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三国演义:关羽为什么义释黄忠,孔明却要杀魏延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9
转发:0
评论:0
三国演义:关羽为什么义释黄忠,孔明却要杀魏延,关羽攻打长沙时,只领本部五百名校刀手。便跨下海口,要斩黄忠、杀翰玄。黄忠字汉

  关羽攻打长沙时,只领本部五百名校刀手。便跨下海口,要斩黄忠、杀翰玄。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己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孔明再三叮咛,千万不可大意。韩玄是太守,性急多疑,不得人心。黄忠出战,果然名不虚传,与关羽斗一百回合,全无破绽。关羽虽然骄傲,十分好强。对真正勇敢善战的义士,却也十分敬重。他和黄忠交手后,已改变主意,要投降黄忠。

  次日再战,黄忠战马失蹄,被掀在地下。关羽并不杀他,要他换马再来一决生死。韩玄知道黄忠射箭百发百中,问他为什么不射?黄忠心想关羽如此义气,不忍杀害,自己又怎么能够射他?韩玄怀疑黄忠作战不力,必有私心。因此喝令左右捉不黄忠,推出城门外斩首。 魏延平日就厌恨韩玄残景不仁,轻贤慢士。当日挺身而出,救下黄忠,教百姓同杀翰玄,向关羽投降。

  关羽请黄忠相见,黄忠托病不出。刘备与孔明随后到来,待黄忠甚厚,亲自到府拜访,黄忠终于投降。关公引魏延来见,孔明却喝令刀斧手推出折了。原来他想起由樊城走襄阳

  的时候,魏延开门欢迎那一番举动。刘备惊问缘由,说魏延是有功无罪的人,为什么要杀他? 孔明说:“食其粮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所以先斩之,以绝祸根。”刘备说:“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孔明指魏延说:“ 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魏延喏喏连声而退。黄忠和魏延同时归顺,命运却完全不同,这是什么道理?值得好好研究。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原本自襄阳就要投入刘备阵营,由于稍有落后,不得已来投韩玄。但是韩玄责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所以魏延很感委屈,这才趁机杀韩。孔明是不是由于这种原因,断定他不足不义,我们不便猜测。至少说他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我们觉得一眼看得出的东西,未必准确。以孔明的谨慎,又值需要大量人才之际,很可能只是借口,而不是真实依据。

  孔明对刘备、曹操、孙权、周瑜、鲁肃,以及东吴群儒、刘备核心圈子的人物,当然知之甚详。魏延在当时,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不可能列入孔明个案研究的范围之内。这一次的事件,让我们明白:就算孔明这样神通广大的人士,对于不熟悉的人,仍然免不了“以 第一印象来论断”,而有所偏失。魏延虽然在刘备劝阻下,留在军中。却从今以后,一直隐隐约约,和孔明有一些芥蒂。实际上,这是两人的频率,并不相合。我们通称为不够投缘,以致难有默契。孔明最好不要当着魏延面前,尚未和刘备商量好,便独自做出判决。刘备事先同意,杀就杀了。不但不致留下后遗症,而且杀一儆百。叫某些心存不良的投机份子,少来这一套。

