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光绪选妃为何不许美女报名?光绪帝选妃经过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6
转发:0
评论:0
揭秘光绪选妃为何不许美女报名?光绪帝选妃经过,清朝统治者公开的两条选秀标准,一是品德,二是门第。长相是不重要的,如果秀女貌

  清朝统治者公开的两条选秀标准,一是品德,二是门第。长相是不重要的,如果秀女貌美如花,就有让皇帝沉湎于女色及后宫争风吃醋的危险。

  光绪十三年(1887年),17岁的光绪亲政,慈禧由“垂帘听政”改为“训政数年”。训政后的慈禧便着手筹划光绪的婚事。光绪十四年(1888年)初,慈禧连颁懿旨明确了光绪大婚的计划和费用。光绪十四年七月二十七日(1888年9月3日),又一道懿旨发布:“皇帝大婚典礼,定于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举行。”尽管大婚的日子已定,可皇后为谁,仍是一个谜。直到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1888年11月8日),光绪帝的一后二妃才在紫禁城体和殿被选定。

  【选后过程】海选貌美如花没有海选资格

  主办单位:户部

  参赛条件:13至16岁,身体健康无残疾的旗籍女子

  比赛地点:北京紫禁城御花园、静怡轩等处

  比赛细则:每三年在旗内选一次秀女,选中者“或备内廷主位,或为皇子、皇孙拴婚,或为亲、郡王及亲、郡王之子指婚”

  首先,要严格审查她们属于哪个旗,年龄有多大。因残疾而不能入选的,由族长将原因层层上报到都统,再报户部上奏皇帝后,才可免除应选,自行婚嫁。如果违犯规矩,就要被追查治罪。

  选秀女之前,先由户部奏报皇帝,获得批准后,由八旗各级长官,逐级将适龄女子花名册呈报上来,到八旗都统衙门汇总,最后由皇帝决定选阅日期。各旗选送的秀女,要提前送到京城。在选秀女前一天,她们乘坐的骡车由本旗基层长官参领和领催排定次序。日落时骡车出发,入夜时分进入地安门,停在紫禁城神武门外,等宫门开启后,选送秀女按次序下车,跟随宫中太监进入顺贞门。选秀女时,通常是五六个秀女站成一排,由皇帝、太后亲临现场挑选。

  清朝统治者公开的两条选秀标准,一是品德,二是门第。长相是不重要的,如果秀女貌美如花,就有让皇帝沉湎于女色及后宫争风吃醋的危险。

  【决赛】皇后人选早由慈禧内定

  决赛时间:1888年11月8日

  地点:紫禁城体和殿

  评委:光绪、慈禧

  见证人:容寿固伦公主(即恭亲王奕长女)及福晋命妇

  服务人员:太监、宫女

  经过海选,入围秀女共有31人,又经慈禧两次亲阅,最终进入决赛的仅有5名秀女,即慈禧的弟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

  决赛现场,5位秀女虽各有才艺,却没有机会展示。光绪被迫将皇家定情信物玉如意交到了表姐叶赫那拉氏手中。最后两道懿旨同时颁下,比赛结果尘埃落定,一道懿旨宣布立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为皇后,另一道懿旨则宣布将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他他拉氏分别立为瑾嫔、珍嫔。

  【选后实录】第一版本李莲英吃贿赂协定两皇妃

  来源:慈禧曾孙叶赫那拉·根正

  当时皇帝选拔妃子,要在全国层层把关,但能够带到光绪面前的只有60多位,并且从这60多位里,要选一后两妃。

  选妃当天,光绪在60多人里一眼就看上了珍妃。光绪拿着玉如意,犹豫不决。因为玉如意递到谁手里,谁就是皇后。但慈禧早就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了光绪。光绪走到珍妃面前时,突然变得非常伤心。

  就在此时,熟知慈禧意图的李莲英走过去,扶住光绪,将他一直搀到隆裕面前,将玉如意交到了隆裕手里。隆裕成了光绪的皇后。

  为了能让珍妃当上皇后,珍妃、瑾妃家里花了很多钱贿赂慈禧跟前的红人李莲英。可李莲英很清楚老佛爷的意思,准皇后只能是慈禧亲弟弟都统桂祥的女儿。于是他只能在选妃过程中做些手脚,并想办法让珍妃的姐姐也成为妃子。李莲英打算用两个妃子换皇后,好对珍妃家有个交代。

