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的朝会:揭秘古代历史上人们是怎么开会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526
转发:1
评论:0
古代的朝会:揭秘古代历史上人们是怎么开会的?,古代开会不叫“开会”,而叫“朝会”和“集议”。看过电视剧都知道,古装戏里的太

  古代开会不叫“开会”,而叫“朝会”和“集议”。看过电视剧都知道,古装戏里的太监常在大殿内喊着:“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对了,古代皇帝如果想就某件国家大事与群臣讨论,一般会通过上朝开会的方式进行。

  1、秦朝小规模会议居多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真正大一统的国家,中国古代的很多制度都是在秦朝基础上批判继承的。秦人开会还处于“廷议”阶段,基本就是君王面前,有事说事,没有要求定期召开会议,更没有形成制度。上尊号以及罢侯置守、焚书禁学都是大臣廷议的产物。从有秦一国算起,其开会方式一般有三种:

  一、是君臣共同商议,这种情况一般由君主亲自主持,因国有大事难以解决,故集君臣而谋。如“四国(楚、赵、吴、燕)将以攻秦,秦王召群臣、宾客六十人而问焉。”殽之役时,晋人即归秦师,秦大夫及左右议于秦王前。对于秦是否将汉中与楚一事,张仪与甘茂二人在秦惠王前表现不同的看法。

  二、国家有紧急的情况时,王召人而与之议,这种情况一般是与王关系密切且王比较信任的人方可参与其中。如秦惠文王与张仪议关于陈轸,后又召陈轸而与之议。韩上党守将欲以城给秦昭王,昭王召赵胜、赵禹而与之谋。三国(齐、韩、魏)攻秦,入函谷,秦王召问楼缓,又召公子驰而问。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秦惠王患之,于是召张仪而与之议。

  三、朝廷一时无主的情况下,由大臣们自己发起的集议。这种情况一般少有出现,它是大臣把政皇权衰微的一种体现。如秦末年有“阎乐杀二世后,归报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而谋立公子婴。”

  从这三种方式可以看出,秦开会的内容是从战争逐渐转变为国家建设上。秦统一六国之前,国家间的战和与外交问题为重点。比如,攻宜阳时,历时五个月也没拿下,樗里疾与公孙衍二人便会到秦王面前争论;司马错与张仪因为伐蜀还是侵韩的问题,也在秦惠王面前商议;晋国饥荒,乞食于秦,秦王就与子桑、百里等商议后决定予晋援助。统一六国后,商议的主要内容先是帝号、尊号等,之后便是对整个国家的有效统治。秦始皇焚书的事情,大臣是有开过会的。陈胜吴广起义时,根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记载,秦朝也开过大型会议,谋划对策。总之,由于春秋战国长期的复杂环境,秦十分盛行集体开会。除了现实环境外,也同样具有理论基础,《韩非子》曾云:“毋专信一人而失其都国焉。”“离内远游而忽于谏士,则危身之道也。”“过而不听于忠臣,而独行其意,则灭高名,为人笑之始也。”“力不敌众,智不尽物,与其用一人,不如用一国。”“人主虽贤,不能独计”等。这足以见韩子反对专听独断而重视集思广益的思想。当然,秦曾因广开言路崛起于战国之中,最终也因阻塞言路而走向灭亡。诚如贾谊在《过秦论》所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汉朝确立“集议”制度

  “集议”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晃错传》。《汉书》同传作“杂议”。《匈奴传》作“庭议”。《史记·魏其侯传》又作“朝议”。措词不同,但实质都差不多。两汉魏晋以来,依所议内容、范围、场所以及历史阶段的不同,集议可分为廷议、朝议、中外朝议、二府议、三府议以及尚书八座、门下议、有司议和专题性会议等类型。汉朝刚建立时,沿袭了秦朝廷议制度,史书记载为“廷争”或者“廷辩”。汉武帝以后,则发展为中、外朝议。朝议是汉集议制度中最主要的类型,也就是群臣朝见君主时商议国家大事的例行会议。古装剧里的定期上朝,是从西汉孝宣帝开始的,他定下了五日一听事的制度,从此朝议变得相对稳定。

