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榜下捉婿是什么意思?宋代科举造大批剩男剩女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1
转发:0
评论:0
榜下捉婿是什么意思?宋代科举造大批剩男剩女,宋朝是我国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时代,考试取士为朝廷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科举胜出者

  宋朝是我国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时代,考试取士为朝廷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科举胜出者名利双收待遇丰厚,致使人们把赶考走仕途作为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不及第不成家”便成了一些人的誓词。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日成名天下知”,当时评价一个家族兴盛的标志是看其有几人登科或几个女子嫁给士子。这样,金榜题名的士人就成了豪富之家择婿的首选,但大宋官位毕竟有限,经不起天下人争抢,只有佼佼者才有望胜出。

  “女怕嫁错郎”,既然做官的吃香,大家闺秀们便挤破头争当“官夫人”,于是出现宋朝特有的“榜下捉婿”怪圈。那么什么是榜下捉婿呢?

  “榜下捉婿”是宋代的一种婚姻文化,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简直就是抢,坊间便称其“捉婿”,宋人笔记对“榜下捉婿”多有涉及。这种近似金钱交易的“捉婿”蕴涵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它说明宋时经济崛起,富裕起来的平民阶层渴望跨入上层社会。

  宋人把“择婿”说成“捉婿”,又戏称为“脔婿”,“脔”乃肉块,可谓比喻形象,又颇带讽刺意味。在科场选婿者,不乏“饥不择食”者,将习俗所重视的阴阳吉凶、家世背景等都抛之脑后,甚至是这位新及第进士是否还是单身都来不及考虑。

  曾有一个新及第的年轻举人,体貌亦不凡,为一权势之家看中,其家便派出十多个壮丁将青年簇拥至其家,该青年既不拒绝,也不逃避,而是欣然而往。不多时,一位着高官袍服的人来到青年面前,问道:“我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并不丑陋,愿意嫁与公子为妻,不知可否?”

  此青年深深鞠了一躬,推辞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怎么样?”围观众人见状哄堂大笑,随即散去。

  有时年龄也是可以不考虑的,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他并未拒绝,而是作了一首绝句“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代“剩男”的幸福生活:富绅争相“榜下捉婿”
剩男剩女未必就是现代社会景观,一千年前的宋代,就不乏“单身贵族”。如今的剩男剩女,多源于生活压力或无婚主义的影响。并无晚婚观念的宋代,绝无“同居”之说,一般十七八岁就成家生子,为何成堆的剩男剩女呢?根源主要在科举制度。宋朝科举制度完善,为朝廷选官拔吏的主要途径,赶考走仕途是许多学子的终极目标,以致“不及第不成家”成了一些人的誓词。宋真宗赵恒诗云:“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帝王的号召力是显而易见的,为一朝登第,何患无妻?别急,别急,千万别急。一个家族兴盛的标志,就是有几人登科、有几个女子嫁给士子。“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日成名天下知”,金榜题名者常常成为豪富择婿争夺的目标。但金榜题名者名额不足,经不起天下人争抢。不经卧薪尝胆寒窗苦读,别指望找到“颜如玉”、“黄...
· 宋代为何剩男剩女数量惊人:因男子多准备科举
在宋朝,即使没有朝廷大力号召,男女都很自觉地晚婚晚育,堪称一大历史奇观。说到底,这一切都是科举惹的祸。读书男因考试“失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宋朝是建立在五代十国的废墟上,赵匡胤从心眼里深深地对习武之人感到威胁。因此,赵匡胤大量地重用文人。首先,宋朝实行高薪养廉政策,把公务员的工资拉到了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企及的最高点,而且逢年过节大发福利,碰上三伏数九还有额外的“劳保”。其次,宋朝有高薪待遇,却没有严厉的监督惩罚体系,事实上宋朝的国策还对官员的腐化持纵容态度,即所谓的“刑不上大夫”,就是说官员犯了法也不会有过重的刑罚。再次,宋朝的官员数量异常庞大,常常一个官位有两三个人同时担任,这样就为更多的读书人进入官场提供了便利。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宋朝的文官比武官地位高。宋朝的官员生活如此安逸,于是,男人们都把金榜题名作为自己的终极奋斗目标,那时的口号是“先立业,后成家”,只要考中了进士,一切就都...
· 古代剩男剩女怎么过宋代已有解决办法
在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因为价值观、贫穷、出身、战争、制度、生理等原因,制造了无数难以被后人观照的剩男剩女群体,古称“独”,与“鳏寡孤”并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真实历史中的孔子并不古板,二十岁娶了丌官氏,知食色性也,编辑《诗经》时将歌唱男女结合的《关睢》置首,其目的或劝剩男剩女不要迷恋可以放纵的青春。可惜事与愿违,《诗经·周南·汉广》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有人认为“游女”就是剩女——不接受男子的婚求而有自己思想的孤独女人。这些披古风悠然随舟飘荡于清清汉水的女子,或许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甘愿为无所归依的剩女。真实历史比《诗经》更骨感。在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因为价值观、贫穷、出身、战争、制度、生理等原因,制造了无数难以被后人观照的剩男剩女群体,古称“独”,与“鳏寡孤”并列。男的通常叫“单身公”、“单身佬”、“逸夫”、“喇唬”、“光...
· 古代剩男剩女怎么过宋代已有了解决的办法
在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因为价值观、贫穷、出身、战争、制度、生理等原因,制造了无数难以被后人观照的剩男剩女群体,古称“独”,与“鳏寡孤”并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真实历史中的孔子并不古板,二十岁娶了丌官氏,知食色性也,编辑《诗经》时将歌唱男女结合的《关睢》置首,其目的或劝剩男剩女不要迷恋可以放纵的青春。可惜事与愿违,《诗经·周南·汉广》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有人认为“游女”就是剩女——不接受男子的婚求而有自己思想的孤独女人。这些披古风悠然随舟飘荡于清清汉水的女子,或许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甘愿为无所归依的剩女。真实历史比《诗经》更骨感。在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因为价值观、贫穷、出身、战争、制度、生理等原因,制造了无数难以被后人观照的剩男剩女群体,古称“独”,与“鳏寡孤”并列。男的通常叫“单身公”、“单身佬”、“逸夫”、“喇唬”、“光...
· 趣闻:宋代的剩男剩女数量为什么会如此多?
宋朝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对于宋代为什么会多剩男剩女这一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疑惑,今天小编就为您们揭晓这一疑问。网络配图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宋朝是建立在五代十国的废墟上,赵匡胤从心眼里深深地对习武之人感到威胁。因此,赵匡胤大量地重用文人。首先,宋朝实行高薪养廉政策,把公务员的工资拉到了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企及的最高点,而且逢年过节大发福利,碰上三伏数九还有额外的“劳保”。其次,宋朝有高薪待遇,却没有严厉的监督惩罚体系,事实上宋朝的国策还对官员的腐化持纵容态度,即所谓的“刑不上大夫”,就是说官员犯了法也不会有过重的刑罚。再次,宋朝的官员数量异常庞大,常常一个官位有两三个人同时担任,这样就为更多的读书人进入官场提供了便利。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宋朝的文官比武官地位高。宋朝的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