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康有为在青岛“七窍出血而死”始末 康有为之死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35
转发:0
评论:0
康有为在青岛“七窍出血而死”始末康有为之死,康有为“七窍出血而死”始末:根据康有为的同乡、弟子、前清举人吕振文和康有为外

  康有为“七窍出血而死”始末根据康有为的同乡、弟子、前清举人吕振文和康有为外甥李云光对康有为的有关记载,我们可了解到,饭后康有为意犹未尽喝了一杯橙汁。不久,便腹痛难忍而归家。夜间,呕吐不止,先后请了两位医生来诊断,其中一位日本医生诊断其为食物中毒。

  八十余年的时光过去,一提到康有为人们就会想到公车上书、维新变法、戊戌变法等等历史事件。有人认为康有为是“先进的中国人”,有人认为是国学大师,也有人认为他是中国清末资产阶级不折不扣的改良派领袖和保皇派首领。

  大清帝国消失16年后,康有为在自己七十大寿寿筵的前一天,收到溥仪派人送来的亲手书写的“岳峙渊清”匾额和一柄玉如意作为贺礼时,确实依然受宠若惊,甚至重整前清官服,遥拜天恩,挥笔写下“谢恩折”,但这是他最后一次给他心目中所谓的“皇上”写“奏折”了。

  寿筵后的第十天,也就是1927年3月18日,为躲避北伐军的锋芒,康有为带领全家从上海搭船赴青岛,住进了他先前在青岛购买的“天游园”别墅。

  1927年3月29日,康有为到青岛中山路的粤菜馆英记酒楼,参加同乡宴。能在青岛会友人吃家乡菜,谁都是高兴的。根据康有为的同乡、弟子、前清举人吕振文和康有为外甥李云光对康有为的有关记载,我们可了解到,饭后康有为意犹未尽喝了一杯橙汁。不久,便腹痛难忍而归家。夜间,呕吐不止,先后请了两位医生来诊断,其中一位日本医生诊断其为食物中毒。

  30日,康有为自以为毒已清除,晚间还观了天象。但31日凌晨2时,康有为忽然对身边的人说:“中国我无立锥之地了,但我是不能死在外国的。”31日5时许,康有为“七窍出血而死”。

  “七窍出血”应是一种的迹象,康有为真的是如日本医生所言是食物中毒吗?如果是中毒,是无意中毒,还是有人故意投毒呢?康有为在青岛离奇死亡的原因,人们有着种种的猜测,似乎都在暗示一种可能,康有为是被人下毒致死的。

  那么,又究竟是谁毒死了康有为?关于康有为的死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来自于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她认为父亲是“被国民党特务在食物中投毒而导致死亡”;一种说法则说慈禧太后生前所遣杀手下的毒。据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曾派了四个刺客来刺杀康有为。慈禧曾赐给一个叫巫仿的刺客十万两白银,命他刺杀康有为。1904年,慈禧七十大寿时,曾下诏赦免一批戊戌获罪人员,但康、梁不在赦免之列,慈禧也许是一直没有原谅康有为,但也再无多的证据可证明慈禧在死后还不依不饶地要置康有为于死地。再说康有为晚年时,不一直在支持清室吗?戊戌变法时的恩怨即使不能一笔勾销,也不至于还得索命;还有一种说法则说是日本人下的毒。但种种的说法均无实据可查。

  近日,央视《第一线》栏目《民国奇案》之青岛篇也在试图撩开康有为死因的面纱。《中国电视报》刊登一文说:“根据现代医学最新的研究发现,海鲜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而橙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如果二者同食,人体内就会产生砷,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引起中毒。虽然现在已经无法查到康有为当天晚宴的菜单,但可以肯定鲁菜和粤菜都以制作海产品著称,所以推测当天他所吃的那顿饭里一定有海产品。虽然当年也有医生诊断说康有为之死的原因是食物中毒,但是并不为大家所接受。这会不会是康有为之死的真正原因呢?”那么,这也许可以看作是第四种说法。康有为究竟是怎么死的,要有个盖棺定论的说法,应还需进一步地证实,也许仍无法一言定之。

