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集邮的首日封是什么?首日封有哪些类型以及怎么保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2
转发:0
评论:0
集邮的首日封是什么?首日封有哪些类型以及怎么保存?,集邮的首日封是什么?首日封有哪些类型以及怎么保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

  集邮的首日封是什么?首日封有哪些类型以及怎么保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很多不同的领域,有很多不同的专属名词,了解这些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来说是非常有必要而且也是很重要的。在邮票收藏中,有一个“首日封”,第一次听说的人一定不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来介绍一下,集邮中的首日封的意思,以及首日封应该如何保存收藏,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1什么是首日封

  首日封是指在邮票发行首日,贴用该种邮票并盖首日普通邮戳或纪念邮戳的信封,信封可贴上一枚、数枚或全套邮票,最好使所贴邮票和应贴邮资相符或尽可能的相近。经邮政部门实际寄递的称为首日实寄封。

  制作首日封所用信封可以是特制信封,也可以是普通的信封或纪念信封。首日封的关键是邮戳,邮戳一定要清晰,以便察看是否为发行首日的,普通邮戳、纪念邮戳、邮政部门特许邮票公司专用的邮戳都可以。首日封使邮票、邮戳、信封有机结合,相映成趣,很有收藏价值。

  初涉邮界的朋友往往对"首日封"的真实含义不了解,因为邮局出售有的"首日封"是既未贴上邮票又未盖上首日邮戳的,这只是一种习惯说法,实际上,这一种并不是真正集邮意义上的首日封,或可称为"空白首日封"。真正的首日封必须有发行首日的邮票并销有当日普通邮戳或纪念戳。

  首日封寓知识性、艺术性、史料性于一体。它记录下邮票的发行首日成为研究邮票发行史最为真实权威的证据。美国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首日封博物馆。

  首日封是邮票发行首日的记载,它与邮票密切关联,由邮政部门、集邮公司设计、印制和发行,也有集邮者自制的。首日封一般都印有与邮票有关的图案和文字说明,以加强邮票的宣传作用。

  2首日封有哪些类型

  首日封有多种类型,按制作主体分,有官方首日封、自制首日封;按盖销邮票方式分,有首日实寄封、首日销印封、官白首日封等;按所贴邮票种类分,有纪念邮票首日封、特种邮票首日封、普通邮票首日封、小型张首日封、异票首日封等;按邮票主题、信封图案、邮戳所在地是否一致或相关来分,有极限首日封、相关首日封。首日封可实寄,称首日实寄封;也可不实寄,称首日销印封。

  3首日封的历史

  从邮票诞生以后,就有在邮政通信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首日封。出于集邮目的而专门邮寄的最早的首日封,是美国于1909年9月25日发行赫德森·富尔顿2分邮票时,一位私营文具商为此专门制作的首日信封。这种做法到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广泛传开。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首日封是英国1840年5月6日开始使用"黑便士"邮票时寄出的信封,见下图,它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发行当天寄出的首日封,现存于英国邮政博物馆。欧洲发现的较早的首日封实物,是1911年5月英国发行第一枚乔治五世邮票时出现的一些首日信封。为邮票发行还出现了专门刻制的"首日发行"字样的邮戳,最早的是美国于1937年刻制使用。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在40年代初开始使用"首日"邮戳。

  首日封家族中不乏惊天动地的。英国皇家邮集中的"镇集之宝"之一即是一枚首日封-珍贵的"柯库布莱特"首日封。"柯库布莱特"首日封发现于1968年,2000年11月2日,英国王室以25万英镑的特惠价格从斯坦利·吉本斯公司处购得。 即是在专题邮集中,首日封仍可以作为素材使用,只是首日封要受些"委屈",不能全部展示,只能将首日封开天窗,选用其邮戳,因为除此之外皆是无效信息。如果想整体展示,则选择实寄且邮资相符的。但对于罕见的首日封,就没有这样的限制了,比如那枚珍贵的"柯库布莱特"首日封。

  1957年11月7日中国发行《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邮票时,中国集邮公司首次正式印制发行了首日封。自此,中国集邮公司开始系列发行纪、特邮票首日封。 首日封以它的艺术性、史料性和收集过程中的趣味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众多集邮者的欢迎。美国约有55万人专集首日封,并建立了首日封集邮协会和首日封公司,以及国立首日封博物馆等。

  中国邮票总公司及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邮票公司在新邮票发行时都专门设计、印制、发行首日封供集邮者收藏。这种首日封左侧印有与新邮票发行有关的图案,信封背面印有文字说明,信封上贴有单枚或全套邮票,在邮票一角盖有纪念邮戳。制作精美。

  4自己动手做

  自行制作一枚高质量的自然首日实寄封应当注意:

  1、必须符合当时的邮资规定,这一点尤其重要,高于当时的邮资规定是大忌。

  2、最好使用普通的标准信封,信封上不应有其它文字或修饰。

  3、销票日戳可以是邮政日戳,也可以是该邮票纪念戳。一般来说,以日戳销票,在封的空白处加盖纪念戳。

  4、原则上一票一封,如无法做到则最好加贴同一套中的其它枚邮票或者加贴普通邮票,但绝不可以加贴其它纪念、特种邮票。

  5首日封的保存方法

  很多人对首日封的保管并不重视,其实如果保存不善,首日封的价值也会受到影响。该如何保存呢?

