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历史解密:乡村教育的落后为何是从清末开始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51
转发:0
评论:0
历史解密:乡村教育的落后为何是从清末开始的,中国古代的教育,城乡差别并不明显。乡村教育的落后是从清末开始的,其根本原因是

  中国古代的教育,城乡差别并不明显。乡村教育的落后是从清末开始的,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但废科举也是造成乡村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科举制是在仓促之间被废止的

  鸦片战争后,传统教育的弱点充分暴露,引进西学成为当务之急。至甲午惨败,天下愕然,群起而寻其因,遂集矢于八股和科举。康有为称:“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载《戊戌奏稿》)于是清廷先废八股,再停科举,以新学堂代之。显然,把战败之因归于八股和科举,并未抓住问题的要害,落后就要挨打才是定律。在头脑发热情况下做出的废八股和科举的决定,必然是仓促的,这主要表现在,清政府对废科举必须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是废了科举,教育怎么办?科举是选官制度,本与教育无关,但由于封建政府要培养忠于朝廷之士,需要以封建理论去规范他们的思想行为,从学习上引导他们,因此,科举创立不久,便与教育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由此也埋下了隐患。明清时,科举完全左右了教育,把教育内容限制在狭小的范围之内,使众多读书人钻进了死胡同,脱离了社会与民生。依附于科举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改革是势所必然。但是,改革不应是简单的废除,而首先要搞清科举和教育各自的功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科举的功能本是保证公平取士,教育的功能是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人才。科举不应左右教育,教育也不能只为选官服务。只有让科举回到原本的、单一的选官功能,才是明智的选择。因此,教育与科举分途,才是新式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然而,清政府并没有这样的认识,反而想以新学堂代替科举,对学堂毕业生授予出身,一如科举之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的发展。御史陈曾佑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指出新学堂之不能发展,乃“学堂、仕进混一之弊”。他认为,学堂只授文凭,虽多至数千人不觉其滥,如尽授以官,则难以为继,“国家最利之事,在人人皆知求学;国家最不利之事,在人人皆思做官。”(《光绪政要》卷三十一)以发展新学堂来普及教育是进步的,让新学堂重新承担科举选官的功能则是行不通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其所推行的政策自然难见其效。

  二是废了科举,如何善后?废科举是举国之大事,理应做好充分的善后准备工作。由于仓猝定制,容不得清政府过多地考虑善后问题。面对府州县学的停办,面对数百万科举制留下的举人、生员、童生,清政府既没能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也没有妥善安排他们的出路。而在推广新学堂时,也看不到有效的宣传、组织保证、财政支持、师资培训,全凭各地方长官的认知程度各行其是。正是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有效的善后措施,造成废科举后一段时间内社会思想的混乱,国人普遍缺乏对新学堂的认同。

  二、废科举后面临的新问题

  由于思想准备不足,措施不力,因此废科举后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严重影响了新学堂的发展,更使乡村教育受到严重冲击而陷于困境。

  一是旧的教育体系解体后,造成乡村教育的断层。科举时代,乡村普遍设有社学、义学和私塾,与正规的府州县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对乡村的文化教育普及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废科举后,旧的教育体系一下子解体了,而新的教育体系一时又无法构建。最初的学堂都设在州县以上的城市,乡村子弟面临无学可上的局面。旧的教育体系中,启蒙教育在乡村占了极大比重,而一旦没有了启蒙教育,乡村子弟就很难考进城里的学堂。实际上,废科举后的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乡村教育的真空。而这种文化教育的中断,哪怕只有十几年,便是耽误了一代人。

  二是传统观念尚未转变,乡村教育难以为继。科举时代的读书观是“读书做官”。诸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一类的宣传,渗透到乡里民间,妇孺皆受其染;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社会现实,更为世人树立了读书做官的样板。其影响可谓根深蒂固。科举可以立废,观念不可能一下子转变。废科举后,许多乡村人士对新学堂嗤之以鼻,纵有学堂毕业者,乡党亦不以为荣。许多人看不到读书做官的效果,又缺乏对新学堂的正确认识,因而产生了“学而无益”的想法。在传统观念尚未转变,而新学堂又未能触及的乡村,传统的启蒙教育难以为继。

