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白虎为什么是土家族祖先的唯一图腾?白虎象征着什么?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13
转发:0
评论:0
白虎为什么是土家族祖先的唯一图腾?白虎象征着什么?,白虎为什么是土家族祖先的唯一图腾?白虎象征着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

  白虎为什么是土家族祖先的唯一图腾?白虎象征着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在土家族文化中,廪君被公认是土家族人的先祖,白虎是土家族人唯一的图腾。古代巴人是今土家族人的重要祖先之一,巴人为何奉廪君为共同的先祖?白虎为何是巴人唯一的图腾?白虎究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伏羲

  巴人先祖廪君,原名巴氏子务相。最早记载于秦汉时期的典籍《世本》之中,《世本》记载:“廪君之先,出自巫诞”,可惜的是《世本》并未交待巫诞是何人或者为何种意思。著名神话学家袁珂认为巫诞极有可能就是命为诞的巫师,因为《山海经》里记载,巫咸、巫罗、巫谢等均为巫师的简称。

  在《世本》中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相氏、谭氏、郑氏,皆出五落钟离山。廪君名曰务相, 姓巴 氏, 与樊氏、谭氏、相氏、郑氏凡五姓,俱出争神。乃共掷剑于石穴 ,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独中之,众皆叹。廪君又射杀盐神女部落,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遂以人祠焉。”

  伏羲与女娲

  从《世本》的记载来看,上古时代廪君为巴姓之主,与其他四姓争神(争王),廪君战胜四姓首领,因而统一了南方,成为了夷城之君,四姓都来臣服。廪君死后,其魂魄化为白虎,因此人们便从此建立祠堂祭祀他。这就是巴人先祖廪君的事迹,以及白虎崇拜的由来。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巴氏子务相所处的时代,正是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时代,时间大概晚于炎黄时期,与尧舜时代大致相同。

  巴氏子务相(廪君)统一南方四大姓,这四大姓应该是四大部落,因而成为了五姓共主,成了巴人共同尊崇的先祖。从《山海经》的记载来看,可以肯定巴氏子务相为伏羲太嗥的后裔。《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太嗥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巴氏子务相为巴人后裔,后照是巴人得姓始祖,后照先祖又是伏羲,因而巴氏子务相自然便是太嗥伏羲氏的后裔。

  承上启下的黄帝孙子颛顼帝

  为何从伏羲的重孙后照开始,就有了巴人这个概念呢?巴人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何要取这么个名字?这里有两种解释最为权威,一是伏羲的重孙后照出生之后,正值炎黄时代,后照所在的东夷集团受到炎黄部落的东扩而日渐式微,一部分被迫南迁,来到了江南投奔三苗集团。后照大概就是这个时候来到南方的,他率领东夷集团子民来到了三苗腹地洞庭湖地区。此地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有大蛇出没,《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南方有大蛇名为巴能吃大象,三年才将大象骨头吐出,巴蛇吞象的成语便来自于此。

  由于巴蛇不仅吞象还吃人,刚刚抵达南方的东夷集团部落就遭到了巴蛇的吞食,因此后照命令东夷集团第一勇士羿斩杀巴蛇,羿奉命追赶巴蛇到洞庭湖,并成功将巴蛇斩首在洞庭湖中。巴蛇死后,其骨像山陵一样,因而后照将此地命名为巴陵。后照的子孙从此便以巴为氏,所以作为后照子孙的廪君巴氏子务相,自然姓巴。另外一种说法则是这样认为的,巴人始祖伏羲、女娲均为人首蛇身,以玄鸟为图腾。而在远古时期,巴的字面意思就是蛇,因此以巴为姓便顺理成章。

  廪君

  既然东夷集团以玄鸟为图腾,为何自廪君以后就以白虎为图腾了呢?这真的是因为廪君死后魂魄化为白虎的缘故吗?答案是否定的,远古传说往往将日常的生活神话,廪君死后化为白虎的说法是一种心理尊崇的结果。实际上,白虎图腾成为巴人的图腾与当时的形势有关。

