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就以冰鉴储藏食品:设取冰官员“凌人”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7
转发:0
评论:0
中国古代就以冰鉴储藏食品:设取冰官员“凌人”,导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我国就有了储藏食品的“冰鉴”了,《周礼》中就

  导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我国就有了储藏食品的“冰鉴”了,《周礼》中就有冰鉴储藏食品的记载:“祭祀供冰鉴。”冰鉴,其实就是古代的冰箱,是用所凿的冰块制作的,样子就像现在的瓮,古人把各种熟食或者酒水放在里面冷藏,效果跟现在的冰箱差不多。《礼记·月令》记载了每年隆冬季节,江河之水冻结实了,天子命人凿冰窖藏,等到来年仲春,又命人开窖取冰,同羔羊一道,到宗庙祭祀,祭祀过后,余下的冰留给自己夏日享用的景况。《诗经》中也有奴隶冬季凿冰储藏,供贵族夏季食用的记载。周朝的时候,官府还设置了专门负责取冰、用冰的官员——“凌人”。“凌人”的职责就是在隆冬时节组织凿冰藏冰,等到来年春天制成冰箱——鉴。

  三国时,人们开始把周代以来建在地下的“冰库”、“凌室”、“凌阴”搬到了地上,建造了“冰台”。这时的冰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储量还是很是非常有限的,一直到了隋唐时期,民间肆坊才开始出现土冰库,用冰储藏食品制造食品的方法才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唐朝时,京城长安出现了专门靠冰发财的商人,当时藏冰已用于交易,只是价格太昂贵。到了唐末,随着制火药的硝石的大量开采,人们发现硝石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温降到结冰。于是人们开始在夏天制冰了,但数量很有限,官府用冰主要还是来源于藏冰。这时候的冰依然是皇亲贵族享受的专利品,普通老百姓是无法享受到冰的滋味的。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朝廷专门设置冰井务一职掌管冰事。随着民间经济的繁荣,冷食花样也在不断翻新,市场上出现了往冰块里加水果或者果汁的冷饮。《杜阳杂俎》中详细记录了当时制造冷饮的方法。冷饮开始大量进入市场。到了元代,蒙古人喜爱奶食,他们就把果浆、牛奶加入冰里,这种冷饮就有点冰激凌的味道了。直到1560年,法国卡特琳皇后的一个私人厨师,才根据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到欧洲的这种配方,制造出和现在几乎一样的冰激凌。明清时期,藏冰之风更加盛行,藏冰不单单是官府的事了,民间也已经涉足了。清代也和明朝一样,由于各衙门官员领的“冰票”用不了,就流传到了民间,有了冰,人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清严缁生《忆京都词》自注中就曾经说过:“冰窖开后,儿童舁卖(抬着卖)于市。只须数文钱,购一巨冰,置之室中,顿觉火宅生凉。余戏呼为水晶山,南中无此物也。”夏日的凉爽之情,跃然纸上,溢于言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人藏冰用冰史:周朝专设官吏称“凌人”(图)
古人采冰图盛夏享用冷饮,都以为是现代人才拥有的福分,其实,古人利用他们非凡的智慧,早就会将冰块储存到夏天去享用了。最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部门,对千阳县战国时期的尚家岭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发现存在大范围的夯土和陶质井圈,古籍记载叫做“凌阴”,是古人用来存放食物和藏冰的,类似现代的“冰箱”。中国人藏冰用冰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夏朝历书《夏小正》说,每到三伏天的时候,朝廷就会把藏冰当做珍贵的礼物,赏赐给士大夫。《左传》里讲,楚国有个叫子冯的士大夫,被楚王封为令伊,他非常不满。为了拒绝楚王要他当令伊的命令,就穿着棉袄盖上棉被躺在床上装病。按道理,大暑时节,盖上棉被穿着棉袄,不弄假病成真病,也得满身臭汗在人前露馅。但子冯没有,因为,他事先在床下垫大冰块来降温。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古人具备了藏冰技术。从周朝开始,朝廷还专门设立了负责藏冰的官吏,称为“凌人”,此后的历朝历代也都会设立专门的官吏来管理藏...
