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是谁毁了三百年大唐之国运,开两百年乱世之先河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3
转发:0
评论:0
是谁毁了三百年大唐之国运,开两百年乱世之先河,导读:唐朝自公元618年李渊登基开始,至公元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

  导读:唐朝自公元618年李渊登基开始,至公元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为止,共经历289年,然而,横空出世的安史之乱,却把这289年一分为二——130年的盛世和150年的乱世,前130年,大唐几代英主励精图治,先后攻灭东、西,薛延陀,高昌,高句丽,势力远伸中亚,而安史之后的150年,藩镇割据,朋党之争,阉宦之祸就如同三把利剑同时刺入唐帝国的心脏,这个伟大的巨人终于步履蹒跚,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安史之乱到底有什么魔力?不但安禄山的15万叛军在当时能够横扫唐帝国,几近颠覆社稷,而在随后的百五十年依然阴魂不散,像是一把沉重的铁锤日夜敲打着李唐的子孙,玄宗之后的肃、顺、代、德、宪、文、武、宣、懿、僖、昭,其中虽多有昏君,却也不乏英主,可都对帝国的顽疾束手无策,唯一一个让我们欣喜的“元和中兴”,很快又湮没在宪宗的求神问道上,看来我们不能只从皇帝身上找原因了。一般说来,能让昏君和英主都无法改变的,只会有一个——制度,或者说,是万恶的节度使制度!

  节度本意为节制调度,通俗点讲,就是一个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当然这是最初的节度使,当然这并不过分,可是当时设立第一个缘边节度使的李隆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一手创立的节度使制度就像是太极拳,可以衍生出无穷变幻,更令他想不到的是,节度使制度可以比他的李唐王朝更长寿,能够活到赵匡胤立国之初,而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节度使制度在200年中就像是个疯狂的侩子手,断送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生命,屠戮着无数无辜的人民!

是谁毁了三百年大唐之国运,开两百年乱世之先河

  让我们来看看节度使的成长过程吧,如上所述,节度使设立之初是一个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鉴于唐时期对外战争次数频仍,在边镇推行节度使制度是有好处的,就像投名状里面李连杰说的:“你要记住,军队里只能有一个头。”“一个头”的军镇在面对外族入侵时,效率自然比普通的州县要高的多,大概是李隆基对自己的发明非常满意,于是他又有了下一步动作——兼任,节度使兼支度使。支度使,是专门采集军需的,这么看来,李隆基这么做也无可厚非,既然集权能够如此高效,为什么不让权利再集中一点呢?于是节度使再兼采访使,一镇的军政,这还不够,天宝末年甚至出现了兼镇,大名鼎鼎的安禄山,就是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土皇帝,而土皇帝要是还有进取心……