  三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乡村教育举步维艰。新学堂与旧式学校不同,它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在晚清,中央及地方的教育经费明显不足,动员民间集资又收效甚微。因此,各地兴办学堂都受到经费的困扰,以至一县之中延至一二年不能有一完全学堂,一乡十里、数十里之中,求一旧有之蒙学馆而不得。此外,高额的学费也让众多人等,特别是乡村子弟望而却步。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限制了新学堂的发展,乡村教育更是举步维艰。

  四是师资严重匮乏,乡村教育明显滞后。在传统教育体系解体之后,原有的教师大多不能承担新学堂的教学任务。因此,新学堂面临的又一个困难是师资匮乏。当时办在城市的学堂,有的由于聘不到足够的教师而缩小办学规模,有的只能使用仅受过短期培训的速成教师,还有的“其教授法视家塾无甚差异”。城市学堂尚且如此,又怎能顾及乡村教育呢?

  三、废科举后乡村教育的状况

  废科举、兴学堂,并没有达到清政府的预期目标,反而导致了另一种状况:一边是乡村教育明显落后,与科举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一边是新学堂培养了一批清王朝的掘墓人,这恐怕是清政府所始料不及的。

  乡村教育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子弟没有得到受教育的均等机会。科举时代,除宗室、贵族外,城乡子弟均有受教育的机会,当时府州县学的学生大多来自乡村。废科举后,乡村子弟大多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当时即有人指出了这一问题:“科举之弊,近人详言之矣,而其中亦有至善之处,则公平是也。今学堂学生,近城镇者入之,僻远不与;有势力者入之,微寒不与。”(《举人李蔚然请变通整顿学务呈》,见《清末预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85页)直到民国初年,这一问题仍很突出,故有人呼吁:学校需要大大增设,“叫一般青年都能得到教育的均等机会”。二是乡村读书人数明显减少。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数字是相当可观的,在乡村“家弦户诵”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以至“深山密箐间,弦诵之声,不绝于耳”。而废科举之后,“乡间读书之声有减无增”,读书人数明显减少,失学人数大大增加。

