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辽国能够一时称雄:趁中原战乱时候的积累是关键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47
转发:0
评论:0
辽国能够一时称雄:趁中原战乱时候的积累是关键,晋王和梁王逐鹿中原,打的是你死我活,殊不知燕山南麓幽州以北的契丹开始蠢蠢欲动

  晋王和梁王逐鹿中原,打的是你死我活,殊不知燕山南麓幽州以北的契丹开始蠢蠢欲动。早年,唐在幽州设置节度使,以防北部少数民族南下。安史之乱后,压抑多年的契丹日益强悍,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原。他们是怎么做战备工作的呢?

  以下是正文------

  契丹属于东胡,作为北方的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按照草原部落的政治生态,部落首领是选举产生的,但是随着一个人当政后,一切变得不一样了,他就是为人机敏、有勇有谋的耶律阿保机。主持契丹政务后,阿保机看到的不仅是丰美的牧草,更看到了农业的重要作用———逐水草而居确实自由,而自由的代价就是靠天吃饭,每遇天灾,人畜必定大量死亡,所以必须向汉人学习农业知识。

  每年冬天,草原上秋草枯萎,日子最是难过。而此时,临近幽州关塞之处天气还比较温暖,青青牧草着大量北方牧民向幽州聚集,同时激发起游牧民族的掠取占有之心。这样一来,幽州百姓的太平日子没有了,加上节度使刘仁恭残暴无度,一批又一批的关内人口向关外迁徙。迁徙大军带走的不仅是人口,也将耕作技术带到了关外。

  晋王攻打刘守光的时候,其参事韩延徽到关外向契丹求援。阿保机正求贤若渴,有意将韩延徽留在身边。韩延徽对刘守光的战略部署非常清楚,深知其大势已去,索性顺水推舟答应下来。就这样,契丹南下称雄的序幕拉开了。

  汉人粮策壮大契丹

  这天,阿保机问计于韩延徽:“你来我契丹看到我们兵强马壮,契丹振兴指日可待。南方军事吃紧,必然有北来的汉人,只是他们难以适应契丹的苦寒,对他们我该如何处理呢?”韩延徽确实有治国安邦的大智慧,他是这么说的:“大汗,北来的南人如我一样,都是躲避兵祸的百姓,希望到契丹过平安日子,让家里人有饭吃、有衣穿,因此不会对大汗造成任何影响。”看着阿保机连连点头,他继续说:“那么大汗,您可以开恩让北来的汉人开垦田地,种植粮食蔬菜,编织土布,这样南人得以安置,契丹还可得到比较稳定的粮食供应。”“我契丹是马背上的英雄,农业耕作不是我们的特长啊!”见阿保机面有忧虑,韩延徽恭敬地说:“大汗,契丹每年深秋时节都向南方迁徙,因燕山南麓有牧草可供牛马所需。可遇到灾年,只能听天由命。当年刘仁恭深知粮草重要,一入秋便开始按契丹军制训练军队,到深秋必突袭出燕山的契丹牧民,使契丹无法越过长城。

  同时,他还用粮草制约契丹南下。”阿保机坐正了身子,“韩公快讲。”韩延徽接着说:“中原地区军事战略无不出自《孙子兵法》,兵圣有云: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每年的秋岁,契丹无粮,整个部落只能向南迁移。而刘仁恭为了防止契丹大军南下,除了军事袭扰外,必派出骑兵北出长城400里分区域焚毁牧草,契丹牧人难以抵近长城300里,所以每年冻饿毙亡牛马无数。德钦可汗不得已,只能贿赂刘仁恭以让牧民在长城附近放牧。如果我们在靠南的地方开垦土地,种植粮食,不仅能够产出麦秆等饲料,还可保证粮食供应。农民有了土地,也一定会安心地种植屯垦。到时候,契丹一定能够向南以图霸业。”“韩公所言极是。那就请您统领南人事务,修田筑城,为我契丹大业奠定基础。”听了韩延徽的分析,阿保机果断决定。