  从伏羲的重孙后照开始,炎黄联盟开始大举东扩,很快便击败东夷集团。东夷集团无法在山东、淮河一带立足,各部族只得南下与三苗部落融合,后照及其部落来到南方后便改为姓氏为巴。而其他部族到达了南方后,根据各自所在的地理环境都改换了姓氏,也就是后来的四大姓。巴氏、樊氏、相氏、谭氏、郑氏,就是当初南下的五大部族,五大部族来到南方之后各自为政,部落之间并未结成统一的联盟。虽然各部落并未统一成一个整体,但各部落与三苗之间联合反击中原的步伐并未停止。

  廪君殿

  自黄帝时候起,华夏与南蛮各部之间的积怨就已经开始。古籍《书·吕刑》记载:“黄帝报虐以威,以绝苗民”。黄帝大军一路扫荡东南和南方各部,几乎将东夷集团残部、三苗各部剿灭殆尽。到了黄帝之孙颛顼帝时,承上启下保持了较为长久的和平,这段时间段的和平为巴人和三庙部落休养生息提供了条件。到唐尧之时,有苗氏不服华夏举兵复仇,尧帝率兵亲自征讨大败有苗部落于丹水之浦;舜帝之时,东夷部落与三苗再次联合讨伐华夏,舜帝将包括东夷残部在内的三苗部族称之为“四凶”之一,并亲自率兵南下征讨。舜帝在御驾亲征时,不幸“崩于鸣条”,葬于苍梧之野。

  由此可见,自黄帝时候起一直到尧舜时代,中原与南方各部之间的战争杀伐一直不断。东夷集团与三苗部落联合起兵与中原华夏部落厮杀的历史,一直持续了数百年时间。在这数百年时间里,三苗部落和东夷集团各部族屡战屡败,多次遭受重创后不得不再次向西迁移。

  廪君外的白虎和武士雕像

  东夷集团五大部落向西迁移,巴氏、樊氏、向氏、谭氏、郑氏五大姓向西一直迁移到武落钟离山之后,才有了五大姓争神的由来。而此时巴氏子务相在争神过程中胜利,巴氏胜出被称之为廪君,五大部落开始统一,皆称自己为巴人。廪君也就是从此时起,成为了巴人的共同先祖。

  在武落土著的发音中,老虎被称之为李父,廪君的“廪”又与李父的“李”发音相混(今天李姓的图腾便是白虎),因此廪君就成为了虎君。根据古籍记载,武落土著以虎为图腾,崇虎畏虎,尤其将白色的老虎尊为神。廪君因为发音的缘故,久而久之便与老虎相混。于是在廪君死后,人们出于对死亡的神秘崇拜和首领的神话便声称他化为了老虎,从此便将白虎视为图腾,巴人崇虎便从此开始。而东夷集团原先的玄鸟图腾,则从此便被白虎取代。

  巴人后裔

  白虎为巴人图腾,不仅反映了上古时期部落征战杀伐的史实,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巴人的性格。一个东西要能够成为图腾,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嵌入在性格深处的烙印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白虎为四大神兽之一,最早与麒麟、黄龙、凤凰三大神兽并提。随后,白虎又与青龙、朱雀、玄武并列为四大神兽。白虎的另外一个形象就是善战,白虎主杀伐,为巴人战神的化身。古代行军打仗都有虎头旗,虎以迅捷、凶猛而著称,因此被寓意为杀伐之神。白虎的第三层意思便是凶暴残忍,白虎主凶,巴人后裔的土家族曾有当堂白虎(凶神)和过堂白虎(邪神)的说法。在民间风水术之中,白虎方位一般也是主凶位,要尽量避免坟茔朝向白虎山。