  第二版本慈禧意满才顺了光绪心思

  来源:《花随人圣庵摭忆》黄濬著

  《花随人圣庵摭忆》记载:“光绪十三年冬,西后(慈禧)为德宗(光绪帝)选后,在体和殿召见备选之各大臣少女进内,依次排立。当时太后上座,德宗侍立,荣寿固伦公主及福晋命妇立于座后,前设小长桌一,上置镶玉如意一柄,红绣花荷包二对,为定选证物。太后手指诸女语德宗曰:‘皇帝谁堪中选,汝自裁之,合意者即授以如意可也。’德宗对曰:‘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子臣不能自主。’太后坚持令其自选,德宗乃持玉如意趋德馨二女前,方欲授之,太后大声曰:‘皇帝!’并以口暗示其首列者(即慈禧侄女)。德宗愕然,既乃悟其意,不得已将玉如意授其侄女焉。太后以德宗在意德氏女,即选入妃嫔,亦必有夺宠之忧,遂不容其续选,匆匆命公主各授荷包一对于末列二女,此珍妃姐妹之所以获选也。”这个内幕消息据说是由内宫太监唐冠卿传出来的。

  【选后盘算】慈禧定皇后实为安插耳目

  慈禧将侄女立为皇后有自己的如意算盘。首先,皇帝的后妃,尤其是皇后,与皇帝的关系最为密切,对皇帝的想法有特殊影响力。将自己的侄女立为皇后亲上加亲,而且这样做无异是在光绪身边安置了一个最忠实可靠的耳目和密探。

  其次,同治帝选后的失败对她的教训很大。慈禧与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有矛盾,甚至导致母子不和,慈禧自然不愿让历史重演。

