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初秦始皇和李斯的争论:分权制好还是集权制好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2
转发:0
评论:0
公元前221年,这一年,在秦王赵政的领导下,秦国终于完成了几代秦人的目标——统一六国。纷乱的战国时代就此结束,历史开始了新的篇章。赵政自然要为统一的帝国制定一系列的统治政策。御前会议上,除了自封皇帝名号让赵政感到愉悦外,丞相(国务院总理)王绾等人的提议也引起了他的极度重视。他们认为,六国刚刚被灭,燕地、齐地、楚地距离中央过于遥远,如?不置封国恐怕难以固守,建议始皇帝把这些地方分封给子弟功臣。秦始皇把提案下发,征询大家的意见。大家普遍认为提案有的放矢,极为精当,应该获得通过并予实施。那么王绾等人为何提此方案呢?这就涉及到分封制(也称封建制)了。西周初年,为了实现对广袤领土的有效管理,周王“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也就是在广大疆域内围绕首都及其直辖地区以外分土建国,以实现对王室的层层保护。因为受封的绝大多数是姬姓亲戚,便形成了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大家族;周王既是族群之长又是一国之君,如此,家就是国...

  公元前221年,这一年,在秦王赵政的领导下,秦国终于完成了几代秦人的目标——统一六国。纷乱的战国时代就此结束,历史开始了新的篇章。赵政自然要为统一的帝国制定一系列的统治政策。御前会议上,除了自封皇帝名号让赵政感到愉悦外,丞相(国务院总理)王绾等人的提议也引起了他的极度重视。

  他们认为,六国刚刚被灭,燕地、齐地、楚地距离中央过于遥远,如?不置封国恐怕难以固守,建议始皇帝把这些地方分封给子弟功臣。秦始皇把提案下发,征询大家的意见。大家普遍认为提案有的放矢,极为精当,应该获得通过并予实施。那么王绾等人为何提此方案呢?这就涉及到分封制(也称封建制)了。

  西周初年,为了实现对广袤领土的有效管理,周王“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也就是在广大疆域内围绕首都及其直辖地区以外分土建国,以实现对王室的层层保护。因为受封的绝大多数是姬姓亲戚,便形成了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大家族;周王既是族群之长又是一国之君,如此,家就是国,国就是家?

  按照与王室关系的亲疏远近,诸侯君主分别被授予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且爵位世袭。诸侯除对王室尽一定义务外,享有高度自治权。一旦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出现危机,诸侯要在第一时间赶到援助。我们比较熟悉的“烽火戏诸侯”就是如此,昏聩的周幽王为了博得美女褒姒一笑,竟然点燃骊山的烽火台。诸侯以为王室遭到武装进犯,马上率领军队前去救援,这是他们的职责与义务。只要秦始皇赵政生育继续进行,那么天下就永远姓姬。即使出现周王无嗣的现象,也能在亲戚中找到合适的继承人。当然如果实行“只生一个?”的政策的话,分封制也就没什么意义了。毕竟它是靠多得不能再多的亲戚来防卫。不管分封制那时如何,但有一点是清晰的——周王朝糊里糊涂统治了七百九十年。

  既然赵政希望赵氏能够统治帝国千万代,那么王绾的提案无疑触动了他的敏感神经。在王绾看来,有理想是好的,但没有好的制度保障是行不通的。你秦始皇也不能保证死后帝国会怎么样吧?如果有人要争夺皇权怎么办?回顾历史,有制度可循的统一大王朝就是周王朝,无疑分封制是大秦帝国最不坏的选择。

  然而这份提案遭到廷尉(司法部长)李斯的坚决反对。他认为,周朝文王、武王所分封的子弟及其同姓诸侯是不少,但后来血缘关系疏远,互相进攻如仇敌。诸侯们接连不断地相互诛杀征伐,周天子也不能禁止。如今海内一统,国家赋税养起来的宗室与功臣也易控制,应力行郡县制度,此乃国家安定的根本制度。搞分封不利于治理国家。

  郡县制始于春秋,流行于战国。它打破了贵族世袭权力的传统,而由中央依据才能委派官吏到地方进行管理,凭其政绩提升或罢免。与分封制相比,中央委派的官吏在郡县只拥有行政管理权,而分封下的诸侯拥有行政、司法、军事、财政权力。郡县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由法家提出并实施的,其实质是集权制;而被儒家推崇的分封制就实质而言是分权制。尽管两种制度建立的初衷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但随着取代血缘政治,郡县制越发被人看好。

  李斯认为长达数百年的战争实乃分封制造成的。这些诸侯你吃我、我吃你,也不顾及什么亲戚不亲戚;而周王因为权力衰微,也管不了这些不肖子孙。基于此,李斯认为至上的权力对于君主而言至关重要,只要中央拥有了绝对的权力,天下就不会有异议,那么国家就稳定和谐了。以此推之,秦帝国统治的时间自然会长久,而郡县制完全能满足这一要求。

  对于双方的激辩,赵政最后作了总结性发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表示:天下战争之所以连续不断就是因为诸侯的存在。感谢祖宗保佑,我们平息了战争,社会得以安宁。倘若再建国封王无疑再造战乱,想要社会稳定岂不难哉!廷尉(司法部长)说得对。