  康有为死后,灵柩葬于青岛李村枣儿山。梁启超曾说:“先生(康有为)在今日,成为举国之所嫉视;若夫他日有著二十世纪新中国史者,吾知其开卷第一叶,必称述先生之精神事业,以为社会原动力之所自始。若是夫,先生果为中国先时之一人物哉!”这是谁也没想到这个“中国先时之一人物”在“”期间也无法躲过劫难,因康有为的“国学大师”身份以及“保皇派头子”的头衔,其墓地曾遭到过一场风暴,被掘坟开棺过。也许,他的死因将永远是个谜;也许,不久就可被揭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康有为故居
康有为故居,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银河村委苏村。在南海丹灶的银河苏村,康有为故居古朴依旧,再现“南海先生”青年时光。在老屋,康有为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青年时期。81平方米的“延香老屋”藏于村民房屋中的一处青砖镬耳屋,便是康有为先生的祖屋。在雨后的下午,老屋显得格外寂静1858年3月19日,康有为诞生在延香老屋里,老屋始建于清代中叶,至康有为时,康氏家族已经在老屋居住了五代人,古康有为称老屋为“百年旧宅”。如今约81平方米的故居,系南海人民政府1983年拨专款重新修复。老屋经历史洗礼已有岁月的痕迹从老屋移步至外,到康有为纪念馆走走。这里陈列着康有为的照片、事迹和书稿。在此,可近距离感受康有为生平历史足迹。康有为铜像在康有为纪念馆前,存放着一对饱经历史风霜的石旗杆夹。康有为金榜题名后,在康氏宗祠(早年被毁,今纪念馆建于其原址上)前的广场上,树立了一对木旗杆。旗杆早年已毁,今仅残存这石旗...
· 清康有为语摘
康有为(1858-10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曾联合十八省会试举人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后成为“戊戌变法”主力。辛亥革命时成为保皇党。在书法上力倡北碑,著《广艺再双辑》为后世所重。符铸云:“南海于书学甚深,所著《广艺舟双辑》颇多精论。其书盖纯从朴拙取境者。故能洗涤凡庸,独标风格。然肆而不蓄,矜而益张,不如其言之善也。”其书笔划姿肆帅意,骨力遒劲,自成一格,人称“康体”。《五言联》和《语摘》都可见其书法之妙态。
· 清康有为五言联
清康有为五言联,
· 康有为题袁崇焕祠
进了北京龙潭湖公园北门,往西走十几步,便是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的祠堂,祠址很高,门首刻康有为所写袁督师庙横额,两侧有他撰写的一副对联: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居敌国,何处更得先生袁崇焕(公元1584~1630年),字元素,广东东莞县人。他在明末督师蓟辽,在抵御清军入犯时,曾经立过大功,人们都称他为袁督师。崇祯二年,清军打到北京,他督师入援,列阵于广渠门外,以相差13倍的兵力,背城血战,清军因无法对付,便设下反间计,故意泄漏给明廷,说袁督师私通清军。多疑的崇祯帝信以为真。这样,忠心为国的英雄终于在崇祯三年的八月十六日,被杀于北京。袁督师的祠堂和墓,与西子湖畔的岳飞庙和岳飞墓南北辉映,同样是我们民族正气的象征。
· 康有为的晚年生活
原文标题:康有为晚年生活原文标题:康有为晚年生活:在多地建别墅尽情纳妾游玩(3)长女康同薇中国第一位女记者康有为的长女康同薇,字文,号薇君,生于1878年12月。她是康家的新一代女性,从小就不缠足,不穿耳眼,而且她还成了不缠足运动的开路先锋。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父亲康有为的有意培养,康同薇自小对新生事物感兴趣,像自强之道,救国之法,变革之事,她都能说出一二,小小年纪就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和事业上的积极追随者。康有为从1886年开始收集资料准备编撰《日本变政考》,但他不懂日文,很伤脑筋,于是鼓励康同薇从小学习日文,以便将来大派用场。同薇不负父望,几年下来日语水平直线上升。她十五岁时就开始替父亲翻译日文书籍。1897年2月22日《知新报》在澳门创办,康同薇是该报的记者,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新闻记者。《知新报》极力宣传康有为的维新主张,鼓吹变法理论,评议时政,报道中外近事,介绍西学,是维新派重要宣传阵...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