· 冰鉴和铁腕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阳明抵达南赣巡抚衙门所在地赣州。南赣特别行政区以赣州为省会城市,下辖南安、赣州、汀州、漳州、潮州、惠州、南雄、郴州等八个府。此八府原本物阜民丰,海晏河清,如今却被各省抛弃,成了山贼的乐园,当真是:“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阳明到达赣州当天,即在巡抚衙门开府办事。赣州虽地处山区,却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因此,巡抚衙门的规模也非其他衙门可比,有文记之曰:穹堂峻宇,高闳崇墉,规制壮丽,它镇所未有也。然而,初到赣州,百废待兴,要做的事实在太多,阳明根本无心欣赏这屹立于群山之间的恢弘建筑,而是立刻着手清理案牍,思索平乱良方。正凝神间,阳明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儿,却说不上来是哪不对。又过片刻,他恍然大悟:是那个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的书吏。前文已叙,赣州被山贼的奸细包围了,巡抚衙门也被渗透了。阳明早年与和尚道士打交道时学的相面术此刻发挥了作用,根据“邪正看眼鼻,真假看...
· 中国古代名医-王冰
王冰,自号启玄子,约唐景云至贞元(710-804)年间人,籍贯不详,中唐著名医家。唐宝应中(762―763)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王冰自幼崇尚道家,这与唐代奉道有关。王冰笃好养生,希望长生不老,与天地万物同归,并且他清淡寡欲的思想亦符合道家的“无为”、“无欲”、“恬淡为止”、“内在养生、外在避世”的一贯主张。因此崇尚道家,笃好方术是王冰一生的主要追求,他自号启玄子也与此有关。王冰有一个老师叫玄珠,精研《素问》,极穷微奥,王冰受启蒙于他。王冰的先师张公,是他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的主要传授人。王冰从先师张公处得到《素问》秘本,又与齐梁间全元起《内经训解》本相参校,刻苦钻研,结合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经验,采用合篇、别目、移章、增补等方法对《素问》进行了重新编次,又通过补夺、正误、删衍、润色等具体方法进行了全面校勘、训诂、注释和发挥,历时12年,于公元762年编辑成《次注素问》,共计二十四卷,八十一篇...
· 中国古代的冰箱
考古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在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的元代壁画中,省文物专家发现,古人在木斗中放置大量冰块为食物保鲜,这说明距今680多年前,古人已经使用“冰箱”了。在广胜寺的明应王殿内,有一幅美不胜收的《王宫司宝图》,该画绘于殿内北壁西侧。壁画中间绘有一个桌案,桌上摆放着灵芝、金佛像、玉盏、铜鼎等器物,十几位穿着华丽服饰的侍女正忙碌着整理陈设,画面中帷幔似锦,宫廷的生活奢华一览无余。令人惊奇的是,桌案下方有一个装满水果的木斗,木斗外立面上整齐地码着雪白的冰块,冰块融化后形成的水痕清晰可见。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谢尧亭介绍,壁画上的木斗就相当于现代的冰箱,史料中曾有古人使用冰块为食物保鲜的记载,古人在冬季时将大量冰块存放在地窖中,然后用棉被覆盖,等到天气炎热时,再取出使用。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明应王殿于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重建,殿内保存有13幅壁画,包括王宫司宝图、祈雨图、打球图、下棋图...
· 天热慎食冰箱冷冻食品
随着天气转暖,多家医院近日接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比一个月前增加了20%到40%。他们多为全家人一同来就诊,患病原因是食用了长期储存在冰箱的肉类、面食、海鲜等冷冻食品。一位就诊妇女说,她见天气越来越暖和,而春节时冻在冰箱中的海鲜还剩下一些,便拿出来做了顿晚餐,她怕存放时间长了变质,还特意多煮了半个钟头,没想到吃了后全家人恶心、呕吐、肚子疼,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得了急性胃肠炎。冷冻食品存放时间过长很容易变质,食品中的蛋白质可分解产生“可溶性毒蛋白”、“胺类”、“恶臭素”等,而这些毒素即便高温加热也很难被破坏,人食用后会造成胃肠道感染。在食用冷冻食品时应注意辨别其色、状是否有变化,特别是食用冷冻时间超过两个月的食品时要更加谨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