  大错就次铸成!轰轰烈烈的安史之乱终于爆发了,李唐王朝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叛乱平定之后,惊奇的发现节度使这个罪魁祸首并没有随之而消亡,反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一镇甚至数镇的的军镇已经是登峰造极之作,怎么还能有进一步发展了呢?当然有,自己死后,留给儿子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是谁毁了三百年大唐之国运开两百年乱世先河
唐朝自公元618年李渊登基开始,至公元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为止,共经历289年,然而,横空出世的安史之乱,却把这289年一分为二——130年的盛世和150年的乱世,前130年,大唐几代英主励精图治,先后攻灭东、西,薛延陀,高昌,高句丽,势力远伸中亚,而安史之后的150年,藩镇割据,朋党之争,阉宦之祸就如同三把利剑同时刺入唐帝国的心脏,这个伟大的巨人终于步履蹒跚,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图片来源于网络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安史之乱到底有什么魔力?不但安禄山的15万叛军在当时能够横扫唐帝国,几近颠覆社稷,而在随后的百五十年依然阴魂不散,像是一把沉重的铁锤日夜敲打着李唐的子孙,玄宗之后的肃、顺、代、德、宪、文、武、宣、懿、僖、昭,其中虽多有昏君,却也不乏英主,可都对帝国的顽疾束手无策,唯一一个让我们欣喜的“元和中兴”,很快又湮没在宪宗的求神问道上,看来我们不能只从皇帝身上找原因了。一...
· 这场兵变揭开了唐末乱世的序幕,摧毁了大唐帝国
唐末乱世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乱世,这场不仅摧毁了大唐帝国,而且使得无数生灵失去生命,无数财富归于尘土。对于这场,大家最熟悉的无疑是著名的黄巢起义,但是,黄巢起义其实并不是唐末乱世的开端,唐末乱世真正的开端是始于一场兵变。这场兵变最初只有几百人的规模,但是在短短几年中就发展到十几万人的规模,横行数省,造成了的巨大影响。这就是唐末著名的“庞勋起义。”唐懿宗时南诏进犯中国南部,唐中央在徐州一带招募了数千士卒前去抗敌,其中八百士卒被分配到桂林。按照当时的制度,应该是三年一换,这八百人在三年后应该是回到老家去的。但是,由于派去统领这批人的唐军官员崔彦曾残酷狡诈,强行留下这几百士卒,不许他们回家,要求他们再服役三年。士卒强忍,又过三年,他们再次提出回家团聚,结果又被崔彦曾拒绝,崔彦曾以不足为理由要求这批人再多一年。这一回,这群士卒不干了!唐代军队的特点是以小团体为核心,长期驻守形成上下级关系,基层将领...
· 窦建德之死:大唐三百年乱局之源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秦王李世民率七总管十余万众从潼关东出,分路进军,并迅速对洛阳王世充集团形成合围。由于王世充残暴不仁,洛阳小朝廷已是众叛亲离,土崩瓦解。共州县令唐纲和邓州豪杰相继向唐朝投降,王世充任命的显州总管田瓒率所属二十五州降唐,而尉州刺史时德叡则率所属杞、夏、陈、随等七州降唐。情急之下,王世充亲率万骑与李世民大战于邙山,结果却是大败,王世充只身逃回。至此,总攻洛阳的时机已经成熟。不久,李世民指挥各路唐军向洛阳宫城发动进攻,而王世充也凭借洛阳坚固的城池作殊死抵抗。虽然唐军装备精良,但“四面攻之,昼夜不息”,依然“旬馀不克”,(《资治通鉴·唐纪四》)双方攻防进入空前激烈的白热化阶段。在此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王世充一面继续抵抗,一面向割据河北的窦建德求援。窦建德权衡利弊,当即“许以赴援”。他随即亲率精兵十万,火速南下援救洛阳。王世充闻讯大喜,派弟弟徐州行台王世辩所部与窦建德汇合...
· 揭秘:“白登之围”开启了中国和亲的先河吗?
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3世纪之交,活动于今日蒙古草原的匈奴,同中原华夏族的关系日益密切。秦朝时期,匈奴逐渐强大起来,经常掠夺内地的人口、牲畜、土地等,秦始皇曾经派蒙恬击败匈奴。楚汉战争之际,刘邦无暇北顾,北方的匈奴又强盛起来,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以其30余万精锐骑兵,东败东胡,北服丁零,西逐大月氏,重新占据河套。公元前201年正月,刘邦把韩王信迁到北方,封他为韩王,韩王信后来在荥阳投降项羽被俘,逃回来后依旧做他的韩王,刘邦仍旧把汉朝的边疆太原交给他镇守,应该说是对韩王信很大的信任了。可是,这次韩王信很不幸,正面临着匈奴猛烈的进攻。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冒顿统帅的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东胡、月氏、楼烦、白羊,还有秦帝国的华北军团!华北军是始皇帝和蒙恬苦心打造出来一支铁军,主要任务就是抗击匈奴。胡二世上台后,华北军的最高统帅蒙恬、王离,一个死于赵高之手,一个在巨鹿之战中死于项羽之手。从此,华北军团和秦帝国...
· 百年之业
百年之业【成语意思】:百年的事业。指长远的事业。【用法分析】:百年之业作主语、宾语;指事业。【成语来源】:东汉·班固《西都赋》:“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bǎiniánzhīyè【成语声母】:BNZY【百年之业的近义词】:千秋大业【近似成语】:业业兢兢:犹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貌。业峻鸿绩:功业高,成绩大。业精于勤: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是由于勤奋。【成语接龙】:百年之业→业精于勤→勤学苦练→练达老成→成千论万→万口一辞→辞巧理拙拙贝罗香→香消玉损→损兵折将→将本求利→利用厚生→生死之交→交头接耳耳提面命→命里注定→定倾扶危→危言耸听→听人穿鼻→鼻青眼乌→乌有先生生动活泼→泼天大祸→祸福相依→依山傍水→水木清华→华星秋月→月满则亏亏心短行→行有余力→力不能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