  魏延呢?有了孔明这一道下马威,应该自做抉择,是改变自己,还是改变环境?两样都不改,迟早会丧命。看起来魏延真的是悲剧性角色,做好不得赏识,常常遭误解和委屈。孔明的原意,是当众给予难堪,希望他记住教训,改一改自己的态度。不幸的是,江山易改而本性难移。魏延一路走下来,虽然有起伏,终久不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关羽为什么义释黄忠孔明却要杀魏延?
关羽攻打长沙时,只领本部五百名校刀手。便跨下海口,要斩黄忠、杀翰玄。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己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孔明再三叮咛,千万不可大意。韩玄是太守,性急多疑,不得人心。黄忠出战,果然名不虚传,与关羽斗一百回合,全无破绽。关羽虽然骄傲,十分好强。对真正勇敢善战的义士,却也十分敬重。他和黄忠交手后,已改变主意,要投降黄忠。网络配图次日再战,黄忠战马失蹄,被掀在地下。关羽并不杀他,要他换马再来一决生死。韩玄知道黄忠射箭百发百中,问他为什么不射?黄忠心想关羽如此义气,不忍杀害,自己又怎么能够射他?韩玄怀疑黄忠作战不力,必有私心。因此喝令左右捉不黄忠,推出城门外斩首。魏延平日就厌恨韩玄残景不仁,轻贤慢士。当日挺身而出,救下黄忠,教百姓同杀翰玄,向关羽投降。关羽请黄忠相见,黄忠托病不出。刘备与孔明随后到来,待黄忠甚厚,亲自到府拜访,黄忠终于投降。关公引魏延来见,孔明却喝令刀斧手推出折了。原来...
· 五虎将关羽为何义释黄忠诸葛孔明却要杀魏延
关羽攻打长沙时,只领本部五百名校刀手。便跨下海口,要斩黄忠、杀翰玄。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己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孔明再三叮咛,千万不可大意。韩玄是太守,性急多疑,不得人心。黄忠出战,果然名不虚传,与关羽斗一百回合,全无破绽。关羽虽然骄傲,十分好强。对真正勇敢善战的义士,却也十分敬重。他和黄忠交手后,已改变主意,要投降黄忠。网络配图次日再战,黄忠战马失蹄,被掀在地下。关羽并不杀他,要他换马再来一决生死。韩玄知道黄忠射箭百发百中,问他为什么不射?黄忠心想关羽如此义气,不忍杀害,自己又怎么能够射他?韩玄怀疑黄忠作战不力,必有私心。因此喝令左右捉不黄忠,推出城门外斩首。魏延平日就厌恨韩玄残景不仁,轻贤慢士。当日挺身而出,救下黄忠,教百姓同杀翰玄,向关羽投降。关羽请黄忠相见,黄忠托病不出。刘备与孔明随后到来,待黄忠甚厚,亲自到府拜访,黄忠终于投降。关公引魏延来见,孔明却喝令刀斧手推出折了。原来...
· 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其实是三国演义虚构的
华容道是关公的得意之作,当时正值赤壁鏖战之后,曹操丢盔弃甲,大败而逃。诸葛亮命关羽在华容道拦截曹操,并立下了军令状。曹操果然从此处败逃,关羽放过曹操,成就了自己义气深重的美名。这就是三国演义的故事,原文的用意有三点:网络配图其一,突出关羽的义气。与关羽在灞桥挑袍形成对照。关羽当日说:蒙丞相赐袍,异日更得相会。今日相聚,关羽看到曹操的狼狈相,心中着实不忍。其二,突出诸葛亮的智谋,果然是神机妙算。料定曹操不敢走大路,只能走小路,曹操果然就范。以曹操的老奸巨猾,尚且不是诸葛亮的敌手,可想而知诸葛亮该是什么样的人物。其三,突出了曹操的奸诈。曹操本身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卖任何事情的人物,此时当然要把昔日对关羽的深情厚谊再度表演出来。曹操说: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曹操的话语很明显,期望关公做个义气的人放自己一马。不过,华容道也有...
· 中医文化―读《三国演义》析孔明之死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乃三国之“智绝”。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兼修儒道之术。时运不到,躬耕南阳,“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颇有黄老之风;时运一到,奋然出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极尽孔孟之道。他满腹经纶,指挥若定,火烧博望,曹军丧胆;舌战群儒,孙权失色;六出岐山,七擒孟获。蕴大才,成大器,每常自比为管、乐,其才不可量。智计百出,鬼神莫测。然年仅五十有四,而薨于五丈原,何也?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余后学末进,有志于中医,故由此入笔,略抒浅见,以求教于方家,切磋于学友。诸君皆知《三国演义》共一百二十回,书从孔明出山以后,只言其才智而未言他,至八十五回“刘遗诏托孤儿”之时,乃有“凡事更望丞相教之”之托。于是八十七回便有“诸葛丞相在于成都,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之载。至九十一回,孔明于《出师表》中亦自言“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余...
· 三国演义人物论——论魏延
魏延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他“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目似朗星,如关云长模样,武艺独魁。”(《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九,《刘玄德败走江陵》则。下引此书,只注卷、则。》但他的经历却远不如关羽顺遂,地位也远不如关羽显赫,更不像关羽那样深受后人尊崇。他与黄忠并起一时,勇毅相侔,勋劳略等,但他却没能像黄忠那样,留下“忠勇老将”的美名。恰恰相反,几百年来,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老幼妇孺皆知“魏延脑后有反骨”。恶名如此昭彰,不能不使人视之为悲剧性的人物,并进而探讨其来龙去脉。一历史上的魏延本是刘蜀集团的重要成员。《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说他原系刘备的“部曲”,可见属于亲信将领。建安十六年(211),魏延“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此时,勇冠三军的虎将赵云亦为牙门将军,二人品位相当。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夺取汉中,称汉中王,准备迁治成都,行前要选派一员将领镇守汉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