  首先要做的就是套上护邮袋,最好是插入首日封册保存,因为有的邮票太多,因此首日封也会很大,这个时候推荐使用活动插页,正反可以放4张首日封,在阴雨潮湿的天气,尽量不要打开首日封欣赏,避免受潮;在天气好的日子,可以打开首日封欣赏,但是不宜在太阳下暴晒。

  6还要注意些什么

  刚刚踏入集邮队伍的朋友往往对“首日封”的真实含义不了解,因为邮局出售有的“首日封”是既未贴上邮票又未盖上首日邮戳的,这只是一种习惯说法,实际上,这一种并不是真正集邮意义上的首日封,或可称为“空白首日封”。真正的首日封必须有发行首日的邮票并销有当日普通邮戳或纪念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祭祀用的祭文有哪些类型
祭文是人死亡之后祭祀的祭品所属。祭文的形式多种多样,体现在很多和祭祀相关的文化和物件中,而由于祭文在中国死亡文化中真正具备文化色彩,占有重要地位。1、祭文祭文作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是在人死葬后于灵前诵读,或者是死者生忌周年或每年忌日发表的悼念文章。祭文的内容主要包括有:于什么时候,由谁来祭,祭谁;颂扬被祭者生前的优点和功德;最后是结束语。古代的祭文是用文言文写的,用典较多,讲究文辞华丽,并且有一定的格式,一般如下:祭文开关习惯以"维"字开头,占整一行。"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义。紧接"维"字,第二行言明吊唁的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要请注意的是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交代时间和人物后,接着写死者的功德优点,表达祭者的哀痛之情。祭文的结尾,一般用"尚飨"一词结尾,是临祭而望亡灵歆享之词。尚为希望之意,飨为没牲醴以品尝之意。旧祭文虽然有许多...
· 青瓦的类型以及质量好坏的判别
经过历代的发展,青瓦已经形成了品种丰富、造型精美、拼装性强的系列产品。常用的普通瓦件有:青砖青瓦、筒瓦青砖青瓦、板瓦、句头瓦、滴水瓦、罗锅瓦、折腰瓦、走兽、挑角、正吻、合角吻、垂兽、钱兽、宝顶等等。由传统釉面砖演变而来的西式釉面砖,在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首次得到应用。它将管瓦和板瓦结合在一起。结构合理,安装简单,有效覆盖面积大,屋面受力小。有100多种釉色。同时,铅釉面砖釉面不存在抗铅现象,影响装饰效果。因此,西式瓷砖和釉面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青瓦通常是滴下来看是否会有渗漏。如果水在1-2小时内消失,青瓦会更糟。相反,如果几小时甚至一天内没有失水,青瓦的质量就会更好。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如听敲击声,如果是脆的,说明青瓦的质量更好。如今,青瓦产品种类越来越多。随着青瓦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们相信未来青瓦的市场发展会更好。青瓦也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你知...
· 集邮
参见邮票研究邮票
· 古人的避讳主要有哪些类型?
古代避讳习俗主要有三大类型,分别是“国讳”、“圣人讳”和“家讳”。首先,“国讳”是全国上下臣民必须严格遵守的规矩,主要涉及对皇帝本人及其先祖名讳的避让。这不仅包括皇帝的名字、字号,还可能扩展至皇后及其亲属、前朝年号、帝后谥号、皇陵名称,甚至有时涵盖皇帝的生肖及姓氏。各个朝代的具体避讳规定有所差异,但总体来看,唐宋之后的避讳制度比之前更为繁复。其次,“圣人讳”是对历史上公认的圣贤人物名字的回避。不同时期圣人的范围有所不同,通常包括黄帝、周文王、周武王、老子、孔子、孟子等。例如,宋代有明确禁令不得在文字中直呼黄帝名号;金代则规定百姓不得触犯古帝王名讳,且需回避周公、孔子之名;清朝雍正时期则确立了对孔子、孟子名讳的避讳原则,如将“丘”字改写为缺笔字,不写右边那一竖,名字、地名改为“邱”。最后,“家讳”则是家族内部对于父祖辈名字的避忌,仅限于家族成员之间。这一习俗大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以后成...
· 王筠集邮与他的集邮小说
2014年年6月底,得知王筠一篇遗作将刊发。7月3日,便读到《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所载“津味小说甲午年赛”作品《老季家往事》。去年春天,王筠随笔集《侃斋志异》排出,他拿着清样向我问序。我们聊了一下午。他讲退休后,有时间了,还是写小说带劲。他说得充满憧憬,跃跃欲试。秋天,集子印成,见面时他告诉我,写了一篇小说,笔头还顺。他说的,应该就是这篇《老季家往事》。这是王筠在中断多年之后,回归小说,小试牛刀之作。仍是他擅长驾驭的集邮题材,仍是属于他的那种叙述风格、语言习惯。然而,再也听不到他有声有色地复述作品中的情节了!天妒英才。癸巳岁尾,王筠溘然病逝。一位母亲失去了心爱的儿子,一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一本刊物失去了主编,文学圈失去了一位有才情、有个性的作家。小说《老季家往事》,以清代大龙邮票实寄封为情节主线。读过起伏跌宕的故事,于中国近代邮政史稍有了解的读者,对作品的文化背景与内涵,当有领会。集邮界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