  那光绪为何不愿选表姐为后呢?据文献记载,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相貌平庸,且含胸驼背,和“靓丽”二字沾不着边,且已21岁,比光绪帝还年长3岁。在光绪看来,表姐当妻子有点接受不了,而且隆裕的长相又难如人意,不选其为后也在情理之中。但隆裕是慈禧指定的,光绪再不愿意也不敢违背太后懿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光绪帝选皇后,慈禧做主
时间飞逝,转眼间光绪已长到十六七岁了,该张罗婚事了。皇帝的后妃挑选是十分严格的,尤其选后。每次选后,都是满朝注目的大事。皇帝又该大婚了,自己又要归政了,慈禧忧郁地想着,把持了这么多年的朝政,一下子交出去,慈禧真的有点舍不得。可皇帝的年龄到了,不给皇帝选后,舆论压力是抵不住的。得想个法子,让亲政后的皇帝还听自己的话。咦,何不找一个自己中意的人当皇后呢?这么想着慈禧有了主意,决定让自己弟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当皇后,自己的亲侄女一定会听自己的话的。慈禧太后像经过反复挑选,只剩下五个背景、才学、性情、品德及容貌方面都出类拔萃的八旗女子。除叶赫那拉氏外,还有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与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这几个秀女先留住宫中,做进一步考察。其实慈禧另有一番心意,秀女入宫住,太后的侄女自然住在姑母宫中。这样一来,皇上每日去太后那请安、奏事,就可以常见这位表姐,慈禧要让皇帝有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光绪帝何...
· 后妃选纳
东亚中国中国古代的皇帝选妃一般是派官员到民间挑选良家未婚处女进入后宫,再从中选取妃嫔。中国有记载的选妃活动,始于东汉,范围在首都洛阳的乡间。有些朝代在选妃前还会颁下禁婚令,禁止民间嫁娶。如晋武帝在泰始年间开始大规模选妃。先禁止民间嫁娶,派出宦官“乘使车,给驺骑,驰传州郡,召充选者使后拣择”。朝鲜在朝鲜半岛的朝鲜王朝初期,世子嫔、良娣以及国王嫔御皆是从良家处女中选出,称为拣择(日语:揀択),后来选妃范围限于两班家之嫡女。选妃前先颁令禁婚,再派官员至八道选出合乎指定年龄的处女,进宫由国王挑选。日本日本古代至二战前的后妃皆选自皇族或贵族,因此并无大规模的选妃。平安时代的后妃候选人都是由贵族推荐,每逢大尝祭(日语:大嘗祭)和新尝祭(日语:新嘗祭)后,贵族家的女儿都会在天皇面前跳舞,观察她们的舞技、器量、言语、样貌等,从中选出嫔妃。嫔妃位阶则决定于其父的官位。由于平安时代中期兴起摄关政治,藤原北家以...
· 清朝光绪帝的珍妃和瑾妃是什么关系?
瑾妃是珍妃的姐姐,两人同属于光绪的妃子。珍妃和瑾妃是一个母亲生的吗?瑾妃、珍妃姊妹为同父异母,在家族中瑾妃排行第四、珍妃排行第五。端康皇贵妃(1873年—1924年),即瑾妃,他他拉氏,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满洲正红旗人,光绪帝妃嫔。为礼部侍郎长叙之女,瑾妃有一妹,同为光绪帝妃,即珍妃。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光绪帝的选后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时入选,成为光绪帝的妃子,并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礼,之后个别以瑾嫔和珍嫔的身分入宫。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妹妹(珍妃)被入选宫中,封为瑾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妃,光绪二十年因珍妃忤逆太后而受株连,降为贵人;次年复升为妃。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后,尊其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宣统帝逊位后,小朝廷为之上徽号“端康皇贵太妃"。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24日),瑾妃病逝于永和宫中,年51岁,并以端康皇贵妃的身份葬于崇陵妃园寝,谥为温靖皇贵妃。恪顺皇贵...
· 光绪帝的珍妃投井而死的真相
珍妃是光绪皇帝最为宠爱的妃嫔,关于珍妃的历史评价,有褒有贬。而关于珍妃遗体是怎样的,多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其中关于她的死因也是为人津津乐道,她是被慈禧太后命人推下井而亡的。珍妃画像珍妃在八国联军侵害的时候,慈禧太后为了外出逃亡,不将珍妃带出,就命令自己的手下将珍妃推入皇宫后院的深井之中,珍妃就这样死于非命。之后一直没有人去打捞珍妃的遗体,直至慈禧太后回到京城,才命人将珍妃的遗体打捞上来。距离珍妃被害,已经过去了一年半。关于打捞珍妃,也有一段故事。慈禧太后在命人打捞珍妃的遗体时,由于井口太小,珍妃的遗体泡在水中已经浮肿,难以大佬出来。慈禧太后知道之后,就认为珍妃死后也在跟她作对。于是就怪罪于珍妃的家人,告诉珍妃的弟弟,必须想尽办法将珍妃的遗体打捞上来。珍妃的弟弟知道慈禧太后是故意刁难,于是就在家中焚香祭拜,希望珍妃可以帮助他度过难关。之后,珍妃的弟弟终于将珍妃的遗体打捞上来。看见珍妃的遗体...
· 珍妃死亡之谜:光绪帝的珍妃投井而死的真相
珍妃是光绪皇帝最为宠爱的妃嫔,关于珍妃的历史评价,有褒有贬。而关于珍妃遗体是怎样的,多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其中关于她的死因也是为人津津乐道,她是被慈禧太后命人推下井而亡的。网络配图珍妃在八国联军侵害的时候,慈禧太后为了外出逃亡,不将珍妃带出,就命令自己的手下将珍妃推入皇宫后院的深井之中,珍妃就这样死于非命。之后一直没有人去打捞珍妃的遗体,直至慈禧太后回到京城,才命人将珍妃的遗体打捞上来。距离珍妃被害,已经过去了一年半。关于打捞珍妃,也有一段故事。慈禧太后在命人打捞珍妃的遗体时,由于井口太小,珍妃的遗体泡在水中已经浮肿,难以大佬出来。慈禧太后知道之后,就认为珍妃死后也在跟她作对。于是就怪罪于珍妃的家人,告诉珍妃的弟弟,必须想尽办法将珍妃的遗体打捞上来。珍妃的弟弟知道慈禧太后是故意刁难,于是就在家中焚香祭拜,希望珍妃可以帮助他度过难关。之后,珍妃的弟弟终于将珍妃的遗体打捞上来。看见珍妃的遗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