  赵政的一番陈述其实为分封制定了性。他与李斯都认为分封制造成了战乱,这样能不能造成战乱成了秦帝国最高层对分封制与郡县制评估的标准。既然皇帝已经表了态,作为臣子的也就不敢再提出异议。于是,郡县制推向全国,起初设置三十六个郡,以后增至四十个。有关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也暂时告一断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央集权制度
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自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此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并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等。规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传之无穷”。以上这些规定,都表明皇帝在封建国家中享有最高的权力和地位。中央政府在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但统一后太尉实际却虚设,以便皇帝直接控制军队。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辅佐丞相处理事务。三公之间相互制约,便于皇帝集权于一身。在三公之下设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廷警卫;太仆,管理...
·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为什么要废除周朝的分封制?这样是好是坏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秦始皇一生充满了传奇,创新了很多“史无前例”的制度,郡县制就是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个。唐代文豪柳宗元写了一篇《封建论》的政论文章,认为中国分封制度是百害而无一利,并阐发了郡县制的优越性。纵观历朝历代的文人,几乎都对郡县制大加赞赏,而对分封制不停鞭挞。无论教科书中,还是大家印象中,郡县制都是一先进制度,肯定要比分封制更好。然而,事实上未必如此,因为各有利弊,或许关键在于如何衡量了。所谓郡县制,其实应该分为“县制”和“郡制”,县制起源于楚国,郡制起源于秦国。秦始皇一扫六国之后,将“县制”和“郡制”结合,形成了郡县制——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由于郡守和县令都是皇帝直接任免,所以此举加强了中央集权。能加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无疑利于中华文明,这一点无可置疑。然而,这里却有一个问题,即:除了边疆部分区域有所出入,秦始皇奠定的中国版图,和如今基本一致,后世为什么没有再...
· 郡县制与分封制都是君王集权的手段吗?
分封制即分邦建国,盛行于奴隶社会,主要在周朝和西汉初年时实行。它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郡县制是建立在国家大一统的基础之上,按地域划分,彼此之间毫无血缘关系,盛行于封建社会。分封制分封制中最高统治者将土地分给自己的亲属或者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臣子,每一块封地就是一个诸侯国,也就是国家的土地不是完全属于王室的。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里拥有的绝对地位,诸侯王位可以世袭,并且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诸侯王只天子不能随意插手诸侯国内的事务。而在郡县制下只有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是中央集权的高度集中者,中央和地方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命和调动,官员职位不得世袭,官员也没有土地。地方不能私设军队,任何事务都要向皇帝负责。分封制下,诸侯需向王室缴纳贡赋,定期向天子朝觐述职;而在郡县制的体系下,是皇帝向官吏发放俸禄,官吏不用向国家缴纳贡赋。由于分封制产生了很多的诸侯小国,王朝初期天子与其兄弟...
· 郡县制与分封制都是君王集权的手段吗?
分封制即分邦建国,盛行于奴隶社会,主要在周朝和西汉初年时实行。它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郡县制是建立在国家大一统的基础之上,按地域划分,彼此之间毫无血缘关系,盛行于封建社会。分封制分封制中最高统治者将土地分给自己的亲属或者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臣子,每一块封地就是一个诸侯国,也就是国家的土地不是完全属于王室的。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里拥有的绝对地位,诸侯王位可以世袭,并且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诸侯王只天子不能随意插手诸侯国内的事务。而在郡县制下只有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是中央集权的高度集中者,中央和地方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命和调动,官员职位不得世袭,官员也没有土地。地方不能私设军队,任何事务都要向皇帝负责。分封制下,诸侯需向王室缴纳贡赋,定期向天子朝觐述职;而在郡县制的体系下,是皇帝向官吏发放俸禄,官吏不用向国家缴纳贡赋。由于分封制产生了很多的诸侯小国,王朝初期天子与其兄弟...
· 秦汉兴亡——汉初的国家体制
中央政府的国家统治机构汉代的国家政治体制,除了在地方设置王国、侯国这一点以外,其他都承袭秦制。从这一点可以说,虽然存在从郡县制向郡国制的转变,但汉帝国实际上是秦帝国的传承者。西汉的中央官制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的变革,景帝时期、武帝时期以及任用王莽进行改制的成帝、哀帝时期。在阐述这些变革之前,让我们先观察一下在此之前的汉初中央机构的特点。中央朝廷的最高官职为丞相,负责统领以民政为中心的所有政事。同时,在制定国策时,丞相还负责主持朝议,将朝议中群臣商定的政策上奏给皇帝最后裁决。朝议是皇帝处理政务不可缺少的环节。当年刘邦称汉王时,任命萧何为汉国丞相,到了楚汉争霸时期,关中地区的民政就都由萧何管理整治。刘邦称帝后,丞相一职仍由萧何担任,高祖十一年(前196)改称为相国,其地位也变得更为尊贵。秦朝时中央设左右丞相两员,高祖时仅设一员丞相,之后的惠帝、吕后时期恢复左右两丞相,汉武帝时期则重袭高祖时代一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