  就这样,韩延徽作为一个汉人,在契丹大汗帐下开始了丞相工作。可以说,契丹步步壮大,与韩延徽的粮食政策密不可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辽夏战争的背景:辽国与西夏之间的矛盾不断积累
西夏建国以前,和宋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所以一直与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密切夏、辽之间的关系,元昊曾多次向辽请婚。公元1031年,辽兴宗将宗室女封为兴平公主,嫁给元昊。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公元1042年)三月,元昊请辽发兵攻宋,以配合他对宋的军事攻击。辽出兵至幽州(今天津市蓟县),却不再前进。元昊对此极为不满。第二年八月,西夏出兵帮助辽,了夹山部呆儿族的起义,但辽将全部掳获归为已有,更加激起元昊对辽的怨恨。夏、辽两国之间的裂痕愈来愈大。天授礼法延祚六年(公元1043年)十一月,元昊煽动、引诱辽统治下的山南党项各部及呆儿族叛辽归夏。接着,又唆使呆儿族降户不断骚扰辽国的边境。天授礼法延祚七年(公元1044年)四月,辽山西五部节度使屈烈等举部投夏,辽责令归还,元昊不给。五月,辽兴宗派兵征讨叛辽的党项族,元昊出兵援救,杀辽招讨使萧普达等。辽兴宗大怒,从各地抽调数十万大军,会于西南边境,准备大举...
· 祖国何处是中原?
先秦时期,我国史书上曾有洛邑(今洛阳)和陶(今山东定陶)是“天下中心”的说法。当时的中原系指洛阳到定陶一带。我国古代,曾将国土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州。豫州被认为是居九州之正中,故名“中州”。河南简称“豫”,因而也叫“豫州”。古豫州不仅包括河南全省,也包括湖北省的北部。所以,古代的“中原”是指河南省和湖北省的北部地区。随着汉族祖先活动地区的扩大,“中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了,后来扩大至全中国。《北史·王澄传》云:“因兹大举,无望中原”。这里的“中原”就是全中国之意。陆游所说的“北定中原”,系指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今天,地理中和有关书籍中所说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省大部、山东省西部、河北和山西省的南部、陕西省的东部。
· 讲历史——边疆民族趁乱进入中原
?“八王之乱”说明,其实从汉末之后,中国并没有真正统一稳定的时代。虽然从朝代史的角度来看,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状态,但西晋的统一根本没有维持几年,便立刻陷入了另一轮的战乱分裂状态。“八王之乱”在历史上留下的最深刻的影响是司马颖从成都入洛阳时,招来了匈奴的军队。他所招引的匈奴将领中,有一个是刘渊,刘渊很快就不受司马家任何势力的节制,自立为“汉王”。同一时期,在四川又有氐人李雄自立为“成都王”。他们不仅不是司马家的王,甚至不是汉人血统,这就开启了所谓“五胡乱华”的新局面。“五胡”中的匈奴,指的其实是东汉分裂后到达中原边境地区的南匈奴,他们已经南下进入今天的山西境内。匈奴分裂时,北匈奴往西边移动,他们原来的地盘由东边过来的新的民族占据,就是鲜卑。鲜卑源自东北,趁着北匈奴西迁,很快进入北匈奴空出来的草原地带。鲜卑借由这片空间,有三大支派在草原上开拓:拓跋氏、宇文氏和慕容氏。还有一个“羯”,是南匈奴的...
· 鼎盛时期的辽国比中原王朝厉害的多!辽国怎么灭亡的?
鼎盛时期的辽国比中原王朝厉害的多!辽国怎么灭亡的?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辽国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还算是可以,与后金类似,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只不过鼎盛时期的辽国,要比中原王朝厉害的多。辽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在唐朝时期,契丹族作为游牧民族,被唐太宗赐姓李。不过姓氏没有得到延续。虽然皇帝给契丹族赐姓,到了之后,辽国仍然是姓耶律的。契丹人在历史上是很厉害的存在,他们的武力值不可小觑,契丹人建立辽国时,正处于中原王朝的宋朝。现如今的人们都有弱宋之称,可是仔细想想根本不是这样。当时的宋朝不仅仅面临辽国这个强敌,其次还有一个强敌就是西夏。这时候辽国和西夏是结盟的。从李继迁开始就有了联姻关系,这时候的北宋不可能一下子对付两个强敌,其次宋朝是崇文抑武的,在武力方面肯定是不如辽国和西夏的。西夏的国力没有辽国强大,因此在对付当时的北宋,辽国成为了西夏的靠山。公元916年,契丹人耶律阿...
· 揭秘一代中原霸主魏惠王:迁都大梁,称雄中原
在战国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魏惠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继位后妥善解决国内矛盾,振奋军威,一举攻破秦国都城,打得秦孝公节节败退。他迁都大梁,构建了以大梁为中心的水网,沟通了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沉着应对赵、秦、齐、楚四个强国的联合进攻,取得了这场大战的全面胜利,把魏国的霸业推到了颠峰。他在战国列强中率先称王,敢于与周天子平起平坐,成为中原霸主,将外交艺术推向极致……一、荣登君位,重振雄风魏国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出来的。晋国本是春秋初期最为强大的封国之一,后来由于内乱频繁,政权渐渐被势力强大的韩、赵、魏三家卿大夫所掌握。公元前403年,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土地,联合起来灭掉了晋国。以“三家分晋”为标志,魏国迅速崛起,历史进入到战国时代。魏国的开国之君魏文侯雄才大略。他手下最重要的三个人物李悝、吴起、西门豹,都是平民出身的优秀人才。李俚为相期间变法图强,使社会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