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商朝为何杀死大批奴隶祭祀?商代奴隶殉葬制度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15
转发:0
评论:0
商朝为何杀死大批奴隶祭祀?商代奴隶殉葬制度,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在殷墟历次发掘中,从商王陵附近的祭祀坑里出土了大批人头

  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在殷墟历次发掘中,从商王陵附近的祭祀坑里出土了大批人头骨,仅西北岗祭祀坑就发现人头骨398具。一九七六年春夏之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安阳地区考古队在武官村北地商王陵附近又发掘出大批祭祀坑,其中绝大部分是集体埋葬的无头祭祀坑,这和上述西北岗的人头祭祀坑是相对应的。在殷墟甲骨卜辞里见到的杀人祭祀的记录更令人震惊。胡厚宣先生曾经从著录甲骨文字的九十种书刊,以及他自己长年搜集尚未著录过的甲骨资料中找出大量有关人祭的卜辞。光商王武丁时期的人祭卜辟就有甲骨673片,卜辞1006条,祭用9021人,另外有531条未记用人数。其中一次最多用五百个奴仆作祭祀。

  商朝为何杀死大批奴隶用以祭祀?

  祭祀祖先,活人作供品,叫“人牲”。人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是从动物演变来的。早期人类不会区分人和动物。为了生存,他们不仅捕食动物,还吞吃人肉。当然吞吃的主要是捕捉到的其它部落的人,即俘虏。既然原始人本身吃人肉,就相信鬼神也吃人肉。于是随着宗教的发展,就时常将俘虏和牲畜一起了供奉祖先神灵,这便出现了人牲。原始社会解体以后,人牲没有立即随之灭亡,它的尾巴拖进了奴隶社会。

  商大批奴隶用以祭祀,盛行人牲。推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商的奴隶来源充足,拥有大批奴隶;另一是商迷信神鬼,崇拜祖先大兴祭祀。

  商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它拥有众多的奴隶。这些奴隶大多是来自战争的俘虏。甲骨卜辞记载,商北克鬼方,南讨虎方,东征夷方,西伐羌方。这是商跟四方大国的战争。《易卦爻辞》上说:“高宗(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此外,土方、吕方、苦方、龙方、马方、蜀方、盂方等小国也经常遭到商的攻击。据《殷墟书契考释》(增订本)所辑卜辞统计,商伐苦方就有二十六次之多。战争的规模,从商帝国用兵的数额看,一次可征集三千人或五千人以至三万人,一次杀伐敌人竟达二千六百五十六人。战争的规模可不算小。

  商帝国经常不断地向四邻方国和部落发动战争,其主要目的就是掠夺奴隶。甲骨文中“执俘”、“获羌”等记载很多,其中一次俘获的最大数目是三万人。《大誓》记载周武王的话说:“纣有亿兆夷人”,所谓“亿兆夷人”,就是纣在征夷方战争中获得的俘虏。牧野之战,纣王一下子武装起十七万(一说七十万)奴隶,证明武王的话是真实的。有关专家曾对殷墟祭祀坑出土的人头骨作过科学鉴定,认为牲人的人种不是单一的,他们中有蒙古人种主干下类似现代的北亚、东亚、南亚各种系,这说明牲人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他们是殷商四邻的异族战俘。殷商通过战争俘虏异族人作奴隶很容易,因此拥有众多奴隶。既然奴隶来源很充足,多杀就不足惜,这就为商大批奴隶用以祭祀提供了先决条件。