  巴人图腾白虎

  由此可知,从东夷集团部落南迁的五大部族,在南方征服了当地土著,建立起了地域广大巴国之后,巴人以白虎为图腾,树起了白虎大旗。巴人以武立国,行事过于凶悍残暴,最终难以长久,稳定人心。公元前316年,巴国最终也被秦所灭,巴国从此在历史上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白虎
起源汉朝人将虎视作百兽之王的象征。相传一只虎满5百岁时,其毛色就会变白,所以白虎成为了一种神物的代表。当帝王具备德政或是天下太平的时候才会出现。因为白色代表西方,所以白虎为守护西方之神祇。在四象中,常常与龙相提并论的就是“白虎”;虎,为百兽之长,其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着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成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而白虎也是战神、杀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而它是四灵之一,也是由星宿变成的。它亦象征着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为白色,因此白虎之名不是因其白色,而是根据五行命名的。参见
· 什么是白虎观会议?白虎观会议的原因,背景,以及评价
白虎观会议是东汉章帝时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自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朝君主的统治思想支柱。但是由于当时各家儒学学派传承不同,对于儒家经典的版本、内容多有争议。虽然汉宣帝时曾召开“石渠阁会议”加以统一,但是经历王莽新朝的战乱之后,各家的歧异再次抬头。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白虎观于当时乃是朝廷修缮儒学之所。历史背景东汉初年,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门户之见日益加深,各派内部因师承不同,对儒家经典的解说不一,章句歧异。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
· 白虎队
白虎士中二番队队长日向内记小队头山内弘人水野祐之进半队头佐藤驹之进原田克吉队士有※记号之人是在饭盛山自刃者白虎队组织构成士中:一番队49名、二番队42名。寄合:一番队106名、二番队67名。足轻队79名。合计有343名队员。相关书籍‘会津藩校日新馆’‘まんが会津白虎队’中岛昭二(単行本历史春秋刊)‘白虎队(剧画)’杉山义法原作、小岛刚夕作画、日本テレビ、1986年参考文献星亮一‘会津戦争全史’讲谈社、2005年、43-44页。中岛昭二‘まんが会津白虎队’历史春秋出版株式会社、1995年第一刷発行。
· 范白虎
生平范白虎父亲为茶乡守将范令公,子范盍,为将门世家,有习武传统。相传生母于梦中已替其取名,意思即为身体健壮似虎,后来再杨廷艺率军反叛南汉的作战过程中,曾协助他打败汉军。矫公羡弑君自立后,又追随吴权自爱州起兵反矫。950年,吴昌文,预谋推翻篡位者杨三哥时,白虎亦曾派兵相助。965年,吴昌文战死以后,他割据藤州自立,成为十二使君之一,称“范防遏”,后来败于丁部领,成为麾下将领。家庭父:范令公子:范盍(PhạmHạp),后来追随丁部领,参与平定十二使君的战争,后来丁朝大权旁落,参与阮匐、丁佃讨伐黎桓的作战中失败。女:范氏玉容(PhạmThịNgọcDung),嫁给天策王吴昌笈。参考资料《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前编卷之五《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吴纪‧吴使君》
· 严白虎
生平吴郡豪族(“彊族”)出身,在吴郡建立规模约1万人左右的武装势力,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大约在长兴县南方50里的石城山以及白虎山等做为根据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进图江东建立地盘势力,开始征讨严虎与会稽太守王朗两股地方势力之际,吴景在军议上向孙策进言建议宜先讨伐严虎的军势,孙策认为严虎的军队只是一群普通的盗匪,决定优先征讨王朗的军势。尔后,与自称吴郡太守的陈瑀(陈登同族叔父)联合对抗孙策的军势,最后被孙策的军势打败。之后正史上没有记载他何时死亡以及之后的下落也不明,但是从任广陵太守的陈登曾经为牵制孙策的北攻军势,策反煽动盘据在扬州的严虎军‘残党’的纪录研判,可能在那时还未死亡。《吴录》的记载三国时率军占据吴郡,在孙策平江东之战中和吴郡太守许贡、广陵太守陈登一起抗战,被吴军包围之后派严舆求和,败北之后投奔余杭的老友许昭。程普请兵攻许昭时,孙策因为“许昭有义于旧君,有诚于故友,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