  汉朝开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分了内外,出现了一种国家机密级别的会议。汉武帝时,朝议分为中朝和外朝。中朝,又称内朝,皇帝常将重大机密问题交由身边的幸臣—中朝官讨论。中朝官一般是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汉武帝十分喜欢一位名叫严助的人,就把他提拔为中大夫,后来让朱买臣、主父偃、东方朔等也入中朝。同时,还有国家元老重臣引入禁中与中朝官一同商议。于是,我们把皇帝身边的近臣以及皇帝指定入省中的腹心之臣范围内的集议概称为中朝议。中朝议在省中诸殿进行,一般属朝廷机密,参议官员如果泄漏省中语是要严加查办的。

  与中朝相对的是外朝,又叫外廷。《汉书·司马迁传》记载:“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外朝议的官员就是以丞相为首的政府官员,上至三公,下至六百石的议郎、谏大夫、博士。列席会议者还有中朝官员以及特邀人士,如:待诏、学者、致仕大臣等。外朝议的主持者一般是丞相、御史大夫。如果一场会议特别重要,为了显示严肃性,皇帝偶尔也会亲临廷中裁决或主持。比如汉武帝曾主持廷议讨论与匈奴和战问题。有时皇帝也指派中朝官等特使前往监议,如汉宣帝甘露年间,石渠阁会议时就有皇帝使者监议。皇帝通过使者监议、主议,对集议进行情况遥控指挥。皇帝在召集开会的时候,会规定参会人员的级别和数量,少则几人,多则几百人。官员身份、级别则与会议内容相关,如汉武帝曾诏令儒生五十余人商议封禅之事;汉昭帝时,贤良、文学参加了盐铁会议;到了东汉晚期,连太学生也参与公卿的会议。一般来讲,经常参加集议的还是三公九卿、博士、议郎、大夫等专掌顾问,除此之外的人员如若参加会议,需要先报奏丞相或礼官等。