  商迷信鬼神,认为活人死后,转化为鬼。鬼神世界跟现实世界一样,现世界里活着的奴隶主贵族,死后便成为鬼世界里的奴隶主贵族。在商人眼里,鬼神比活人更有威力。活人解决不了的疑难和祸福,诸如人的生死病疾,天的阴晴冷暖,战争的胜败,田猎的吉凶等等。都要通过占卜请示祖先,祈求祖先给予启示和保佑。所以,商人崇拜祖先,重视祭祀。活着的奴隶主贵族役使着成群的奴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出於孝心,他们也体贴到自己的祖先需要奴隶侍奉,于是奴隶送往鬼神世界供祖先享用的事便发生了。“仆”字,甲骨文象一人手持盛满粪土的簸箕,其臀下有尾,显然是异族装束,可知仆即商人所用以从事残役的家庭奴隶,他们是从异族战俘转化而来的。另外,商代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因为当时生产力很低下,农业生产受大自然影响很大,所以对于大自然的崇拜是普遍的。山川江河,风雨雷电,日月星辰,都被神化了。祭祀大自然的诸位神灵,商人也时常要奴隶。《甲骨续存》下七四四片就是一条烧女奴祭天祈雨的卜辞。《殷墟文字甲编》二九九二片,卜辞记载商王一次三十名羌人祭河神。可见,祭祀大自然的神灵奴隶的数量也是很大的。商人迷信鬼神,这是他们大批杀死奴隶用以祭祀的主观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商代的奴隶
商代奴隶的名目繁多,被投入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他们成批地被驱赶到田野。一般呼之为众、众庶或庶人。众人除在田间耕作之外,还要在农隙时接受军事训练,参加商王和贵族们的狩猎和其他各项繁重的劳役。一有征伐,就要随军服役,有时还要随军去远方戍守。当时的奴隶,一般都有家室。他们世代充当奴隶,必须俯首帖耳地甘作“畜民”。如果稍有不恭,就将被斩尽杀绝。在称为“百工”的各种手工业作坊里,也以奴隶劳动为主。其中有各具专门技艺的工匠,地位可能稍高一些,但是他们也被用于赏赐、赠与和交易,没有独立的人格。大多数从事繁重杂役的人,则被视为牛马。在畜牧中,有牧人、圉人等牧放和圈养牲畜的奴隶,即所谓“皂隶”。
· 美国奴隶制度
殖民时代在切萨皮克湾定居点成立的早年,吸引并留住劳工十分困难,而且死亡率颇高。大多数来自不列颠的劳工是契约劳工,他们签署契约来支付旅程、给养和培训,并在目的地农场工作,这是由于殖民地主要从事农业。这些契约劳工常是年轻人,希望成为永久居民。有的雇主对他们像自己的家人,有的则给予最低待遇。有时,罪犯也会当做契约劳工送往殖民地,而不是关进监狱。十八世纪时,很多苏格兰-爱尔兰人、爱尔兰人、德国人前往殖民地。契约劳工不是奴隶。种植园主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当劳工多年后终于成为技能丰富,颇有价值的工人时,他们便离开了。不但如此,十七到十八世纪英国经济改善,意味着更少的工人乐意去殖民地。历史学家估算在十七到十八世纪从英国前往北美的移民中超过半数都是契约劳工。在南方,契约劳工的数目占移民比例有其高。1619年,第一批非洲奴隶约有19人到达靠近英国殖民地詹姆斯镇附近的海岸,他们是丹麦商贩从西班牙奴隶船上抓捕得来
· 商朝灭亡的原因探究:武装奴隶不可能帮助奴隶主
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后,有了奴隶主统治的王朝,开始建立军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有组织的战争。进行战争的目的,除了保卫自己的部落和王国,主要目的就是奴隶和掠夺对方生产的物品。这种战争中抓住有劳动能力的俘虏,就会成为胜利者驱使的奴隶,而不再当作食物。奴隶的出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提高,被奴役者干活除养活自己外还能有剩余产品,这样俘虏还大都能活命。奴隶社会同原始社会相比,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世界古代的几大文明发源地,如埃及、两河流域、爱琴海沿岸、印度和中华大地,最早建立的都是奴隶制国家,建国的过程也始终与战争相伴。距今约4000年的夏朝历史,主要来源于传说,现在还没有考古发掘出的文字作为佐证。距今3500年前建立商朝,已经有大量考古发掘的实物和甲骨文作证。从这些记载中看,商朝灭亡前几十年间曾上百次征伐其他部落,每次胜利都抓到大批奴隶作为劳动力。对如今河南安阳的殷墟考古还发现,这个商朝的首都城区面...
· 他解救三百万奴隶不料15年后反被这群奴隶杀死
汉朝是由刘邦开创的,确切的说是西汉,已经存在210年,其中最强盛的时期是汉武大帝时代,可算到了西汉后期,这个辉煌的帝国却变得风雨飘摇,汉元帝驾崩后王政君成为把持朝政之人,可她没有吕后的政治能力,但她运气好,依靠她的五个兄弟,也能把整个帝国勉强治理好,这时候王莽只是他的一个侄子,而且官职相当于一个书记而已。网络配图一开始王莽虽然官职不高,但为人很谦虚,所以也赢得了皇后王政君的青睐,于是他的职位一路飙升,到汉哀帝时期,他已经成为大将军,大司马,这时候皇太后王政君跟汉哀帝关系逐渐破裂,不料这样反而影响了王莽的仕途,他被罢官了,幸好很快汉哀帝死掉了,王政君重掌大权,王莽官复原职。网络配图后来西汉逐渐衰败,加上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朝中又嫉妒腐败,而这时候王莽在朝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安汉公、加九锡、摄皇帝都头衔纷纷踏来,人们把汉朝这些衰亡现象跟自然现象联系到一起,结果许多人谏王莽称帝,据史料记载,当时王...
· 奴隶制社会:奴隶主占有奴隶和生产资料,奴隶没有自由,为奴隶主进行生产劳动
一种社会形态,基本特征是奴隶主占有奴隶和生产资料,奴隶没有自由,为奴隶主进行生产劳动。释义:(语)一种社会形态,以奴隶主占有奴隶和生产资料为基础。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比原始公社有所提高,为了奴隶的反抗建立了奴隶主专政的国家。构成:偏正式:奴隶(社会)奴隶: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杀害,形同家畜一样的存在。社会:社会一词并没有太正式明确的定义,一般是指由自我繁殖的个体构建而成的群体,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奴隶制: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奴隶须为奴隶主干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在一个人类社会中,如果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是奴隶,那么,这样的社会便被标准化称作:奴隶制社会;简称:奴隶社会。定义亚里士多德在其所著<政治学>中给奴隶下了一个定义,很精辟,引在下面:定义(1)任何人在本性上不属于自己的人格而从属于别人,则自然而为奴隶;(2...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