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上城濮之战简介 城濮之战发生的时间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25
转发:0
评论:0
中国历史上城濮之战简介城濮之战发生的时间,城濮之战:城濮之战(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

  城濮之战:城濮之战(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是继齐、楚召陵之盟和宋、楚泓之战以后,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一场大战,在春秋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扼制了楚国的北进势头,稳定了中原形势,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当时,楚国可以说是势力强盛、声威方张。晋国自文公即位以来,对内整顿内政,发展经济,壮大军旅,对外尊崇王室,联络齐、秦,以与楚国针锋相对,争夺中原霸权。晋、楚之战势在难免。这是城濮之战的根本原因。

  楚成王深知楚军战线过长,后方空虚,加之现在双方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决定撤兵,自率部分楚军退至申(今河南南阳北),以防秦军袭其后方。但统帅子玉刚愎自用,不听成王知难而退的告诫,坚决不撤宋围。成王亦存侥幸取胜心理,又给子玉补充了少量兵力。子玉为寻找借口与晋决战,提出晋要曹、卫复国才解宋围的要求。晋文公不好公开拒绝,遂将计就计,私下答应曹、卫复国,但必须以与楚断交为条件,同时扣留楚国使者,以激怒子玉北上决战。果然,子玉忿而北上,弃宋直扑曹都陶丘(今山东定陶东北)的晋军驻地。晋文公下令全军“退避三舍”(一舍30里),以答谢自己过去流亡楚国时受到的礼遇和当时许下的诺言。这样既可以避开楚军锋芒,又可靠拢齐、秦军队,便于声援。

中国历史上城濮之战简介 城濮之战发生的时间

  子玉以为晋军畏惧,率军追至城濮。两军对垒,晋军分上、中、下三军部署:上军在右,下军在左,中军居中,先轸及晋文公坐镇中军指挥。楚联军亦按左、中、右三军配置:陈、蔡军编为右军,实力较弱;一部楚军编为左军,战斗力较强;中军为楚军精锐,由子玉指挥。二十一年四月初二,决战开始。晋下军把驾车的马蒙上虎皮,首先向楚右军发起猛攻,陈、蔡军一触即溃,全军瓦解。这时,晋上军竖起两面大旗,并在阵后扬起尘土,佯装后退。子玉不察虚实,下令左军追击。待其突出之时,晋元帅先轸指挥中军向其暴露翼侧攻击,断其退路,晋上军亦回头夹击。楚左军大部被歼。子玉见两翼均败,大势已去,急忙下令收兵,退回楚地。城濮一战终以晋胜楚败而告终。战后,晋文公被周襄王策命为侯伯,一跃成为中原霸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城濮之战简介城濮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
城濮之战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据记载此战为先轸所谋划。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公元前632年,春秋时期,晋文公与楚成王为争夺中原霸权,晋军谋略制胜,在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大败楚军,开“兵者诡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战。4月,晋、楚两军为争夺中原地区霸权,在城濮(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楚军居于优势,晋军处于劣势。晋国下军副将胥臣奉命迎战楚国联军的右军,即陈、蔡两国的军队。陈、蔡军队的战马多,来势凶猛。胥臣为了战胜敌人,造成自己强大的假象,以树上开花之计,用虎皮蒙马吓唬敌人。进攻时,晋军下军一匹匹蒙着虎皮的战马冲向敌阵,陈、蔡军队的战马和士卒以为是真老虎冲过来了,吓得纷纷后退。胥臣乘胜追击,打败了...
· 城濮之战
战争背景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急求援助。先轸认为帮助宋国是树立晋国威望的良机,说服晋文公援宋。楚国和曹、卫两国订立盟约。前632年,齐国和晋国结盟。晋军攻下曹国,生擒曹共公。慑于晋国声威,曹、卫两国相继背叛楚国。楚成王为避免与晋国交战,命子玉将楚军撤出宋国。但子玉反而率军北上试图与晋军决战。楚将宛春出谋,建议先向晋国要求复曹、卫两国,楚军解宋国之围,这样成功的话就可以令宋、曹和卫三国感激楚国,若晋国不允,则曹、卫、宋三国则怨恨晋国,这样就可以进可攻退可守。子玉接受,派宛春为使,但被识破,反被晋军智激,继续猛攻。城濮之战战前部署晋军晋军战车700乘(依曹操注《孙子》的说法,每乘战车两辆,驰车一,辎重车一,甲士三人,用于作战的徒兵七十五人,负责辎重车的徒兵二十五人,一乘总人数在百人左右,其中主要作战人员应为七十五人,此即所谓七十五人车乘制,其最早的来源应该是来自《司马法》的衍文,...
· 历史上重要的城濮之战影响城濮之战的意义
城濮之战意义: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据说是先轸的谋划。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楚军大败。那么这场战争包含了什么意义呢?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河南郑州西北)朝觐周王,会盟诸侯,向周王献楚国俘虏四马兵车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晋国终于实现了“取威定霸”的政治、军事目标。城濮之战初期,晋军兵力劣于对手,又渡过黄河在外线作战,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晋文公能够善察战机,虚心采取先轸等人的正确建议,选择邻近晋国的曹、卫这两个楚之与国为突破口,先胜弱敌,取得以后作战的前进基地。随后又运用高明的谋略争取齐、秦两大国与自己结成统一战线,争取了战争的主动权。当城濮决战之时,敢于贯彻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主动“退避三舍”,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争取政治、外交和军事上的主动,诱敌冒险深入,伺机决战。同时与齐、秦、宋...
· 城濮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对城濮之战的历史评价
“兵者,诡道也”,兵法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灵活性极强。善于运用兵法的人,思维灵活,既能把握大局又能于细枝末节中抓住时机。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上下五千年,能够将兵法运用自如的人也不过寥寥数几而已。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哪一个不是威风凛凛、战绩斐然,然他们有兵书在手,有前人经验可借,而春秋战将先轸什么可供学习的经验都没有,却因此开创了兵法善变的先河。关于先轸的最著名的战役便是晋国和楚国之间争霸的决战——城濮之战。战争的历史背景发生在春秋时代,那时候,楚国是楚成王统治,晋国则为晋文公统治。泓之战以后,郑、许、鲁、卫、曹、陈、蔡、宋等诸侯国纷纷选择臣服于强大的楚国。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是齐恒公,齐恒公统治下的齐国也是春秋一大强国,可此时的齐国对上了楚国也需要避其锋芒。因为楚成王攻打了齐国的谷地,将公子雍拥立为君,对齐国的安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此时的晋国在晋文公的统治下,文治武功,大肆改革...
· 城濮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对城濮之战的历史评价
“兵者,诡道也”,兵法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灵活性极强。善于运用兵法的人,思维灵活,既能把握大局又能于细枝末节中抓住时机。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上下五千年,能够将兵法运用自如的人也不过寥寥数几而已。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哪一个不是威风凛凛、战绩斐然,然他们有兵书在手,有前人经验可借,而春秋战将先轸什么可供学习的经验都没有,却因此开创了兵法善变的先河。关于先轸的最著名的战役便是晋国和楚国之间争霸的决战——城濮之战。战争的历史背景发生在春秋时代,那时候,楚国是楚成王统治,晋国则为晋文公统治。泓之战以后,郑、许、鲁、卫、曹、陈、蔡、宋等诸侯国纷纷选择臣服于强大的楚国。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是齐恒公,齐恒公统治下的齐国也是春秋一大强国,可此时的齐国对上了楚国也需要避其锋芒。因为楚成王攻打了齐国的谷地,将公子雍拥立为君,对齐国的安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此时的晋国在晋文公的统治下,文治武功,大肆改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