  总之,清末仓促废除科举对乡村教育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是造成近代乡村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这一历史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示:第一,任何一项重大的改革都不免带来社会阵痛和负面影响,当政者的责任,应该在果断推行改革时,更慎重、周密地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尽量把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第二,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城乡发展是不平衡的,而在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中,城乡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在今天强调缩小城乡差距、均衡发展时,这一历史教训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末新政期间东北文化教育的发展
清朝建立以后,到光绪年间,二百多年来,东北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明代旧有儒学的地方,逐渐兴复;新设的郡县,也都有了书院、义学、社学;奉天宁古塔、伯都讷、三姓、阿勒楚喀、拉林、珲春、乌拉、额穆赫索,黑龙江墨尔根、齐齐哈尔等地,还有八旗官学,专教旗丁。不过,清政府只在奉天设立学政,兼管吉林岁科各试,黑龙江生童就近附试。清末新政开始后,光绪二十八年(1902),东北地区有了学堂,光绪三十一年,设立了学务处。不久,清政府决定停止科举,裁撤学政,广立学堂,设提学使管理学务,东北的文化教育事业出现了很大变化。徐世昌总督东三省后,按清政府有关规定,改学务处为学务公所,健全建置,并以“无学不足以成人,无人不能以立国”[1]为宗旨,推广教育会、劝学会,多设劝学员,宣传上学的好处。他还遴选视学员,严定视察章程,加强督察,对私塾进行改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东北地区的文化教育取得了显著进步。据统计,奉...
· 历史解析——乡村的盗匪
?取自佛寺地产的收入充实了特权阶级和皇帝的金库,却没有使衰弱的唐朝经济稳定下来,也没有缓解日渐加重的财政危机。由于9世纪50年代的沉重赋税和劳役负担,农民的经济状况变得令人悲观,甚至在农业发展得很好的东南地区也是如此。当农民们的生活状况已经滑落到生存线以下时,为了求生他们就只有寻找其他的收入来源。有些世代耕种的农民情愿卖妻典子,也不愿失去他们的小块农地。但是许多人仍无法支付他们欠下的赋税债务,以致最终财产被没收。失去了土地,无家可归,这些曾经的土地拥有者和佃农,失去了家人和住所,于是把做盗贼当作一种可以确保获得生计的方法,由此可以摆脱地主的欺凌、高利贷者的魔爪和地方衙役的棍棒。860年1月,匪首裘甫在今浙江东部聚集了近3万名跟随者。868年,唐军在今云南省的西南前线的哗变开启了其后军中粮料官庞勋领导下的大规模军队叛乱。当庞勋在同一年到达徐州时,他统领下的所谓义军,由逃亡者、流浪汉、农民、乞...
· 清朝皇子的教育制度是什么样的?从6岁开始凌晨3点便开始到上书房读书直至成年
清朝皇子们凌晨3点便开始到上书房读书,从6岁开始直至成年,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画中的顒琰是个胖乎乎的可爱孩子。这么一个健壮的儿童,再与成年后身材魁梧的嘉庆比照,能让人感觉到他从祖辈那里继承下来的满族人身上的勇猛特质。顒琰很刻苦,不光是顒琰,清代的皇子大都勤奋,这与清代严格的皇子教育制度是分不开的。在清代,皇子们虽身份高贵,但必须遵守严格的学习制度,从6岁起便开始到上书房读书。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记载:“我国家之制,诸皇子六岁以上,即就上书房读书。”在康熙朝,皇子甚至在四五岁便开始读书。上书房是皇子学习的地方,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称,原址在西华门内南薰殿、紫禁城东北角兆祥所等处,雍正初年改设于乾清门内东侧,以后再未改动。上书房的制度十分严格。乾隆时期,曾在军机处任职的赵翼亲眼目睹了皇子们每日天还不亮便从隆宗门入上书房读书的场景:“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
· 清末为何立4岁的载而不立17岁的载?
同治帝驾崩,4岁的载即位,载是惟一合适的继承人,对于太后,对于恭亲王,对于清朝的礼制和命运都是最合适的。那么17岁的载为什么与皇位失之交臂呢?民间有句话: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农历十二月,全国上下都要准备过年。同治十三年的腊八饭,刚刚亲政的同治帝怎么也吃不上了,因为他在三天前的腊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驾崩了。对于全国的老百姓和广大官员来说影响不大,无非是死了一个皇帝,还会有新皇帝,自己还是草民和微末臣子,这年还照样得过。而对于大清朝来说,意义不一样,因为同治帝没有皇子,根据皇帝父死子继的祖制,没有人来当皇帝了。同治帝驾崩,受到的精神打击打击最大的应当是两宫皇太后,尤其是慈禧,因为她就这么一个儿子,荣华富贵和皇太后的地位全都是凭借儿子得来。慈禧生同治帝载淳,才被册封为懿贵妃;又因为载淳当了皇帝,才被尊为皇太后。当年在热河行宫,她们孤儿寡母三人遭受顾命八大臣欺辱,是何等痛苦,最终联合...
· 对海洋的研究从清朝就开始了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和延续,千百年来,海洋的神秘一直吸引着人们不断的去探索。在清朝有一个海洋生物的研究者写了一部《还错图》的书,记载了很多关于海洋的资料。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聂璜,生活在清朝康熙年间。原本是一位画家,因为对大海非常感兴趣,就游历了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画了这本书,让我们来看一下。《海错图》中收录的动物千奇百怪,说是写实的吧,又充满的卡通的味道。说它是漫画吧,好像又一本正经的样子。很多动物虽然造型很夸张奇怪,但是现实中又有真实的原型。比如书中的鳄鱼是这个样子的。海马是这样的。这应该是某种海龟。书上记载的一个叫龟脚的动物,看起来非常奇怪是吗?其实现实中真有这么个动物,名字叫做龟足。现实中的甲壳动物龟足,据说味道很鲜美。聂璜在历史上没有什么过多的记载,唯一传世的也只有这一部作品。后来被一个太监带到宫里,乾隆、嘉庆、宣统等几代皇帝都看过也都很喜欢,这才得以流传下来。小编看了这本《海错图》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