  集议制度是在皇帝严格控制下进行的,只能由皇帝发布诏令举行集议,任何人不得擅自召开公卿会议,否则就会治罪。不过在特殊情况下,垂帘听政的皇太后或顾命大臣或权臣戚宦也有召集开会的事情发生。在集议中或会后,持不同政见者就以驳议的形式陈抒己见。驳议之正确意见也多为皇帝采纳。驳议之制一直盛行于汉晋史上,它的存在体现了集议制度的完备。魏晋时期,像两汉那样公卿百官几十人乃至四、五百人济济一堂商议国家大事的廷议是不多见的。此时集议的基本形式是皇帝就某一问题要群臣讨论,提出方案,大臣就将自己的意见、建议以奏议的书面形式上呈皇帝以供采择;或是群臣就某一问题商议之后,以奏议的形式上呈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的人们,他们是怎么过“七夕”的呢?
七夕节由来已久,是从我国春秋时期就传下来的节日,也被叫做“中国情人节”。大家都知道这个节日是纪念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就在这一天他们会在鹊桥相会,“金风雨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这一个代表着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节日里,现今的青年人都要借此良机,向心爱之人表达情愫,“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如果不赶快把那憋了很久的三个字大声说出来,就要“此情可待成追忆”,“酒入愁肠,化成相思泪”。那么,让我们看看古代的人们,他们是怎么过“七夕”的呢?乞巧乞子祈富贵据明罗颀《物原》载:“楚怀王初置七夕”,有可能七夕在战国时就存在了。汉代时,才正式将七月初七定为七夕节。东晋葛洪在《杂记》中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中时,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系,谓之‘相连爱’。”《杂记》又云:“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据此,自汉代起已有七夕乞...
· 看看古代时人们是如何保护野生动物的
五帝近日,河南大学生闫啸天在自家门口掏鸟窝被判刑10年半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不仅关注司法部门最终如何裁定这个判决,更进一步思考:在野生动物保护上,政府、社会、法律和个人都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该怎么做?其实,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而且有独到和成熟的经验、做法。我们不妨来看看,在古代,人们都是怎么做的。最早的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和法令早在几千年前的五帝时代,就非常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当时管理山泽鸟兽的官员被称为“虞”。大禹治水时,舜帝同时派益为“虞”。现在看来,“虞”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保护机构和官职,所以益是世界上第一位生态保护官员。后来,在儒家经典著作《周礼》中,详细地记述了周代管理山林川泽官员的建制、名称、编制及职责等。周代设地官,地官大司徒是政府官员中的六卿之一,地位非常重要。他分管农、林、牧、渔等生产部门。而下属山、林、川、泽...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古代嫔妃都是怎么化妆的?
前一阵子甄嬛传真是大大的火了一把,全民喜爱啊,追过之后还不够,至今还有人在看不知道是第七遍还是第八遍,这是说谁呢?当然是说邻居家的大姐啊,每次走到家门口都能听到那惊鸿舞或者是凤凰于飞的音乐,好熟悉啊、、、我也看过,拍的确实挺好的,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清纯小姑娘最后变成人见人怕的皇太后,妆容是最好的见证,可是???古代真的有那么重的烟熏妆吗,古代嫔妃到底是怎么化妆的呢,我的好奇心有点大哟。网友真是热心能够搜罗到清朝嫔妃的照片,一起来看到底能不能称为佳丽三千。这是真实版太后与嫔妃,衣服好像和电视里差不多,但是这长相嘛,还是有那么一两个样貌尚可的,只是整体看起来都不怎么精神,和电视剧里差好远。真实版的公主皇子和额娘,据史书记载,嫔妃13岁便可参加选秀,最大不超过17岁,这看着还真是像姐妹一样。黑白的照片也看不出她们是否化妆了,但是有资料记载,那些女为悦己者容的东西确实存在,甄嬛传里的螺子黛也确实...
· 冬至不如圣诞?看看古代的古人们怎么过冬至?
今天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其受欢迎度却不敌大后天的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我们不愿意过一个有"中国味"的圣诞,且让我们回到古代,唤醒民族的记忆,过式冬至。1、回到周朝:冬至寻根游周公在《周礼》中规定了"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和"至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的祭祀仪式。民间也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过了冬至是新年伊始,添一岁咯!这一天,有些周朝官员不用上朝的,用现在的话说——法定假日。为什么周朝会将冬至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如此隆重对待?原来周代以十一月为"正",冬至前一日为岁终。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在此时并没有分别。古老的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一年的轮回密码,冬至是最早制订出的节气,冬至过后,天气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周公在《周礼》中规定了"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和"至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的祭祀仪式。...
· 古代如果下暴雨,人们是怎么出行的?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代人们下雨是如何出行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蓑衣,最初是用草编织而成的挡雨器具。我国在上古时期,人们为了抵挡风雨的侵扰。起初只能用野草裹住身子,以遮雨水,久而久之形成了蓑衣《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就记录了当时人们穿蓑衣的情况。“蓑笠,备雨服。”说明是充当雨具之用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姓在下雨天,通常是身着这种草衣来从事劳作的。蓑和笠的关系,如同今日雨衣和雨帽的关系,所不同的是“笠”的制作原料是竹子,而不是草。而且“笠”晴雨两用,既可避风雨,也可防烈日酷暑。蓑草的表皮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状,所以用来制雨衣,雨水不易渗透。其为贱物,轻易可得,在很长时期内,不分尊卑,外出遇雨,都穿这种蓑衣。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又发现了多种可用作雨衣的材料,但蓑衣并没有被淘汰,尤以农夫、渔人所用为多,历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那首:“孤舟蓑笠翁,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