的,也称铁甲,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的时候,称作玄甲,因为当时需要与金甲,铜甲作区分,这时候的军队普遍都装备铁甲。宋朝之前,我国一直处于冷兵器时代,宋朝的时候,出现了火...
· 古代人用的火折子是啥做的?
从小时候看古装片就总是看到,晚上或是山洞里或是古墓里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古人就会掏出一个棒棒,一吹,就着了,有火了,真的好神奇哦!这就是古人发明的打火机……火折子,那么火折子是啥做的?我们来说一说:火折子的制作方法是以白(红)薯蔓浸水中泡浓,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芦苇缨子再捶,晒干,加硝、硫磺、松香、磷等易燃物质和多种香料而制成的,最后折成长扁筒,晚间提前点着放在竹筒里,没有明火但又不灭,始终有火星在,因为有磷以及一些易氧物质,气温高的情况下,用嘴吹,或者快速甩,它就会与氧充分接触而起剧烈反应而燃烧,道理还是很简单的。不过在古代这个算是高科技了,价格昂贵只有贵族及有钱人家有,穷人可买不起哦。
· 阅兵铠甲考:唐代有纸做铠甲宋代有五色介胄
明代《出警入跸图》用阅兵式壮军威,古今中外都如此。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君王、将帅检阅军队,是一个惯例,为此还制定了一定的军戎礼仪规范。在这些礼仪规范中,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铠甲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铠甲的外形和作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早期沉重的金属铠甲,逐渐演化出各种轻便、华丽的轻型铠甲,这些铠甲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还有极强的观赏性。在检阅中,将士们穿着美观的铠甲,能够展示出军队的气势和实力,而铠甲的演化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黄强古代战争中交战双方多使用冷兵器,对阵双方短兵相接时,除了比拼武艺和体力,铠甲也是最重要的装备,它能够有效地保护将士们的身体。因为铠甲在战争中的重大作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铠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重要的礼仪性活动中,比如军事检阅等场合。身着精致、美观的铠甲和戎装,将士们威武雄壮的身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